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種常用漁藥對花鰻鱺幼魚的急性毒性

2018-03-27 01:12陳健榮劉利平
水產科學 2018年2期
關鍵詞:漁藥二氧化氯幼魚

陳健榮,劉利平

(上海海洋大學 省部共建水產種質資源發掘與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 201306)

花鰻鱺(Anguillamarmorata)屬鰻鱺目、鰻鱺科、鰻鱺屬,俗稱鱸鰻、花鰻、雪鰻、溪鰻、鱔王,是典型的降海洄游性魚類,廣泛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熱帶、亞熱帶地區[1],在我國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臺灣均有零星分布?;狑~營養價值高,是營養學意義上的優質蛋白源,必需氨基酸與氨基酸總量的比值高達43%,富含谷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等有助于術后康復的氨基酸;肌肉中多不飽和脂肪酸與總脂肪酸的比值,以及二十二碳六烯酸與總脂肪酸的比值在5種鰻鱺中均為最高;肌肉中富含磷、鉀、鐵和鋅等多種礦物元素[2-3],是理想的礦物質營養來源?;狑~是我國極為珍貴的食用魚類,但由于水體污染和過度捕撈,以及毒、電漁法對漁業資源的毀滅性破壞,攔河建壩修水庫及水電站等阻斷了花鰻鱺的正常洄游通道等原因,導致花鰻鱺的野生資源日益匱乏,1988年被我國列為國家Ⅱ級野生保護動物。

近年來,隨著歐洲鰻鱺(A.anguilla)被納入《華盛頓公約》保護范圍,鰻鱺(A.japonica)苗種資源的萎縮,我國東南沿海省份逐漸從東南亞地區引入苗種資源豐富、價格便宜的花鰻鱺進行養殖,促進了花鰻鱺養殖產業化及資源可持續利用,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有關花鰻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養殖模式、生化組成、環境脅迫、致病菌等方面?;狑~在苗種培育等養殖過程中,易感染細菌性和寄生蟲疾病,常見的病害有爛尾病、遲緩愛德華菌病、小瓜蟲病、指環蟲病、鰻居線蟲病等,存活率和成品率均不高[4-5],給養殖者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嚴重制約了花鰻鱺養殖業的發展。目前關于花鰻鱺疾病的防治研究得不多,僅見部分藥物如吡喹酮、甲苯咪唑、溴氰菊酯對花鰻鱺的急性毒性[6]。防治花鰻鱺疾病的常用漁藥用量主要參照其他魚類,但不同魚類的耐藥性存在一定的差異[7]。本文研究了高錳酸鉀、甲醛、食鹽和二氧化氯4種常用魚病防治藥物對花鰻鱺幼魚的急性刺激、半致死質量濃度和安全質量濃度以及花鰻鱺幼魚對這4種漁藥的敏感性,旨在為花鰻鱺養殖中出現的細菌性、寄生蟲疾病防治的用藥劑量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用花鰻鱺幼魚購自福建吉祥花鰻漁業有限公司,降溫運輸至上海海洋大學濱海水產養殖場,經水溫平衡后暫養在5.0 m×3.0 m×1.0 m的室內水泥池中,根據初始生活鹽度,一周內梯度淡化。馴養前期給花鰻鱺幼魚投喂水蚯蚓,后期用福建高農飼料有限公司生產的黑仔鰻魚飼料進行轉餌,日投喂5次,吸污換水1/4,保持良好的水質。馴養30 d后,挑選體表無傷、活力強、規格相近的試驗魚進行試驗。試驗魚平均體長(51.06±4.95)mm,平均體質量(0.16±0.07) g。

試驗用漁藥見表1。

表1 試驗用漁藥的種類及其性狀

1.2 方法

采用周永欣等[8]的水生生物毒性試驗方法?;狑~幼魚隨機放入3 L的錐形玻璃瓶,每瓶10尾幼魚。4種漁藥設5個質量濃度梯度(表2),每個質量濃度梯度設3個平行。試驗用水為充分曝氣的自來水,水溫在27~29 ℃,溶解氧水平≥7.0 mg/L。

預試驗中,測定4種漁藥對花鰻鱺幼魚的24 h最低全致死質量濃度和最高全不致死質量濃度,以此作為正式試驗時質量濃度的上、下限,按照等對數間距設計和配制各試驗質量濃度梯度(表2)。食鹽直接加入試驗水體溶解,其他藥物用蒸餾水配制成母液,再加入試驗水體。

