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路徑探討

2018-06-08 10:04肖姣平謝勇軍
科教導刊 2018年4期
關鍵詞:改革路徑思政課互聯網+

肖姣平 謝勇軍

摘 要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給高校思政課改革帶來了種種亟需正視的挑戰。高校思政課教學者應該直面挑戰,勇往直前,始終堅持鞏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在多元價值中確立主導價值觀,建設“互聯網+”品牌陣地,創新高校思政課教學載體,培養符合“互聯網+”時代的高校思政隊伍,彰顯思政課教師的教育主導性,切實增強高校思政課的時代感和吸引力。

關鍵詞 “互聯網+” 思政課 改革路徑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2.037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Path of College Ideological

Courses in the Era of "Internet +"

XIAO Jiaoping, XIE Yongjun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uhai, Guangdong 519090)

Abstract The coming of "Internet +" era brings a lot of challenges to the reform of college ideological education. A teacher who is engaged in the politics of politics education should face the challenge, go forward, always adhere to the consolidation of Marxism ideology, establish the dominant values in the multiple value,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et +" brand position, innovate the teaching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lti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ms that meet the "Internet +" era, show the teacher's education dominance,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time and attraction of college ideological education

Keywords "Internet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reform path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作為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容置疑。目前,雖然一些高校思政課教師能夠受到學生的青睞,但是在大部分高校,思政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仍然不盡如人意。如何讓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真正浸潤學子心,高校思政課無疑需要改革。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1]這一論述為新時期高校思政課指明了方向,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與此同時,“互聯網+”正在全方位變革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給高校思政課改革帶來了種種亟需正視或者相當嚴峻的挑戰。

1 “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面臨的新挑戰

1.1 “互聯網+”開放性特點弱化了高校思政教育者的權威性

傳統的高校思政課教學主要依靠教育者對教育內容的預先設計,通過課堂教學和師生之間的面對面的交流互動,從而進一步實現思政課的育人目的。誠然,受教育者是在教育者的引導下接受知識、思想熏陶和情感陶冶。雖然這種由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的質疑聲音不絕于耳,但它卻成功地確保了教育者的權威性。然而,伴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青年大學生們的主體意識、民主觀念和思維方式等都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成為了與教師主體平等的積極參與者;更為重要的是,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拓展了思政課教學的領域與空間,大學生可以隨處隨地獲得自己需要的各種資源和信息,并且能和教師同步甚至可能更早獲得豐富的教學資源;還可以通過不同平臺與專家學者或知名人士進行問題咨詢和平等對話。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值得充分肯定并具有積極意義的現象。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教育者的主體權威性大打折扣甚至被弱化。

1.2 “互聯網+”的信息海量性特點沖擊了高校思政課倡導的主流價值觀

宣講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政課的本質所在。然而,在互聯網這個浩如煙海的信息集散地,人人都可以運用QQ、微信、微博、論壇等“互聯網+”平臺議論時事,針砭時弊,評論政府,這無疑給高校思政課倡導的主流價值觀帶來相當嚴峻的挑戰?!耙越陙沓霈F的英雄被污名化現象為例,黃繼光、邱少云、劉胡蘭、‘狼牙山五壯士大家耳熟能詳的英雄先后被質疑,一些不分是非、顛倒黑白、大放厥詞的言論大行其道?!盵2]更為嚴重的是,這些事情卻能夠快速地吸引大眾眼球,甚至一遍又一遍地反復上演,從而導致部分青年大學生也一味跟風,這種趨勢的發展最終與高校思政課倡導的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換言之,高校思政課教師努力宣講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進行積極、正面的引導,然而,學生時時通過新媒體工具接觸諸多消極、負面的信息,進而形成不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根本而言,“互聯網+”時代如何充分利用網絡陣地有效傳播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年大學生辨別是非,價值澄清,是高校思政課改革面臨的新挑戰。

1.3 “互聯網+”的信息碎片化特點削弱了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思想性

傳輸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諦與實質,幫助大學生運用其立場、觀點和方法去透辟分析和有效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政治鑒別力和反思能力是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應有之義。然而,“互聯網+”平臺在打破學習時空限制的同時也將知識內容嚴重地碎片化,青年大學生利用一些零碎時間涉獵一些零碎知識,在學習時囫圇吞棗、淺嘗輒止,逐漸養成懶于知識加工、懶與思考、惰于深思的習慣,這種現象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不言而喻,“互聯網+”平臺為大學生提供了唾手可得的學習素材,但無形中也讓他們逐漸喪失閱讀的專注能力和反思能力。而高校思政課教學中恰恰要著重培養這種沉思能力和反思能力。故而,“互聯網+”的信息碎片化特點不僅無情地把大學生的專注能力和反思能力撕成碎片,而且某種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思想性,這一趨勢的發展必然與高校思政課的思想啟迪、育人功能漸行漸遠。

