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小學語文學習變得生活化

2018-07-27 10:06吳彩霞
魅力中國 2018年6期
關鍵詞:生活方式小學語文

吳彩霞

摘要:語文的學習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很多教師表明,通過對于語文的學習,孩子們漸漸養成了學習的一些好習慣,并且對于一些做人的道理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都有所了解,這對于他們以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方式;做人道理

很多時候,孩子們學習一門課程,會對于這門課程有不一樣的情緒,這往往是來源于我們很多的教師,過于強調知識層面,而忽視了知識本身的作用。我們學習語文,一定要懂得語文究竟會帶給我們什么東西,只是讓我們的學生不當一個“睜眼瞎”嗎?其實不然,語文的學習更多的是帶給我們一些道理,這些道理通過課本上的課文傳遞出來,有對父母的愛,有對朋友的愛,還有一些做人處事的方法,這些東西才是我們語文希望教給學生的,并且讓他們記憶在內心深處。但是現在,很多教師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并不是很上心,他們往往更為著重于語文的知識本身。這樣的做法其實是不太好的,因為這樣的教育不但加重了學生的負擔,還讓學生感受不到語文的魅力,每日只是繁忙于讀書寫字之中,語文的學習是一個普遍性的教學,而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更應當貼近生活,用生活的小事傳達出語文的魅力,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語文。而我們的一些需要記背的東西,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強調,比如說我們的語文的字詞積累,可以在充分讓學生理解一篇文章過后再讓學生進行學習,這樣學生在一定的程度上背書難度就不是那么大了。

一、學習習慣的養成

小學是一個定性的階段,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小學階段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或者沒有一種學習的方法,他們日后的學習就會出現困難。所以學習語文的首要關鍵就是讓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良好的培養,這個問題值得我們花上大力氣,因為只有開始做好的,以后我們的教學才會更加輕松。有些人說,學習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這句話當然不假,我們讓學生的習慣養成,最終的目的讓學生把學習融入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把學習當成一種自然的事情,而不是需要靠我們教師進行非常認真的監督,或者家長花費大力氣去促使學生學習。要達到這樣的方式,首先,在小學初期介紹語文的時候,就一定要給學生有一定的規范,比如說,我們在開展一堂拼音的教學的時候,一定要開始的時候就把聲母韻母這些東西給學生展示清楚,包括發音、書寫的規范性,以及學生的作業的完成這些都要進行規范。其次,像語文開始就要寫大量的字,寫字的動作和寫字時應該注意的地方這些都是值得我們的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涉及到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于我們的語文教學來說,開始我們就對于學生進行了規范,以后學生漸漸養成了我們需要要求的這些,并把這些規章當成他們的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這些好的方法就成了一種慣性,輔助他們更好地進行學習。

另外,我們的語文課堂,閱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讀書習慣的養成對于語文的學習也非常重要,我們在平時多多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的年齡的一些書籍或者讓他們進行閱讀,或者開展專門的閱讀課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學生的閱讀量自然而然就增加了很多。我們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我們會發現那些喜歡看課外書的同學他們對于語文的感知能力更好,并且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大學生的閱讀量也是我們在小學這個時期的教學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二、做人方式的培養

語文的生活化從什么地方表現,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學生能夠把我們語文之中學到的一些優秀品質發揚到他們的生活之中,這就是最為關鍵的地方。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課本上的選材非常精美,并且含義非常豐富,我們的課本可以作為一種非常正確的價值觀的輔助器材。正確運用我們的教學課本,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我們的教師的教學質量,并且對學生品格進行優化。在小學這個時期,孩子們的年齡很小,又很容易受到感染,所以這個時期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如果沒有正當的教育,俗話說“三歲看一生”,以后他們就會對于是非對錯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我們的語文教師不僅僅是為了教授語文知識而建立的,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對于學生的是非觀進行糾正,因為我們的語文相比較其他的科目來說更為感性,也更為理性。

小學語文的教學更注重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的觀點,因此更容易對于學生的性格特征造成影響。在我們的語文課本中,《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文章就彰顯出了孩子和母親那種分不開的牽連,我們在學習了這個文章后,不妨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一份作業,寫一些自己的母親或者說一說我們和母親之間發生的一些讓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小事情,這樣的一個過程讓學生懂得感恩,理解母愛的真正含義,是對于學生的感恩的品質的一種升華。不僅是我們的母愛,還有一些與家人、朋友、其他的人的一些事情都可以通過我們的教學之中給予很好的展現,我們的教師要多多借用我們的課本,給予學生心靈一種深層次的輔導。

三、傳統教育的熏陶

根據現在社會的要求,越來越多的人發現我們現在的這個社會對于我們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并不是很好的進行保留,很多學者把這個事情歸結到我們的小學教育沒有把好關。所以現在我們很多的學校的語文課堂上,都會開設與國學有關的傳統文化。這當然是一個好事,但是很多教師卻并沒有充分落實好這樣的課程。對于我們的學生來是說,應該充滿對于祖國的熱愛,并且有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語文教學對于傳統經典文化的傳遞,是一種對于歷史的回顧,對于未來的思考,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多多以國學的思想去感染我們的學生。但是,這里就存在這樣的一個事情,很多學生認為學習傳統的東西很陌生,現在的學生有這樣的一個口號“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這是我們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現在,為了減緩這種情況的發生,對于我們稍微陌生一點的知識,我們應該根據現在的身邊的小事進行對比講解,提高學生對于這些東西的熟悉程度,減輕他們的距離感。比如說我們在學習詩歌的時候,先要對詩歌進行翻譯,然后最重要的是對于詩歌中情感進行闡述,以最直接的感情感染學生。

四、結束語

對于學生語文的學習過程,我們不僅僅是學習到了怎樣認字,還學好了很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這些東西可以幫助我們的學生日后培養一種優秀的品質,并且讓他們得到心靈上面的感染,這些東西是我們語文的教育必須傳達出來的,并且是其他課程學習不到的。

猜你喜歡
生活方式小學語文
我國奢侈品市場營銷策略
社會生活方式變遷對散打運動發展影響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