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中心”城市信息化建設研究

2018-06-13 10:38邵云千連澤杰路升升
中國市場 2018年16期
關鍵詞:廊坊

邵云千 連澤杰 路升升

[摘 要]“微中心”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的提出,是推動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如何規劃建設“微中心”,成為一個重要課題。以河北廊坊為例,在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大北京”輻射與“環渤?!眳^域經濟圈的形成,為廊坊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機遇。城市信息化是信息化與城市相融合的產物,提升廊坊“智慧”水平,有利于廊坊的招商引資,吸引京津企業轉移。文章從城市信息化建設角度入手,分析如何建設好“微中心”。

[關鍵詞]“微中心”;城市信息化;廊坊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192

“微中心”概念的提出是為破解周邊承接地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落后等難題而產生的,將廊坊作為“微中心”,從而縮小與京津社會服務落差,吸引京津企業轉移,城市信息化建設將有力促進“微中心”的建設與可持續發展。

1 “微中心”與城市信息化概念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建設集中承接地和“微中心”,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拔⒅行摹笔侵概c大都市中心城區保持適度的空間距離,通過承擔某種特色城市功能,與中心城形成功能互補、有機聯系,且自身具有一定的集聚能力、能夠實現職住相對平衡的區域性小城市或者功能性板塊。[1]

城市信息化即“智慧城市”,一般來說是指能夠充分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2]

2 “微中心”建設與城市信息化建設的關系

“微中心”概念的提出是為破解京津轉移企業承接地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落后等難題,廊坊作為“微中心”必須要培育城市核心功能,與京津形成有機聯系,實現區域平衡,同時又能兼顧當地產業高效可持續發展,形成產業集聚,“智慧城市”能整合集成區域間的電子信息,有助于政府進行城市規劃,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推動小微企業產業集聚形成規模效益,為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優質的發展平臺。城市信息化建設能深度改善廊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與京津兩地落差大的現狀,為廊坊的縱深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能幫助廊坊作為“微中心”更好地疏解非首都功能,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3 廊坊信息化建設現狀

城市的信息化理論,是一種基于城市成為信息中心而引發的理論,認為城市是信息的聚集與擴散中心,是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基地?;诂F有城市信息化理論研究,得到結論作為信息節點、信息技術先進的城市或區域發展較快;而遠離信息化的城市將成為“邊緣城市”,其發展滯后。因此城市信息化建設對城市的規劃、發展尤為重要。[3]

2008年,廊坊市將市政府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設在信息產業局,并于2010年成立了廊坊市信息資源管理辦公室,以加強全市政府機構的信息化建設。從2010年5月開始,與北大電子政務研究院合作編制了《廊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二五規劃》。同年編寫了《廊坊市公務網絡整合建設方案》,明確提出了“四統一”的網絡整合建設思路廊坊。2012年建設廊坊市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同年被河北省列為首批智慧城市建設試點之一。2013年被住房城鄉建設部列為首批9個智慧城市試點之一。2014年2月,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2016年發布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規劃。2017年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量規模居全省第一。廊坊市信息化發展有了較大進展,但與京津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信息化發展仍處于相對落后局面。

4 廊坊城市信息化發展滯后原因探析

(1)京津輻射作用制約了廊坊城市信息化發展。廊坊地處京畿,位于京津走廊,受京津輻射作用明顯,城際交通便利,導致的“潮汐式”現象,即人才、資源呈潮汐式向北京、天津集中。

(2)政府在電子信息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市場作用難以發揮。從廊坊的電子信息發展現狀中可以看到,政府在電子信息發展方面處于強勢地位,現有的電子信息發展基礎、市場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服務于企業的電子信息系統發展相對滯后,政府對電子信息領域的管制較多,對企業物聯網、大數據等電子信息網絡建設沒有足夠重視。

(3)廊坊對電子信息企業、人才、資源吸引力不足。北京的中關村,通州、亦莊的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基礎設施、社會服務完善,信息資源價值高,市場廣闊。與此相比,廊坊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在資源、地理位置、基礎設施、政策支持上與北京有較大差距,使得廊坊高新技術開發區對人才、資源吸引力不足。

5 如何推動廊坊城市信息化發展助力“微中心”建設

(1)完善基礎設施體系,重視電子信息化支撐服務能力。發展核心工業軟硬件,推動工業軟硬件與工業大數據平臺、工業互聯網、工業信息安全系統和智能裝備的集成應用。提升工業云與大數據服務能力,提升工業云平臺系統解決方案供給能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建設研究制定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防護標準,逐步完善工業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推動企業建立工業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機制。

(2)構建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新體系,鼓勵創新創業。支持大企業建立“互聯網+”創業孵化,京津冀大企業協同創新。完善小企業創新創業服務體系。鼓勵發展研發創新服務,促進產學研相結合。

(3)鼓勵發展智慧化產品,引進智能設備,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發展智能汽車、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能建材家居等新型智能產品的測試驗證環境、示范運行場景和基礎數據平臺,提升檢測認證公共服務能力。做強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加快傳統制造業生產設備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改造。[4]

(4)重視重點工程的培育。制造業創新創業工程、企業管理能力依托電子信息化提升工程、電子信息核心技術的研發等工程培育要引起政府的重視,同時政府應積極引導,發揮市場作用,推動行業發展。

(5)政府要不斷建立健全電子信息、工業信息安全保障系統。電子信息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政府從旁保駕護航。提升行業信息安全防護能力政府要鼓勵行業組織開展工業信息安全應急和攻防演練,針對工業領域信息系統的高級可持續威脅,建設工業云、工業大數據信息安全檢測和預警平臺。

(6)重視人才培養與人才吸引。廊坊“潮汐式”人才、資源流動制約著廊坊城市信息化發展,因此人才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政府應重視人才,加大人才培養投入,鼓勵企業培訓、吸引人才。

(7)加強國際間交流合作。積極開展多邊國際交流,借鑒國際先進科學技術與經驗,同時能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作為信息通信企業積極“走出去”,為廊坊帶來更多機遇和更廣的發展空間。

6 結 論

城市信息化發展日新月異,“智慧城市”的建設能有效改善廊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與京津落差較大的現狀,城市信息化是“微中心”建設的有力推手。當前政府重視、市場發展前景廣闊,廊坊的電子信息化發展有其特有的優勢,近年來發展狀況良好。廊坊作為“微中心”在城市信息化建設上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才能更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參考文獻:

[1]趙弘,張靜華.以“微中心”建設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J].區域經濟評論,2017(3).

[2]李海桐,馬欣冉,楊新繪,等.廊坊智慧城市建設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19).

[3]王梓湘,趙華義.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廊坊市信息化發展問題[C].對接京津體——京津冀協同發展(對接京津與環首都沿渤海區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論文集,2016.

猜你喜歡
廊坊
招商銀行有限公司廊坊分行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分行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分行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廊坊分行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廊坊分行
廊坊專場(二)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廊坊分行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廊坊分行
廊坊高級技工學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