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2018-07-27 10:06龔光梅
魅力中國 2018年6期
關鍵詞:教學探究素質教育小學語文

龔光梅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更加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傳承,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也就更加強調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中我將從小學語文的教學出發,談談素質教育大背景下如何做好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從而為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助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探究;素質教育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并通過教育的方式實現各自語言和文化的代代傳承,我國也是如此。作為一個以漢語為母語的國家,語文就是一門融合漢語和以漢語為載體所組成的文學這兩部分內容所組成的學科,在進行漢語書面語言和文學的傳承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語文這門學科從我國出現教育以來,例如古代的私塾教授的四書五經,科舉考試所涉及的八股文,以至于到現代教育教學中的語文學科設置等,就以各種形式貫穿教育教學的始終,并隨著我國對外交流的不斷發展,展現出獨特的文化魅力,在世界文化范圍內熠熠生輝,讓外國學者和普通人都深感震撼。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我國政治經濟方面的發展,文化建設也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在信息化、網絡化所營造出的短平快的文化氛圍中,反而更加凸顯出傳統文化的厚重性和可貴性。因此在各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國學開始復興,隨之而來的是語文學科受到更多的重視。而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學校教育也更加重視學生全面素養的培育,因此作為教師我們在新時期要明白自身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通過語文學科的教學做好中華民族語言和文化的傳承,尤其是從小學階段開始讓學生從興趣、學習方法和習慣等各個方面打好語言和文學的基礎,從而促進學生文學素養的提高,甚至為將來部分學生進入語言與文學的專業研究領域提供助力。

一、激發學生的知識學習興趣

“興趣”是各階段教學過程中最常出現在教師口中的詞語。因為通過教學實踐可以看出,學生對一門學科的興趣會對學習動力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學來說,所以教師要想提高語文的教學效率,首要的任務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愛上語文這門學科,進而積極學習這門學科。

首先,在教學基礎內容的安排上教師要花費些心思。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受到主觀情感的影響比較多,如果學習的內容學生感覺沒意思,那么在聽課過程中就會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所以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就要做好教學內容的安排。一方面,語文通常是以文章的形式呈現知識點,而小學語文在內容制定方面本身就考慮到了學生的趣味性問題,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從文章中挖掘學生感興趣的點,例如將文章轉變為故事等,讓學生在聽故事過程中學習知識;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實現語文和學生日常生活相結合,例如學習和季節有關的文章,教師就可以穿插講述季節的特征,從而讓學生在知識學習方面有熟悉感,進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其次,教師要抓住課堂教學前五分鐘的時間,做好知識的引導和開場。對于小學生來說,本身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就有限,而且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進入學習狀態也會很緩慢,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一開始就通過幽默的語言、生動的事例、未知的問題等給學生以引導,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會因為好奇對教師接下來所要講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教學模式多樣化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喜歡新奇的事物,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很難做到“從一而終”。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模式的選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針對教學內容的不同多樣化的制定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首先,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涉及學習難度不大的知識內容時,盡量選擇能夠讓學生主動探索的教學模式。例如我在日常教學中習慣于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在講解文章內容時提出問題,讓學生集體討論、或按照學生的意愿進行分組討論,最后小組派代表或者學生自愿舉手發言的方式回答問題。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學會和他人交流,并且獲得對自己有用的知識,另一方面也通過小組合作激發學生團隊合作、分工協作的能力。當然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做好監督工作,避免學生以討論之名行聊天之實。

其次,在涉及難度較大的知識內容時,即使是教師占主導的課堂,教師也要最大限度的采用啟發式教學模式。例如在文章講解過程中不斷地通過問題和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在教師思維的引導下一步步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能夠通過問題的交流,不斷的提醒學生在上課過程中集中注意力,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語文思維,從而讓學生習慣于主動思考,主動學習。

三、講究課堂教學中的評價技巧

教師是學生知識學習的指導者和示范者,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最渴望得到的就是教師的肯定和認同。那么作為教師我們要抓住這一特點,掌握科學的評價技巧,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認同,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科興趣。

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最大限度的給與學生正面的評價。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相對于初高中學生來說,小學生的課堂表現欲望更強烈,尤其是針對自己懂得的知識內容往往呈現出爭先恐后舉手回答的現象。那么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在選擇問題回答者時,要適當的考慮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證學生的問題答對率,讓學生在回答問題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另一方面,不管學生回答正確與否都要及時的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從而激發學生繼續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其次,在采取鼓勵政策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個性進行程度上的劃分,例如對于一部分學習上的“后進生”來說,在其回答問題正確后要有毫不保留的稱贊,即使回答錯誤也要對其主動回答問題的勇氣給予肯定,讓他們為回應教師的期待而持續不斷地努力;而對于部分容易驕傲自滿的優秀生來說,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適當降低贊揚的幅度,避免學生因為過度贊揚而得意忘形。

總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教師要從興趣激發入手,讓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產生好奇心和探索欲,進而通過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催生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最終結合教師評價,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愉悅感和成就感,逐步讓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變被動為主動,提高學習效率。

猜你喜歡
教學探究素質教育小學語文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也談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