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隔代教養狀況及對中國的啟示

2018-03-20 00:19古吉慧
關鍵詞:隔代祖輩教養

古吉慧

(宜賓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四川 宜賓 644000)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由祖輩承擔部分或全部撫養和教育孫輩的責任,這一現象被媒體和學者稱為“隔代教養”、“隔代教育”或“隔代撫養”等(本文統一表述為隔代教養)。經文獻檢索與分析發現,歐美不同國家和地區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隔代教養現象,相關國家的學者對之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美國從80年代后期至今發表了大量有關隔代教養的研究文獻。本文嘗試通過文獻研究對美國隔代教養中的幾個主要問題進行梳理和分析,為中國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提供參考。

一、美國隔代教養的基本狀況與成因

分析美國的文獻,可以發現研究人員對隔代教養家庭的人口學資料,包括數量、類型、種族和地域分布等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同時對隔代教養的成因、影響及其潛在風險的應對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1.美國隔代教養的基本狀況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1997年3月的數據分析,1970年至1997年,美國隔代教養兒童數量從220萬增加到390萬,所占兒童總數的百分比從3.2%上升至5.5%,27年間升幅達76%。此次調查發現,有4.1%的白人兒童、6.5%的西班牙裔兒童、13.5%的非裔兒童由祖輩教養。在對90年代承擔過孫輩教養責任至少6個月的祖輩(173名)與其他同齡人進行對比后,研究者發現,62%的祖輩教養人是非西班牙裔白人,27%是非裔美國人,10%是西班牙裔美國人,1%屬于其他種族。一項包含3477個樣本的研究顯示,10.8%的被試者曾在六個月及以上的時間內承擔孫輩的主要教養任務,其中56%的人承擔教養責任至少三年,20%的人承擔了十年或以上的教養責任;44%的人作為主要教養人承擔過至少一個孫輩在嬰兒期的主要撫育及教養責任,72%的人在孩子五歲前提供照看;69%的人教養外孫,31%的人教養孫子。[1][2]

有學者以兒童法定監護權的歸屬為依據,將隔代教養分為五種類型:父母撫養并自愿轉讓部分權力(送孩子看病、入學、日常照看等)給祖輩、祖輩為法定臨時撫養人、祖輩為法定永久撫養人、國家撫養并委托祖輩照看、祖輩為孫輩法定收養人。另有學者按家庭結構將隔代教養分為五類:祖輩夫婦-孫輩型,祖輩夫婦-單身父輩-孫輩型,(外)祖母-單身父輩-孫輩型,(外)祖母-孫輩型,(外)祖父-孫輩型。[1]

2.美國隔代教養的成因

研究者認為,美國祖輩承擔教養任務的主要原因是擔心孫子被安置到寄養家庭,許多老人愿意接受教養任務,只是為了要給此前飽受父母虐待或忽視的孫子提供一個安全的避風港。這意味著需要超越祖孫的血脈親情,通過分析父輩面臨的壓力和危機來理解美國隔代教養的成因。

美國學者發現,導致隔代教養家庭數量上升的第一個原因是父母的藥物濫用及因此而產生的對兒童的虐待和忽視。20世紀70年代,可卡因在美國社會中上階層中流行并在隨后的10年里漫延到了低收入社區。1997年的調查顯示,15~44歲的美國婦女中有15%的人藥物成癮,她們中40%的人有孩子。當她們因毒癮而忽視或虐待孩子時,其父母便不得不承擔起撫養責任。導致隔代教養家庭增多的第二個原因是艾滋病的流行。有學者根據1995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數據推測,到2000年將有125,000~150,000名未成年人的母親死于艾滋病,這些孩子中的絕大多數由祖輩照看。此外,母親服刑、少女懷孕、父母離異和單親等也是隔代教養的主要成因。在美國,超過一半女性服刑人員的孩子由祖輩照看;美國少女懷孕數量超過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在少女媽媽家庭中,祖輩才是實際上的教養人;199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24%的白人兒童、37%的拉美裔兒童、66%的非裔兒童生活在單親(通常是母親)家庭,他們中的一部分是與單身母(父)親生活在祖輩家中。[2]

