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述與實現:從“語文課程目標”到“語文課堂目標”

2018-07-29 09:49劉飛
江蘇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關鍵詞:學習任務群課程目標新課標

劉飛

摘要:《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的課程目標是統一的、模糊的,而課堂學習目標卻是多樣的、清晰的。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新版課標中的“學業質量水平”與學習任務群下的“學習目標與內容”,來確定與表述更為明確具體的語文課堂學習目標,進而實現從“課程目標”到“課堂目標”的價值轉換。

關鍵詞:新課標;課程目標;課堂目標;學習任務群;學業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8)05B-0013-05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已正式發布,這次修訂工作歷時五年,深入總結了過去十余年來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寶貴經驗,充分借鑒了國際核心素養教育的優秀成果,新增了“學科核心素養”“學習任務群”“學業質量水平”“學業水平考試與高考命題建議”“地方和學校實施本課程的建議”等項目。新版課標在“教學建議”“評價建議建議”“教科書編寫建議”等方面也進行了補充與完善??梢哉f,新版課標在設計理念、組織架構、實施要求等方面都做了較大的修改。下面我們將結合新版課標的相關論述,從核心素養的角度去思考新時代社會背景下的高中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需要,以及將語文課程目標轉化為主題學習目標以及更為具體的課堂學習目標的具體策略。

一、核心素養視域下的語文課程目標分析

新版課標作為指導教材編寫、教學實施、考試評價等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成為新一輪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風向標與指南針,我國基礎教育也進入了核心素養的新時代。

就語文學科而言,新版課標的第二章標題為“學科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其下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學科核心素養”,第二部分為“課程目標”。而2003版課標的第二章標題為“課程目標”,可見新版課標所要強調的“課程目標”是與“學科核心素養”緊密相關的。那么何謂“學科核心素養”?新版課標對其下的定義為:“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倍笾赋觥罢Z文學科核心素養”就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構建起來,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及其品質;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思維方法與思維品質,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綜合體現?!辈⑶覐娬{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p>

新版課標在“課程目標”下面共列舉了12條具體目標:1.語言積累與建構;2.語言表達與交流;3.語言梳理與整合;4.增強想象思維能力;5.發展邏輯思維;6.提升思維品質;7.增進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美感體驗;8.鑒賞文學作品;9.美的表達與創造;10.傳承中華文化;11.理解多樣文化;12.關注、參與當代文化。這12條具體目標正是對“語文學科四項核心素養”的分解與具體化,1至3條是對“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的分解與具體化,4至6條是對“思維發展與提升”素養的分解與具體化,7至9是對“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的分解與具體化,10至12是對“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分解與具體化。并且每條概括后面都有三四行的解說文字,以為我們更好地進行目標的理解與達成。

然而語文核心素養視野中的“課程目標”是對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后所要達到的發展狀態或素養水平的一種概括性的描述,所以往往比較抽象、籠統。為此,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學習主題將之分解、具體化,使之有序且清晰地呈現于日常的課堂教學層面,既便于操作又易于測評。

二、學業成就表現框架中的質量標準描述

新版課標在第四章“學業質量”中明確指出:“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本學科課程學習后的學業成就表現。學業質量標準是以本學科核心素養及其表現水平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的總體刻畫?!逼鋵嵕褪菍W生學業水平的一種評價描述。就語文課程來說,圍繞語文學科四項核心素養,課標修訂組根據學生完成本學科的學習后所需達到的狀態或層次研制出了五等級的學業質量水平框架,“等級一和二是必修課程的學習要求,等級三和四是選擇性必修課程的學習要求,等級五是選修課程的學習要求”。并且每一等級下面都從“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四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質量描述,然后保證各個等級之間富有層次,形成一種螺旋上升的態勢。為了更直觀地進行論述,我們以“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為例,用表格的形式呈現,體會一下五個等級之間的區別與聯系(見表1)。

