?

融媒體環境下創新時政新聞報道的實踐與思考
——以長沙廣電2018年市“兩會”報道為例

2018-02-22 16:01艾文超
西部廣播電視 2018年4期
關鍵詞:兩會時政新聞報道

艾文超

時政新聞報道是對時事政治領域新近或正在發生的事實的報道。在我國,時政新聞報道擔負著政治宣傳和輿論引導的重要任務,既是宣傳黨和政府方針政策的重要手段,又是社會大眾關注最新政務活動和政治會議,了解社會經濟、文化、軍事等領域重大事件的窗口,廣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在媒體融合發展的背景之下,受眾對時政新聞提出了很多新要求,時政新聞報道創新已經成為新聞報道創新的焦點和亟待解決的難點。隨著輿論生態的改變、新傳播理念的引入、新技術手段的運用等推動了時政新聞報道的新突破,呈現出信息可視化、內容場景化、傳播互動化的創新趨勢。

“兩會”是時政新聞報道的重要輿論場,也是開年后主流媒體新聞報道創新的首場“大閱兵”。2018年伊始,長沙市“兩會”召開,長沙市廣播電視臺依托融媒體“中央廚房”技術優勢,統籌調度旗下多家廣播電視媒體和新媒體平臺,集中力量策劃推出了一大批融合傳播的全媒體報道專欄,創新實踐了時政新聞報道全媒體生產、全時空供給和跨平臺傳播的新模式。

1 信息可視化,推動了時政新聞報道的語態創新

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可視化(Visualization)是利用計算機圖形學和圖像處理技術,將數據轉換成圖形或圖像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再進行交互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對新聞報道而言,就是把數據、信息或者知識等以更加簡明、直觀、交互的方式呈現給受眾,既便于傳播又易于接受。融媒體環境下,數據可視化、信息可視化被越來越普遍地應用到時政新聞報道之中,“信息可視化產品成為新聞報道的重要類型,更成為近一年來媒體爭相追逐的一股熱潮……成為了評判‘兩會’報道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盵1]其產生的影響,也早已不只局限于對報道形式的豐富,更引發了報道選材、視角選擇和內容適配等多方面的聯動效應,帶來了親民、簡潔、富有人情味的時政報道新語態。

1.1 選材親民化

新聞報道要始終把筆觸、鏡頭和話筒對準人民群眾。受眾對時政新聞報道的關注不止于領導何時何地參加了什么會議、活動,作了什么指示,而更關注那些與自己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熱點信息,關注報道中的身邊人、身邊事。此次長沙廣電“兩會”全媒體報道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領導活動和程序性報道的篇幅減少了,基層代表委員和普通百姓的聲音畫面增多了。據粗略統計,“兩會”期間,長沙新聞頻道主要時政新聞欄目《長沙新聞》相關領導活動和會議程序性報道的篇幅比往年縮減了1/3以上,鏡頭和話筒更多地留給了基層代表委員和普通百姓。這“一減一增”既是改進新聞報道的需要,也更好地滿足了受眾的新聞需求,使得“兩會”報道整體呈現出親民化、生活化的新氣質。

1.2 信息可視化

在“兩會”期間,長沙廣電各媒體協調配合,對“兩會”報道的重點內容進行梳理加工,把傳統廣播電視的新聞報道轉化成為網絡圖文、新聞短視頻、H5等多種形式,發布圖文和新聞短視頻稿件150多條,如《漫說“兩會”》將“兩會”重點報道內容制作成動漫短視頻;《圖解“兩會”》梳理“兩會”熱詞,數據化呈現“兩會”重點議題和熱點話題;《兩會快訊》整合各媒體新聞資源及時準確地關注大會進程,這些兼具權威性、時效性和可看性的全媒體報道分發到“智慧長沙”客戶端、各媒體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今日頭條、騰訊新聞等多平臺同步推送,獲得了網民觀眾的認可,總點擊量超過500萬次。

1.3 傳播人格化

如何用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好“兩會”聲音,讓群眾聽得明白、聽得進去。此次,長沙廣電“兩會”全媒體報道嘗試策劃推出了適應新媒體傳播和網民閱讀習慣的內容,比如,重點策劃《速來圍觀!長沙廣電美女主播的兩會“朋友圈”》H5,通過時政新聞主播的微信號“橘子小姐”這一具象化人物,引出了“兩會”動態、記者體驗、代表委員們的提案議案和互動交流等內容,以富有人格特征和人情味的方式呈現給受眾,讓人們感受到發生在身邊的不一樣的“兩會”熱潮。

“兩會”報道親民化、可視化、人格化的語態創新,源自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各類報道資源的全面打通和集結發力。對報道內容所蘊含的數據、信息和知識的深度挖掘、整合與可視化呈現,是以占有大量的信息資源為前提的。面對融媒體環境下日益分眾化、差異化的用戶信息需求和跨平臺傳播需要,廣電媒體融合創新應積極引入大數據、可視化、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等新技術,一方面要打通整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報道的信息資源;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多年來時政新聞報道中所積累的視聽信息資源這一座“富礦”,這樣才能持續推進時政新聞報道文風改進和語態創新。

