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安徽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探析

2018-03-06 19:59汪恭禮
當代農村財經 2018年2期
關鍵詞:融合發展鄉村振興

汪恭禮

摘要:近年來,安徽省扎實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促進積極探索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融合、產業集聚型融合、農業產業鏈條拓展性融合、“農業+互聯網”型融合、垂直一體化企業全產業鏈融合、農業新業態型融合、社會化服務型融合等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繁榮了農村經濟,為農民增收致富增添了新動力。本文對安徽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現狀、遇到的主要問題等方面進行分析,并提出了針對性建議,為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近年來,安徽省扎實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積極探索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融合、產業集聚型融合、農業產業鏈條拓展性融合、“農業+互聯網”型融合、垂直一體化企業全產業鏈融合、農業新業態型融合、社會化服務型融合等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繁榮了農村經濟,為農民增收致富增添了新動力。

一、安徽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踐

(一)重點培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主體

培育市場化、多元化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主體,是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關鍵。安徽省把培育主體作為重要抓手,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促進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持續健康發展,為壯大農村產業融合主體的營造良好的環境。

一是大力發展農產品現代流通和精深加工產業化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健全農產品營銷網絡,加強供應鏈管理和產業鏈建設,建設現代物流體系。支持與科研院所、高校深度合作或自主設立研發機構開展農業研發,建立科技示范基地,轉化科技成果,著力提升龍頭企業科技水平。充分發揮產業化龍頭企業管理、技術、資金和品牌優勢,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大力培育生產、加工和銷售服務等一體化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2017年上半年,全省各類聯合體數量達到1500多個,其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化示范聯合體235個。全省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累計達6619家,新增190家。

二是積極發展農林產品直供直銷和加工流通農民合作社。推進農民合作社示范建設,組織農民合作社開展技能培訓、技術指導、生產資料經營和采購、產品銷售等一條龍服務。鼓勵農民合作社創新試點,拓寬合作領域,促進農民合作社從產品合作、單一要素合作和生產終端合作,走向產業合作、全要素合作和全產業鏈合作,引導發展農民合作社聯合社。支持農民合作社優先承擔政府涉農項目,涉農項目資金直接投向農民合作社,所形成的資產轉交合作社管護和持有。2017年上半年,全省登記注冊農民合作社83534家,比2016年年底增長6429家。

三是積極發展種養結合的示范家庭林場和生態家庭農場,鼓勵和吸引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個體工商戶、返鄉青年農民工、市場經紀人和具備條件的農戶等興辦家庭農場。建立“青年農場主”孵化和培訓基地,加強家庭農場農場主培訓,提高農場主經營管理能力和知識技能水平,促使經營規模適度的農戶發展成家庭農場。2017年上半年,全省已發展家庭農場66555家,比2016年年底增長12099家。

(二)創新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方式

實施綠色增效示范工程,構建糧飼兼顧、稻魚共生、農牧結合、循環發展的新型種養結構,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推動綠色農業發展。

一是引導發展苜蓿、青貯玉米等優質飼草料,加大糧改飼扶持力度,促進飼草料、經濟作物、糧食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目前已在4個市、12個縣區實施糧改飼項目,發展種植面積29萬畝,收貯各類優質飼草料87萬噸以上。推進農林復合經營,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和生豬、肉羊、肉牛和奶牛生產,實施種養結合循環農業。支持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升級改造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推廣農企、農超等形式的產銷對接,農產品生產、初加工、倉儲物流、市場批發等建設,加快推進全產業鏈發展。

二是健全農業信息預警監測體系,采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來提高統計監測、預警分析、發布信息等精準度。扎實推進現代農業大數據工程建設和信息進村入戶,鼓勵對漁業生產、畜禽養殖、大田種植等進行物聯網改造,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管理、經營和服務,實現現代農業“互聯網+”相結合。2017年上半年,全省農業物聯網建設應用經營主體591家,比2016年年底增加46家。

三是扶持發展一村一品、一鄉(縣)一業,推動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轉型升級,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完善配套服務體系,形成農產品展銷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集散中心,引導農村產業集聚發展。2017年上半年,全省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達到289個。

四是加強統籌規劃,推進農業與旅游、健康養老、文化、教育等產業深度融合,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鼓勵發展智慧鄉村游,合理開發農業文化遺產,建設一批具有民族特點、歷史、地域、文化特色的鄉村旅游示范村和旅游村鎮,將養老元素融入休閑觀光和農業生態等產業鏈條,推進農業產業與健康養老共同發展。2017年上半年,全省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經營主體達16072家,比2016年年底增長26%;實現綜合營業收入343.8億元,同比增長14.6%。

五是加強規劃引導和市場開發,將新型城鎮化建設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有機結合。出臺差別化落戶政策,支持和鼓勵農村人口到城鎮發展產業和落戶安家,穩定吸納農業轉移人口。

