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大隱靜脈抽剝術后隱神經損傷發生率的影響分析

2018-02-26 10:39黃亮
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8年4期
關鍵詞:腳踝反流腹股溝

黃亮

(揚州友好醫院邵伯油田總院,江蘇 揚州 225261)

目前在靜脈曲張治療的過程中,主要采用壓力與硬化、大隱靜脈剝離術治療法,其中大隱靜脈剝離術,主要進行膝蓋上部大隱靜脈反流與膝蓋下部未見反流靜脈曲張癥狀進行治療,應用效果較高,但是,多年來采用此類手術方式,隱靜脈損傷的并發癥尚未得到良好的防治,并發癥發生率的數據研究較為匱乏。針對于此,下文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全程大隱靜脈剝離術患者,分析隱神經損傷并發癥的發生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全程大隱靜脈剝離術患者中,選50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35歲-67歲,中位年齡(45.23±1.45)歲。性別:男26例(52.0%),女24例(48.0%)。33例有硬化治療史,17例有高位結扎治療史。超重24例(48.0%),體質量指標正常26例(52.0%)。納入標準:經檢查符合靜脈曲張的診斷標準;對本次研究知情簽署了參與研究的同意書。排除標準:拒絕參與此次研究。

1.2 方法 在手術之前,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法明確是否為大隱靜脈反流癥狀,同時檢查受累靜脈,明確大隱靜脈與SFJ的持續反流大于等于0.5 s。于SFJ的反流位置使用瓦爾薩爾瓦的相關動作進行引出,于靜脈的連結位置反流從腓腸肌組織壓迫,利用放松的手法進行引出處理。腹股溝位置到腳踝位置的淺靜脈、深靜脈與穿靜脈等,需要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法進行檢查。在手術過程中,全麻亦或是椎管麻醉之后,取仰臥位,標記出腳踝部到腹股溝部位的大隱靜脈區域,提升標記的完整性。在大隱靜脈的最下端即腳踝的內上方位置入口,于腳踝內部縱向切1 cm的切口,仔細的對隱神經進行分辨,然后開展隱靜脈與隱神經的分離工作,利用剝離器的頭部進入到大隱靜脈的下端入口,傳送到腹股溝的SFJ位置,然后在SFJ中心橫向切開票切口,進行大隱靜脈與SFJ分離、結扎等工作,縫合分支靜脈,利用橫向切口尋找到相關剝離器的頭部位置,使用2-0規格的線材料將腹股溝近端與剝離器等有機整合,從腳踝部位開始剝離,直到腹股溝部位為止。然后使用不可以吸收的線進行腹股溝切口與腳踝部切口的縫合處理,利用壓力繃帶進行包扎,預防術后的出血問題,在1 d之后使用彈力繃帶代替壓力繃帶,持續使用7周[1]。

1.3 判定指標 于手術之后7周與3個月隨訪,調查隱神經的損傷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分析數據,計數和計量資料比較分別行χ2和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在術后7周隱神經損傷1例,術后3個月隱神經損傷2例,見表1。

表1 隱神經損傷發生率[n(%)]

3 討論

目前靜脈曲張屬于臨床診療中較為常見的難治性病癥,主要采用保守與手術治療法,其中,手術治療主要就是硬化、結扎與大隱靜脈剝離手術,近年來,在外科手術的過程中,為了提升治療效果,開始采用大隱靜脈剝離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手術之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經常會出現隱神經損傷的并發癥,所以,需要探索最佳的規避措施[2]。上文分析中主要研究全程大隱靜脈剝離術的隱靜脈損傷,在手術后的7周發生率為2.0%,手術后3個月發生率為4.0%。雖然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但是,仍需采用合理的措施規避[3]。由于隱神經的位置與大隱靜脈的位置較為接近,所以,在大隱靜脈剝離手術的過程中,應預防分支撕裂問題,在手術中認真仔細地針對隱神經進行辨別,并將小部分的大隱靜脈與剝離器設備相互粘貼,有助于更好的對其進行剝離處理,預防損傷隱神經,規避并發癥問題。為了更好的預防隱神經損傷并發癥,在手術治療工作中仍需總結豐富的經驗,利用科學化與合理化的方式針對手術流程進行掌控,將隱神經損傷并發癥的發生率降到最低,通過正確的方式方法全面提升手術治療的有效性與可靠性,確保各方面治療工作符合目前的并發癥預防與規避要求[4]。

綜上,在全程大隱靜脈剝離術之后,雖然隱神經損傷的發生率很低,但是在手術治療中仍需重點規避隱神經損傷問題。

猜你喜歡
腳踝反流腹股溝
髂腹股溝接力皮瓣修復股前外側皮瓣供區
老人怎么練腳踝
腹股溝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術對療效對比
老人多做腳踝操
8個月的胃酸反流經歷 苦難終于熬出頭了!
拍拍腹股溝預防婦科病
腹繭癥合并急性闌尾炎并腹股溝斜疝1例
七分寬腿褲展現性感腳踝
中西醫結合治療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藥治療胃食管反流病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