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導高年級學生編寫課本劇的嘗試與探究

2018-07-05 09:11吳志誠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8年1期
關鍵詞:趙王廉頗秦王

吳志誠

課本劇是把課文中敘事性的文章改編成戲劇形式,以戲劇語言來表達文章的主題。編寫課本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小學階段,課程標準雖然沒有提出要求學生創作劇本,但在不少的課文后面安排了“演一演”之類的題目,這就使得在高年級指導學生編寫課本劇具有了可能性與必要性。筆者在實踐中進行了以下的嘗試與探究。

一、明確目標,選擇文本

利用課文進行課本劇的編寫,首先必須選擇合適的文本。所謂適合的課文一般具備這些特點:一是劇情容量小但吸引人;二是人物角色有鮮明的個性特點;三是文本有大量留白,概述描寫居多。以《將相和》為例,“完璧歸趙”和“負荊請罪”課文中已經描述得比較詳細,改編難度小,但訓練的效度不高?!皾瞥刂畷鼻楣澓唵?,學生改編劇本的空間比較大,具有一定挑戰性。請看原文片段:“趙王到了澠池,會見了秦王。秦王要趙王鼓瑟。趙王不好推辭,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會上,趙王為秦王鼓瑟?!边@段文本有如下特點。1. 劇情容量小,可作為獨幕劇,但是情節生動:秦王強勢趙王認慫,藺相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2. 人物個性鮮明:趙王隱忍,秦王驕橫,藺相如智勇。3. 文本留白多:秦王如何要求趙王鼓瑟,趙王如何勉為其難;“在澠池會上,趙王為秦王鼓瑟”這話由誰來說,會有什么樣的個性表達;藺相如如何要求秦王,秦王如何拒絕……文字的空間就是學生自由發揮的地方。通過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對話情景,豐富人物語言表達。這種想象表達的實質是對學生將敘述文字轉化為對話的專項訓練,有效激發了學生運用情景想象進行寫作的學習動力。

二、聚焦表達,塑造人物

在習作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寫出人物個性是難點。課本劇的寫作則為學生進行人物描寫訓練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一般說,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指導學生在編寫課本劇中聚焦表達,塑造人物。

(一)轉化。從敘述的文字到劇本的臺詞,對文字轉化的過程就是對文本二度創作的過程。在課本劇寫作中,聚焦臺詞的創作對于提升學生的人物語言描寫水平有很大的幫助。1. 依托情節讓語言描寫更加具有對話的情景性。臺詞是角色的語言,轉化后的文字是否有條理、語義是否清晰,是否具有對話的情境性是檢驗劇本臺詞成功與否的標準,而這個過程正是學生學習人物對話描寫的有效途徑。2. 依托情節讓語言描寫更加符合人物的內心體驗。這是劇本改編過程特有的創作過程,即通過自己對人物角色的理解,將書面語轉化為口頭語言,這需要改編者形成自己的閱讀理解。例如《負荊請罪》這個片段:“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為什么要怕他呢!”?搖在習作交流中,兩位學生的改編引發了大家的討論。臺詞1:藺相如(看到廉頗騎馬過來)快快,停車!把車趕回去!臺詞2:藺相如(看到廉頗騎馬過來)停車!快把車趕回去!這兩句臺詞哪一句表達的效果好一些呢?有的學生認為臺詞1連用了兩個“快”體現了藺相如內心的急和對廉頗的“怕”,這樣的表現也與手下人的感覺“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相一致。也有的學生認為臺詞2把“停車”放在前面,比較符合藺相如的身份特點,他的職務比廉頗高,也并不是真的怕廉頗,這么做只是不想與廉頗見面發生不愉快。兩種意見都有一定的道理,雖然教師最終沒有給出唯一的意見,但是這樣的探究正是學生走入文本,體驗角色內心的過程。

