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中如何做好讀與寫的結合

2018-07-27 10:06楊太春
魅力中國 2018年6期
關鍵詞:教學探究小學語文

楊太春

摘要:聽說讀寫四部分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既是相互獨立的,也是相輔相成的。本文主要從教學結合的角度來進行探究,選擇其中閱讀和寫作這兩個部分,具體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如何做好讀與寫的綜合教學工作,從而實現“以讀促寫”、“以寫固讀”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與寫;教學探究

語文雖然是一門語言和文學綜合性的學科,但是作為以漢語為日常通用語言的國家來說,大部分中國人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漢語的語言環境中,即使不刻意學習也會潛移默化的會說漢語,甚至能夠自主學習一部分漢字。因此對于學校教育來說,語文學科的設置更加傾向于書面語和文學的教學,而語文中所包含的教學內容也可以明確的劃分出聽說讀寫四方面:聽和說主要是針對漢語口語部分,這對于生長在漢語環境下的中國學生來說基本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即使在語言理解和表達方面有缺陷,經過教師簡單的糾正也就自然而然的回到正軌,所以聽說即使是小學階段也不會成為教學的重點。而讀和寫是主要針對書面語言理解和表達的部分,這一部分對于學生的理解和思維以及表達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也是各階段語文教學過程中最重點的部分,而本文中也主要是圍繞這兩個方面展開探究。

聽說讀寫四方面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是可以獨立進行,也可以相輔相成的存在。從教學實踐來看,聽和說這兩部分關聯度較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會進行綜合性教學,而讀和寫在教學過程中也具有很大的關聯性,并且結合上文所說也是學校語文教學中重點針對的兩部分,所以從小學階段學生語文打基礎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針對閱讀和寫作兩方面的特點,準確定位其關聯點所在,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做到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相輔相成,進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一、以讀促寫

小學階段學生課也相對較少,教學節奏也比較緩慢,教師和學生都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知識的細化性探究。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從閱讀教學入手,通過課內和課外兩個方面進行閱讀量的累積,從而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進而為寫作提供素材鋪墊。

首先,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挖掘課本,并引導學生在課文閱讀中思考和積累。小學語文知識教學本身就依賴于文章進行呈現,所以教材內容在選擇過程中都會經過大量的專家、學者進行審查和篩選,從而保證每篇文章不僅在內容難度方面符合某一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在文章語言表達和文體類型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所以立足于課本教材本身,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順利的通過教師的引導分析作者情感和文章內容,進而為語文思維的建立打好基礎;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文章過程中通過背誦等方式,將文章中有代表性的表達方式和詞匯用法化為己用,為以后寫作過程中的厚積薄發打好基礎。

其次,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做到課本基礎上進行課外知識內容的廣泛吸收。對于文學素養的累積來說是沒有邊界限制的,課本內容雖然具有代表性,但在范圍和知識容量方面有限,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能夠發現,學生的學習潛力遠不止于課本知識的學習。所以在課本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在不超過學生知識量和難度最大接受度的前提下,進行文章閱讀的擴充,這樣不僅能夠增加課堂教學內容的趣味性,還可以讓學生在文章閱讀方面擴大視野,從而通過閱讀量的積累,激發學生的主動思維意識,進而主動感受、思考文章內容,為文學感受到文學創作的轉化提供思維支持。

二、以寫引讀

如果說閱讀可以讓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從而實現寫作過程中的厚積薄發,那么寫作也可以反哺閱讀,通過寫作學生能明確感受到文學創作時思維和素材的缺陷,繼而激發閱讀動力,實現閱讀和寫作的良性循環。

首先,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閱讀中積累的素材。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雖然經常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對于小學生來說,在素材運用方面和素材的累積并不一定成正比,大部分學生即使在閱讀中吸收了相關的素材也很難用到寫作中,所以這就需要作為教師的我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給與學生以正確的引導。例如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回顧學過的相關課文,如果寫和動物相關的作文,就重點回顧學過的涉及動物描寫的文章,繼而引導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進行借鑒引用等,從而讓學生的素材積累落到寫作實處。

其次,對于小學階段來說,語文寫作方面的篇幅不會太大,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我們還可以結合課本或課外的文章,鼓勵學生進行縮寫和擴寫來鍛煉寫作能力。一方面,這部分文章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已經閱讀過多遍,甚至某些片段都能夠背誦,所以對于文章的結構和內容組成已經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那么在擴寫或者縮寫的過程中學生遇到的難度較小,正確率也較高。另一方面,通過縮寫和擴寫學生能夠進一步掌握所學內容的精粹,為學生的更深層次的閱讀體驗提供幫助。

三、讀寫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寫習慣

不論是閱讀還是寫作能力的培養都是一個水滴石穿的過程,而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最缺少的就是恒心和毅力。所以在閱讀與寫作結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點通過習慣的培養來促進學生讀寫相輔相成的效果。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養成學生在閱讀中做筆記的習慣。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尤其是小學生在學習能力還沒有達到巔峰狀態,所以學習中更加依賴于短期記憶,尤其是閱讀過程中往往是讀完了很短時間內就忘記了,這樣對于寫作一點幫助也不會有。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讓學生習慣于做閱讀筆記,將閱讀中好的素材記錄下來,從而便于以后學習中反復回憶,將短期記憶化為長期記憶,進而運用到寫作中。

其次,教師還要幫助學生養成寫讀后感的習慣。小學生本身聯想能力就比較豐富,所以在閱讀過程中更會有千奇百怪的想法,作為教師我們要鼓勵學生思維的發散,讓學生通過閱讀筆記將閱讀感想記錄下來,不規定篇幅,不規定形式,讓學生自由發揮,這樣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主動創作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在寫作中更加深入的感受文章,甚至不止一遍的進行文章閱讀解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上所述,對于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的綜合性教學,以上幾點就是我的教學建議和觀點,希望對其他小學教師的語文教學工作提供一些啟發和幫助。

猜你喜歡
教學探究小學語文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探究
小學生快樂作文教學探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