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年級智障兒童青春期問題行為矯正個案研究

2018-07-14 02:05巫曉丹
師道·教研 2018年7期
關鍵詞:智障個案筆者

巫曉丹

兒童在進入青春期時,會出現各種不良行為問題,讓教師、同學和家長倍感困擾,他們就像個“刺猬”,任何人只要靠近他們,他就會防衛式的豎起滿身的刺,常讓關心他的家長和教師望而止步。而智力障礙兒童更是如此,在步入青春期后,由于心智發育遲緩,他們無法準確表達自身的需求,在情緒行為問題的處理上不太恰當,很容易出現情緒行為問題,這樣就更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陪伴與引導。

筆者任教年級學生為培智高年級學生,年齡處于14-16歲之間,正處于青春期,各種行為問題頻繁出現。最讓筆者頭疼的是班上的小黃同學,常遭教師和學生的投訴。于是就此開始了對小黃同學的個案研究。

一、個案基本情況

小黃(化名),男,14歲,中度智力障礙,母親工廠工人,父親無固定職業,打臨工,有一個姐姐,已成人并工作,其生活的主要照顧者為父親。該生認知能力一般,能夠認識并書寫簡單的字詞。在行為方面尚可,生活基本能自理。但進入青春期以來,生理和心理的變化讓小黃開始注意異性,喜歡通過各種方式來獲得別人的關注,進而表現出一些青春期問題行為。

二、個案問題行為分析

通過對個案的調查,筆者從個人、家庭和學校三方面分析該生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

1.自身因素

智障兒童心理發展的滯后性。隨著青春期第二性征的發育,個案中的學生小黃對異性逐漸產生了好奇和欲望,但由于其心理年齡無法與生理年齡同步,智力障礙帶來的認知障礙、社會適應障礙等缺陷,造成生理已經步入青春期的他,缺乏一定的自控和自我約束能力,進而在青春期表現出原始性沖動與性欲望。

智障兒童渴望獲得關注的需求。個案中的學生小黃,通過對其出現的問題行為進行觀察,筆者發現他經常在課堂出現問題行為,當引起教師關注,教師大聲喝止時,會表現得異常興奮,并增加問題行為的頻率。隨著青春期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在渴望獲得關注、被認同的驅使下,獲得別人關注的愿望十分強烈,但由于該生的道德認識判斷力較弱,不能分辨自己行為的好壞,因此常通過一些不良行為來滿足其內心需求。

2.家庭因素

個案中小黃的母親在工廠上班,父親沒有固定職業,失業在家,小黃與父親的相處時間最多,通過家訪了解,該生父親有時會上網觀看一些成人視頻,在家也沒有特意避開小黃,小黃有時也會跟著他觀看一些視頻,家長未能給予適時、正確的引導。

3.學校教育因素

目前大部分特殊教育學校都有開設青春期相關課程,但授課內容多為校本教材,由各學校教師自編使用,缺乏針對智力障礙學生性教育具有指導性的、科學的教育教學資源,且教學模式和方法不夠靈活。我校為高年級智障學生每周開設一次健康課程的學習,每學期由校醫進行一到兩次的青春期講座,但以上均為集體授課,且授課頻次有限,內容多為性生理知識,智力障礙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且無法滿足智力障礙學生的個別需求,因此,智障學生的青春期性教育教學效果較弱。

三、行為矯正的干預方法

筆者發現個案學生出現上述問題行為的原因,有個體主觀的因素,也有客觀環境有待改善的因素。因此,需要針對以上成因調動多方力量加以干預,改善其問題行為。

1.關心學生,消除歧視

對小黃同學在青春期出現的問題行為,不能一味地進行批評的指責。筆者通過調查發現,由于小黃同學的父母與他溝通較少,情感無處排解,母親常年在外工作,在與母親互動方面嚴重缺失,造成其對女性強烈的好奇和渴望,不能正確表達情緒,這些都可能會導致小黃同學出現問題行為。因此,教師要接納和包容學生,付出更多的耐心,關注他的內心世界,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讓小黃能夠健康順利地度過人生中的第一個黃金時期。還要在集體中消除對他的歧視,積極開展相關青春期性教育,打破不同性別學生間的神秘感,增進同伴間的正常情感交流,形成良好的青春期心理。

