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髖部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及護理干預效果分析

2018-03-02 13:08趙淑芳
醫學信息 2018年2期
關鍵詞:髖部骨折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干預

趙淑芳

摘 要:目的 探析老年髖部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和護理措施。方法 將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9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給予預防與護理措施,分析措施實施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形成發生率、住院時間及生活質量改善的情況。結果 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率、住院時間、生存質量顯著優于預防及護理措施實施前,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將預防與護理干預措施應用在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臨床護理中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關鍵詞: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干預;髖部骨折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2.067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02-017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and nursing measures for the forma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in the elderly after hip fracture.Methods A total of 90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received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prevention and nursing measures were given.The incidence of DVT,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analyzed after the measures were implemented improve the situation.Results Patients with DVT incidence,hospital stay,quality of lif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prevention and care measures before implementation,P<0.05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reventive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s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VT,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promote the rapid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 words: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ies;Nursing intervention;Hip fracture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ies)即血栓性深靜脈炎,其患病機制在于靜脈血管中血液凝結[1],進而對腔管造成阻塞,最終導致靜脈回流障礙。病情嚴重時可誘發肺動脈栓塞[2],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據有關資料顯示[3],大部分的老年髖關節骨折患者常合并冠心病、肥胖、靜脈曲張[4]以及高血壓等疾病,外加骨折術后存在下肢制動、局部血腫以及臥床時間過久等情況[5],因此增加了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F就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髖部骨折手術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行預防與護理措施的效果展開探析,表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入選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受髖部骨折手術治療患者90例,本次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女性44例,男性46例,年齡62~88歲,平均年齡(68.95±5.85)歲。合并癥:8例高血壓,9例糖尿病,7例慢性呼吸性疾病,8例高脂血癥。所選患者均采取手術治療,其中3例全髖關節置換術,1例半髖關節置換術。術后患者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均采取彩超診斷確診,所選患者臨床癥狀均表現為壓痛、疼痛以及下肢腫脹等。

1.2方法 預防與護理措施:術后嚴格遵照責任醫師的要求指導患者用藥,同時在患者住院期間按照骨科手術常規護理開展護理服務,護理內容包括:環境護理、個人衛生指導以及并發癥預防等。具體如下:①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認知,例如高脂血癥、糖尿病及吸煙等等,確?;颊邔ρㄐ纬蓹C制、臨床表現與預后有一定了解,進而提高護理的依從性,樹立信心戰勝疾病。②心理護理:因患者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外加經濟、疼痛等因素的影響,患者極易出現恐懼、抑郁以及煩悶等負性情緒,進而給術后護理工作帶來一定不良影響,對此,需加強同患者的交流,明確其消極情緒產生的原因,并給予及時的心理疏導,以使其不良情緒盡快消除,減輕對機體恢復的影響。③體位護理:術后適當抬高患肢,促進靜脈回流,并使其下肢腫脹得到緩解;定時協助患者翻身,避免墜積性肺炎與壓瘡的出現;觀察患者的患肢變化與腫脹的程度,掌握病情實際情況,若有異常需及時報予責任醫師,并協助盡快處理。④疼痛護理:對患者疼痛情況詳細了解,若發現患者出現脛后動脈搏動減弱、患肢發硬、腫脹或疼痛等情況,需重視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⑤引流管護理:確保引流管暢通,防止其扭曲或阻塞,防止壓迫周圍血管減緩血流,使感染的機率增加。⑥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后護理:制動患肢,切忌熱敷、按摩與擠壓,對患者全身以及局部情況加強觀察,尤其是腦栓塞、呼吸困難以及意識障礙等情況,遵照醫囑給予患者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等。⑦飲食指導:日常護理中需依照患者的個人喜好為其制定合理科學的膳食計劃,囑咐家屬患者飲食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盡可能選取富含纖維、低脂的食物,多進食新鮮的蔬菜及水果,還可多食用使血液黏滯度降低的食物,例如木耳、香菇等;告知患者多飲水,維持大便暢通。endprint

1.3效果評價

1.3.1觀察指標 對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的情況以及住院時間予以觀察并詳細記錄。

