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2018-06-07 09:38趙韋韋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8年9期
關鍵詞:行為習慣

趙韋韋

摘 要 葉圣陶先生說過:“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绷晳T伴隨著人的一生,影響人的生活方式和個人成長的道路。習慣對人極為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習慣是人生最大的指導”。所以,我們應該從小開始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需要在幼兒園階段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訓練。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最重要的就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因此,原生家庭、幼兒園環境以及社會的整個大環境,都會對幼兒的行為習慣養成產生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 幼兒園階段 行為習慣 自身能力 科學方式

幼兒園階段是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關鍵階段。對幼兒的行為習慣的培養,需要教師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制定科學的培養計劃,也需要聯合家長與社會,共同完成幼兒的行為習慣培養的工作。多方力量形成合力,讓幼兒在行為習慣的培養方面不至于感到矛盾。幼兒教師要加強自身能力修養,做幼兒行為習慣培養的榜樣。

1在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中,特別要注重言傳身教的作用

親其師,信其道,老師怎么做,幼兒往往也會照樣學。所以對于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不僅要落實在口頭上,更要從行動上給幼兒樹立榜樣。如果幼兒教師在平時教育幼兒的時候,說的頭頭是道,而在自己的行動上卻完全相反,幼兒可能在內心中就會感覺到非常的困惑,就不知道在遇到同樣情景的時候,自己到底該怎么辦,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教師對幼兒開展的行為習慣教育是失敗的。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求幼兒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同時,在與幼兒進行溝通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方式方法,要在尊重幼兒的前提下去進行教育活動。如果教師在與幼兒對話時表現出不尊重的態度,就算他說的道理再對,也會很難讓幼兒聽到心里。而且教師對幼兒的不尊重態度,也極容易讓幼兒感到心理上受到傷害,對他們的健康成長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每一位幼兒教師都要做一名讓孩子們喜歡的教師,當孩子們喜歡教師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的去模仿教師的道德品行。也就是,自然使得親其師信其道的作用得到發揮。不管是在室內還是室外的活動中,教師都要特別注重保護環境,尊重他人,這事一定要記住,幼兒會把教師的所有一舉一動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并且會在以后自己的行為中表現出來。因此,教師的榜樣作用一定要發揮好。

2利用第一印象的積極作用,塑造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幼兒的生活經驗比較缺乏,正是因為如此,在他們接觸這個社會的時候,第一次的經歷往往讓他們印象非常深刻,而且從記憶的持久度上來講,持續時間也非常的久遠。所以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行為習慣的訓練中,要特別注重第一次對他們的影響作用。所以再讓幼兒,第一次做什么事情的時候,教師就要耐心的講解,并做好示范,保證幼兒第一次就能做得非常好。那么,在以后幼兒出現了相同的行為表現時,教師只需要通過鼓勵的方式加以強化就可以了??墒侨绻處熢谟變簩嵺`之前沒有注重講解,幼兒在理解不清的情況下去進行實踐,就會出現各種錯誤,從而在信心方面受損,如果幼兒長時間的采用錯誤的方式進行實踐,在糾正的時候也就變得更難。所以,在示范了之后,幾乎所有的幼兒都能夠做得非常好。這也就提示我們很多時候,幼兒做的不夠好,可能也是因為老師教得不夠細心。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斷的將自己的教學水平進行提高。

3聯合家長與社會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了與老師接觸的時間較多以外,其次就是與家長?;蛟S幼兒與家長接觸的時間要更多。家長和老師在幼兒園行為習慣塑造方面的要求要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話,會給幼兒造成困擾。孩子在幼兒園一個樣,在家一個樣,這樣,不利于孩子習慣的養成。幼兒習慣的形成鏈,就會被家長的暗示、默許所打斷,而沒有形成一致性、一貫性、持續性。所以為了避免家園不一致所帶來了負面影響,教師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特別注重與家長的溝通,在培養幼兒行為習慣方面,教師要與家長溝通自己的理念,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當家長不理解老師的做法時,就很容易在做法方面難以與老師做到一致。平時,教師可以與家長通過面對面的交流,也可以通過在互聯網上的交流。尤其當發現某個幼兒在行為塑造方面,總是難以持久的時候,就更是需要及時的與其家長進行溝通。溝通及時,就可能會將問題及時的解決掉,如果不及時,就只能等待教育效果被抵消的后果了。

4環境的教育對幼兒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幼兒學習的途徑應是具體直觀的良好的環境可以刺激孩子的行為習慣。游戲是進行幼兒教育的形式,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形式,也是幼兒最能接受的教學方式。游戲過程中,幼兒最容易進入角色,接受教育,通過游戲,幼兒能將學到的東西親身加以體驗,加深印象,逐步融入日常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老師在平時教學活動中也要通過講故事,唱兒歌等幼兒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幼兒明白不好的習慣會給人們帶來危害,良好的習慣會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對個性的發展和優良品質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響。

總之,在幼兒園教學中,對于幼兒進行行為習慣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候這項工作的順利完成,需要教師、家長和社會的共同配合。教師在開展行為習慣塑造活動時,要征得家長的支持,這樣才能使得教育的效果真正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 林海萍.家園配合,共塑幼兒良好行為習慣[J].教育導刊,1998(S2).

[2] 張文君.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優化幼兒教育教學質量[J].黑龍江科學,2015(08).

[3] 郝志敏.幼兒園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思考[J].才智,2016(02).

[4] 王華,管馨怡.家、園合作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J].中國農村教育,2015(Z2).

猜你喜歡
行為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討
多動癥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策略
初中生行為習慣養成策略新論*——以禮樂文化涵養初中生行為習慣
行為轉變理論在培養中職護生衛生行為習慣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