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客家文化滲透于贛南高職語文教育中

2018-05-26 06:55彭穎
文學教育 2018年5期
關鍵詞:高職語文教學客家文化中華傳統文化

彭穎

內容摘要:贛南地區的客家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內容豐富,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贛南地區高職語文教學中,融入客家文化,對于改變高職語文教育困境,豐富語文課程資源,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有著重大意義。

關鍵詞:客家文化 高職語文教學 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是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文化源遠流長,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是語文教育的重要使命。地域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內涵豐厚,表現形式多樣。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將其滲透于高職語文教學中,對于解決現今高職語文教學困境,豐富語文課程資源,改革教學方式,變革課程體系,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及愛國愛家的人文情懷都有著重大的價值和意義。

一.高職語文教育的困境

(一)高職院校的語文課程被邊緣化?,F今,職業院?!爸丶寄茌p人文”的現象嚴重,學校更傾向于學生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的培養,而忽視學生人文素質的養成。語文課程定位不明確,課時縮減甚至不開課,課程可有可無。

(二)教學內容枯燥,教學設施落后,教學方式陳舊,師資力量不足。教師教授的教學內容基本僅限于書本,采用傳統的“介紹作家作品,分析思想情感,歸納寫作特色”三段論的陳舊教學方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多數高職院校在語文教育上投入不足,教師無法使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和網絡微課教學。師資力量也投入不足,專業語文教師很有限,聘用大量外聘教師和非專業教師教授語文課程。

(三)高職學生普遍傳統文化素養基礎較差,語文學習的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我國的高考制度決定了高職學生的入校門檻低,普遍語文素養薄落,學習能力較差。另外學生自身“重功利重實效”,認為語文課程對其掌握技能、就業基本無用。因此缺乏語文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語文課程逃課現象嚴重,這更加使得高職語文教育困境重重。

如何改變高職院校的語文教育困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因地制宜,開掘本地文化資源,將本地文化滲透于高職語文教育中是重要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客家文化對于贛南高職語文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一)有利于豐富語文教育的內容,使語文教育更具多元性與開放型?!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地區都蘊含自然、社會、人文等各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努力開發積極利用?!遍_掘本地文化資源能夠擴展學生語文學習的內涵和外延,使學生的學習對象更加豐富和多彩。贛南地區是歷史上客家人的主要集散地和最大的聚居地,客家人口約占九成,經歷多次遷移,客家人在這里創造了豐富絢麗的客家文化,如山歌、采茶戲、楹聯、諺語、詩詞、民間故事、民謠都是客家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這些滲透于高職語文教學中,將大大地豐富語文教育的內容,使語文教育更具多元性與開放型。

(二)有利于加強學生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愛鄉愛國的思想感情和人文情懷。民俗地域文化是我國民族精神的延續,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贛南客家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薈萃,周敦頤、湯顯祖、蘇軾、辛棄疾、王陽明都曾在此留下名篇,閱讀他們的作品,了解他們的英雄事跡,能讓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精神的感召,激發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形成對家鄉的歸屬感和凝聚力,培養奮發進取的愛國熱情和人文情懷。

(三)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智慧和自身文化素質。要將客家文化滲透于語文教學中,這無疑對教師的人文素養和教學智慧提出了考驗。如何把地方文化資源納入日常教學中,課時如何分配,教學方法如何創新,教學內容如何篩選,教學活動如何開展,評分體系如何構建,這些都是教師要思考和協調的問題。而教師自身也必須加強對客家文化知識的學習,閱讀客家經典文學作品,了解風俗民情,深刻挖掘優秀客家文化的價值,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和客家文化知識水平,這樣才能把客家文化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去。

(四)有利于整合教育資源,優化教材改革?,F階段,各高職院校所使用的語文教材基本為全國統一教材,沒有特色,缺乏有效的針對性,對客家文化教育造成了阻礙。要將客家文化滲透于語文教學中,必然要整合教育資源,進行教材改革,開發適合地方文化教學的校本教材,并以電子教材為輔,讓學生對客家文化更加了解。這對高職語文的教材編訂,教材體系優化與改革都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是語文教學的內在動力。將客家文化滲透于語文教學中則是充分利用學生對地方文化地緣性愛好,讓學生能親身感受和參與地方文化的魅力,提高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三.將客家文化滲透于贛南高職語文教育中的方法與途徑

(一)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多層面、多渠道地將客家文化融入于高職語文教育。雖然課堂教學是欲望教學的主要陣地,但第二課堂的擴展將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是很好的輔助教學方式。

1.充分利用手機、網絡等技術平臺。目前,高職學生對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有著強烈的依賴性,針對此特點和閱讀習慣,可以建立“客家文化”公眾號、網站、微信群、QQ群等,吸引學生關注,并通過這些平臺發布一些經典客家文學作品提供學生閱讀,參與探討和評論,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根據自身愛好自主地獲取相關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開發有關客家文化地微課、慕課。微課、慕課是近幾年推出的新型教學模式,具有學習無空間時間限制、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習到優質的教學資源、課程資源豐富、形式靈活等特點,改變傳統地教學模式,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開發有關客家文化的微課、慕課讓學習方式更加生動、形象,提高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與靈活性。

