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學印話

2018-03-14 02:16來一石
詩書畫 2018年1期
關鍵詞:漢印漢隸印中

來一石

藝出乎《易》、《道》,知格物而分,分,衡也,之乎靜之穆也,而導乎動。動也有分,異乎靜。譬之實剖謂之靜,而果分謂之動也。是以動之分有屬焉,其數和而質背乎。道謂之陰陽,易謂之乾坤,故無分則無合,改分改合,不得專一以任?;蛴幸匀逯泻歪尩?,不甓于分,此徑于易道而馳,無相侔也。

篆刻篆刻,顧名思義,篆字、刀法之相和也。若“鳥”之首端,大篆依物類形,可左右出首,而小篆皆右出。若印中文字有違和睦,則大小篆當可相之與共也,此可于秦印中悟化,不必拘泥于文字學之“不相雜廁”者。字有三端,“性、聲、義”,吟唱者重于“聲”,詩文者重于“義”,篆刻者重于“形”,是以篆字重形之變、化。變者,革也,新朝革舊朝,其字形則變,小篆革大篆,漢隸革秦篆,唐楷革漢隸,又今之簡革繁,都如是?;?,花也,騰挪刀、筆以應陰陽,相安以悅目者然?;蛟疲骸白儭睘槲淖謱W范疇,“化”為美學范疇。是以篆刻家于文字通變外,當擷中外美學以應之。

刀法有運、用,運者,刀之沖、切也;用者,沖切之曲直也。能運(動)刀而不知所以(應)用,即或成印,亦失之板,失之巧。

品格勰之文心,圖之詩品,當可取譬于印之品格也。唯篆刻乃數字或章,不類詩之“字具平仄,句有韻腳”,可鋪排、疊砌,故當細究一字之微義,方能入理,若“典”、“穆”,不能草率以“經典”、“靜穆”言之。以印而論,取法于漢,則用字取漢前意,曰“典”,反之為“新”。同理,若取秦漢,則采春秋、戰國為“典”,降則為“新”?!澳隆币踩缡?,當依結字之動靜,刀法之直曲而言之(靜)穆、(渾)穆。它若“勁”、“道”、“婉”、“麗”……,皆用時空,陰陽等諸法析之,不能籠統謂也。

三觀通變“三觀”有二義,云三為數,謂之正觀,若“熟讀唐詩三百首”者;云三為層,謂之反觀。是以言層,若更上層樓之意。亦轉平日遠近觀為上下觀也。

一層為熟,二層為借,三層為歸。謂之熟,亦如“正觀”,即誦古印有佳妙處,隨手札記。唯此一層,若非耗時久遠,雖知古印佳妙,終不能移之自身也,此當入二層借觀焉。我觀古印之妙,他人亦復見,若缶翁作“慶云私印”,活用漢印之繁簡者,又“歸安施為章”之施部,活用漢印之筆墨破(字促則用展意,字展則用斂),“歸安”其“為”字又生印眼之法耳;又撝叔“以分為隸”之“分”,其刀部筆劃又活用漢印畫分陰陽之法也。凡此種種,借他人眼觀古印,化為我用。得此二觀,當歸乎自然之妙有。草石人人得見,然多不加梳理,或以印中剛直之畫用飄逸,委婉之畫用勁健,一失之于自然之道也。若得歸于自然之觀,古有法者,我能用字,古無法者,我能化之。

平實活絡,靈活生動平實即平均分配,充實全部,不獨實處(刀筆)平直、勻稱而虛處(空白)亦然。漢鑄印多用此法,初習者當從此明界、格焉。

活絡即于實處破均勢、破平直而增曲意。然虛處承平實也,漢鑿印多如是。

靈活不僅實處以虛(曲勢),虛處亦當用虛,是以印眼,印脈生焉。

生動即指靈活體(或活泛之單字,或契合之多字)從形到神得以擴充,納入一些形象雖非美觀而能感知節氣及生命特征,令讀者雖非專業,而審之則親者。于術語而言,要在一“被”字。此所以古人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嘆,然于篆刻一道,雖不能言明,當可演示也。是以輪扁言“得之于手,應之于心”。此即印藝之四層法,唯生動一層無關乎技,關乎其人格。

形體形體見,若方圓、長短;體內蘊,同為方圓、長短之劃或方圓、長短之字,其劃有開張若柳葉者,其字有內虛外實者,或劃有內擫若竹節者,字有外虛內實者,皆體字端也。初習印,每為外形所欺而忽內體,此當以人之心性警之,即人之內向、外向者。

法之死活諸法名相,襲之則死,蹈之則活。若讓之易完白結字法為結筆法,又缶翁襲讓之,改弦長劃為短筆,省歸為沖、切。此即活法,故當印譜外,推窗外視,物物相悟也。

法之古今人力使之直而自然化為曲,此摩崖書法之獨勝處。書果然,印仿佛者,秦也,匠心踏實而才使之奇,字口卷而使印飛白若云霓者,今材不克造也。然會心人自具懷抱,若讓翁引隸入篆,缶翁擊節磨泐,雖人力使然,而應之以虛,則亦如魚得水,此所有“遺形取意”之謂焉。

謝公屐

山澤繭

歸真

題詩手

大自在

可人

拋名于甑

馀味曲包

履豨

李豨

惠風和暢

乘鸞飛煙

奉諸萬象

豫則立

千秋萬歲

崩云鉤翠

去塵疾

北冥有魚

潺豨萬壑

奪天工

食瑯豨

滌除玄覽

萬流屋

解衣盤礴

護花泥

猜你喜歡
漢印漢隸印中
印式視閾下的元代仿漢印研究
印度期待印中領導人會晤
莫迪:印中邊界40年沒開過一槍
從漢印文字變化規律分析漢印創作
漢碑檔案
論書法中金文和漢隸的重要性
漢印創作
李大蒙訪談之漢印臨摹
本 期 導 讀
印度的外交政策與印中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