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里士多德悲劇觀在現代電影《千鈞一發》中的個人解讀

2018-04-01 13:36趙思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自性亞里士多德恐懼

趙思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為方便閱讀,簡述《變種異煞》的基本劇情,在不久的未來,通過基因工程加工出生的人才是正常人,而沒有這道程序,自然分娩的孩子則被視同“病人”。Vincent 就是這樣一個病人,而他的弟弟Anton 則是正常人。但Vincent 卻非常想參加由遺傳精英組成的戛塔卡公司,因為那樣才能參加前往“迪坦"星的太空旅行。他用因事故導致癱瘓的正常人Jerome 的血樣和尿樣報名參選,雖愿以償,還贏得搭檔Irene 的愛情。但一起兇殺案差點讓Vincent 前功盡棄。事實澄清后,Vincent 遺傳上的“缺憾"還是被Irene 知道了。但愛情的力量和Vincent 的勇氣及毅力使Irene 原諒了他,Vincent終于飛上了浩翰的太空。在Vincent 升空的那一刻,Jerome 帶著銀牌進入了焚燒爐終結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夢想終結于這塊銀牌上。

一、神亦不完美,何況凡人——角色的涵蓋面更廣

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的主人公應當是一些并非十全十美,亦非十惡不赦之輩,他們應當是好人,但又有一些缺陷和過失,由此而給自己招致了災禍,這樣悲劇才能激起我們的憐憫與恐懼之情,才能使我們的情感得以凈化。[1]神因凡人的錯誤行為而施加懲罰,但是凡人必須擁有自由意志來挑戰神給予的命運。由于悲劇主角所處的特殊重要社會地位,他的過失行為造成的錯誤和后果必然會對周邊人造成影響,因此悲劇主角必須對此承擔起全部責任。[2]正如朱光潛在《悲劇心理學》中講的:“鄉村酒店里的爭吵、蔬菜瓜果商的破產、平凡人的生離死別以及類似的許多小災難,都不可能產生真正的悲劇效應?!芙o我們留下悲劇印象的是特洛伊城的陷落、普羅米修斯的苦難,是俄狄浦斯的流浪、苔斯狄蒙娜或考狄利亞之死,是非凡人物的超乎尋常的痛苦?!盵3]但是,現代悲劇,從《巴黎圣母院》美麗的艾斯美拉達之死到卑瑣的小人物阿 Q 的悲劇,其描寫范圍不再僅僅限于“帝王將相”一類的偉大人物,它可以從整個廣闊的人類生活中找到,因為人生就是對環境的永無止境的戰斗,悲劇事例和悲劇情形時時處處都在發生。[4]

電影《千鈞一發》中,在未來基因為王的時代,自然分娩的Vincent 剛一出生,他的生命數據(神經疾病,概率60%,注意力缺失癥,概率89%,心臟病,概率99%,預期壽命:30.2 歲)就被醫學定格——非優等基因,幾乎等同于殘疾人,所以不要說上太空,他連就業都十分困難。除此部電影外,電影除了英雄、神等重要社會地位的角色外,更多的關注到小人物、平凡人[5],甚至寬泛到動物主題,例如《海豚灣》記錄日本人殺戮海豚的記錄片、獲得歐洲電影獎和法國凱撒獎提名的《昆蟲總動員》,講述的是一場昆蟲界的“特洛伊攻城”、死人《第六感》涉及到鬼魂。不論何種類型的影片,角色的涵蓋面超越以往的寬泛,而這類影片的主角,多多少少都具有亞里士多德式悲劇主人公的色彩。

二、你的苦樂也是我的苦樂——憐憫和恐懼

悲劇主要通過人物形象與情節安排激起觀眾的恐懼和憐憫之情,也恰恰是這種憐憫和恐懼使觀眾的精神走向振奮,使恐懼和憐憫得到緩和。[6]關于憐憫,邱陽創巴仁波切《突破修道上的唯物》中提到,悲心是敞開之道的鑰匙和基本氣氛,悲心成了你通往外界的橋梁。影片中的主角的種種遭遇因為極其普遍、讓觀者感同身受,所以能極大引起共鳴而升起憐憫和悲心。表面上,《千鈞一發》是科幻電影,但它所影射的東西,發生在我們真實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嘲笑和鄙視、種族膚色的歧視,從來沒有在生活中消失過。誰沒有過夢想?誰沒有被一兩位旁人否定歧視過?文森特無比渴望成為宇航員,登上太空。而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讓他的父母非常擔憂。為了不讓他做無用功,父親甚至以狠話打擊,要將他的“太空夢”扼殺在搖籃之中,他對兒子說“聽著兒子,有些事你得明白,你看到太空船內部的方法只有一種,就是去清理它的時候?!庇谑俏纳仉x家出走,他充當起底層螺絲釘,掃了半個州的廁所,終于掃到太空公司總部;關于恐懼,18世紀,萊辛從啟蒙運動的要求出發,延續了亞里士多德的悲劇理論。他認為恐懼與憐憫是悲劇所特有的兩種相互聯系的情緒。他認為別人的苦難所以能引起我們的憐憫,是因為我們把自己的命運同別人的命運聯結起來,因此憐憫既是為了別人也是為了我們自己??謶值那榫w也是如此??謶峙c憐憫都是基于局中人與觀眾的命運相似而引起的感情上的共鳴。悲劇就是這種共鳴作用。[7]在影片首映時,作為宣傳活動的一部分,發行方刊登出了遺傳工程廣告,結果有數千人信以為真,并打來電話要求借助遺傳工程優化后代。從中可見,影片中弱肉強食的懸念,增添了觀者未可預知的恐懼心理。

