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地瑤“六月六”砍牛祭祀舞蹈考察分析

2018-05-14 12:46李琛
歌海 2018年4期

李琛

[摘 要]富川葛坡鎮上洞村的平地瑤“六月六”砍牛祭祀舞蹈動作古樸且形式多樣,保存較為完整。當中除蘆笙長鼓舞外還出現了其他形態的平地瑤舞蹈,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以該地為例,考察記錄祭祀的流程步驟,從罡步類舞蹈、長鼓舞、樂仙娛神舞三種類型入手,分析祭祀舞蹈的形態特征。繼而從其傳承創新發展的現狀總結出有關其砍牛祭祀的傳承發展創新的個人看法。

[關鍵詞]富川平地瑤;祭祀舞蹈;六月六

一、廣西賀州富川平地瑤概述

平地瑤是盤瑤的分支之一,都說“無山不有瑤”,這一支系原居住深山當中,與世隔絕。歷史上因為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激烈尖銳,瑤族民眾被迫起義反抗,被官府鎮壓后部分瑤民為了生存被迫受官府招撫,定居到平地,所以稱之為平地瑤;上洞村處于四面環山之中的平原,因此命名為上洞村。曾有一位私塾先生這樣描述該村的生活住所:“四面高山圍上洞,一條溪水往中流”;“生態環境與舞蹈相互作用呈循環狀態,彼此相互制約與影響,構成生態作用環”①。這樣的生態環境也影響了平地瑤的瑤民從過去的狩獵生活到農耕生活的轉變,如此生活方式的改變對砍牛祭祀的舞蹈有一定的影響,也促進漢瑤文化的融合發展??撑<漓胱畛跏菫榱藠噬衿矶\,祭祀活動發展到如今更多的是娛樂,同時也增強民族認同感。

二、平地瑤“六月六”砍牛祭祀的儀式準備和過程

(一)儀式時間安排

1. 六月六前一周:廟主召集村民議事,請師公,挑選祭祀壯牛,購買砍牛物品,打掃廟堂,祭祀人員提前齋戒。

2. 六月五:師公祭祀儀式。

3. 六月六:砍牛祭祀,分牛。

(二)祭祀場所

富川葛坡鎮上洞村的水川廟分為上殿和下殿。祭祀主要在上殿中進行,設有神位,下殿設有桌椅,供人吃飯、休息之用。

祭臺:包括水川廟主祖宗神像、狄青將軍、當地的土地公和土地婆。

(三)祭祀師公

分為三組師公,每組四個,左祭臺為鷓鴣塘村所請的漢族師公,中間祭臺為上洞村所請的瑤族師公,右祭臺為清塘村所請的漢族師公。

(四)祭祀法器

瑤鼓、牛角、法鈴、笏板、令牌等法器。

(五)祭祀過程

1. 請神;

2. 開天門,請天將;

3. 開僻科儀;

4. 樂仙娛神;

5. 開旗;

6. 請牛;

7. 戒凈超度(降牛);

8. 送神;

9. 安龍。

三、平地瑤“六月六”砍牛祭祀的舞蹈類別

(一)罡步類舞

罡步是瑤族師公在度戒、驅邪、趕鬼、破禁等宗教法事當中所跳的步伐,施行法事時師公??谀钪?,手掐訣,腳步罡?!邦浮比Q踏罡步斗,是從道教法事當中遺傳下來,綱法種類繁多,有“七星罡”“三臺罡”“八卦罡”“天師罡”等①,以腳下的步伐為主,雙腳跳各種圖案和線條,上身基本上只有手部簡單動作,在此次砍牛祭祀當中出現最多是“八卦罡”。

經查閱資料,師公所跳的“八卦罡”全名為“八卦九宮罡”,是“八卦罡”中的一種,師公說八卦還分陰陽,罡步就是集天地萬物之靈氣,所有移動都必須規范,配合與其對應的手訣(用十指變換手勢造型,不同手訣意義也不同)或者法器(笏板),象征各種神靈降臨神壇、驅邪鎮鬼。此“八卦罡”用于儀式與儀式之間的連接。

下表為“八卦罡”路線。左腳開始,從1框起步,按照順序最后回到中宮,即表中9框。

在請神過程中,步罡跟前文所述一致,變換手訣及道具,推進到開天門儀式,瑤族主師公先是右腳往前一步,左腳跟上的同時右膝彎曲,手掐訣(二指:食指和中指并住指尖朝上)退回原位,雙手合十拜神。擊掌的同時右手捏訣往左繞一圈,再擊掌換左手捏訣往右繞一圈,反復五次,雙手捏訣束于肩前,往廟門方向單腳跳兩次,最后雙腳落地;重復幾次后,左手抓住雞的腳立于左肩前,右手捧一瓶符水,腳下步伐一致,在轉的同時右手和左手交替在胸前劃圓;重復數次后,手中換成兩面小紅旗,腳下仍然一致,轉的同時左右手執紅旗往同一方向劃8字圓。在這整個的過程中,所有的步伐重心在下,注重“蹲”“顫”,且手上動作不斷地出現“圓”。