2 內容場景化,實現了時政新聞報道的精準引導

“場景”一詞的本義是電影、戲劇中的場面,泛指人物活動的特定場合和情境?!懊總€人的角色都是在特定的時間、空間、情景、場合和需要中實現的,而圍繞個體存在的這一切就是場景?!盵2]移動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個性化時代,用戶對新聞信息、消費信息、社交信息的需求千差萬別,而特定的場景或情境則是將信息與用戶進行匹配和有效鏈接的必要前提?!耙苿觽鞑サ谋举|是基于場景的服務,即對場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務)的適配。換句話說,移動互聯網時代爭奪的是場景?!盵3]

在以往的“兩會”報道中,如會場內外的連線、前后方演播室的解說評析等報道所處的場景一般都是圍著會場轉,觀眾所見皆是圓桌紅毯、莊嚴整肅的刻板形象,讓老百姓對會議報道敬而遠之。此次長沙廣電“兩會”全媒體報道注重給受眾提供貼近生活、輕松活潑的場景化體驗,報道內容與場景適配,實現了對象化傳播和精準引導。

時政脫口秀專欄《記者說“兩會”》,讓終日奔波在各條戰線上“跑新聞”的記者們走上了熒屏,在短短3分鐘時間內,把“兩會”熱點、民生話題與記者個人的觀點、感受和采訪經歷等緊密結合起來,形式上輕松活潑,富有親和力,可看性很強。系列報道《隨行訪談錄》一改在演播室、會場等地采訪代表委員的老套路,記者每天登上代表委員們往返會場和駐地的大巴車,進行隨行采訪。在輕松的乘車途中,代表委員們談變化,講感受,說心得,傳遞出“小車廂里的大思考”。在內容呈現上,該組報道采用了車廂內多機位拍攝和隨行航拍,使得新聞畫面磅礴大氣而又細膩靈動。此外,“兩會”期間,長沙政法頻道推出的系列場景穿越式新聞紀錄片《奔跑吧,長沙》。在首期節目中,記者以奔跑的方式穿越在比亞迪汽車、北斗研究院、中聯重科、三一重工以及湖南大學機器人學院等不同的采訪地點,拍攝中精心設計轉場方式,通過一鏡到底、移步換景、虛擬實景交替等,讓新聞現場在多個場景之間流暢自然地銜接過渡,以創新的電視新聞故事化表現手法,讓觀眾領略了一場“時空穿越”的視聽體驗,讓觀眾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長沙城市發展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內容場景化拓展了新聞內容的敘事能力,奔波忙碌的生活化場景讓“兩會”報道更加真實可感,也傳遞給受眾以“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的價值理念。時政新聞報道只有主動放下身段,尋求從內容到形式都與受眾閱讀場景的匹配,真正融入到百姓生活的場景中,才能引發群眾的情感共鳴和價值共振,做到對象化傳播和精準引導,把黨委政府的政策主張轉化為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

3 傳播互動化,提升了時政新聞報道的傳播效能

融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模式正在從單向性、封閉性、傳媒主導性、內容同一性的廣播模式,變革為雙向性、開放性、用戶主導性、內容個性化的定制模式?!盵4]跨媒體和跨平臺傳播成為新聞傳播的主流。此次長沙廣電“兩會”全媒體報道,引入了“朋友圈”的概念,將新聞媒體的大眾傳播與社交媒體的人際傳播相融合,提升了“兩會”報道的傳播效果。如前文提到的《速來圍觀!長沙廣電美女主播的兩會“朋友圈”H5,引發了“兩會”代表委員和市民網友的圍觀點贊和轉發,短短兩天時間轉發量、點擊量就突破了35萬次。

此外,《代表委員的“朋友圈”》是傳統電視新聞欄目《長沙新聞》與“智慧長沙”新媒體客戶端、“長沙觀察”微信公眾號聯動推出的一組全媒體報道專欄。該組報道以“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的“朋友圈”動態為關注點,“朋友圈”里看兩會,聊兩會,內容既有代表委員談報告,聊新風,也有人民群眾點贊留言,群策群力。一方面,“朋友圈”及時更新的動態內容為新聞報道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特別是報道首播之后,不少代表委員們紛紛“找上門”來主動接受采訪,大家都十分樂于分享自己的“朋友圈”。另一方面,該組報道通過主流人群的“朋友圈”的評論、點贊和轉發等二次傳播進一步擴大了影響,多條報道稿件被代表委員們競相轉發,網絡閱讀量逾10萬人次。

融媒體環境下,時政新聞報道的策劃理念、采編流程、報道范式等都在不斷發展變化。值得注意的是,時政新聞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強,報道規矩多、口徑嚴,時政新聞報道絕不能毫無原則地嘩眾取寵“博眼球”,也不能簡單地堆砌新技術“新瓶裝老酒”,其創新必須以堅持受眾本位,回歸新聞本源為前提,不斷調整適應融媒體環境下新的輿論生態和傳播格局。唯有如此,才能為時政新聞報道創新找到最合適的方法和路徑。

[1]曾祥敏,關偉娜.時政報道中的信息可視化產品研究— —基于2015年全國“兩會”報道的個案研究[J].現代傳播,2015(7).

[2]胡正榮.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的關鍵與路徑[J].新聞與寫作,2015(5).

[3]彭蘭.場景:移動時代媒體的新要素[J].新聞記者,2015(3).

[4]黃妙妙.融媒體時代的新聞生產[J].新聞研究導刊,2015(5).

猜你喜歡
兩會時政新聞報道
“她時代”新聞報道中的“時代精神”呈現
論新聞報道中的流行語
淺析如何在新聞報道中彰顯以人為本
新媒體不當新聞報道的影響
時政
時政
時政
時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