2.及時與家長溝通

作為智障兒童的學生家長,當學生進入青春期時應給予更多的關心,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通過家長接送學生的契機約談家長,促成家校合力,使學生能修正不良青春期問題。小黃的父親文化水平不高,考慮性別思維與思考角度等影響,筆者在約談時向同年級已為人父的男教師作為溝通者,根據筆者的訪談提綱,由其代替筆者進行訪談。

3.增加專業的青春期教育課程

隨著性生理和心理的不斷發育,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們對性好奇又渴望,但智障兒童生理發育的滯后性,又讓這種情緒得不到排解和疏導,容易被誤導,缺乏一定的分辨能力,很容易導致極端不良行為的發生,因此,專業性強、富有針對性的青春期教育課程必不可少的。筆者向校內經驗豐富的心理健康老師尋求專業的輔導,在學校開展了相關青春期系列疏導課程,通過課程學習,小黃習得了如何正確表達喜歡的情感,且逐漸減少其極端行為的發生。

4.轉移注意,排解精力

增強自我認同感的有效途徑之一是讓其有興趣愛好,能夠發揮其特長和閃光點,達到自我認同的目的。針對小黃的認知水平一般,精細動作良好等特點,筆者通過分派精細任務給小黃,轉移注意力,發揮其手工優勢為學生做示范,并選送其多幅手工作品參與學校學生作品展與義賣等活動,讓其在參與活動中感受到自己被大家認可的喜悅;針對其體能較好,反應能力強等優勢,年級推薦他加入學校田徑隊的訓練,既消耗了過剩的精力,又增強了體質,并參加了2017年香港特奧馬拉松比賽,收獲了獎牌與獎金。

5.運用適合的行為矯正方法

正強化法。由于智障學生思想單純,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其領悟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使用直接且具體的獎勵作強化物效果更好,因此,筆者運用正強化方法來矯正學生的問題行為,主要通過及時有效的強化物消除學生的不良行為,逐步形成良性行為。筆者發現小黃特別喜歡吃餅干,因此選取小黃喜歡的餅干,作為強化物刺激,并與他約定一天內沒有出現上述問題行為,就把餅干獎勵給他。

消退法。消退法即用不理睬等方式,主要通過撤銷強化刺激來減少問題行為的出現,鑒于小黃渴望獲得關注的需求驅動,導致問題行為的產生,因此筆者對小黃做出的一些問題行為,上課時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同時對班級同學進行教育,讓同學們都忽略他的問題行為,在課堂上,筆者針對小黃設計了多種多樣的參與類活動,提升其課堂參與度,并將其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活動中。

四、干預后效果及反思

經過一個學期的行為矯正,小黃不良問題行為的發生頻次逐漸減少。在體育和手工方面的成就增強了他的自豪感,教師也對他的進步贊不絕口。

青春期問題行為的矯正,能夠及時而有效地將不良行為導致的惡果防患于未然,筆者有幾點思考供討論。

1.強化正面引導

由于智障兒童的分辨能力較弱,容易模仿不良行為而導致誤入歧途,所以正面啟發和引導的教育方式較適合智障兒童青春期問題行為的教育與矯正。同時還要注意方式方法,教育內容也要深入淺出,切忌直接批評或填鴨式等教育方法。

2.提高課堂參與

鑒于有些智障兒童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低,無事可做進而出現問題行為的現象,授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育教學時還應注意關注個體差異和需求,設計形式多樣的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參與度,避免讓其無事可做導致不良青春期問題發生。

責任編輯黃博彥

猜你喜歡
智障個案筆者
以積極行為引導膽怯型智障學生提升社會適應力
以積極行為引導膽怯型智障學生提升社會適應力
老師,別走……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放下偏執,路還很長——訪談兩位個案醫生及家長
中文閱讀學習個案考察與分析
直派批評的理念與個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