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生活回歸

2018-02-24 16:01于海寧
新課程 2018年1期
關鍵詞:保護意識道德法治

于海寧

(山東省威海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嵐寺小學)

小學的道德與法治內容,直接編寫了如何維護青少年的自身安全和權益保障,加強了對小學生的德育,該學科的教學責任重大,教學方法要有效。

一、提高認識,轉變教育觀念

道德與法治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上,就是對教材內容的進一步復述,甚至是小學生的自我閱讀。教學內容的重要性,缺乏老師采取必要的教學措施,去促進小學生的感知和應用,導致小學生在生活中缺乏應具備的道德水平和自我保護意識,需轉變傳統教學的說教授課模式,提高教師對學科的重視,意識到本學科對學生成長的重大意義。因此,加強自身對該學科理論到實踐的探究,改進教學方法,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去探究和實踐,是做好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關鍵。

二、創設回歸生活的情境課堂

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內容豐富,極具小學生健康全面成長的指導意義。課堂上采用情境教學法是滲透德育和法治的最佳選擇。

(一)多媒體的情境創設

在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過程中,教學工具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多媒體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情境法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的互聯網功能教學,比較得心應手。如教學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的主題,課前播放歌曲《友誼地久天長》:怎能忘記舊日朋友,心中能不懷想,舊日朋友豈能向往,友誼地久天長,我們曾經終日游蕩,在故鄉的青山上……以音樂喚起學生對同學間友誼的珍惜。又如在提高兒童自我保護意識的教學中,導入可以采用兒童受害的視頻,以此切入主題,小學生了解到,在真實畫面中的兒童,是因為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而受到傷害,小學生很容易牢記教材里要求的加強自我保護的常識性知識,如拒絕陌生人的禮物;出門前要和家長說明去向;不到危險區域玩耍等生活常識。教師在情境之中,合理設計教學語言,不能危言聳聽。教育學生,自己不能有效保護自我,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不但傷害了自己,還會給親人帶來很大的傷害。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每一件事的發生都與自己的自我保護意識有著密切的聯系。從而在生活中具備了自我防范的安全意識,有解決問題、保護自己的能力。

(二)課本話劇的情境課堂

小學生好奇好動,對待事物的注意力不會堅持太久。如果教學中泛泛地一遍又一遍地強調重要知識,小學生往往不能產生有效記憶。因此完成重要的問題,如在川流不息的馬路上怎樣過馬路才安全的教學內容,不妨設計一個小話劇,讓同學們扮演過路的行人,在教室的開闊地,假設成要穿過的十字路口、T形路口以及環形路口。在情境話劇的表演過程中,老師要對過馬路的同學進行恰當的點評,對于那些“過馬路左右看”“遵守交通規則”的同學提出表揚。及時的表揚加深了學生對交通規則的認識,具體的場面情境激發了小學生過馬路遵守規則的自覺性。

三、利用通信設備的生活回歸

小學階段是培養小學生德育的初級階段,尤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教材里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孝敬父母、尊重老師等基本道德要求,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即使有著諸多的事例,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講,仿佛都是在說“小麗”或“小明”,老師問同學在家孝敬父母嗎?小學生一定異口同聲地回答:“孝敬!”而現實生活中,小學生大多在家里被寵成了小王子、小公主。對于小學生的德育要緊密聯系家庭和社會。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需要老師和家長主動溝通,積極配合。在通信設備極其先進的互聯網時代,微信的使用已遍布每一個家庭。建立一個“小學生德育群”是把德育工作做到學生家里的好措施。家長把孩子在家里的優秀表現,或錄視頻或拍照片加以文字說明,定期發到全班學生共同擁有的小學生德育群里和老師及其他家長進行互動,討論進步的原因、教育的經驗,或存在的問題、解決的方法,群力群策,把握住孩子們的思想狀態,課堂教學中就會有的放矢,減少對學生家庭里表現真相的盲區,及時表揚認可學生的進步和成長才會更有效果,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了實處。

總之,小學生的認知思維發展迅速,但在懵懂的德育和法治的認識養成階段,需要老師、家長樹立優秀的榜樣,相互信任、坦誠面對,讓孩子們在快樂的學習中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人,讓他們在生活中,做一個誠實守信、仁義豁達、尊老愛幼的人,把來源于生活的道德與法治,回歸到生活中去。

[1]黃凡.借用生活情境促進學生成長:例談生活化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模式[J].中小學德育,2011(2):42-45.

[2]陳海燕,周月霞.綜合品德與社會課程,讓品德課堂鮮活起來:淺談提高品德課程教學的實效性[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3(14):64.

[3]鄧禮生.回歸生活的小學生活與法治課堂[J].好家長,2017(3).

[4]高冬梅,余以.恒論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對我國小學道德教育的啟示[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0(5).

猜你喜歡
保護意識道德法治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留住鄉愁”前提下的錦和古鎮保護與發展研究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論提高全民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重要性
大學生對陌生人的信任感與自我保護意識*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