二、美國隔代教養中的風險、收益及風險的應對

1.祖輩面臨的風險與收益

在身體方面,研究顯示祖輩教養人承擔了更多的日常家務和其他繁重任務,他們需要頻繁地走動、爬樓梯、為掙錢而工作等,與非教養人祖輩的差異達到了統計學顯著水平。同時,祖輩教養人對健康的滿意度更低,其對健康的自評異常顯著地低于非教養人。更多祖輩教養人患有高膽固醇、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更加危險的是,為了證明自己能勝任照顧孩子的重任,這些老年人常常有意對自己的健康危機輕描淡寫。[3]

在心理方面,祖輩教養人報告了更高水平的心理困擾、情緒問題、臨床抑郁、失眠等,但他們很少有尋求相關服務的行為。當祖輩由于父輩問題而成為教養人時,他們更可能體驗到悲痛和失望,并遭受內疚、困惑、不滿等情緒的嚴重困擾。此外,隔代教養中的祖輩還經常會產生角色混亂和矛盾心態。研究者認為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之一是隔代教養使老人處于社會孤立境地:教養孫輩使老人減少了同其他家庭成員、朋友交往的時間,壓縮了去教堂及參加重要社會組織和活動的次數;年輕的祖母還會為了教養孫輩放棄工作,進而失去與同事的聯系;因子女酗酒和吸毒而成為孫輩教養人的祖輩往往感到內疚和羞恥,他們即便是在面對朋友和熟人時也不愿意談及自己的新角色。原因之二則是當前角色與傳統角色的錯位:美國傳統文化對祖輩的角色定位是提供關愛、幫助、勸告和支持,當祖輩教養人試圖像父母那樣規范孩子的行為時,會遭遇到孩子的抵制和怨恨,孩子會質疑祖輩管教自己的權利,進而引發祖輩的角色混亂和矛盾心態。[4][5][6]

在經濟方面,祖輩教養人面臨的困擾值得關注。隔代教養家庭多為低收入家庭,教養孫輩所需的花費將導致祖輩福利進一步下滑。研究發現祖輩教養人的年均收入低于全國水平,收入低于貧困線的是一般老人的160%。對年輕的祖輩而言,帶孫子往往意味著減少或放棄工作,以及做出其他與工作相關的犧牲,這會威脅到他們自己未來的經濟保障。由于承擔教養任務的大多數是婦女,她們從事的往往是沒有養老金和其他福利收益的低價工作,教養孫輩可能會花光她們的全部收入和積蓄,這樣一來,她們很難避免老年后的貧困。而美國給予隔代教養家庭的政策支持嚴重不足,祖輩教養人獲得的政府金融支持低于寄養父母,也不能享受為寄養父母提供的心理咨詢和定期服裝津貼等其他福利。[3]

在承擔風險的同時,祖輩也能從教養孫輩中獲益。許多祖輩表示隔代教養增強了自己與孫輩的情感紐帶,感覺比教養自己的孩子時更富有智慧和經驗,能主動糾正在撫養自己孩子時曾犯過的錯誤?;谏鲜龈杏X帶來的自信,不少祖輩認為教養孫輩更輕松有趣,他們從中獲得快樂和滿足。還有許多祖輩報告教養孫輩增強了自己生活的目標感。[5]

2.孫輩面臨的風險及收益

美國學界對隔代教養兒童面臨的風險和收益研究甚少。一項未公開發表的研究對74名隔代教養的非裔兒童進行發展狀況評估,發現70.18%的兒童存在發展缺陷,包括胎兒酒精綜合癥(32.5%)、認知發展遲緩(12.5%)、粗大動作、交流以及社會/情緒發展遲緩(分別占7.5%)和精細動作發展遲緩(2.5%)。研究發現與其他青少年相比,隔代教養的青少年被診斷為對立違抗性障礙的幾率更高。在運用長處與困難問卷(SDQ)進行調查后,研究者發現祖母教養人報告其孫子的行為和情緒困難顯著高于全國常模。在性別方面,男孩在行為、多動/注意力、同伴關系等維度上都明顯表現出更多困難,更缺乏親社會行為。在種族方面,除行為問題和親社會行為外,白人祖母明顯比黑人祖母報告了孫輩的更多困難,她們更多地認為其孫輩好爭辯、任性、不快樂、沉默寡言、過于依賴他人、自卑、行動幼稚,而黑人祖母更多報告其孫輩說謊或欺騙、在學校不聽話、破壞東西、參與斗毆。在學校問題上,隔代教養的孩子更可能留級或學業成績更差,存在發展遲緩和行為問題的風險。[7][8][9]