試驗前停喂1 d,試驗期間微增氧,不投餌。高錳酸鉀、甲醛和二氧化氯等易氧化和易揮發的藥物每隔24 h換液1次,食鹽不換液。試驗期間,前8 h連續觀察和記錄花鰻鱺幼魚的毒性反應,其后每隔6 h觀察花鰻鱺幼魚的體色、游泳姿勢和體表黏液等狀況。以鑷子夾住試驗魚尾柄部1 min無反應判定為死亡,及時取出死魚,觀察和記錄試驗魚24、48、72、96 h的死亡數。

1.3 數據處理

4種藥物對花鰻鱺幼魚的急性毒性均取24、48、72、96 h死亡率的平均值作為最后結果,用直線內插法求出4個時間點的半致死質量濃度(LC50),將藥物的質量濃度轉換為質量濃度對數,以質量濃度的常用對數為橫坐標,死亡率為縱坐標,用Excel 2003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擬合回歸方程。根據Turubell公式,計算4種藥物對花鰻鱺幼魚的安全質量濃度(SC):

SC=48 hLC50×0.3/(24 hLC50/48 hLC50)2

表2 4種漁藥的試驗質量濃度梯度

2 結 果

2.1 高錳酸鉀對花鰻鱺幼魚的急性毒性

高錳酸鉀對花鰻鱺幼魚的毒性較強。當高錳酸鉀質量濃度為4.00、4.75 mg/L時,試驗魚明顯不適,四處游動,2 h后伏在瓶底,但活力較好,長時間后身體僵硬,體表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紅棕色的黏液層,身體側臥或翻臥在瓶底。4.75 mg/L質量濃度組7 h后出現死亡,30 h全部死亡。

不同質量濃度的高錳酸鉀對花鰻鱺幼魚的急性毒性不同。隨著高錳酸鉀質量濃度的增加,花鰻鱺幼魚的致死效應增加(表3)。根據擬合回歸方程得出,高錳酸鉀對花鰻鱺幼魚的24、48、72、96 h半致死質量濃度分別為4.45、3.66、3.46、3.31 mg/L,安全質量濃度為0.74 mg/L(表4)。

表3 高錳酸鉀對花鰻鱺幼魚的急性毒性

表4 高錳酸鉀對花鰻鱺幼魚的半致死質量濃度和安全質量濃度

2.2 甲醛對花鰻鱺幼魚的急性毒性

花鰻鱺幼魚對甲醛溶液反應敏感。當甲醛質量濃度達110.00、101.66 mg/L時,花鰻鱺幼魚反應劇烈,四處快速游動,1 h后大多數伏在瓶底,分泌少量黏液,活力一般,分別在5 h和8 h出現死亡,110.00 mg/L質量濃度組的花鰻鱺幼魚在26 h時,死亡率達100%。

隨著甲醛質量濃度的增大,花鰻鱺幼魚的死亡率相應增加,當甲醛質量濃度為101.66 mg/L,24 h死亡率達50%,72 h達100%。甲醛對花鰻鱺幼魚的24、48、72、96 h半致死質量濃度分別為104.74、93.75、89.95、88.78 mg/L,安全質量濃度為22.54 mg/L(表5、表6)。

表5 甲醛對花鰻鱺幼魚的急性毒性

表6 甲醛對花鰻鱺幼魚的半致死質量濃度和安全質量濃度

2.3 食鹽對花鰻鱺幼魚的急性毒性

花鰻鱺幼魚對食鹽有較強的耐受能力。當食鹽質量濃度為28 318 mg/L和35 000 mg/L時,花鰻鱺幼魚游動快速,不久便伏在瓶底,體色發白,分泌大量的黏液,僅有少數魚游向水面,活力較差;35 000 mg/L質量濃度組1 h后有花鰻鱺幼魚死亡,2 h后有50%的魚側臥或側翻,15 h后100%死亡;而28 318 mg/L質量濃度組24 h死亡率為36.7%,15000 mg/L質量濃度組96 h死亡率只有6.7%。

當食鹽質量濃度低于18 538 mg/L時,花鰻鱺幼魚96 h的死亡率低于17%;當食鹽質量濃度達22 913 mg/L時,花鰻鱺幼魚96 h的死亡率為60%~100%。食鹽對花鰻鱺幼魚的24、48、72、96 h半致死質量濃度分別為27 392、25 461、23 699、22 278 mg/L,安全質量濃度為6600 mg/L(表7、表8)。