2 “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的新路徑

2.1 始終堅持鞏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在多元價值中確立主導價值觀

堅持不懈地宣講馬克思主義理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政課教師本職工作的應有之義。然而,目前不可忽視的網絡輿論狀況著實令人堪憂:一些事件在社會現實生活及日常生活中發端,能夠快速在網絡上發酵,由于網民素質參差不齊導致線上線下的評議紛繁復雜,甚至占據強勢的非理性網絡評論能夠湮沒理性發言。對于這種現象,高校思政課教師有必要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以青年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和大眾化的語言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引導大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思維方法去實時深刻分析網絡熱點問題,為網絡的良性發展“鋪路搭橋”,成為積極引導網絡的“網評員”;同時,還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避免思政課的價值多元化,有效防止高校思政課被消極的、負面的信息侵蝕,讓“互聯網+”平臺更好地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服務。

2.2 建設“互聯網+”品牌陣地,創新高校思政課教學載體

毋庸置疑,善于運用“互聯網+”建設品牌陣地、創新教學載體則是增強高校思政課吸引力和親和力的關鍵環節。一方面,我們需要借助“互聯網+”技術全力打造傳統教學載體升級版,比如一些高??梢跃o密結合自身專業優勢和特色深度開發品牌化的網絡思政課程,有效進行網絡化、視聽化和數字化改造,積極投入到“思政課微課”“思政課慕課”建設中,打造以“互聯網+”為平臺的高校思政課程;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課教師應該主動發揮“微博、微信朋友圈、公眾號、新聞客戶端、自媒體手機應用APP”等新媒體的優勢,打造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網絡工程,積極組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論壇、豐富紅色網站,傳播正能量。概言之,在“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要不斷提升信息化水平,積極運用“互聯網+”新平臺,不斷創新教學載體,將課堂教學延伸到網絡教學,實現線上線下、現實性與虛擬性的優勢互補、相得益彰。

2.3 培養符合“互聯網+”時代的高校思政隊伍,彰顯思政課教師的教育主導性

培養一支政治堅定、知識淵博、業務素質強、熱愛教育的思政隊伍是提升高校思政課的活力和實效性的內在旨意和重要保障。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需要全面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正意蘊,深刻解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與實踐成果,潛心向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不斷提升理論素養和思想道德素養。更重要的是,高校思政課教師應與時俱進,以開放的心態和跨界的思維主動接受并學習其他學科的專業知識,尤其是努力學習現代信息網絡理論知識,提升信息洞察力、鑒別力,日益提升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具備良好的網絡道德素質。唯有如此,高校思政課教師才能更充分更有效地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活動中帶領學生“從游”,為學生傳道受業解惑,以自身的言傳身教真正感染學生,讓思想理論春風化雨般浸潤青年大學生心田,讓他們真正“轉識成德”。一言以蔽之,只有高素質的思政隊伍才能更有效地實現思政課的育人功能和作用。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的探索任重而道遠?!盎ヂ摼W+”時代的到來讓高校思政課的改革面臨諸多嚴峻的挑戰。高校思政教師應該直面挑戰,始終堅持鞏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在多元價值中確立主導價值觀,建設“互聯網+”品牌陣地,創新高校思政課教學載體,培養符合“互聯網+”時代的高校思政隊伍,有效彰顯思政課教師的教育主導性,無疑是當前高校思政課改革、切實增強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和吸引力的有益嘗試。

基金項目:廣東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課題《“互聯網+”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研究》(編號:2017SZY141),主持人:肖姣平;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校級項目《“互聯網+” 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徑研究》(編號:XJMS2016011),主持人:肖姣平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9(01).

[2] 龍斌.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如何有效傳播正能量[J].紅旗文稿,2015(17):19.

猜你喜歡
改革路徑思政課互聯網+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互聯網+”背景下開放大學交互式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應用
新時代軍校思政課鑄魂育人的新形勢新挑戰新路徑探討
“小三明治式”議題中心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運用
大數據背景下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
高職美術教育的現狀及教學改革路徑探析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煤炭企業財務管理改革路徑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