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單一到多面:文化類電視節目的轉型升級

2018-04-02 10:53宋彥麗
視聽 2018年2期
關鍵詞:董卿類節目電視節目

□ 宋彥麗

近幾年,習近平總書記對傳統文化的呼吁,使文化類電視節目迎來了“第二春”;同時,文化類節目面對受眾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漸挑剔的審美,也紛紛摒棄了固有的節目形式,融入綜藝、情感、真人秀等更為多元的節目元素,實現了自己的“轉型升級”。近幾年出現了許多諸如《漢字英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中華好故事》《見字如面》《朗讀者》等叫好又叫座的文化類節目,2017年初的《朗讀者》更是引發了全民朗讀、全民閱讀的風潮?!独首x者》不但引發了全民朗讀、全民閱讀的風暴,同時也得到了從民間至官方的認可。2017年6月16日,《朗讀者》榮獲上海電影節白玉蘭獎最佳季播電視節目這一獎項。名譽與收視的雙豐收,以及其所引起的巨大社會效應,無一不顯示著近幾年來文化類節目自身的不斷變化創新,轉型升級,由原來單一的文化類節目變為多面性、多元素的文化類節目。

一、從“零星之火”到“可以燎原”:文化類電視節目的低谷與發展

多年來,文化類電視節目的重心都放在了“有用”上,更多的是為了向受眾傳播知識,這就導致了許多文化類電視節目“曲高和寡”“不接地氣”“叫好不叫座”。就最具文化特點同時最近又很火的讀書類節目而言,自2000年以來,代表性的讀書節目有中央電視臺的《子午書簡》、鳳凰衛視的《開卷八分鐘》、河北衛視的《讀書》欄目等。此類節目的時長基本上都會控制在十幾分鐘左右,內容多為單一的介紹書目和精彩片段朗讀上,極易使受眾產生審美疲勞;同時,在此類節目中,主持人、節目環節包裝等被弱化,重點突出的是書本本身,這也是容易讓觀眾喪失興趣的原因之一。因此,內容單一、節目制作老舊的文化類電視節目在面對快速發展的選秀節目、真人秀綜藝等眾多新穎的電視節目的出現時,顯得十分乏味,讓觀眾也提不起興趣。因此,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文藝類節目有著很大的生存壓力,在殘酷激烈的競爭下,曾為大家所熟知的《子午書簡》就因節目定位不清晰、內容寬泛、同質化嚴重、收視群體相對較窄等原因而停播。隨著電視節目的發展越來越泛娛樂化,以《快樂大本營》《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等為代表的綜藝娛樂類節目也擠占了文化類電視節目的生存空間。文化類電視節目一度陷入節目同質化嚴重、收視低迷的低谷階段。

面對國內電視綜藝節目泛濫并逐漸走向娛樂化、低俗化的狀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2013年10月發布了“限娛令”?!跋迠柿睢卑l布后,各大電視臺開始轉向其他類型電視節目的開發創新,自2013年下半年以來,《漢字英雄》《中華好詩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成語英雄》等原創文化類電視節目相繼出現,耳目一新的節目形式以及節目傳遞出的極強的傳統文化的魅力,打破了受眾原有的思維里文化類節目的的固定形式,完成了文化類節目的“逆襲”。此后,在“文化熱”還未退熱之際,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號召,更促進了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創新、轉型與發展。從轉型創新的文化類節目中我們不難看出,大部分的文化類電視節目首先在自身的節目形式上做了很大的調整。就節目形式來說,眾多文化類電視節目都加入了娛樂元素,追求“寓教于樂”。諸如《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漢字英雄》等節目多采用綜藝競賽的表現形式,參賽者也都來自普通的受眾群體,經過初賽、復賽、決賽層層闖關,知識也由淺入深,在讓受眾獲得知識的同時也給予他們與游戲闖關類似的快感。而2017年比較火爆的讀書類文化節目《見字如面》《朗讀者》的形式則更為多元,《見字如面》的定位是閱讀推廣季播節目,節目被分為兩個空間和兩個線索,即一個朗讀空間、一個詮釋空間,知識科普和信件朗誦同時進行,并分為不同的演播廳;《朗讀者》則加入了情感訪談的元素,主持人董卿與每一位朗讀嘉賓在環境溫馨的訪談室里,像知心朋友一樣進行情感上的交流溝通,在訪談完之后,朗讀嘉賓再進行朗讀。這種多元化的節目設置使受眾不斷得到新的感官與精神上的雙重滿足。國家政策的支持,電視媒體人的不斷創新以及大眾對高質量的電視節目的迫切需求,使文化類電視節目逐漸走出低谷,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燎原”之勢。