(二)長鼓舞

在此次砍牛祭祀的長鼓舞中,動作更為簡單古樸嚴謹,黃小明的《舞祭》中提到“在祭祀舞蹈中,師公借助法器做舞是使自己在世俗凡間與超凡的神靈間傳遞信息”②,且瑤族地區也流傳著“有瑤就有長鼓”的說法,舞者和道具是儀式不可分割的整體。此砍牛祭祀中長鼓舞由兩個師公完成,主師公手持法鈴和笏板,另一個師公手持長鼓,法器和長鼓并存。就此次出現的長鼓舞的體態風格而言,可概括為“穩、矮、顫、蹲”?;ⅠR嶺的蘆笙長鼓舞既是道具又是伴奏樂器,12人相對圍圓對舞,用擊鼓來伴奏,表演性的長鼓舞會有平擊鼓、橫擊鼓、斜擊鼓等擊鼓動作。而砍牛祭祀當中沒有出現擊鼓的動作,兩位師公繞圈對舞,動作一致方向相對。

(三)樂仙娛神舞

樂仙娛神是人們通過祭祀、舞蹈、歌唱等取悅神靈,向神靈祈福的行為。在整個祭祀階段,瑤族的樂仙娛神頗具特色,黃仙娘、劉仙娘、林仙娘、莫仙娘四位仙娘是瑤族的神,也是他們的祖先。相傳,莫仙娘下凡見百姓生活疾苦,不忍百姓生活困難,便自學醫術幫助百姓治病解難,而劉仙娘在瑤鄉傳唱山歌,歌聲動聽,當地瑤民稱其為“歌仙”,給瑤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黃仙娘和林仙娘的故事也相似,都是因其為百姓排憂解難而受到百姓尊敬愛戴的。

在祭祀當中由瑤族男性師公扮演仙娘角色,頭戴織有瑤族特有花式的藍色方帕,身著紅色花衣,下著淺綠色長裙,右手持花色小扇,嘴中唱念著仙娘們的故事,其中很多動律跟秧歌動律有相似之處。此次祭祀中有這樣一組動作,右手繞扇成花向前行進,行進時胯兩邊左右擺動,走兩個八拍后雙手并扇于胯前,彎腰低頭行禮。然后右手繞扇左手扶在右手臂彎處原地繞一圈,踏步半蹲做梳理頭發的動作,再重復前面行進動作,踏步半蹲,翹著蘭花指抓著兩根鞭子左右擺頭宛若嬌俏如花季的姑娘,相較東北秧歌而言,更多了幾分南方的含蓄。漢族的師公衣飾跟瑤族略有不同,頭戴面具,但是漢瑤師公同樣的是以女性化的動作來表現歌頌仙娘的事跡,為村民祈福。

四、平地瑤“六月六”砍牛祭祀的舞蹈特征

(一)祭祀性

《孝經·士章疏》當中記載:“祭者,際也,人神相接,故曰際也?!奔漓朐揪褪前傩招睦砻孕殴砩裰f而產生的求神祭祖的活動,祭祀舞蹈則是在這樣一種心理狀態下用肢體表現內在情緒的一種方式,而各族祭祀的巫師:漢族的道公、壯族的師公、納西族的東巴、藏族的羌姆等都是用舞蹈表現人們對各民族神靈的崇拜。平地瑤舞蹈的祭祀性體現在祖先崇拜、多神崇拜以及文化交融等方面。

1. 盤王后裔對先祖的敬謝

平地瑤是盤瑤的一個分支,也信奉盤王。盤王是瑤族、苗族和畬族人民共同的始祖,該地平地瑤族人民還沿襲著跳蘆笙長鼓舞紀念盤王的傳統,保留三年還一小愿、十二年還一大愿的習俗,規模壯大。富川富陽的過山瑤也有砍牛祭祀的習俗,其砍牛祭祀在程序上和平地瑤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其砍牛在盤王節還愿時祭祀,認為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盤王給的,感謝盤王的養育,而在平地瑤砍牛祭祀當中的長鼓舞體現瑤民對盤王的尊敬和感謝。

2. 楚文化的遺存

“漢武帝元鼎六年,始置富川縣,地處于楚越交界處,此處有一條瀟賀古道,讓中原文化、嶺南文化、楚越文化流傳交融?!背幕奈罪L從而盛行,元稹的《賽神》當中說:“楚俗不事事,巫風事巫神?!闭宫F了楚文化當中巫的普遍性。楚巫信鬼神,在各大節日慶典、作戰前夕、婚喪典禮等活動中都要奏樂祭拜四方神靈。富川平地瑤從湖南千家峒遷徙而來,繼承了其地的巫風習俗,在整個砍牛祭祀當中也有體現,師公和在場村民多次拜四方神靈,表達對神靈祖先的恭敬與崇拜,所祭拜的神靈與祭拜的方式中,楚文化巫風印記頗為深刻。