(三)完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利益聯結機制

一是在平等互利基礎上,創新發展訂單農業。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簽訂農產品購銷規范合同,確定合理收購價格,形成購銷關系持續穩定,建設穩定的原料生產基地。2017年上半年,全省已建立優質專用稻谷基地50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565萬畝。

二是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形式,鼓勵發展股份合作。引導農戶自愿以林地、土地經營權等入股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形成以農戶承包林地、土地經營權入股的利潤分配機制,切實保障林地、土地經營權入股部分的收益。endprint

三是鼓勵各類社會資本投向農村,發展現代種養業。支持社會資本投資農業項目建設,各級政府扶持政策與各類社會資本投資的農業項目同等對待。

四是強化從事農村產業融合工商企業社會責任,支持和鼓勵他們優先聘用土地流轉出的農民,為其提供就業崗位、社會保障和技能培訓,增加農民務工收入。

五是規范工商資本租賃農地行為,推廣租金動態調整、實物計租貨幣結算等計價方式,確保農民獲得穩定的租金收入。加強農業訂單、土地流轉等合同履約監督,健全風險防范機制,探索訂單農業、土地流轉等與農業擔保、保險相結合,保護雙方合法權益。

(四)建立完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服務體系

一是建設農村公共服務平臺,采取政府獎勵、資助、購買等形式,引導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等提供公共服務。搭建綜合性信息化服務平臺,提供農業物聯網、鄉村旅游、電子商務、公共營銷、價格信息等服務,實現農業公共信息資源跨行業、跨地區、跨部門共享、互通、互聯。

二是推廣產業鏈金融模式,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金融機構建立緊密合作關系,發展農村普惠金融。創新農村金融服務,穩妥有序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和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積極發展農業廠房、林權、農業保單質押、生產訂單和漁船抵押等業務。

三是加強對家庭農場和林場主、農民合作社骨干、專業大戶科技培訓,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各類科技人員到農村創業,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涉農科技人才兼職和流動制度,扎實開展畜牧科技進萬家、農技人員包村聯戶服務活動和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強化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人才和科技支撐。

四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農村土地整治,改造提升中低產田,實施安徽省高標準農田建設。2017年,全省發展稻漁綜合種養面積90萬畝,共安排76.1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

二、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面臨的困境

(一)產業布局有待優化,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有待完善

農村很多地方由于產業規劃滯后或缺乏全局觀,農產品加工企業、村民居住區、畜禽養殖區同時建設,相互限制和牽扯,各種產業集中混雜,導致村民安居、農村產業無法發展。大量的山場、耕地等農業土地、水面資源仍由農戶分散經營,經營規模小,隨意性大,資源利用率低,產業布局分散。農業產業結構仍以種植業為主,糧、棉、油等傳統產業比重較高。部分大眾農產品品種不對路、質量差、檔次低,出現了銷售不暢、大規?!百u難”。高效經濟作物占整個種植業、多種經營占整個農業產值的比重遠未達到主體的地位。養殖業受市場影響,生產規模小而不穩定,導致其飼養水平難以提高,管理方式難以改善,生產規模難以擴大,產品質量難以把控。農業龍頭企業規模相對較小,技術裝備水平落后,大宗農產品加工水平偏低,綜合利用及精深加工不足。創新能力弱,農產品加工的資源性、一般性的傳統產品多,科技成果轉化率低,高附加值、高技術的產品少。

(二)農業生產資源環境制約大,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有待提高

隨著城鎮化、工業化以及經濟發展,各項工程項目建設的需要,耕地逐年減少,中、低產田比重大,高產田比重小,耕地資源總體質量不高,人均耕地面積少,土地資源與人口的矛盾明顯。農牧業生產以一家一戶為主,土地細碎,生產主體總體較為分散。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田水利建設落后,控制性水利工程投入少,有的缺乏蓄水設備,有的沒有排水設施,農業抗旱排澇能力差,農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大幅下降,仍然沒有改變靠天吃飯的狀況。農業生態環境退化,水、土地等資源約束加劇,生態環境壓力加大,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消費者信心和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農村產業之間互通互聯性差,農牧業生產組織化程度低,生產規模小,產業融合程度較低,產前、產中和產后各環節被人為地分割在不同的地域、領域,導致農業生產成本高、效益低。

(三)傳統農業經營模式短期難以改變,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構建仍有障礙

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在比較利益的驅動下, 大量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導致農業勞動力年老弱化、農業生產副業化和兼業化,甚至棄耕拋荒,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土地產出率難提高,妨礙提升農業競爭能力。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制,雖然賦予農民獨立自主的生產經營權,但農民很難把握和適應市場能力,盲目生產,造成農產品價格波動很大,如一旦發現某農產品好銷和價格高就一哄而上,結果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價格暴跌,造成大量財力、人力、物力浪費和損失慘重,弱化農戶推進農業專業化和集約化的動力。在傳統農業經營體系下,農戶缺乏參與抵御風險、科技應用、市場拓展和深遠的資源利用活動的動力和能力,難以提高抗風險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農業創新能力,農業規?;a、社會化協作和專業化分工發展緩慢。