表7 食鹽對花鰻鱺幼魚的急性毒性

表8 食鹽對花鰻鱺幼魚的半致死質量濃度和安全質量濃度

2.4 二氧化氯對花鰻鱺幼魚的急性毒性

花鰻鱺幼魚對二氧化氯溶液反應最敏感。當花鰻鱺幼魚置于不同質量濃度的二氧化氯藥液后,出現明顯的應激反應,大部分試驗魚都游向水面,浮躁不安,0.5 h后都伏在瓶底,呼吸急促,2 h內出現死亡,4 h后試驗魚的狀態趨于穩定。3.48 mg/L和4.00 mg/L質量濃度組中花鰻鱺幼魚在0.5 h內均出現死亡,24 h后花鰻鱺幼魚的死亡率分別為46.7%和56.7%。

當二氧化氯質量濃度達3.03 mg/L時,花鰻鱺幼魚的96 h死亡率為90%,二氧化氯對花鰻鱺幼魚的24、48、72、96 h半致死質量濃度分別為3.74、2.76、2.60、2.44 mg/L,安全質量濃度為0.45 mg/L(表9、表10)。

表9 二氧化氯對花鰻鱺幼魚的急性毒性

表10 二氧化氯對花鰻鱺幼魚的半致死質量濃度和安全質量濃度

綜合以上結果可知,對照組中花鰻鱺幼魚的96 h存活率為100%,隨著漁藥質量濃度的增加和脅迫時間的延長,死亡率升高。高錳酸鉀、甲醛、食鹽和二氧化氯對花鰻鱺幼魚的安全質量濃度分別為0.74、22.54、6600、0.45 mg/L,花鰻鱺幼魚對上述4種常用漁藥的敏感性由高至低為二氧化氯>高錳酸鉀>甲醛>食鹽。

3 討 論

3.1 高錳酸鉀對花鰻鱺幼魚的毒性作用

高錳酸鉀是一種強氧化劑,在水產養殖中常用于防治細菌性疾病和殺滅單殖吸蟲類等寄生蟲,治療鰻鱺爛尾、爛鰓等疾病[9]。但是在堿性和微酸性條件下,高錳酸鉀易產生二氧化錳沉淀,引起魚體組織發生暫時性的病理變化[10]。不同魚類對高錳酸鉀的耐受能力不同,本試驗中高錳酸鉀對花鰻鱺幼魚的安全質量濃度為0.74 mg/L,低于美洲鰻鱺(A.rostrata)仔鰻(1.14 mg/L)[11]。高錳酸鉀對花鰻鱺幼魚48 h半致死質量濃度為3.66 mg/L,遠低于歐洲鰻鱺(7~10 mg/L)[12],說明花鰻鱺對高錳酸鉀比美洲鰻鱺和歐洲鰻鱺更敏感。與其他科的魚類相比,高錳酸鉀對花鰻鱺幼魚的安全質量濃度與泥鰍(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0.75 mg/L)[13]、松江鱸魚(Trachidermusfasciatus)(0.78 mg/L)[14]非常相近,高于鰱魚(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0.42 mg/L)[15]和花鱸(Lateolabraxjaponicus)魚種(0.6 mg/L)[16]。魚類養殖過程中,高錳酸鉀常用量為0.5~1.0 mg/L[9],本試驗得出的花鰻鱺幼魚的安全質量濃度在其常用量范圍之內,可以認為是一種較安全的藥物,使用時需謹慎控制劑量和時間。但是,高錳酸鉀脅迫對魚的抗氧化系統和肝臟組織造成損失[16],建議施藥后在飼料中添加抗氧化劑和保肝的藥物,促進魚體恢復。

3.2 甲醛對花鰻鱺幼魚的毒性作用

甲醛溶液(又稱福爾馬林)是一種強還原劑,易揮發,對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病毒有很強的殺滅作用。與同屬魚類比較,本試驗中甲醛對花鰻鱺幼魚的安全質量濃度為22.54 mg/L,高于雙色鰻鱺(A.bicolorbicolor)仔鰻(10.43 mg/L)[17],遠低于美洲鰻鱺仔鰻(68.5 mg/L)[11]。甲醛對花鰻鱺幼魚48 h半致死質量濃度為93.75 mg/L,低于歐洲鰻鱺(200~300 mg/L)[12],說明花鰻鱺對甲醛較敏感。甲醛對花鰻鱺幼魚的安全質量濃度與泥鰍(25.30 mg/L)[13]和藍點笛鯛(Lutjanusrivulatus)幼魚(19.88 mg/L)[18]相近,遠低于斜帶石斑魚(Epinepheluscoioides)[19]幼魚(73.67 mg/L)、松江鱸魚(99.34 mg/L)[14],說明甲醛對魚類的毒性作用存在極大的種間差異。生產中甲醛的常用潑灑量為10~30 mg/L[9],本試驗中甲醛溶液對花鰻鱺幼魚的安全質量濃度在其常用量范圍內,但甲醛使用量較大,成本高,建議通過控制時間用浸泡的方式防治相應的疾病。