學者們認為隔代教養兒童表現出更高情緒及行為問題風險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孩子曾處于父母藥物濫用、虐待、忽視、少女懷孕、死亡、疾病、離婚、入獄及艾滋病的困境之中,這樣的困境導致了他們存在許多精神病理學風險,包括產前中毒、兒童早期創傷、親子交往不足、家庭沖突、對未來的不確定以及社會歧視等。其二是對多數老人而言,教養人角色是不合時宜的、意料之外的、曖昧的,是在相當大的矛盾心態下接手且難以勝任的。教養孫輩導致他們的焦慮水平、敏感性、憤怒及內疚等情緒等級增高,這對被照看的孩子的發展極為不利。已有研究顯示,祖母的心理困擾導致了低質量的撫育,進而從根本上導致孫輩更高的不適應。此外,許多祖輩在應對孩子的學校問題時存在困難,馬薩諸塞州的調查顯示87%的祖輩在輔導數學上存在困難,其次是語言藝術(32%)和科學(27%)。他們不了解學校提供的資源(特殊教育與咨詢等),也不知道通過向學校表達自己的困難和需求,借助于學校的幫助來提高孩子的成績。[7][8][9]

在面臨風險的同時,兒童也有一些收益。研究發現隔代教養的青少年被診斷為分離焦慮癥的幾率較低,說明隔代教養對孫輩有積極影響,即提供了一種更安全和穩定的生活環境,維持了孩子的家緣聯系,強化了他們與親人的關系,這對由于父母問題導致創傷性經歷并體驗了分離焦慮和依戀障礙的孩子非常重要。[7]

3.隔代教養風險的應對

為減少隔代教養中祖輩面臨的風險,許多社會組織機構也包括老年人自己做了大量工作。調查發現,祖輩常常為有行為問題的孫子尋求治療,但卻很少為自己尋求咨詢,正是在這種情形下,祖輩支持團體應運而生。這種團體以社區為基礎,聚會地點從80年代末的小鎮家庭廚房發展到90年代末的在線聊天室。團體的主要作用是為成員提供機會以交流感情、彼此關注、接受或給予信息資源、分享應對困難的方法。祖輩支持團體可以分為自治和贊助兩類,自治的非正式團體經常是在祖輩家里進行活動,由祖輩自己運轉;而由健康或社會服務機構、教會、學校及其他組織贊助的團體則經常有臨床醫學家或社會工作者等兼職人員幫忙組織。除了得到信息資源和提高教養技能外,祖輩參與支持團體的最大收獲是降低了社會孤立感。由于效果顯著,全美祖輩支持團體的數量從1993年的300余個迅速增長到1998年的500多個。[10]與單個的祖輩支持團體不同,一些綜合項目為隔代教養提供包括團體支持、個體咨詢、育兒課程等系列服務。更全面的項目還提供同伴訓練、孫輩臨時托管服務以及祖輩教養人權利的立法宣傳等。一些綜合項目還專門為特殊的服務對象提供特殊服務,如有的項目為服刑母親家庭提供公交車,以便老人和孩子可以經常探訪服刑的母親,維持家庭關系;有的州為因父輩物質成癮而隔代教養的孩子提供“熱線”或電話支持,使他們能獲得即時的情緒和信息服務;還有的綜合項目為特殊文化背景的隔代教養人組織活動,如寬扎節(非裔美國人的節日)、非洲人的圣誕節慶典,以幫助非裔隔代家庭建立文化自豪感。僅在90年代初,代爾基金會(Brookdale基金會是以提高美國老年人生活質量為宗旨的組織)就確定了二十多個綜合項目,其中大部分項目有經費和定期付酬的工作人員。[11]

在美國,兒童的權益主要是依靠法律和政策手段來保障,如由法庭選擇最有利于成長的環境,以監護權及相關政策規定保障兒童的安全和福利,很少有社會力量對隔代教養兒童身心方面的風險進行直接干預。但也有研究者嘗試在祖輩支持團體開展活動的同時,組織年幼的(3~6歲)孫輩參加游戲團體。通過專業的活動設計,孩子們有機會通過參與互動提升自尊、改善社會技能、為自己的多成員家庭驕傲。孩子們在活動中會一一介紹自己經歷過的悲痛、喪失、內疚、擔心、尷尬以及憤怒等情緒,目的在于協助孩子恰當地承認和表達情緒。團體活動是積極而充滿樂趣的,為孩子們提供在文學、戲劇、音樂、身體運動和藝術領域的交流和互動。研究發現,在參與游戲團體一段時間后,隔代教養兒童的社會技能和自信有顯著提高,他們把團體當作自己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團體活動中發展友誼,表現出不斷上升的適當的社會行為,相互之間積極支持。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對自己與祖父母的關系有了新的看法。[12]

