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紀錄片傳播“非遺”的新方式

2018-03-10 13:53劉琪楊超
聲屏世界 2018年12期
關鍵詞: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

劉琪 楊超

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傳承的主要方式有口傳心授、文字及印刷媒介、傳統視聽媒介、微紀錄片。歷經了從人際傳播到大眾傳播的變化,最終在媒介融合的今天,“非遺”找到了進行大范圍傳播的新方式——微紀錄片。

關鍵詞:微紀錄片? 非物質文化遺產? 社會媒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其中包括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傳統技藝、醫藥和歷法,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傳統體育和游藝等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①由此可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非物質屬性,導致許多傳統文化在傳播傳承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在早期沒有相應的技術手段而通過人們手口相傳的方式進行傳承時,許多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還沒有被大多數人了解就已逐漸消亡。而如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正在慢慢老去,城市化進程加速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載體的瓦解,主導新媒介話語權的年輕人們崇尚享樂……這些情形給人們敲響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警鐘。

傳承傳播“非遺”的方式

口傳心授。從技術手段的角度來看,早年并沒有高新技術手段去記錄這些非物質性的傳統文化,也沒有恰當的傳播媒介進行大范圍的傳播。再者,這些技藝、文化、民俗等傳統文化并沒有考慮到要讓許多人認識。從傳承的角度來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口承文化,它的基本傳承方式是口傳心授,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在一定范圍的群體(族群、社區、聚落)中得到傳播和傳承,綿延不絕,世代相傳?!雹谝陨贁得褡逭Z言為例,少數民族語言的傳承方式依靠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少數民族人使用本民族語言,具有極強的地域特性。但隨著普通話的普及、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通曉本民族語言的人越來越少,其傳承的范圍也在逐漸縮小。而就一項技藝而言,一門技藝的傳承大多靠的是師傅口傳心授給徒弟,不斷吸收接納年輕的弟子,并由這些年輕人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化的建設、工業化的發展、社會環境的變更,愿意放棄高薪收入專心學習一門技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這種口傳心授的方式受制于傳播范圍小、傳播人數少,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傳承危機的一重要原因。

為了有效保護和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國家文化部按批次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并給予傳承人政策和資金上的鼓勵支持。截至2018年共公布了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筆者對第四批進行統計發現,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498人,其中60歲以上(含60)的傳承人高達483人,占總人數的97%。2018年雖公布了第五批名單,但并未列出傳承人出生日期,所以不便統計。但從前四批數據統計可以看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已經逐漸老去,“前四批1986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去世人數已超過400位,搶救性保護已刻不容緩?!?③

文字及印刷媒介。語言在傳播的過程中容易造成信息的丟失,大多數的傳統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如果沒有文字的記載,許多文化在傳承的歷程中可能出現信息缺失、信息丟失,甚至由于一些天災人禍導致文化的徹底覆滅。以古琴為例,傳說黃帝創造了古琴,更有“伏羲制琴”之神話,傳說雖不可信,但歷經千年流傳下來,可見古琴的歷史十分久遠。據可考文字記載,古琴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昂痹钜夷钩鐾恋膶嵨锞嘟裼卸陌儆嗄?,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F存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有百余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于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古琴的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雹艹齾s這些寶貴的古琴實物,更重要的是傳承至今的古琴藝術。古琴藝術的傳承依靠的是一種特殊的樂譜——減字譜。減字譜是由文字譜發展過來的,《碣石調·幽蘭》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樂譜,用以記錄古琴演奏的方式。通過這種特殊的文字琴譜的記載,才使得古琴琴譜得以保存至今。

劉錫誠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方式大體有群體傳承、家庭(或家族)傳承、社會傳承、神授傳承四種方式。這四種傳承方式均未借助到大眾傳播工具。隨著技術的發展,印刷媒介作為最古老的大眾媒介運用到了文化的傳播中來,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復制傳播,也使得人們借由大眾傳播媒介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達到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范圍的效果。被譽為“中國民間文藝的萬里長城”的《中國民族民間十部文藝集成志書》歷時三十年之久完成了編纂工作并出版,全書共4.5億字、298部省卷、450冊,⑤涉及的內容有歌謠歌曲、民間故事、民間器曲樂、民間舞蹈、曲藝音樂等十項民間文藝,搶救下了一批瀕臨消失的民間文藝。

盡管文字傳播媒介和印刷媒介在傳播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但就該傳播載體在傳播過程中的效果而言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在傳播一些禮樂歌舞方面的文化時具有一定的局限。文字雖能進行抽象描述和記載,卻不具備可視性、可聽性,人們無法通過文字去直觀地體會到樂曲之婉轉、舞蹈之優美。

傳統視聽媒介。相較于以上幾種傳播媒介而言,視聽媒介在直觀、儲存、保真度等方面均有較好效果,由于視聽媒介具備以上優點才更適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傳播。除此之外,突破非物質文化遺產狹窄的傳承局面最根本的問題就在于拉近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提高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而大眾傳播媒介具有廣泛的傳播對象,以電視為首的大眾媒介,可以制作播出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新聞報道、專題節目、曲藝節目、紀錄片等節目,以提高文化傳播的普及力度以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力度。在此處其他電視節目不作過多論述,筆者重點強調真實、直觀的紀錄片傳承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

