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效益和挑戰

2018-06-13 09:01祁斌
學周刊·上旬刊 2018年18期
關鍵詞:義務教育營養農村

祁斌

摘 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自2011年以來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依舊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該認真分析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的效益和面臨的挑戰,并就如何應對挑戰,提出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8-017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8.111

一、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效益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以來,取得了不錯的社會效益,得到了更多人士的關心和重視,同時也得到了學生、家長、學校、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概括來講,其取得的社會效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調查問卷、走訪調查等形式的調查報告顯示,對于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這一計劃的落實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高度贊賞,滿意度達到了90%。

2.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計劃的實施對于改善學生的營養狀況,尤其是改善一些貧困山區學生的營養狀況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在計劃實施以前,很多學生都不吃早點,或者糊弄地吃一點;計劃實施以后,學生的飲食得到了保障。這樣一來,對于農村貧困地區學生家庭經濟壓力的緩解有著很好的改善和促進作用。

3.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學生的營養狀況,而且還能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之所以說能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是因為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鼓勵試點地區學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幫助其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

二、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挑戰

由上述分析可知,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帶來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尤其是對于當地來說,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但事實上,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一)所提供食品的結構單一,缺乏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通過調查發現,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試點地區為學生提供的膳食結構比較單一,大多數以谷類為主,肉、蛋、豆制品、新鮮蔬菜、水果等攝入量比較少。部分地區為學生提供的加餐主要是一些含蛋白質比較低的小面包、小糕點、淀粉腸以及乳酸飲料等,而這些食物并不能真正地改善學生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攝入不足的現狀,也就是說,并不能達到理想的計劃實施的效果。

(二)食堂工作人員缺乏完善的營養知識結構體系

據調查,對于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在試點地區中只有49.6%的學校采用的是食堂供餐的模式,很多試點地區就是在課間為學生發放一些小面包、乳酸菌飲料和淀粉腸。同時,試點學校的很多食堂工作人員都是當地的農民,他們并沒有專業的營養知識結構體系,在配餐和做飯的時候也很難充分地考慮到學生所需要的營養,從而容易出現為學生提供的食物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和理想實施效果的實現。

(三)后勤經費無保障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無疑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校后勤部的工作量,而這一工作的高效、高質完成就需要一定的經費作為根本保障。但在一些試點學校,尤其是一些貧困地區的學校,后勤經費本來就不足,再加上工作量的增加,就很難保證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正常實施,而且一些貧困地區的學校在運輸食物的過程中由于交通不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沒有充足的后勤經費作保障的前提下很難保障計劃的順利實施。

三、 應對挑戰的措施

在簡單地分析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效益和挑戰之后,我結合自身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和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就如何有效地應對這些挑戰,確保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高效實施,提出了如下幾點建議。

(一)政府要適當增加投入力度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順利實施離不開政府人力、財力、物力的支持,在分析了上述挑戰之后,需要政府在可能的情況下,適當加大相關資金的投入力度,能夠保障供餐增加的運營成本、學校食堂管理費用等。地方政府能夠在中央財政補助的基礎上,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適當地提高補助的標準,擴大收益的范圍和學生人數。同時,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對此項工作做好監督和控制的工作,做到各個部門有任務,人人肩上有責任,確保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能夠順利、高效的執行和落實。

(二)提高食堂工作人員的營養知識結構和技能

提高食堂工作人員的營養知識結構和技能也就是說通過加強對既有工作人員的培養和指導的力度,引進更多懂得營養學專業知識的人才,提高考核和檢查的力度等形式,來因地制宜地利用當地的食物,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營養更為均衡的食物,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加強對國外先進經驗的借鑒

相比于我國,國外有很多國家在學生營養改善方面起步較早,也有著很豐富的經驗,例如美國的《國家學校午餐法》,日本的《學校午餐法》都將學生的午餐納入了規范化的操作范疇。除此之外,日本還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開展食育工作,學生在就餐的過程中不僅能夠讓身體得到必要的營養,同時也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營養知識。鑒于此,我國也應該根據國情和各個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在國外現有的經驗和基礎上不斷地創新和更新優化,制定出更加適宜、可行的實施方案,以此來更好地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四、 結語

總的來說,將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落到實處,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而此項工作的落實和理想效果的取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長期努力和完善的過程。所以,作為相關工作人員,我們需要明確自身的責任和重任,在實踐工作中努力探索和研究,為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高效落實建言獻策。

參考文獻:

[1] 劉文艷.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研究[D].江西農業大學,2016.

[2] 羅忠勇.深化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對策研究——以貴州為例[J].貴州教育,2014(2).

[3] 張治勇.實施好學生營養餐工程要把握的幾個要點[J].甘肅教育,2015(13).

猜你喜歡
義務教育營養農村
眼睛需要營養嗎
蔬菜與營養
蔬菜與營養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背景下教師資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讀
信息技術走進山區教育,揭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新篇章
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問題研究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營養?!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 新一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