3.成立客家文化相關社團。在高職院校,學生對社團活動較為熱衷且參與度高。學??舍槍π缘爻闪⒒蚍龀峙c客家文化相關的社團,如“陽明文學社”、“采茶戲社”、“客家山歌社”、“客家方言社”等,廣泛吸納學生和開展活動,既能更好地宣傳和發揚客家傳統文化精神,也能讓學生在活動中更為深刻地了解本土文化,豐富課余生活,提高人文素質。

4.開展客家文化實踐活動?!白x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寓教于樂。贛南各高職院??梢愿鶕數乜图椅幕Y源,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周邊的自然風光、人文古跡,方言土語、風俗民情,利用實實在在的自然人文景觀進行人文教育,這樣既培養了語文實踐能力,又讓學生活動中升華了愛國愛鄉的情感,成為本土文化的繼承者和發揚者。

(二)完善客家文化融入高職語文的課程體系建設。目前,各高職院校普遍開設了大學語文課程,但僅限于少數專業,且課時量相對較少,屬于公共課范疇,相對于專業課而言學生更不重視,滿足于及格就好。因此,必須改革課程結構,淡化公共課與專業課的界限,增加語文課程的授課面和課時量,這是將客家文化融入高職語文教學的基礎和保障。

另外,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在整個高職課程結構中貫穿客家文化教育。不僅要在語文課程中加入客家文化內容,還應根據本地文化特色開設相應的客家文化選修課程,并積極開展一系列專題性研究,如“采茶戲曲研究”、“客家詩詞作品鑒賞”、“客家方言研究”、“客家山歌與民謠”、“王陽明心學研究”等??梢允悄骋晃膶W流派,某一文學樣式,某一作家的作品鑒賞,也可以重點打造富有代表性的“王陽明”、“湯顯祖”等文化品牌。課程結構與體系的完善,使客家文化教育得以實施,讓學生更加全面、具體地感受本地文化。

(三)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彰顯客家文化。如何將客家文化滲透于語文教學中,教學內容的選擇是關鍵。教師應有意識地整合、引入客家文化資源以充實高職語文教育內容??图椅幕且粋€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我們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避免全面鋪開,漫無邊際。這就要對客家文化作品仔細研究,選擇一些具有典范性、審美性又富有思想性的文章。如采茶劇目《釣拐》、羅璇的小說《紅線》、李音湘的詩歌《大庾嶺抒懷》等,這些都是贛南客家文化的經典代表作品,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刻的思想感情,是客家文化與語文教學相結合的典范。同時,要結合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學生喜愛,感興趣的作品。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本土文化素養和教學水平。首先,需要組建一批專業化的語文教師。其次,教師必須樹立本土文化意識,加強自身的客家文化知識學習,閱讀經典作品,了解風俗民情,構建自身的客家文化教學知識體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再次,教師應與時俱進,開闊視野,改變陳舊的教學方式,不斷創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五)編寫客家文化相關校本教材,對現有教材進行完善優化。1.編寫校本教材以針對性的教學。由于各地的地域差異,編入教材的地方文化內容也有所不同,而現行高職語文教材基本為全國統一教材,缺乏針對性,也無法體現地域差異。另外,學生的學習成長經歷不同,專業不同,這些因素都需要專門的,有針對性的教材。而學校根據本地文化和學生情況自主研究的校本教材是很好的解決方式,能補充統一教材的不足,滿足教師教學的實際需要。

2.編制“多樣化”教材。我們可以采用“多樣化”教材,以紙質教材為主,以電子教材為輔,加之慕課網絡視頻、交互式動畫課件、互動PPT課件、面授實錄課件、虛擬場景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技術,將客家文化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多角度,多方式地展現。

3.教材內容太過抽象、深澀,學生無法深入理解;而太過普遍、一般,又沒有特色,不能吸引學生。因此教材的編訂要集知識性、生動性、多彩性于一體,深入淺出,符合學生的需求,以提高高職語文教材的吸引力,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方雪梅.將吳地文學的根扎在蘇南高職語文教育中——利用地方文學資源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

[3]張立英,朱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高職語文教學的融合策略[J].語文建設,2015.

[4]唐群.客家文化與中學語文課程資源的拓展[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8.

(作者單位: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猜你喜歡
高職語文教學客家文化中華傳統文化
唐開大庾嶺路、贛水交通與石固神信仰
淺談中職英語的閱讀教學
高職語文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探究
談如何在小學教育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論孫中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創新
當代中國文化自信的深刻內涵與動力源泉
高職語文教學職業能力培養策略
“閩學四賢”理學思想與閩西北客家文化特質
談客家擂茶文化及其傳承
客家文化外宣材料英譯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