(二)增加。學生編寫課本劇是基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的,文體的轉化也必將帶來思考的深入,隨著閱讀體會的深入,在二度創作中會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體驗。1. 增加舞臺提示。劇本中的提示語和平常人物描寫中的動作、表情修飾詞的作用是一樣的,學生通過學習發現由于有演員的能動發揮,所以留在劇本中的表演提示語的數量比較少,但卻是點睛之筆。引導學生揣摩表演提示語的過程就是學生品味語言韻味和表現力的歷程。例如在對《澠池之會》進行劇本改編時,學生對以下幾個問題產生了興趣:缶是什么東西?藺相如為什么要用“擊缶”來回擊秦王的傲慢?借助了一定的資料,如相關的影視文學作品,還有一些歷史記載,學生對這個細節有了自己的看法。有學生設想秦王傲慢地要求趙王鼓瑟之后,藺相如應該是隨手拿起宴席間的缶,表演中可以加上一個倒去其中的食物的動作,這樣的“一拿”“一倒”“一捧”可以體現藺相如面對秦王的咄咄相逼,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膽略。這三個動作在寫入藺相如的舞臺提示之后,豐富了劇本的表演效果。舞臺提示的揣摩實質是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劇情、人物角色,認真推敲細節,讓學習體驗更加深刻的過程,對于提升學生的人物描寫能力是很有幫助的。2. 增加配角戲份。課本劇的編演既要立足于課本,忠實于原著的精神,又不能依葫蘆畫瓢。為了使事件更加集中、戲劇沖突更加尖銳,我們鼓勵學生開放思維,大膽地對原有故事情節進行適當的想象和添加,可以加入適當的配角并增加其戲份,以豐富劇情描寫。例如:《景陽岡》中“喝酒”這個部分,原文中只有店家與武松兩個人物出現,可是有學生別出心裁地設計了店小二一同來相勸這個情節,一下子豐富了劇情,讓武松的倔強有了更多的陪襯。配角的設置體現了學生對文本個性化解讀的能力,同時對于提升學生的習作構思能力也是很有幫助的。

三、付諸實踐,品鑒修改

課本劇比常見的帶角色描寫的課文片段更適合進行分角色朗讀與表演。課本劇的編寫為表演課文內容創設了更好的基礎,且容易調動起學生的表演興趣。而將課本劇進行表演實踐是對創作的文字進行修改的最好的途徑。來看《澠池之會》這個小片段:藺相如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說∶“請您為趙王擊缶?!鼻赝蹙芙^了。藺相如再要求,秦王還是拒絕。在劇本里,秦王的兩次拒絕該怎么寫臺詞,學生各有各的說法。比較常見的,不少學生是這樣寫的,藺相如:請您為趙王擊缶!秦王:不要!藺相如:請您為趙王擊缶!秦王:不要!“不要”或者“不可以”“不行”等類似的臺詞適用于當時的秦王嗎?還可以有哪些臺詞符合那個場合的秦王呢?筆者適時出示了《東周列國志》片段:“秦王怒,色變不應。相如即取盛酒瓦器,跪請于秦王之前,秦王不肯擊?!辈⒆寣W生在實踐中演一演,討論一下。特有的情境為他們創造了語言實踐的機會。學生越是投入表演,就越會積極主動地對課文內容進行逐層深入地體驗,所呈現的劇本就越豐富細膩。在演的過程中,學生給了秦王加了不少戲,例如:表情戲——秦王:(生氣)哼!動作戲——秦王:(拂袖)大膽!語言戲——秦王:你一個小小的大夫也敢要求本王擊缶?!當年獻璧之事欺騙本王的賬還沒有算呢!波莉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樣的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從以上片段來看,讓學生自己動情去演,動腦去想、動筆修改,這樣的實踐是給了學生一個驗證并改進課本劇的機會,學生也在積極的言語實踐活動中激活了創造性思維,加深了對文本的體驗,有效提高了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四小學)

猜你喜歡
趙王廉頗秦王
掬一捧光陰,握一份當下
趙王骨折
趙王骨折
忠誠老將廉頗晚年“背叛”趙國
藺相如說話前后矛盾嗎?
《將相和》縮寫
負荊請罪
真實廉頗:膽小懦弱并非英雄?
食客
廉頗并非真英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