進一步細化,比如“課程目標”下的第二條“語言表達和交流”要求學生“能憑借語感和對語言運用規律的把握,根據具體的語言情境和不同的對象,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文明得體地進行表達和交流”。很顯然這條目標比較寬泛,在實際教學中不容易評判學生是否實現了以及實現的程度如何。而有了“學業質量水平框架”后,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避免這樣的困惑,因為這條目標在框架中被細化分解為由低到高的五個等級,具體如下:

等級一:能注意語境與交流的關系,能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語言,能憑借語感和積累及時調整自己的語言表達,力求使語言表達準確清晰;等級二:能憑借語感,結合具體語境理解重要詞語的隱含意思,體會詞句所表達的情感;等級三:能根據具體的語境和表達的目的、要求,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文從字順、清晰明了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等級四:能根據具體的語境和表達的目的、要求,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文從字順、準確生動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等級五:能根據具體的語境組織表達內容,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有效地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實現溝通交流。

從等級一的“理解語言,力求表達準確清晰”到等級二的“理解隱含意思,體會詞句表達的情感”,到等級三的“文從字順、清晰明了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到等級四的“文從字順、準確生動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再到最后等級五的“自由組織表達內容,選擇合適表達方式,進行溝通交流”,很顯然,通過對不同等級質量描述中的關鍵詞語的分析,可以很輕松地了解到課標在“語言表達與交流”這一點上對學生的要求在逐漸地提高,具有一定的層次性與階段性,進而使教師在把握學情(學生學習起點)與設計學習目標(學生學習終點)時就更有針對性與準確性,而實現這種等級跨越的教與學自然也會顯得更加科學化與專業化。

總之,“學業質量”與“學業質量水平框架”的提出與呈現,是新版課標的一大亮點與改進。一線教師可以參照框架中不同等級的質量描述的關鍵特征去把握學生學情、確定學習目標、設計課堂教學,而這種將評價(學業成就表現水平)前置的設計思維有助于更好地提升與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三、圍繞學習任務群的課堂學習目標陳述

新版課標根據語文課程的特點以及新時期高中語文教育的主要任務和學生的主要需求建構了新的課程結構:以“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綱,以學生的“語文實踐”為主線,設計了18個“語文學習任務群”,并科學有序地統籌安排于必修(其中必修7個,選擇性必修9個)與選修(9個)課程。新版課標修訂組組長王寧教授解釋:“所謂‘學習任務群,是在真實情境下,確定與語文核心素養生成、發展、提升相關的人文主題,組織學習資源,設計多樣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的自主活動,自己去體驗環境,完成任務,發展個性,增長思維能力,形成理解、應用系統。這種有人文主題的任務群,是在學校課程總體設計和實施的環境下由學校、教師組織并有計劃地引導完成的。它與過去的教學模式有內在的區別——課程中有文本,但不以文本為綱;有知識,但不求知識的系統與完備;有訓練,但不把訓練當作純技巧進行分解訓練。教師是組織者,學生是主體,師生互動。[1]”也就是說它超越了傳統單篇課文教學的思維范式,更注重語文學習的整體性與實踐性。這18個“學習任務群”可以說幾乎涵蓋了高中學生生活、學習和日后工作所需要的聽說讀寫各種語言活動類型,而所涉及的語言學習素材與運用范例、語文實踐的話題與情境、語體與文體等,也大體覆蓋了歷來語文課程所包含的古今“實用類”“文學類”“論述類”等基本語篇類型。每一個“學習任務群”就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項目,不僅有相對應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還有關于學習情境、學習方法和必要的學習資源及其獲取路徑的建議。而通過這種整合后的情境化、結構化的“群”設計,有利于實現語文課程在語言、知識、技能、思想情感、文化修養等多方面、多層次目標發展的綜合效應,爭取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但具體到每一堂課的教學中,圍繞某一特定的“學習任務群”,我們如何有計劃、分步驟地去設計與落實指向語文核心素養的學習目標,這是一線教師亟待求解的問題。為此,我們擬圍繞“學習任務群5 :文學閱讀與寫作”,以《雷雨》為例進行指向“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的課堂學習目標設計與表述。