(四)農村土地規模流轉難度大,制約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

大部分農村土地沒有進行綜合開發,地塊分散狹小且不平整,路、水、電建設滯后,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較差,不適宜機械耕作和連片種植,無法實現旱澇保收,不利于經營主體流轉土地。不少農民戀土觀念強,寧可粗放經營,也不愿意轉出土地經營權;對惠農政策的依賴,認為土地還存有增值預期,不惜撂荒棄耕,也不愿轉出土地;還有不少農民擔心轉入方違約,外出務工失業后生活養老沒有著落,導致農村土地流轉難度加大,尤其是大規模成片流轉難上加難。

三、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建議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本質上是以農村為依托、農業為基礎、農民就業增收為目標,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高度一體化融合的新型現代農業產業形態。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有利于促進二三產業的技術、管理、人才、市場、資本等現代要素緊密地融入農業,提升資源利用及農業發展水平,改善農村人員結構和聚集農村人氣,拓展農民就業增收空間,促進農村社會繁榮穩定。

(一)優化農村產業布局,構建產業融合的產業體系endprint

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產業的支撐。要圍繞本地區域優勢,對現有資源進行深度挖掘,找準農村產業定位,拓寬發展空間,科學制定農村產業規劃,從空間和時間上合理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產業、區域、城鄉間的協調發展。根據農產品加工能力和農業資源環境承載力,圍繞果蔬、糧油、畜禽、水產品、林特產品、茶葉、中藥材等傳統優勢產業和健康養生養老、休閑農業等新型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和市場機制的作用,按照專業化生產的要求,形成區域化布局,推動農產品綜合利用加工、初加工及精深加工和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協調發展。在優質糧油種植業、養殖業等產業規劃中,要依托本地農業資源,考慮與周邊區域相一致的產業,形成集中連片生產、規模發展??茖W制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規劃,統籌布局研發、生產、加工、示范、服務、物流等多功能板塊。要以規?;N養基地為基礎,引進和依托城市龍頭企業和民營企業,聚集現代生產要素,運用先進經營理念,建設“科研+生產+加工+銷售”產業園,發揮產業融合、核心輻射、技術集成、創業平臺等功能作用。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產業融合的生產體系

要著力構建綠色生態產業融合生產體系,引導農業生產主體采用生態種養模式,推行生態耕作,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防止土壤污染和退化,形成“綠色、協調、循環”等生態綠色農業。如在蔬菜、糧食、茶葉、果樹等作物上,采用燈光誘殺、藍板誘殺、黃板、性誘劑誘殺、生物制劑利用、以蟲治蟲、防蟲網避蟲等綠色集成防控技術,最大限度控制使用農藥量。加強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積。堅持“統籌規劃、系統治理、旱澇兼治”原則,以田間工程配套和排灌溝渠修復改造為主要內容,做到排水有出路、灌溉有保證。著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提升中低產田,提高耕地資源總體質量和高產田比重。加強農業標準體系建設,建立農產品生產從農田到餐桌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推進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有機農產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嚴格生產全過程管理,提高質量安全監管和標準化生產水平。加快農村生態保護和環境整治,推進農產品加工園區和重點項目建設,完善農村安全用水、電力、通信、道路等基礎設施,為社會投資主體、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參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提供優良的外部生產環境。

(三)培育多元化產業融合主體,構建產業融合的經營體系

要在調動傳統小農戶積極性的基礎上,引導務工經商返鄉人員、新型職業農民、大中專畢業生開展鄉村旅游、興辦家庭農場、領辦農民合作社等經營活動,培育多元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業產業化、規?;?、社會化、經營集約化、組織化水平,構建農村產業融合的經營體系。

一是大力培養農村實用人才,培育更多的農村致富帶頭人、“田秀才”和優秀“土專家”。要加強培訓力度,把他們培育成專業大戶,引導他們興辦家庭農場,讓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逐步取代傳統小規模家庭經營為基礎的農村經營體制,成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基礎力量。支持和鼓勵他們規?;?、專業化生產,延長自身產業鏈條,與市場的連接,發展初加工、地產地銷等產業形態,促進產銷對接、產業融合。