三、美國隔代教養狀況對中國的啟示

進入新世紀以來,針對日益增長的隔代教養現象,中國學界也開展了不少的調查研究,獲得了很多關于隔代教養的類型、成因、影響等方面的信息。然而比較之下,可以發現中國對此的研究和應對還存在許多缺陷和不足。借鑒美國的有益經驗,需要相關部門和組織在掌握全國隔代教養狀況的基礎上,積極調動政府和各種社會組織的力量,通過專業性的支持與干預,為隔代教養中的相關人員提供有效的支持。

1.結合多學科的視角進行調研

分析美國已有的研究文獻,可以看出與普通家庭相比,隔代教養家庭在成員的身體健康、情緒行為、生活方式、角色關系、經濟資源等方面有其獨特性。我國目前的研究局限于隔代教養中存在的教育誤區及孫輩所受的消極影響,研究者主要從教育學和心理學視角進行考察。借鑒美國經驗,將人口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醫學、護理學等學科的力量凝聚起來,從不同的視角考察隔代教養家庭成員的生活狀況,將更有利于全方位掌握隔代教養對家庭成員的影響,為后續的研究和干預奠定堅實的基礎。

2.準確掌握全國隔代教養的相關數據

美國文獻中列舉了許多有關隔代教養狀況的全國性數據,在此基礎上做出的分析和提出的建議令人信服。我國隔代教養現象比美國更為普遍,研究者和相關職能部門對隔代教養所進行的調查和分析卻只停留在特定區域內,尚未從全局和系統的高度加以把握。在隔代教養已經成為一個全國性問題的情況下,只停留在區域范圍內討論,對于問題的把握并無益處,更不利于對問題的深入認識。如果能充分利用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通過分析準確掌握隔代教養家庭在全國的分布、類型、結構、成員人口學特征等數據資料,將更能保證相關研究的結論及干預措施的普適性。

3.加大政府和社會組織的支持度

在美國,隔代教養中的祖孫作為弱勢群體所面臨的風險得到了各界的關注,可以看到許多社會機構和志愿者在努力行動,政府也提供了一些支持,這些舉措有效地降低了風險,提高了相關人員的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我國公眾雖然已經認識到隔代教養中的祖孫面臨著較高的身心不健康的風險,然而,所提供的支持僅停留在新聞媒體及部分學者的口頭、書面上。社會各界應該為隔代教養的人群提供現實的行動支持,尤其政府及社會組織應提供長期的、規范的、有效的支持和服務。

4.重視祖輩的利益并給予支持

美國將承擔隔代教養任務的祖輩視作弱勢群體,積極為其提供各類支持。我國相關人員更關注隔代教養對孫輩的影響而忽視其對祖輩的作用。這大概是因為在我國傳統大家庭的文化背景下,祖孫關系更為緊密,“含飴弄孫”被視作老人的福分,社會、家庭甚至祖輩自己都將教養孫輩看作自己理所當然的責任和義務,對隔代教養所帶來的祖輩的身心負擔增加、經濟福利下降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事實上,除了老人自身的利益必須得到維護外,祖輩的身心健康狀況及相關素質也是影響兒童成長的重要背景因素。為老人提供支持,維護祖輩自身的健康和基本權益,也是在實質性地為孫輩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5.保證支持的專業性和實效性

在美國,為隔代教養家庭成員提供支持和服務的人員往往具有相應的專業資質,所提供的支持和干預也是具體而實際的。兒童的教養及老人健康的維護涉及到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等許多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我國為隔代教養提供支持的相關人員也應該接受過專業訓練,最好是擁有相應學位和資質的咨詢師、社會工作者、護理人員等,以保證支持的專業性和實效性。

猜你喜歡
隔代祖輩教養
“隔代親”與文化傳承
父輩和祖輩的情感故事,分外美麗
祖輩學堂:幼兒園隔代開展家庭教育的實踐建構
教養方程式
調查
助教帶動“夕陽”之愛
你把孩子的教育失敗歸咎于“隔代教育”,爺爺奶奶不背這個鍋!
教養,就是選擇做個更好的人
十二位果敢媽媽不同尋常的教養筆記
隔代教育為何總“兩頭不討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