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遇與挑戰:新媒體環境下縣級廣電的發展

2018-04-02 10:53呂萌戎陽陽
視聽 2018年2期
關鍵詞:廣電傳統媒體廣播

□ 呂萌 戎陽陽

自1983年四級辦電視政策出臺后,幾乎每個縣都擁有了自己的電視臺。至2007年底,全國廣播電視播出機構2587座,其中縣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1916座,約占全國廣播電視播出機構的74.1%。①毫無疑問,“四級辦”政策促進了全國各地縣級廣電的誕生,帶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一時間調動了各地區政府人民的積極性。但“四級辦”政策下縣級廣電遇到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專業人才較少、節目自制水平不高、節目傳播領域很小等問題都限制了縣級廣電的發展。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無疑給縣級廣電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包括技術、人才、內容生產等方面,但同時又提供了巨大的機遇,縣級廣電需在新媒體環境下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找尋可行的發展路徑。

一、新媒體環境下縣級廣電發展的機遇

縣級廣電誕生初期留下來的問題就很多,再加上其“天生”的弱勢地位,整體實力不強,它的發展一直命途多舛。隨著互聯網和移動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雖然讓縣級廣電形勢更加嚴峻,但必須承認它又給縣級廣電帶來了無限的可能和機遇。

(一)新媒體環境下的新技術給縣級廣電帶來多屏融合發展

新技術的出現使縣級廣電不僅僅限于電視傳播新聞活動,作為縣級臺可以學習新媒體環境下的新技術,深入推進多屏融合發展,除了傳統的電視屏外,電腦屏、手機屏、平板電腦、腕表等可以共同促進縣級臺多屏時代的到來,形成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新格局。

(二)新媒體環境下的新平臺給縣級廣電帶來新的節目生產方式

傳統廣電曾經的節目生產方式一般是通過電視終端和無線廣播傳播新聞內容的,受眾往往會受到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可利用微信、微博、互聯網作為信息傳播終端,開拓新的節目生產方式,這樣不僅能夠加快信息的全方位傳播,也能維持自身的長遠發展。

(三)新媒體環境下的新形式使縣級廣電的受眾接收新的變化

新媒體環境下的媒介融合是多年來提得最多的也是最有效的路徑,三網融合打造融媒體環境,把傳統媒體和新型媒體下的受眾都集中了起來,打破了廣電與兩微一端的界限。傳統媒體的受眾在新技術新環境下有了更多視覺、聽覺上的體驗,手機或網絡平臺可以多渠道地傳播地方臺的聲音,也可以使傳統媒體受眾接收更多的新變化。

(四)新媒體環境帶動了縣級廣電的市場發展

縣級廣電誕生初期就屬于純事業型的體制,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政治屬性明顯,市場屬性淡薄。但作為傳統媒體的縣級廣電也有其獨到之處,縣級廣電可在媒體融合的基礎上重新樹立權威和公信力,通過多種媒體渠道傳播本地民生新聞,利用傳統媒體先前的知名度在新媒體環境下開拓更加寬闊的市場,將新聞內容轉化為資本。

二、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廣播電視遇到的挑戰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整個廣播電視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處于基層的縣級廣播電視臺更是受到內外夾擊,既受限于自身資金、人才和技術的制約,又身處央視和省級衛視的雙重夾擊中,一身“頑疾”在新媒體環境下也越來越嚴重。

(一)節目制作水平較低,發展滯后

縣級電視臺的節目制作水平較低,且頻道混亂現象嚴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縣級廣播電視機構沒有根據自身發展特點進行分析,很多頻道的節目出現雷同現象,無法在內容設置上對節目進行頻道定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它的收視率。

(二)內容生產缺乏新意,與時代脫節

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縣級廣播電視臺宣傳報道形式單一,一味地采用自上而下的灌輸報道的形式,忽視了自下而上的情況反映,降低了縣級廣播電視臺在群眾心中的威信。在新媒體環境下,縣級廣電固有的播放流程也與時代脫節,不能與時俱進,也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發展日漸低靡。

(三)人員結構單一,專業人才匱乏

縣級廣播電視臺人員結構單一,專業人才匱乏,隊伍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由于縣級廣電屬于事業編制,公開招考人員往往專業不對口,很多工作人員不具備專業的技術水平和技能,多數人沒有接受過專門的專業培訓,缺少對外學習交流的機會。

