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醫學研究生綜合科研能力培養方案的研究

2018-03-02 05:51王苗錢聲艷胡歡
醫學信息 2018年2期
關鍵詞:科研能力基礎醫學研究生

王苗+錢聲艷+胡歡

摘 要: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培養模式多樣化,以及學科交叉增多的特點,研究生的綜合科研能力亟待提升?;A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培養具備醫、教、研綜合能力的高等醫學人才的重要途徑,培養的優劣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很大影響。在新的科研形勢下,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必須加強對基礎醫學類研究生科學實驗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即基礎醫學類研究生畢業后,應該具備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符合當今科技發展的潮流。

關鍵詞:基礎醫學;科研能力;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R64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2.005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02-0011-03

Abstract:As the scale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continues to expand,the diversification of training modes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 increase,the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comprehensive research needs to be improved urgently.The training of basic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abil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way for our country to train medical personnel with comprehensive capabilities in medicine,teaching and research.The quality of training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In the new scientific research situation,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we must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scientific experiment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That is,postgraduate students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should have strong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conformity with the current trend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Key words:Basic medicine;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Graduate students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逐漸多樣化,規模不斷擴大,學科越發交叉,研究生的綜合科研能力亟需提升[1]。醫學研究生綜合科研能力的培養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高層次醫學人才的培養,是推動我國醫療事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醫學研究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符合我國“人才強國”的戰略需求[2]。在新的科研形勢下,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必須加強對基礎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發現科學問題的能力、信息收集和處理的能力、研究規劃和實施的能力、開拓創新的能力以及科研論文撰寫的能力,是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經過培養訓練和實踐形成發展起來的[3-4]。在研究生教育期間掌握這些基本技能,接受規范化的實驗技能培訓,進行系統的學術思維鍛煉,將有利于順利開展學術課題研究以及全面提升自身的科研素質,增強服務國家、服務社會和服務廣大群眾的技能。本文將重點探討基礎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欠缺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1研究生科研能力欠缺的原因

1.1研究生個體存在的問題

1.1.1在讀本科實驗課時,每次實驗所需器材或儀器設備都是由實驗技術人員或老師準備完善或老師使用儀器學生觀看,實驗中學生只需按照實驗步驟按部就班機械式加樣,很少或幾乎不去思考為什么選用這些實驗材料、試劑和儀器,為什么加樣順序要這樣安排,以及如何配制溶液、選購試劑盒和調試儀器設備。實驗前準備工作不會參與,同時對實驗內容沒有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更不能很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實驗操作相結合。

1.1.2大多數基礎醫學研究生本科為非醫學專業或臨床專業,研究生在個體上必然存在著素質差異,如對基本的基礎醫學理論知識儲備不扎實、實驗技能掌握不全面,對科學研究理解不透徹,缺乏常規設備使用和維護的知識儲備。

1.1.3部分研究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普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對自己從事的方向不感興趣,對于專業基礎課程的理論知識,不能深刻理解,實驗動手能力不強,也不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實驗水平,不注重自身人文素質的提高,缺乏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欠缺,不能建立成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5]。

1.2實驗室環境影響因素

1.2.1在科研實驗階段,一個課題組的研究生或相鄰實驗室的研究生往往墨守成規,只是在師兄師姐前期實驗步驟的基礎上稍加改善或直接借鑒,導致研究思路故步自封,研究成果缺乏創新性,研究生缺乏主動思考和進行深層次挖掘的能力[6]。endprint

1.2.2大部分研究生實驗步驟主要參考本課題組師兄師姐的記錄,自己只記錄實驗結果,沒有實驗過程和條件,或者有過程無條件,記錄不詳,缺頁少頁,隨意涂改,記錄混亂,導致后期處理數據及樣本整理的難度增大。不規范的實驗記錄降低了實驗結果的可信度,也體現了學生不嚴謹的科研習慣和實驗室整體科研氛圍的不濃厚。

1.2.3課題組沒有形成良好的文獻查閱及閱讀的習慣,導致文獻整理分析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足,對于新領域的了解,新技術的掌握能力匱乏。

2對策

2.1實驗技能指導和培訓 對基礎醫學類研究生進行基本常規實驗技能指導和培訓,規范常規儀器設備使用流程。在研究生開題之前,對于分子克隆技術、PCR技術、蛋白質與核酸提取和分離技術、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制備、蛋白質表達技術等常規實驗由實驗室專業人員對研究生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形式進行系統的實驗技能應用培訓?!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研究生經過基本常規實驗技能指導和常規儀器設備的培訓、以及經過自主的全面綜合實驗、自主設計實驗的鍛煉,科研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用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之前,必須經過嚴格的理論及操作培訓,經考核合格之后才能使用,培養學生規范操作的習慣。