1.3.2調查指標 調查預防與護理前后患者生活質量改善的情況:參照國際通用的生活質量調查量表[6]。評價內容包括:疾病帶來的生活負擔(6項)、護理滿意度(2項)、認知功能(4項)、疾病對日常生活影響(10項)、社交質量(2項)、癥狀與不適(8項)、性功能(4項)、睡眠(2項)、工作狀況(1項)、社會支持(4項)與醫護人員鼓勵(5項)。評價指標則包括社會功能、整體健康、認知功能、精力、機體疼痛、情感職能、健康狀態和生理機能8項。每項指標的分值均為0~100分,評分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納入SPSS22.0統計學軟件中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行?字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行t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效果分析 經預防及護理干預后,90例患者中總計有1例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率為1.11%,患者住院時間為(23.51±5.27)d。

2.2生活質量評分分析 護理后,患者生活質量各項指標的評分均高于護理前,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性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常規的臨床護理是重視對疾病的護理,常常忽視患者精神與心理方面的護理,因此患者接受護理的依從性并不高,常規護理中護患溝通的缺乏還極易引起護患糾紛,無益于良好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并且無法滿足當下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的高要求[7];此外,因常規護理屬于被動式護理服務,開展護理工作時往往諸多并發癥或不良反應已發生,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還延緩了疾病康復的進程,因此臨床亟待建立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本研究應用的預防與護理干預具有針對性,以減少或避免并發癥的出現,改善患者病情狀態,保障盡快痊愈,此種護理模式效果確切,具有全面性與系統化的特點在臨床中受到了廣泛應用。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對靜脈管腔造成阻塞,促使靜脈回流障礙,為骨科嚴重且常見并發癥,好發于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中。大部分的患者因冠心病、高血壓等存在程度不同的粥樣硬化情況,外加術前患者骨折下肢活動減少明顯,術后麻醉反應、切口疼痛等限制了下肢的活動,促使下肢血流滯緩,上述因素在極大程度上增高了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本次研究,對患者實施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預防護理措施,以提高患者護理舒適度,盡快改善病情,痊愈出院。預防護理措施具有全面性與針對性,將其應用在老年患者髖部骨折術后不僅能夠減輕患者的疼痛,還能避免靜脈血栓栓塞的發生,其中健康宣教的開展可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心理護理能夠改善患者不良心態,提高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體位護理干預可促進患者下肢靜脈回流,使血流瘀滯得到減輕,避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疼痛護理可通過減輕患者術后切口疼痛,提高其護理舒適感;引流管護理可確保引流暢通,降低感染率;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后采取的護理措施則可緩解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病情。

通過本次研究發現,患者護理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率較低,占比為1.11%,住院時間亦較短,與王曉玲[8]研究結果基本上接近,提示將預防及護理干預措施應用在老年患者髖部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效果確切,在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方面有積極意義。此外,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對比護理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表明護理措施的實施可改善病情及生活質量,推動康復進程。

綜上所述,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實施預防及護理干預的可行性較高,其不僅能夠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還能夠盡快改善患者病情,減少住院時間,在減輕患者經濟壓力與心理壓力等方面有積極作用;除此之外,還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盡可能恢復至接近疾病發生前的水平,因此極力建議推薦。

參考文獻:

[1]許曉萍,湯美秀.連續性護理模式在預防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8):1690-1692.

[2]李智,戴文君,孟盈,等.早期運動護理對預防偏癱腦梗塞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應用價值[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5,10(9):869-870.

[3]溫鳳媚,林宜圣,劉敏,等.中醫藥輔助介入置管溶栓治療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4,24(4):333-334.

[4]姜雪,趙煥云,李春霞,等.綜合護理干預預防四肢骨折合并嚴重軟組織損傷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4,22(1):119-120.

[5]徐瑩,李偉明.護理措施對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及預防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92-94.

[6]夏翠蘭,鄧雪峰,郭玲,等.循證護理在預防骰骨干骨折鋼板內固定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24(6):41-42.

[7]張亞軍,裴益明,劉穎,等.??谱o理對高危骨折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效果[J].血栓與止血學,2016,22(4):468-469,472.

[8]王曉玲.預防性護理干預對老年骨折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5,24(9):1240-1241.

收稿日期:2017-9-14;修回日期:2017-9-25

編輯/李樺endprint

猜你喜歡
髖部骨折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干預
老年髖部骨折中運用早期護理干預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影響分析
骨科患者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護理體會
加味桃紅四物湯口服減少全髖關節置換術后低分子肝素鈣用量的臨床觀察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評價
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干預分析
探討防旋股骨近端髓內釘治療髖部骨折的臨床療效
探討防旋股骨近端髓內釘治療髖部骨折的臨床療效
萬邁舒預防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