(四)產業結構不合理,資金短缺

縣級臺未能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條和廣闊的產業領域,使得廣播電視的運作模式不符合發展需要。而且縣級廣播電視臺的收入形式單一,僅靠廣告費來支撐。由于受眾減少,且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醫藥廣告的監督管理,醫藥廣告紛紛停播,廣告收益下滑嚴重。

三、新媒體環境下縣級廣電的發展

文章前面提到了縣級廣電在“四級辦”政策下的發展局限,包括技術落后、內容脫節、人才匱乏等問題,這些問題在新媒體環境下也面臨了更大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機遇。

(一)利用新技術建立區域傳媒集團,學習“中央廚房”模式

縣級臺依舊沿用傳統媒體的架構,將廣播中心、電視中心分別開來,要想改變縣級臺的這種現狀,就必須建立區域傳媒集團,把區域內的廣播、電視臺等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個集團,共享資源,統一管理分配,學習“中央廚房”的模式,建立全媒體新聞中心,包括指揮部門、協調部門、服務部門、采編部門、編輯部門等,促使各個部門能夠做好部門工作,使之以不同傳播形態呈現,運用不同的傳播渠道進行傳播與發布,群眾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知新聞信息,新聞信息的影響力必然加大。

(二)創新節目生產方式,探索產業化發展

縣級廣電發展初期受到政策的制約很難形成自己的節目特色,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都無法與省市級媒體相提并論,對于產業發展途徑的探索,長興縣在堅守傳統廣告業務的基礎上,集團立足媒體優勢,大膽實施跨界融合和項目制運營,實施混合業態經營。而且地方特色明顯,民生新聞極易獲取,縣臺應緊緊把握這些優勢,利用新媒體技術打造本土品牌節目,讓本地的群眾更多地參與進來,形成自己的品牌效應,拓展新的業務空間。

(三)挖掘新媒體人才,打造“特色·創新·內容”

人才乃是縣級廣電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新媒體人才是縣級廣電不可或缺的。在建設電視臺隊伍時,要挖掘高素質高技術人才,充分發揮人員在新媒體發展和縣級臺發展上的自主性,打造出一支全媒體人才隊伍,提高縣級廣電人才隊伍的整體水平?!疤厣撔隆热荨本托枰h臺通過制作屬于自己風格的節目,打造地方特色新聞節目,利用網絡來增強縣級廣播電視節目的影響力,不僅僅讓本縣的受眾知道,也要得到其他地區受眾的關注。

(四)打造融媒體環境,開拓全新的融合式新聞頻道經營模式

縣級廣電在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很容易自亂陣腳,而長興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長興傳媒集團堅持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媒體,并進一步推動了融合式全新聞頻道建設。該集團利用新媒體中的微博、微信、客戶端、手機視頻、直播等,在新聞頻道中加入了各檔新聞和專題欄目的全媒體互動,提升欄目內容在多種媒體渠道中的親和力,擴大了新聞頻道的全媒體影響力。

四、結語

雖然縣級廣電的誕生初期有很長一段時間找不到出路,也存在管理不到位、節目播放混亂、人才匱乏等問題,但新媒體環境的出現對縣級臺來說無疑是機遇大于挑戰。新媒體時代在技術、受眾、市場、人才等各方面都給了縣級廣電很大的發展空間,只要抓住機遇,緊密結合自身優勢,勇于擔當、不斷創新,縣級臺也能在新時期新形勢下闖出轉型發展的新路徑。

注釋:

①李潔瓊.縣級電視臺生存與發展研究[D].湖南大學,2009.

1.劉嘯兵,王婧瑤.縣級電視臺未來發展之路探尋[J].新媒體研究,2017(14):79-80.

2.朱純.多屏時代下縣級廣播電視臺的困惑與突圍[J].新媒體研究,2016(24):119-121.

3.翁雙卿.縣級廣播電視臺在新媒體環境下的轉型與發展[J].新聞傳播,2016(14):70-71.

猜你喜歡
廣電傳統媒體廣播
探討大數據在廣電新媒體中的應用
廣播發射設備中平衡輸入與不平衡輸入的轉換
關于傳統媒體能否打造“名公號”的思考
傳統媒體為什么要包裝自己的“網紅”
傳統媒體在新形勢下如何實現突圍
五問傳統媒體:你以為熬過寒冬就是春天嗎?
廣電新聞出版整合對廣電業發展影響的思考
網絡在現代廣播中的應用
論交警廣播直播室的構建
EPON技術在廣電網絡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