三、悲劇困境中的繭——重生的本善化蝶

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曾明確說過,悲劇“通過引發憐憫和恐懼使這些感情得到疏泄”。(陳少梅在翻譯時用了“疏泄”這個詞,羅念生原先譯作“陶冶”,后改為“凈化”。原詞為“Katharsis”,音譯“卡塔西斯”,現在大都通作“凈化”的翻譯)。凈化的定義是:清除不需要或有害的物質,使物品達到純凈的程度。從悲劇的角度來看,凈化的對象是觀者,凈化是手段,那么凈化的目的最終是回歸自然本性,那本性是什么呢?在此引用中國的儒教和佛教觀點,分別是本性善及本性光明?!睹献印じ孀由稀罚骸皬奶焐男郧閬碚f,都可以使之善良,這就是我說 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說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歸罪于天生的資質.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恥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 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屬于仁;羞恥心屬于義;恭敬心屬于 禮;是非心屬于智。這仁義禮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給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過平時沒有去想它因而不覺得罷了?!镀刑岜緹o樹》中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弊孕约慈藗冃闹斜緛砭陀?、本自具足的光明性智,是人的精神本體。電影詮釋了積極的、高尚的品德都是凈化的結果。提醒我們擦去明鏡上的污垢,重現鏡子的明亮。劇中三次呈現兩兄弟在大海中比賽誰先游到對岸,這個場景不就隱喻了生命的孕育從賽跑開始嗎?而母親子宮中的環境就像大海一樣充滿了險境——不進則亡,Vincent 雖然是低等基因卻兩次戰勝優等基因的哥哥,哥哥問為什么Vincent 能做到,Vincent 說,因為我從沒想過游回對岸,這是生命向前的勇氣。再看劇中文森特為了追逐夢想挑戰社會等級歧視,但并沒有違背做人的底線去不擇手段實現夢想殺害懷疑他的上司,在被醫生最后一次體檢發現他不是優等基因人時,他自信的回應“請記住,我是這里最優秀的人,但我不是優等基因?!庇捌蠽incent 的勇氣、正義、不屈世俗眼光、毅力都是“重要的人、完美的人”多少具備的品質。Vincent 的種種品質和Jerome 相比,反差強烈,Jerome 是優等基因中的佼佼者,劇中出租Jerome 基因的販賣者笑稱,他跑步的速度可以穿墻,壽命長到不可想象,但從實現個人夢想的努力上看,這兩個男人就是最好的對照,雅斯貝斯講:“沒有超越就沒有悲劇。即便在對神祉和命運的無望的抗爭中抵抗至死,也是超越的一種力量:它朝向人類內在的固有本質的運動。在遭受毀滅時,他就會懂得這個本質是與他與生俱來的?!币粋€生來是缺陷,一個生來完美;一個“永不回頭”“付出百分百的自己”去實現夢想登上太空,一個的夢想終結在那塊“銀牌”選擇自殺,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四、結語

任何一部偉大的理論、巨著,由于其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當時的科技、經濟、政治等因素的制約,其理論本身在適用范圍等方面都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亞里士多德的悲劇理論最大的魅力在于,眾多現代悲劇包括悲劇電影,都不是完全依照亞氏的悲劇理論來創作的,但究其最后呈現出的內容及思想,又都與亞氏的悲劇觀有很大的關聯,甚至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用辨證的思路解讀經典論著,讓經典論著更好、更長久地為作品服務,這是探究古典理論對現代作品影響的目的。

猜你喜歡
自性亞里士多德恐懼
重思慧能的“自性”
——從體、相、用出發
如何讀《壇經》
住校記:她在夢里表達恐懼
恐懼更奇怪
恐懼
恐懼的對立面
以榮格原型理論分析《天之驕女》中馬琳的悲劇
亞里士多德的發現
亞里士多德的發現
《八月之光》中喬安娜的人格原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