3.3 食鹽對花鰻鱺幼魚的毒性作用

食鹽通過改變滲透壓,殺滅一些體外寄生動物和病原體,防治多種細菌性、真菌和寄生蟲病。低質量濃度的食鹽還能凈化水質,促進魚類分泌黏液降低應激性,刺激食欲等[20]。本試驗中食鹽對花鰻鱺幼魚的安全質量濃度為6600 mg/L,是梭鱸(Luciopercalucioperca)魚種安全質量濃度(980.020 mg/L)[21]的7倍,是金魚(Carassiusauratus)幼魚安全質量濃度(704.2 mg/L)[22]的9倍。當食鹽的質量濃度達到22 913 mg/L,花鰻鱺幼魚的24 h死亡率僅為13.3%,說明花鰻鱺對鹽度的耐受性很強,生產上多用食鹽防治花鰻鱺爛尾、爛鰓等常見疾病。但高質量濃度的食鹽易導致魚體脫水、體表黏液脫落,降低魚體對病原的抵抗力[23],生產上的使用量不宜過高。

3.4 二氧化氯對花鰻鱺幼魚的毒性作用

二氧化氯是近年來養殖生產中使用較多的廣譜殺菌消毒劑,逐漸代替了漂白粉、二氯異氰尿酸鈉和三氯異氰尿酸鈉等消毒劑[24],具有高效、低毒、無殘留等特點,主要用于水體的消毒[9]。本試驗結果顯示,二氧化氯對花鰻鱺幼魚的急性毒性最強,其安全質量濃度為0.45 mg/L,與黃顙魚(Pelteobagrusfulvidraco)魚種(0.51 mg/L)[25]和金魚的安全質量濃度(0.48 mg/L)[26]非常相近,遠低于泥鰍(232 mg/L)[27]。但在微增氧的條件下,二氧化氯對花鰻鱺幼魚的毒性有明顯的時效性,2 h內花鰻鱺幼魚出現大量死亡,4 h后恢復穩定,更換藥液后又開始死亡,該現象與張耀武等[25,28]觀察到的黃顙魚魚種和日本黃姑魚(Nibeajaponica)幼魚的現象相似,這可能是由于藥物的揮發和不穩定性引起的。

4 結 論

化學藥物對魚類毒性等級評價標準,根據其半致死質量濃度劃分為4級:96 h半致死質量濃度小于0.1 mg/L為劇毒,0.1~1.0 mg/L為高毒,1.0~10.0 mg/L為中毒,大于10.0 mg/L為低毒[29]。據此標準,高錳酸鉀和二氧化氯對花鰻鱺幼魚屬于中毒藥物,甲醛和食鹽對花鰻鱺幼魚屬于低毒藥物。

本次試驗結果表明,高錳酸鉀和甲醛對花鰻鱺幼魚的安全質量濃度接近生產中常用量,有一定的風險,故在使用時需控制好用量和用藥時間;食鹽對花鰻鱺幼魚的安全質量濃度高于常用量,在花鰻鱺養殖過程中可放心使用;二氧化氯對花鰻鱺幼魚的安全質量濃度高于廠家推薦的使用量,但對花鰻鱺幼魚有較強的致死效應,建議水體消毒2 h后再放入魚苗。但在生產中,要結合實際情況給藥,密切觀察魚的活動情況,確保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Ege V.A revision of the genusAuguillaShaw,a systematic,phylogenetic and geographical study [J].Dana Rep,1939(16):1-256.

[2] 羅鳴鐘,關瑞章,靳恒.五種鰻鱺的含肉率及肌肉營養成分分析[J].水生生物學報,2015,39(4):714-722.

[3] 姚清華,蘇德森,顏孫安,等.不同種菲律賓鰻鱺肌肉脂肪酸及氨基酸組成特征比較[J].中國食品學報,2016,16(4):244-250.

[4] 楊方園,關瑞章,李忠琴,等.花鰻鱺病原菌弗氏檸檬酸桿菌的鑒定[J].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8(2):81-87.

[5] 周李柳,但學明,劉麗,等.花鰻鱺苗種培育技術[J].水產科技情報,2014,41(4):199-200.