二、“但愿人長久”:文化類電視節目的發展思考

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更艱巨的挑戰,文化類電視節目要想在媒介融合的大環境下走得更長久,真正使文化成為國家強有力的“軟實力”,對自身的創新轉型升級更不能放松。

首先,要堅守原創價值觀不放松。前文提到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為代表的文化類電視節目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即此類節目都屬于原創型文化類節目,這在一眾重金買入版權甚至不惜背負抄襲惡名的綜藝娛樂節目中顯得格外難能可貴。堅守原創價值觀是文化類電視節目的穩固地基。同時,堅守原創價值觀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決心,方能不受外界的影響,做出更好的電視節目。

其次,要堅持多元化創新。創新是廣播電視節目的生命力所在。在節目的創新中,我們不但要創新節目的外在風格形式,對節目中人物的形象也要進行創新。在《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節目里我們可以發現主持人的角色發生了新的變化。在傳統的文化類節目中,主持人起的作用較為微弱,在看完一檔文化類節目后我們可能連主持人是誰都記不清了,但在眾多轉型后的文化類節目尤其是近兩年的節目中,主持人不再是單純的節目走向的“主導者”,而是變為了氣氛的調動者和內容的參與者雙重身份。這樣,主持人和這檔節目本身則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主持人的光芒和整檔節目的光輝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在《中國詩詞大會》中,董卿以其出色的主持表現,成為了詩詞大會這場狂歡的引領者。在詩詞大會上,董卿展示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得體機智的臨場反應,使整個節目更加讓人回味無窮,一時間,董卿在節目中的語錄、短視頻也在網絡及眾多多媒體平臺上流傳,許多受眾驚呼重新認識了董卿;同樣,《朗讀者》中董卿作為主持人的作用更大了,她在《朗讀者》中不僅起到了介紹和引領的作用,更是成為了節目中具有特殊意義的一位朗讀者。在節目的開始,主持人董卿用幾分鐘的時間介紹主題,讓觀眾更好地走入朗讀的世界。這種創新對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的文化素養的要求。

最后,要注重文化的導向性。在當今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化類電視節目依舊肩負著傳播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在改革創新中要有自己的底線,決不能為了“博眼球”“高收視”而丟掉文化品格和文化品位。文化類的電視節目要喚醒我國大眾的心理認同感,弘揚真、善、美,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同時要注重與當下的社會熱點相結合,引導大眾理性、高素質地思考,進而使我們國家的優秀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三、結語

文化類電視節目由單一的節目形式發展到如今多面立體的節目形式,無疑是一次華麗的轉型升級。在我國電視綜藝娛樂節目大為泛濫、社會風氣較為浮躁的今天,《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中華好故事》等一系列優秀的原創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出現無疑是一股清泉。誠然,目前的文化類電視節目還存有一些不足,并且面臨著未來多媒體融合下的巨大挑戰,但這些文化類節目的“復興”帶給我們思想、藝術、感官上的滿足與享受是不會消失的。期待能有更多的原創性文化類電視節目能將娛樂精神與文化品質更好地融合,創造出更多精品的電視節目。

1.李雪怡.綜藝節目《朗讀者》的傳播美學分析[J].今傳媒,2017(04):102-103.

猜你喜歡
董卿類節目電視節目
有一種友情叫倪萍與董卿
董卿最有才華的四次救場
與中國詩詞有不解之緣的董卿
董卿的寶貝
周五廣播電視
電視節目
關于電視節目創新的幾點思考
電視訪談類節目的提問藝術
芻議電視訪談類節目的主持技巧
電視社教類節目編輯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