“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閱讀古今中外詩歌、散文、小說、劇本等不同題材的優秀文學作品,使學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體驗情感的過程中提升文學欣賞能力,并嘗試文學寫作,撰寫文學評論,借以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p>

《雷雨》既是現行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的傳統篇目,也是新版課標附錄中的推薦讀物。歷來被廣大中學生所喜愛,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話劇代表作。全劇一共四幕,教材節選的是其第二幕,主要通過周、魯兩個大家庭中八個人物前后三十年的恩怨糾葛,寫出了封建舊式家庭的悲劇和罪惡。而話劇是一種通過不同角色間的個性對話來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學體裁。所以,《雷雨》不僅是一篇經典的文學作品,還是一個能夠促進學生在品味語言、感受形象、體驗情感等能力方面有所發展與提升的文本。

根據“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的四點目標論述,結合學業成就表現五等級的質量描述,就《雷雨》這部文學作品,在發展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方面,我們擬設計如下目標:1.梳理并積累曹禺個人信息以及話劇創作一般特點;2.調動已有的語言知識和語感,通過以精讀為主的多種閱讀方式,初步感受《雷雨》中的人物形象;3.運用寫提要與記筆記的方式,從話劇的特點“矛盾沖突與人物對話”兩方面去積累并賞析《雷雨》中的精彩語段,深入體會《雷雨》中的人物形象;4.基于某個核心問題以口語形式展開交流與討論;5.結合拓展資源,用書面語的形式分析曹禺的寫作意圖(思想主題),梳理并總結其創作特色;6.圍繞某個主題嘗試用話劇文體進行創作與交流。其中目標1、2、3大體分別對應著表1中等級一、等級二和等級三,而目標4和5大體對應著等級四,目標6大體分別對應著等級五。

四、依據教學提示進行學習活動設計

新版課標的另一大亮點就是每一個學習任務群下面都有“教學提示”?!独子辍份^長篇小說而言篇幅雖然不算長,但在緊張的日常教學中還是需要精研細思的。根據上文確定的“指向‘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的學習目標”與新版課標中的“教學提示”,我們擬用6課時來學習《雷雨》這部文學作品。針對每個學習目標,我們有針對性地設計學習活動,以便更好地引領與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然后再根據“學業水平質量”來評估學生是否實現目標以及實現的程度。為了更加直觀地進行論述,我們擬以表格的形式呈現完整的教學簡案。(見表2)

從新版課標的“課程目標的理解”到“學業成就表現的質量描述”,到“學習任務群目標的分析”,再到“課堂學習目標的設計與實施”,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從“課程目標—評價標準—主題目標—課堂目標—教學活動”的完整實施流程。

對一線教師來說,基于新版課標的教材編寫、課堂教學、考試評價等都將成為一項新的挑戰,同時也是機遇。我們應提早關注新課標,并在實踐中深入思考,這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新時期語文課程的價值取向與實施路徑,還有利于我們更有效地發展與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基礎教育課程編輯部.走進新時代的語文課程改革——訪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組負責人王寧[J].基礎教育課程,2018(1).

責任編輯:趙赟

Description and Realization:

From Chinese Curriculum Goals to Chinese Classroom Objectives

LIU Fei

(Zouping Weiqiao Middle School, Binzhou 256212, China)

Abstract: The goals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Curriculum Criterion in 2017 are universal and obscure, while the objectiv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re varied and clear. Therefore, teachers may, according to the academic quality levels of the new curriculum criterion and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in the clusters of learning tasks, determine and describe the more specific Chinese classroom learning objectives, further realizing the value conversion from curriculum goals to classroom objectives.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criterion; curriculum goal; classroom objective; learning task cluster; academic quality

猜你喜歡
學習任務群課程目標新課標
走向學科育人
《計算方法》課程的“面向產出”評價改革實踐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一種將課程目標關聯到畢業要求的評估方法
融入情境 落實新課標 凸顯地理實踐力——以騎行青藏為例
關于“學習任務群”的幾點憂思與期盼
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作文教學初探
基于“學習任務群”的群文閱讀教學
從學情認知“思辨”教學內容
對一道新課標高考題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