2.2定期舉辦技術講座或交流 如舉辦高效液相色譜、熒光定量PCR、流式細胞儀等大型儀器的技術講座,讓研究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各技術平臺的功能及應用,提高平臺設備的使用率,正確、規范的實驗操作流程是保證實驗順利開展的基礎,是獲得可靠且可重復實驗結果的保障。研究生教育應是交流型教育,避免獨自一人“閉門造車”,應多參與學術交流,多了解學術發展動向,才能在科研工作中做出很好的成績。

2.3規范研究生實驗記錄培訓和管理 實驗記錄參考標準規范化,從源頭上遏制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促使研究生形成良好的科研實驗記錄習慣,完整詳實的實驗記錄更是科學研究的保存檔案,有利于科研項目的管理。導師定期與研究生討論實驗進展,檢查其實驗記錄,并仔細評閱,給予書面性的指導意見并監督改正??蒲泄芾聿块T可以定期組織實驗記錄評比,對評比結果優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獎勵,對評比結果不合格的學生督促整改,并要求其在一定時間內通過復審。實驗記錄是研究者從事科學研究過程的原始記錄,是防止發生學術不端行為的有效方法。完整詳實的實驗記錄是科學研究的保存檔案,對科研人員理順科研思路、發現學術問題、尋找科學規律、完成項目總結和申報科研成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4加強文獻閱讀能力的培養 通過文獻檢索和學習,有助于全面了解本領域的發展概況和趨勢,為自己設計科研課題和制定研究策略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對學習的重點內容提出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和解答,定期組織研究生以PPT的形式做文獻閱讀匯報,并就文章的觀點、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作出總結和點評,引導學生逐漸過渡到自主閱讀,鍛煉學生的語言表述及組織能力,在討論中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碰撞新的科研想法,激發科研思維。隨著研究生閱讀能力的增加,閱讀量自然會逐漸加大,有利于科研視野的拓展以及綜合科研素質的提高,為科研論文的寫作夯實基礎。

2.5舉辦學術講座 學術講座內容可涉及不同學科,形式多種多樣,可以由本校教師講授與其學科有關的知識或自己的研究課題,也可以由高年級的研究生分享自己的研究經驗和感悟。另外,還可以廣泛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就當前科學研究熱點作前沿性的學術報告,與研究生進行近距離的學術交流和探討,讓學生接觸不同的學科前沿,并在學術交流中拓展視野,產生靈感。

3結論

基礎醫學研究生綜合科研能力的培養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學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醫學研究為主要特征的高層次教育,也是醫學研究生全面培養綜合應用能力的重要環節,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醫學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升,對于培養醫學人才,促使我國醫療水平的長遠發展具有特別深遠意義。近年來,在加強醫學與生物學研究中心實驗室建設及各個分子、細胞、腫瘤、微生物等各個平臺硬件環境建設的同時,我們針對目前醫學研究生實驗室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努力實踐,在微生物實驗室科學管理方面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和大膽的嘗試,通過上述各項管理措施的實施,使研究生管理實現了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微生物實驗室為各級研究生及各個教研室教師科研項目的有效開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研究平臺,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保證了各類項目的順利完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綜上所述,基礎醫學研究生綜合科研實驗能力的提升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查找問題、商榷對策,積累經驗、改進提高,端正學習態度、培養科技論文寫作和學術交流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研究生嚴謹的科學態度以及團隊協作精神,通過閱讀和實際課題相結合的文獻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及語言組織寫作能力,必將為基礎醫學研究生綜合科研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最終培養出高素質的醫學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吳安慶,彭蓉,楊列程,等.跨學科研究大趨勢下第二課堂在研究生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現代化,2016,11(34):134-136.

[2]王偉,李傳友.加強實驗室管理,培養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10):820-823.

[3]夏繼剛,付世建,曹振東,等.以提升科研素養為核心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25):384-385.

[4]湯啟萍,段吉安,張昊.我國研究生創新能力培育的現狀、問題與對策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5(3):41-46.

[5]夏桂松.對于工科研究生教育中人文關懷的思考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5(20):3-4.

[6]李真,何宇迪.研究生創新能力的跨學科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視界,2014(10):165-165.

收稿日期:2017-10-11;修回日期:2017-10-16

編輯/李樺endprint

猜你喜歡
科研能力基礎醫學研究生
工商管理學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現狀調查與思考
高職院校教師提升科研能力途徑研究
基礎醫學
基礎醫學
基礎醫學
基礎醫學
論研究生創新人才的培養
清退超時研究生是必要之舉
研究生“逃課”需標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個研究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