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顱骨修補術治療腦外傷的臨床療效分析

2018-03-02 11:14郭鵬劉海東李傳勇
醫學信息 2018年2期
關鍵詞:腦外傷

郭鵬+劉海東+李傳勇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顱骨修補治療腦外傷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腦外科就診治療的腦外傷患者108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參考組兩組,每組54例。研究組進行早期顱骨修補術,參考組進行晚期顱骨修補術。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手術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整體治療有效率(94.44%)顯著高于參考組(6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為(14.3±3.6)分,低于參考組的(19.2±4.5)分,研究組患者術后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74.2±12.7)分,高于參考組的(53.4±12.9)分,兩組患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顱骨修補治療腦外傷比晚期顱骨修補術的治療效果更為良好,同時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經功能與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早期顱骨修補術;晚期顱骨修補術;腦外傷

中圖分類號:R651.1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2.034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02-098-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arly cranioplast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Methods 108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ho were treated in Department of brain surgery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with 54 cases in each group. Study group for early skull repair, reference group for advanced skull repai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score. Results The overal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94.44%)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66.6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score of postoperative neurological deficit in the study group was(14.3±3.6) points,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19.2±4.5). The study group's postoperative daily living ability score was(74.2±12.7) points high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53.4±12.9) poin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Early skull repair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brain trauma than advanced skull repair,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daily life ability of the patient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Early cranioplasty;Delayed cranioplasty;Brain trauma

腦外傷(brain trauma)是指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于頭部引起的肉眼可見的損傷,常發生于交通事故和工傷,造成顱骨、腦膜、血管及腦組織機械形變,易損傷神經組織[1]。近年來我國腦外傷的發生率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呈上升趨勢,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2]。顱骨修補術(cranioplasty)是一種整形及保護性手術,對腦外傷的患者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3]。本文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診治療的腦外傷患者108例,對早期顱骨修補術治療腦外傷的臨床療效進行研究與討論,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腦外科就診治療腦外傷患者108例,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參考組兩組,每組54例。研究組中,男30例,女24例,年齡22~52歲,平均年齡(37.0±2.3)歲;患病因素:12例患者由墜落傷引起,15例患者由鈍器傷引起,14例患者由交通事故傷引起,13例患者由摔傷引起;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為(27.6±13.8)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33.1±14.9)分。參考組中,男31例,女23例,年齡21~53歲,平均年齡(37.2±2.4)歲;患病因素:11例患者由墜落傷引起,16例患者由鈍器傷引起,13例患者由交通事故傷引起,14例患者由摔傷引起;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為(27.5±13.6)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33.3±14.7)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endprint

1.2方法 參考組患者先進行傳統常規治療,于病情穩定后的6個月后行晚期顱骨修補術。研究組患者先進行傳統常規治療,于病情穩定后的3個月內進行早期顱骨修補術[3]。顱骨修補術手術方法:兩組患者在進行手術前醫師都需對患者的身體耐受情況進行評估,對于可耐受的患者進行血壓、脈搏、心率等各項生命特征指標的監測,并在手術前1 d給予患者抗生素;所有患者以仰臥位于手術臺上,進行全身麻醉后醫師則可以對患者的頭顱進行全方位CT檢查,明確損傷位置進行三維重建,當患者的骨窗充分暴露在視野中,便將患者的骨窗邊緣蓋于骨窗表面,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相應修剪和調整,確定修復位置后,使用配套鈦板螺釘固定[4-6]。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情況。其中患者的治療效果采用GOS進行評價,總分為15分,13~15分表示治療恢復效果良好,8~12分表示有輕度殘疾,8分以下表示有重度殘疾。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越高,表示神經受損越嚴重;日常生活能力評分越高,表示生活獨立性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運用SPSS13.0數據包開展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若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患者恢復良好51例,輕度殘疾3例,無重度殘疾,整體治療有效率94.44%;參考組患者恢復良好36例,輕度殘疾12例,重度殘疾6例,整體治療有效率66.67%。研究組整體治療有效率優于參考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情況對比 手術前,研究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與參考組相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研究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優于參考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顱骨修補術主要是針對腦外傷致使頭顱缺損而對頭顱進行修補的腦外科常見手術。該手術能夠有效的解決缺損區未對腦組織進行有效保護、供血障礙以及腦脊液循環異常等問題,手術操作簡單,且術后并發癥少,能夠反復的塑形,以達到外形修復整形滿意的效果,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特別是腦損傷的治療。腦外傷是神經外科比較常見的一種急癥,發病機制主要是因為患者的頭部直接或間接遭受暴力而導致的,一般出現在交通事故現場。通常情況下,腦外傷患者的神經組織極易受到損傷,進而導致患者出現致殘現象[7-9]。而根據相關研究表明,腦外傷患者的死亡率高達4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患者出現大面積腦缺血、頑固性高顱壓和水腫等一系列不良癥狀[10-12]。目前臨床中治療腦外傷主要有顱骨修補術、去骨瓣減壓術、腦室腹腔分流術等[13]。由于去骨瓣減壓術在手術中極易導致患者的顱骨出現損傷,同時易使患者引發腦膨出、腦積水等并發癥,因此治療效果并不好[5]。顱骨修補術則在手術過程中可以有效保護患者腦部組織,并且能夠修復患者的供血障礙、腦脊液循環異常等問題,因此在臨床廣泛應用[14-15]。但顱骨修補術的手術時間不同,手術治療效果往往不同,因此,臨床醫師應依據患者的病情把握好手術時間。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整體治療有效率(94.44%)優于參考組(66.67%),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方面的比較,手術前兩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手術后研究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顯著低于參考組,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參考組,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早期顱骨修補治療腦外傷比晚期顱骨修補術的治療效果更為良好,能夠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神經功能與日常生活能力,而且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劉從國.早期顱骨修補及腦室腹腔分流治療腦外傷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2):2787-2788.