紀錄片在發展的過程中有不同的風格呈現,不同國家不同流派發展出或主觀或客觀的風格類型,人們對紀錄片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但總的來說都持有一個統一的觀點——紀錄片是真實的,這是紀錄片區別于劇情片的最根本特性。紀錄片并不是簡單的文獻影像資料,除了運用影像去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真實、直觀、完整地保留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髓之外,還具備一定藝術價值。如《最后的山神》《德拉姆》《第三極》《極地》等紀錄片,不僅記錄下了民族民俗的影像,更通過鏡頭語言和聽覺語言相結合達到了詩性空間的升華。

傳播“非遺”的新方式——微紀錄片

近年來,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采取了相應的保護措施,一方面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指導意見》等相關的政策;另一方面,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為控制過度娛樂化電視節目而出臺了一系列的限令,尤其以2017年發布的《關于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臺的通知》為主,要求“倡導鼓勵制作播出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自主原創節目”,“挖掘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資源,制作播出更多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文化類節目”。⑥在相關政策的引導下,有越來越多與傳統文化相關的電視節目或紀錄片出現在大眾視野,如《了不起的匠人》《非凡匠心》《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等。盡管這些節目、紀錄片中有些是以有形文化遺產為題材,但其創作的形式、傳播的方式均可借鑒,如《如果國寶會說話》就是采取微紀錄片的形式,迎合了年輕人碎片化的時間。而隨著高新技術的興起,網絡的覆蓋面擴大、4G網絡的普及,降低了新媒體環境下用戶的流量成本,給非物質文化遺產微紀錄片的傳播帶來了一定的便利。

一般來說,傳統紀錄片(此處指的是以傳統傳播媒介為傳播渠道的紀錄片)的時長沒有絕對的標準,獨立紀錄片譬如王兵的《15小時》時長可達15小時,而由主流媒體制作的系列紀錄片每集時長40分鐘至1小時不等,比較適合傳統傳播渠道播出。比如以電視為傳播媒介進行播出,其特點是觀眾的可選擇性較低,除了可以選擇不同電視頻道之外,對于每個電視臺在不同時段播出的內容并不能自由選擇。工業化變革、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的時間被碎片化,傳統傳播媒介無法給人們提供在任意時間自由選擇內容的便利,而新媒體的出現使得掌握了更多輿論話語權的年輕人的陣地發生了轉移,這意味著傳統紀錄片的樣式面臨著變革。微紀錄片摒棄傳統紀錄片的復雜性,專一地講述一個主題,從而使創作更加輕便靈活。

盡管如今在視頻制作門檻降低的情況之下,制作一部30分鐘以上的劇集紀錄片,還是需要一定的經濟以及技術要求。相對而言,微紀錄片的制作減少了時間成本和設備成本,并在上傳和播放平臺上更為便利。因此,制作微紀錄片的人變得越來越多,而新媒體成為了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產內容)的生產與傳播的平臺,社會化媒體的力量不容忽視,社會化媒體與其他媒介相結合帶來了極強的互動性,進而提高了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有形文化遺產相關微紀錄片的關注度。2015年的一位名叫羅斯瀚的大學生制作了一部個人微紀錄片《白局癡》,該片獲第四屆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二等獎、第四屆江蘇微視頻大賽最佳紀錄片,以及第二屆首都大學生微電影大賽最佳紀錄片。該片講述的是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明末時期產生的地方戲曲白局,由于傳承和發展面臨著時代沖擊的困境,從而由白局的傳承人口述的感人故事。該片在網絡上一經傳播,使得在南京地區學習白局的人數變多。

制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微紀錄片的用戶越來越多,社會媒體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微紀錄片的范圍越來越廣,互聯網上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輿論關注度越來越高,似乎這一切都顯示出短小精悍的微紀錄片的傳播功能顯著。同時也應注意到,盡管非物質文化遺產微紀錄片能達到如此顯著的效果,但也只能是在短期之內?;ヂ摼W絡信息日新月異,受眾容易喜新厭舊,就如羅斯瀚的《白局癡》,盡管學習白局的人增多了,但在一段時間之后學習的人數又逐漸減少。針對這一情況,微紀錄片應當持續不斷、推陳出新地去對抗不停更迭的信息和提高受眾的關注度。此外,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應尋找到彌補主題結構單一缺陷的方式,用成系列的微紀錄片擴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的深度,真正使得微紀錄片成為當下傳播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佳方式。

(作者單位:上饒師范學院)

注釋:①《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②劉錫誠:《論“非遺”傳承人的保護方式》,《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1)。

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數據統計》。

④《38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匯總》(2015版)。

⑤閔文軒: 《中國民族民間十部文藝集成志書,歷時30年全部出版》,《中國民族報》,2009/10/16。

⑥《關于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臺的通知》。

猜你喜歡
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
致力非遺保護,實現文化傳承
“非遺”圖像——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圖片拍攝
芻議當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與保護
唐山皮影在新媒體網絡中的傳播
關于如何運用吉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培樹核心價值觀問題研究
推動沈陽市戲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策略研究
淺論呂劇藝術的傳承與傳播
“非遺”走進高校
官渡古鎮“非遺”聯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