二是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合作組織的提升發展。要依托其組織優勢,擴大產業規模,提高合作組織產業化經營能力、市場競爭力、抗風險和合作服務能力,實現合作組織自身主導的農村產業融合。進一步發揮合作組織作用,著力提高傳統小規模經營的農戶的組織化程度、農民談判地位、降低交易費用,推進合作組織規范化建設,規范財務管理制度和運行管理制度,讓農民分享增值獲益。開展農民合作社等合作組織創新試點,實現合作社之間的合作,做大做強農民合作社等合作組織,在更大范圍內促進各類現代生產要素得到高效、自由的配置,實現優勢互補、信息互通。

三是圍繞本地主導產業,重點培育一批產品附加值高、產業鏈條長、帶動性強、品牌影響力大的特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支持農產品加工業技術改造和固定資產投資,打造優勢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

四是鼓勵和支持工商企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協會、家庭農場、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各類產業融合經營主體利益聯結、要素聯結、產業聯結,培育產業融合經營聯合體,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四)創新土地流轉方式,有效解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瓶頸制約

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核心是發揮農村各類產業融合經營主體適度規模經營引領作用,優化農業資源配置方式,拓展農業經營空間,延長農業產業鏈,從而提高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增加農民財產性和生產經營性收入。

一是維護集體所有權,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過程中賦予村級集體調配權,在不損害農民利益的前提下,通過互換等形式,集中連片流轉,滿足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主體適度經營規模需要。

二是穩定家庭承包權,落實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精神,加快農村土地確權頒證步伐,規避土地權屬糾紛,讓農村產業融合主體放心經營和農民放心流轉土地。

三是放活經營權,鼓勵和引導農民采取轉包、轉讓、租賃、入股、互換等形式流轉土地經營權,讓土地向農村產業融合主體集中。

四是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精神,加快推進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頒證,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土地征收制度、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壯大集體經濟,保障農民財產權益。農村產業融合主體可以通過流轉等方式,取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用于辦公、農產品加工廠房、倉儲物流等輔助設施建設。農村土地整治、閑置宅基地整理等新增的建設用地,應優先用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五)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一是立足實際,發展農牧結合、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的綠色循環農業,促進糧食、飼草料、經濟作物種植結構協調發展。推進農林、農漁復合經營,發展漁業、林下經濟、休閑采摘、精深加工,形成產加銷全產業鏈融合。鼓勵和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簽訂長期合同、參股經營、直接投資等方式,推廣農產品加工專用優良技術和品種,發展專用原料生產,帶動建設一批規?;?、專業化、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endprint

二是根據本地農業生產實際,大力發展產地農產品初加工,重點加快蔬茶加工中心、糧食烘儲加工中心、特色農產品儲藏保鮮等農產品初加工各環節設施建設及優化配套,提升初加工全鏈條水平。培育主食加工產業集群,加快傳統食品工業化和綠色節能干燥、高效分離、新型殺菌等關鍵技術集成應用與升級,著力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開發特殊人群及功能性膳食產品,促進農產品精深加工與旅游、健康、養老、養生等產業融合。鼓勵各類企業建立秸稈、稻殼、畜禽水產品的骨血內臟等農副產品綜合利用技術體系,實現農產品、農副產品全值高值利用,促進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與綜合利用企業有機融合。

三是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發展創意農業、體驗農業、觀光農業等新業態,推進農業與健康養生、教育文化、休閑旅游等深度融合。

四是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廣農社(區)、農超、農企等形式的產銷對接,把鮮活農產品直銷網點設立在城市社區或郊區,把營銷服務網點延伸到農村社區。支持大型農產品流通、加工企業開展連鎖服務、專項服務、個性化服務、托管服務等各類專業、多元化流通服務。

五是引導和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接區域性和全國性農業電子商務平臺,推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向農業生產、加工、經營、流通、服務等領域應用和滲透,促進互聯網與農業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皖政辦〔2016〕14號)

[2] 農業產業化五大工程提升農業附加值,安徽省農委網站:

http://www.ahny.gov.cn/xxgk/detail.asp?id=11817

[3] 姜長云.關于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思考[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4(01.上):70—78

[4]黃秉信:糧食生產有望再獲豐收 農業結構繼續調整優化,國家統計局網站:

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710/t20171021_1544710.html

[5] 2017年第二季度全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信息,安徽省農委網站:

http://www.ahny.gov.cn/xxgk/detail.asp?id=11713

[6] 《農業部關于印發全國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農加發〔2016〕5號)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XZQYJ/201611/t20161117_5366803.htm

[7]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實施意見》,安徽省政府網站:

http://xxgk.ah.gov.cn/UserData/DocHtml/731/2017/3/13/240553065623.html

[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93號)

(作者單位:安徽宣城市宣州區鐵路工作〔電力協調〕辦公室)

責任編輯:欣文endprint

猜你喜歡
融合發展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校園文化視角下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
有線電視技術與寬帶技術融合發展途徑之研究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傳統媒體走出“融合發展”誤區的理論與現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