[6] 林崗,張倩,饒小珍.吡喹酮、甲苯咪唑、溴氰菊酯對花鰻鱺的急性毒性[J].海洋漁業,2011,33(4):467-471.

[7] 李文靜,黎中寶,鄭偉剛,等.三唑磷對5種鰻鱺幼鰻的急性毒性實驗[J].南方水產科學,2009,5(6):13-18.

[8] 周永欣,章宗涉.水生生物毒性試驗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9:112-114.

[9] 楊先樂.新編漁藥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154-160.

[10] 陸建學,王建鋼,周凱,等.高錳酸鉀對黑鯛幼魚的急性毒性試驗[J].海洋漁業,2006,28(1):55-59.

[11] 盧邁新,黃樟翰,肖學錚,等.美洲鰻仔鰻對某些藥物的敏感性試驗[J].水產科技情報,2001,28(4):153-155.

[12] 李學貴,凌偉專.幾種藥物對歐洲鰻鱺毒性及對擬指環蟲病冶療效果的觀察[J].福建水產,1997(3):25-32.

[13] 楊啟超,萬全,趙俊峰,等.4種常用魚藥對泥鰍的急性毒性試驗[J].水生態學雜志,2006,26(2):93-95.

[14] 周裕華,周文玉,潘桂平,等.4種常用藥物對松江鱸魚急性毒性試驗[J].江蘇農業科學,2012,40(11):256-257.

[15] 牟洪民,唐黎,王吉橋,等.4種常用漁藥對鰱魚種的急性毒性試驗[J].淡水漁業,2010,40(5):76-79.

[16] 朱友芳,嚴志洪,洪萬樹.高錳酸鉀對中國花鱸的毒性效應[J].生態毒理學報,2011,6(2):176-181.

[17] 樊海平,林煜,卓玉琛.18種常用漁藥對雙色鰻鱺玻璃鰻的急性毒性[J].福建農業學報,2012,27(12):1283-1286.

[18] 施鋼,陳剛,張健東,等.4種水產藥物對藍點笛鯛幼魚急性毒性試驗[J].南方水產科學,2011,7(3):50-55.

[19] 程敏紅,楊小立,龐強,等.5種常用漁藥對斜帶石斑魚幼魚的急性毒性試驗[J].水產科學,2014,33(2):69-74.

[20] 張永泉,尹家勝.四種藥物對哲羅魚的急性毒性試驗[J].水產學雜志,2007,20(2):58-62.

[21] 陳羅明,凌去非,魏賓,等.四種常用魚藥對梭鱸魚種的急性毒性實驗[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06,25(增刊):492-495.

[22] 朱正國,臧維玲.Cu2+和食鹽對金魚幼魚的急性毒性作用[J].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08,17(1):109-112.

[23] 陳萬光,周芬娜,鄧平平,等.3種常用藥物對高體鳑鲏幼魚的急性毒性研究[J].水產科學,2010,29(9):543-545.

[24] 周劍,杜軍,劉光迅,等.4種常用藥物對長薄鰍幼魚的急性毒性試驗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12,25(5):1920-1924.

[25] 張耀武,陳萬光,鄭建武,等.5種常用漁藥對黃顙魚魚種的急性毒性試驗[J].水生態學雜志,2009,2(1):122-125.

[26] 周順,李文祥,楊寶娟,等.常用消毒劑次氯酸鈉和二氧化氯對小林三代蟲的殺滅效果[J].水生生物學報,2016,40(1):97-102.

[27] 張俊杰,鄢慶枇,李勝忠,等.聚維酮碘和二氧化氯對泥鰍的急性毒性試驗[J].水產科學,2010,29(12):729-731.

[28] 査智輝,許文軍,謝建軍,等.幾種常見水產藥品對日本黃姑魚幼魚的急性毒性試驗[J].水生態學雜志,2010,3(5):66-71.

[29] 孟紫強.生態毒理學原理與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149-155.

猜你喜歡
漁藥二氧化氯幼魚
憶知名人物對中醫藥論斷淺談中草藥漁藥的研發方向
漁藥年產值8億元,41家獸藥GMP企業!憑借“漁藥名片”,今年臨猗有哪些改變?
使用二氧化氯貼片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二氧化氯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食場篇
四種常用漁藥對異育銀鯽“中科5號”魚種急性毒性研究
臨猗打造“漁藥名片”,漁藥之鄉將強勢崛起,引領中國漁藥走向健康發展之路
購買錦鯉幼魚有訣竅
購錦鯉幼魚有訣竅
二氧化氯在自來水消毒中的應用研究
二氧化氯對污水廠出水的消毒及綜合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