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支教生教師身份適應性問題與培養策略研究

2018-07-14 02:05張麗
師道·教研 2018年7期
關鍵詞:支教適應性身份

張麗

支教實習是中國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新發明,是師范生職前教學實踐能力培養的一種較新模式,集教育實習與支教為一體,支教生具有雙重社會角色——學生與職前教師,因此大學生支教不可避免地感受職業困擾、遭受“現實沖擊”,它使得一些師范生就此產生挫折感,并進而影響甚至阻礙其專業成長。以教育社會學的觀點來看,教師生涯是從教師身份的適應開始的。教師身份的順利適應,是教師整個職業生涯中最為濃彩重墨的一筆。因此,了解支教生的教師身份適應性問題,探討有效的方法策略成為必然。

一、英語支教生教師身份適應性問題分析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參與本次實踐研究的150位外語系大學生進行了多方面的數據調查分析。同時,研究采用訪談、征集實踐反思等方法,對支教生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梳理,概括出支教生的教師身份不適應性表現在以下方面。

1.缺乏對現實自我的正確認識

具備基本專業素養的同時缺乏自信。支教生雖然初步具備教師基本職業素養,但由于還沒有放下自己學生的身份,將自己等同于所教的學生,缺乏對自己教師身份的認同,不能將自己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導致面對學生的不自律時產生恐懼感和挫敗感。在管理和教學上不自信不大膽,很容易在學生眼里露怯,會在很短時間內失去教師應有的威信。與之相對比,新入職教師則能夠立刻接受身份轉變,并將自己放在一名教師的位置上,當面對上述同樣問題時,會表現得勇敢很多,成熟很多。

不能根據職業要求及時調整自己,揚長避短適應職業需求。當支教生以獨立的個體去面對比自己龐大的學生群體感受到危機時,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失去了調整的最佳時機。事實上,個體是有個性和足夠能量調整適應的,主要因為沒有足夠認識個人身份的轉換。

2.缺乏對實戰課堂教學的認識

缺乏對教材的分析。支教生普遍表現在對課堂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授課節奏、課堂活動的組織上,把控性較低。作為教師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研究教材以及針對學生的各種考試,從而確定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進行充分而科學地備課。支教生和新入職教師,都因為缺乏經驗和深入研究,在實戰課堂教學過程中走彎路,但兩者的表現不同。支教生對教學內容的認識還停留在個人認知和需求上,往往會因為所教內容過于簡單而放松了對備課的要求,讓學生看出你教學能力上的單薄。

缺乏對學生的了解。備課除了備知識、備設計,還有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備學生。教師個人的課堂教學理念和任何完美的教學設計,都需要學生的認可、參與、反饋而得以實現。支教生因為身份還沒有適應,還不能主動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自己的備課是否科學合理,會因為課前準備不充分或考慮不周全,從而忽略了活動進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學生問題。

3.缺乏對教師職責的認識

支教生單純地認為教師的職責就是教好每節課,其實遠遠不止如此。教師每天的工作,要和許多的細節打交道,處理瑣碎的學生和教學事務,以保證學生在校期間一切活動的順利進行,這就意味著,學校里的一切事情都屬于工作范疇。與之相對比,在職教師每天的工作是密不透風的,整天在處理和面對學生事務中度過。

教師個人要擔負對學校、家長、學生、年級、備課組的責任,每個人既是獨立的個體也是集體的一部分,這些責任會直接轉變成教師個人職業發展的動力和壓力。支教生因為教師身份沒有得到很好地適應和實踐,所以,暫時感覺不到這份責任和壓力,工作的動力也相對減低。與之相對比,新入職教師在第一次考試過程中,就開始接收到這份壓力的來源,在各類家長會、家訪、各層級的質量分析會后,會深刻感受到這份職業的責任,這也將成為個體教師今后發展的動力源泉。

4.缺乏對自身規劃發展的認識

教師個人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對職業的追求應該成為每一位師范生必備的品德。教師個人特色養成、從合格教師發展到優秀教師,經歷這些專業路程才能領悟到教師職業的魅力。支教生對自身前途還沒有確定性,可能還處在困惑猶豫或者多重選擇中,他們能夠認識到支教階段的重要性。

二、英語支教生教師身份適應性培養策略

1.準確定位,充分利用“雙導制”,自主發展

角色認同事實上是個體角色行為的自覺調節機制,是知情行的統一體。它是個體角色認知經驗、情感經驗與行為經驗的整合結果,其實質是思想上和行為上對角色的趨同扮演。這就要求支教生首先要認清身份適應性中出現的個人問題,進行主動調整,主動學習,主動爭取個人鍛煉的更多機會。

支教生不同于新入職教師,他們都有自己的實習導師,到了各間學校后,學校也會給他們配備相關指導老師,這種“雙導師制”是支教生的優勢所在,有助于他們借助導師們的理論指導和實際經驗,將別人的經驗作為自己工作的警示牌,更快地適應教師身份。

在這些經驗基礎之上,支教生還需要自主地了解和研究學,針對不同學情實施不同管理。在依據后續觀察調整管理方法的基礎上,積累管理學生經驗,同時更要挖掘自身的個性特征,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完善和進步。其實,任何一項職業實踐,都能提供我們很多能力發展的機會,支教生要充分認識到這點,在工作實踐中,主動發展,為今后實際工作能力做準備??偠灾?,教師身份適應需要支教生自主認識和實踐。

2.設置多方位跟崗學習,獲取教師身份的力量,促進成長

在支教生活動階段,大部分都實施的是“雙導制”培養模式。實際上,這種模式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一線學校的導師沒有時間精力開展真正意義上的指導,大學的導師又缺乏對學生實際教學的指導能力。在本研究過程中,我們努力探尋有效的教學指導措施,幫助支教生快速做到以教師的身份開展教學。我們采用的是多方位跟崗培訓,就是通過開展各方面的實踐課堂聽課、跟崗學習,向優秀教師直接獲取職業身份的力量和希望,通過觀摩、體驗,學習有經驗教師的方法。這些實踐課堂包括專業課、班會課、課外輔導、師生思想交流、各類活動課等。

支教生是教育事業的新生力量和后備軍,保護好培養好這個群體的成長,對于我們教育改革的明天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在支教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多方面的力量支持與關注,本研究在跟蹤觀察的過程中,也看到這個群體的熱情和他們對學校、學生產生的積極作用,更增加了我們探索有效方法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教師角色的動力。

責任編輯黃博彥

猜你喜歡
支教適應性身份
海外支教 心靜如花
谷子引種適應性鑒定與篩選初報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健全現代金融體系的適應性之“點論”
糧儲扶貧 支教圓夢
我的泰國支教之旅
跟蹤導練(三)(5)
大型飛機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適應性研究
他們的另一個身份,你知道嗎
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與慢性丙肝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