3. 瑤族與漢族的文化交融

平地瑤是相對復雜的一個群體,在遷徙以及安居的過程中不乏與漢族的交往和融合,在歷史的潮流中,部分習慣被漢化。此次砍牛祭祀當中,三個村共同祭祀,鷓鴣塘村是一個漢人村,清塘村是瑤人村,已經基本漢化,但仍保留六月六砍牛祭祀儀式。三組做法事的師公中有兩組都是漢族師公,只有上洞村請的是瑤族師公,三組師公的活動同時在水川廟進行,相對獨立,互不干擾。由于水川廟是瑤族廟堂,所以以瑤族師公為主,在中間祭臺作法。祭祀中瑤漢師公所用的語言和服飾道具都有不同,在做法事的過程中,兩組漢族師公采取的是入鄉隨俗的做法,遵從瑤族祭祀的習俗習慣,但吟誦經文時只使用梧州話方言,而瑤族師公所使用的語言種類較多,分別有瑤語、桂柳官話,民族文化碰撞交流的現象十分明顯?,幾鍘煿募t袍只有主師公能穿,其他人都不能穿紅袍,只能互穿藍袍,且主師公是家傳,其父親爺爺輩都是瑤族師公。而漢族師公沒有這樣的規矩。因長鼓是瑤族特有的,漢族師公不能用,所以整個祭祀當中只有瑤族師公出現了長鼓舞。而在“樂仙”之時,漢族師公臉戴面具,有儺的痕跡,是楚文化的遺存;而瑤族師公身著衣裙手持小扇,與桂林的彩調有一定的聯系。漢瑤師公的祭祀方式雖然存在一定差異,但是也有很多一致,體現瑤族文化的兼容性。

4. 道教和梅山教的影響

梅山教產生于湖南古梅山,在湖南廣泛流傳之后,再由湖南法師遷移到其他地區,繼而結合當地的法脈,傳播甚廣,是南方第一教,也稱為師公教①。據采訪,此次祭祀活動三組師公均信奉梅山教,瑤族主師公黃德昌師傅說,還可細分為文壇和武壇,上洞村瑤族師公是武壇,重視“念”,而其余兩組漢族師公是文壇,瑤族師公稱其為道公(但漢族師公仍自稱師公),重視“唱”。此次祭祀的罡步和樂仙娛神舞蹈部分師公一般是邊唱邊跳,是受到道教的影響。道巫結合是瑤族祭祀儀式中突出的特點,在砍牛祭祀的請神部分中,所請的神是道教的三清、玉皇大帝,這也是受道教的影響。道教法術在施行中,法師口中念咒,手中掐訣,腳下罡步,在此砍牛祭祀中以罡步類動作為主,這些都流露著道教的痕跡。

(二)娛樂性

平地瑤砍牛祭祀的娛樂性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為了祭祀、娛樂神靈,二是作為民俗活動娛樂百姓。在敬奉求神的過程中伴以歌舞,參與者本身身心也得以放松,同時增強了民族認同感。如樂仙娛神的舞蹈,瑤族師公模仿仙娘,以女性化的身體語匯來還原描述仙娘的故事,表達對仙娘的尊敬及感謝。與此同時,作為一名男性師公模擬仙娘的女性角色動作,又為莊嚴肅穆的祭祀活動增添了不一樣的風采。六月六砍牛祭祀活動之前幾天,在外打工的瑤民回到家中,齊聚一堂,會擺上戲臺,唱唱瑤歌,跳跳長鼓舞,大家一起迎接六月六祭祀的到來。集娛神與自娛為一體,砍牛祭祀舞蹈意義更加深遠。

五、結語

砍牛祭祀的習俗承載著一個民族深厚的傳統藝術和文化,任何一個民族都需要自己的民族文化作為精神支柱,若是沒有了民族文化的傳承,這個民族也會隨之消失。隨著國家政策對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2008年,富川瑤族的蘆笙長鼓舞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相信在不久的未來,瑤族的其他民俗祭祀會受到國家的關注,并得以保護和傳承。

而從當下看,六月六祭祀舞蹈祭祀性強,觀賞性不強,雖漸漸受到政府的重視,但仍較難發展。筆者認為可將采風的資料整理,發揮筆者民族民間舞蹈編創的優勢,加強其舞蹈動作的表演性,將平地瑤六月六砍牛祭祀的舞蹈編創成組合形式保存錄像,加進導師的教材中,投入小、中、高校校園進行傳播發展,為平地瑤的民族文化獻出一份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 資華筠.舞蹈生態學導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

[2] 奉恒高.瑤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 《中華舞蹈志·廣西卷》編輯委員會. 中華舞蹈志·廣西卷[G].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

[4] 黃小明,胡晶瑩.舞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 胡克森.試論梅山教的形成及其與道教的關系[J].邵陽學院學報,2013(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