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轉變研究

2018-07-14 02:05黃彩玲
師道·教研 2018年7期
關鍵詞:圖例垂線分母

黃彩玲

“數學”作為一門抽象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生動的教學方式向學生進行講解?教學主體是學生,所以教學方式轉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方式中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充滿對新事物的敏感和愛好想象特點,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式去嘗試,敢于打破常規,勇于標新立異去發現、探究新知識,才能使學生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過程,才能使學生思維有所開拓,有所創新。下面,結合本人教學實際,談幾點體會。

一、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探究欲望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庇幸蓡柌拍芩伎己吞骄?,當學生心中有了疑問,才會促使他們產生知識的內需,推動他們的內部動力,誘發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例如,我在教學“垂線”時,首先提出問題:在建筑中,工人師傅常常左手舉起一條下面有鉛錘或者磚塊的細線,對準墻的外壁或墻角看了又看(演示),這是為什么?使學生懂得這是檢查所砌的墻直不直的一種方法,接著說明:我們今天就要學習“垂線”這一概念。什么叫垂線呢?怎樣畫垂線呢?這一系列的問題就引起了學生的注意,使他們所學的內容發生濃厚的興趣。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度”這一重要性質時,首先提出問題和要求:不許用量角器量三角形的每一內角,怎樣求出三角形的內角和呢?這里,同學們不知所措,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求出的方法,于是把矛盾轉化到實際操作之中。然后用圖解法、拼湊法、折疊法分別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發生興趣、學到知識。

二、提供自主空間,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數學課堂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人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因此,在教學中采用探究發現法和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時,針對學生已學過平行四邊形公式的推導和認知起點,讓學生準備了各種形狀的三角形和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學具,放手讓學生利用學具,通過操作、觀察、推導,看誰能發現更多的方法來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學生在開放的情境中多角度地主動探究。揭示多樣化的推導方法。拼:把兩個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學過圖形。剪:把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沿對角剪開。折:把一個三角形折成已學過圖形。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自主探究“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水到渠成得出了。

三、發展求異思維,引發創新意識

求異思維是創新思維的核心。所謂求異思維就是指同一問題從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既不限于一種思路也不局限于既定形式,而是另辟蹊徑,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別人沒想到的,去找別人沒找到的方法和竅門?!扒螽悺碧N含著創新。因此,在教學方式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設想,勇于探索,敢于求異,使之有所發現,有所創新,這樣才能在數學教學學習活動中,引發學生創新意識。

四、巧設練習,促進學生在探究中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學生的數學能力不是自發產生和發展的,而是在數學活動中不斷地訓練形成的。數學教學實踐中,要有計劃、有目的、有意識、有步驟地強化訓練,并將訓練貫穿到數學教學活動每一個環節。如教學“認識幾分之幾”內容時,為讓學生在探究中導出“把一個整體平均成若干份,這樣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表示”這句話時,我設計三種類型的搶答題來導出:(1)在同圓中不斷演示出分母不同,而分子是1的圖例,讓學生搶答:分母是什么?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2)在同圓中不斷演示出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圖例讓學生搶答:分子是什么?是這個圓中的其中幾份?(3)出示不同的直觀圖,演示出分子、分母各不同的圖例讓學生搶答出所表示分數。

總之,在不斷探求小學數學教學方式轉變研究中,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生活作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要結合數學學科特點,根據學生實際作出正確的教法選擇,教師要創設一些富有科學性、趣味性、實用性、緊密聯系生活實際,鼓勵學生嘗試、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加強學法指導,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會創新學習數學能力。

責任編輯徐國堅

猜你喜歡
圖例垂線分母
“去括號與去分母”能力起航
多角度思維實現平面與立體的轉化——學習微專題《明修棧道(作垂線)、暗度陳倉(找垂足)》有感
畫垂線的方法
近岸懸沙垂線分布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去括號與去分母”檢測題
“去括號與去分母”檢測題
找拼圖
犬狗的畫法(六)
可愛的小鳥
快速求最小公倍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