[2]劉宇梁,伏光輝,李鳳利,等.腦外傷后早期顱骨修補術聯合腦室腹腔分流術對預后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 24(25):2806-2808.

[3]徐斌權,劉民,奚少東.早期顱骨修補聯合腦室-腹腔分流治療腦外傷并腦積水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2):87-88.

[4]麻洪波.早期顱骨修補在腦外傷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探究[J].臨床醫學,2016,36(5):58-59.

[5]嚴金光,陳曉蕾,夏玉軍.早期顱骨修補聯合腦室腹腔分流治療腦外傷40例臨床療效觀察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24):69-70.

[6]丁建軍,李磊,遇旭東,等.早期顱骨修補聯合腦室腹腔分流治療腦外傷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7,03(03):108-109.

[7]黨偉,李明,陳雪江,等.早期顱骨修補聯合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腦外傷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6):52-53.

[8]任飛亞.早期顱骨修補術聯合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腦外傷的療效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03(06):993-995.

[9]劉卓,王曉明,車海江,等.早期顱骨修補與腦室腹腔分流聯合治療腦外傷的有效性觀察[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44(09):69-71.

[10]李追風,者吳鍵,翁志雄,等.早期顱骨修補與腦室腹腔分流在腦外傷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0(10):31.

[11]凌興飛,馬靜.早期顱骨修補及腦室腹腔分流在腦外傷治療中的療效[J].中國實用醫刊,2016,43(12):107-109.

[12]鐘誠.早期顱骨修補術治療顱腦外傷術后顱骨缺損的臨床療效[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13):1680-1681.

[13]段威,鐘三寶,宋俊杰,等.早期顱骨修補術治療腦外傷的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24):54.

[14]雷昆.早期顱骨修補術治療顱腦外傷術后顱骨缺損的臨床療效[J].臨床醫學工程,2015,22(4):447-448.

[15]鄧昭健,甘正凱.早期顱骨修補術治療顱腦外傷術后顱骨缺損的臨床療效[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6,39(5):133,135.

收稿日期:2017-4-28;修回日期:2017-8-9

編輯/楊倩endprint

猜你喜歡
腦外傷
改良外傷大骨瓣手術在重型腦外傷患者治療中的應用
早期氣管切開對于腦外傷患者的治療體會
腦外傷病人術后顱內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
分步控制性減壓術治療重型腦外傷患者的臨床效果
針灸治療輕型腦外傷康復期失眠46例
懷舊療法對老年腦外傷患者抑郁情緒的療效
腦外傷診斷中磁敏感加權成像和顱腦CT的應用效果對比
人性化護理在腦外傷護理中的效果
早期介入認知訓練改善腦外傷后抑郁的觀察
人格特質與腦外傷偏癱患者殘障接受度的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