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杯俗廣告:小孩子才分美丑,成年人只看利弊

2018-08-15 08:47苗慶顯
銷售與市場(管理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廣告人馬蜂窩洗腦

文|苗慶顯

對于大多數中國品牌來說,打造品牌的突出性是最關鍵最基礎的一步。

每四年一次的世界杯,應該是全人類荷爾蒙分泌總量最高的時期。興奮、喜悅、期待、失落、憤怒等各種情緒蔓延。

我們在情緒激動的時候,總會做一些不可思議的事。說一回多年前自己的犯二事兒。

老球迷或者老苗這樣的老偽球迷應該記得1996年亞洲杯,小組賽最后一場,中國對日本,中國打平即可出線,日本打平小組第一。

于是兩支不思進取的球隊,在那兒倒了89分鐘的腳。出于對中國隊的熱愛和支持,我們在那兒強忍著看,一邊罵不要臉沒志氣,一邊安慰自己“出線就好”。

沒想到,就到89分鐘了,日本隊傳球到禁區左側,一個后插上的后衛,我們可以記一輩子的球員,3號——相馬直樹,上去就撩了一腳,可能這家伙自己也不信,球居然就進了!

這也太黑色幽默了,踢默契球也要稍微上點心吧,這種輸球法也太恥辱了!那天被砸了多少電視機我不知道,老苗其實也想砸,但沒舍得。

郁悶怎么發泄呢?恰好我在走廊里看到了一個破書架,覺得很礙眼,于是回去拿了把菜刀,一刀一刀地砍書架,一邊砍一邊罵,砍了半個多小時。人累了,書架也散了,氣也出了,回去睡覺。第二天沒皮沒臉地接著看。

樹敵法則

世界杯廣告招標出來后,曾跟業內的兄弟們探討過,這么貴的世界杯廣告到底值不值(起價1.65億元)?

答案是很值。

首先,現在的信息環境下,世界杯已經成了電視媒體碩果僅存的流量集中地了,不少家里的電視可能幾個星期都沒開過了。

其次,世界杯期間的傳播有情緒效應,人們的情緒越激烈,傳播效果越好。在球星、拼搶、對抗、射門、淘汰、進球、奪冠等因素的刺激下,全民腎上腺素大量分泌,人人變得像青春期的熱血少年。

比如,這次被吐槽的“馬蜂窩”,春節期間就曾經大量投放過,投了一個多月,也沒見被吐槽,雖然下載量增加不少,但并沒有形成二次傳播效應。

而在世界杯期間,廣告投放到第四天,馬蜂窩就被噴成一片了,估計還會一直被噴下去。

世界杯廣告很值,但前提是要用得好,現在我們回想一下2014年的世界杯,多數的廣告已經在記憶里湮沒了。大量企業對此并不滿意。

于是,今年的世界杯,面臨著更高昂的廣告費,眾多企業不約而同啟用了同一個法寶:洗腦廣告。

洗腦通常是簡單重復,是廣告最容易讓人記住的方式,也是最容易記住品牌名的方式。始作俑者是1997年就開始的“恒源祥羊羊羊”,發揚光大的當然是“不收禮”的腦白金和大量葉茂中式廣告。

而進入互聯網傳播時代,洗腦廣告又多了一項功能:把爭議話題放大,形成二次傳播,甚至三次、四次傳播。

老苗先后無數次強調過樹敵法則:

1.你一定要有敵人,沒有敵人,你自己的立場就不那么鮮明;

2.敵人圍攻你,會讓你的擁護者站出來替你說話,更加地擁護你;

3.吃瓜群眾喜歡看戲,只有正方沒有反方的辯論賽是沒人看的。

所以,當葉茂中聽聞自己創意的兩條廣告片被噴后的反應是“興奮,無比興奮”,因為他知道客戶這將近兩個億的費用起到效果了。

三大主力圍攻“俗廣告”

圍攻“俗廣告”的大軍中,基本是三大主力。

第一類是有點理想主義的廣告人。傳統廣告人的主要技術工種是設計和文案,美術生和文學青年,很多人天然帶著點理想主義色彩。所以廣告圈內,藝術派和科學派的爭論源遠流長。

雖然在市場上,科學派以實用性占據了主動,但在圈內和廣告研究中,藝術派的影響力也非常大,國內也出現了像許舜英這樣的藝術派廣告大家,廣告又叫好又叫座。

我倒是很希望許老師出來撕一撕這些俗廣告,一定很有價值。這些人的圍攻是值得尊敬的。

第二類人是圍攻俗廣告的主體:把俗廣告當作情緒宣泄口。在這里,俗廣告就是老苗用菜刀劈的那個破書架。

廣告本就是討人厭的,沒有人喜歡廣告,不斷重復的廣告更是討人煩,在世界杯這種情緒激昂的情境下,俗廣告是個特別好的宣泄口,而且像葉茂中設計的廣告,還會特意增加你大腦的“沖突性”,那大家就罵得更起勁了。罵廣告比罵人風險小,比砸電視成本低。

第三類就比較陰暗了,當然也是少數:就是罵葉茂中的??赡芎芏嗳瞬⒉恢?,跟在市場上、企業界、投資圈廣受追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葉茂中二十年來一直被主流廣告人和主流營銷人罵,不是不認同,真的是罵。

同行是仇家,在廣告圈里特別明顯,因為葉茂中和主流廣告人差異太大了,難免失衡:

為什么我們接一個客戶都要去比稿、投標、搞關系,來來回回跑斷腿,而葉茂中從來不去比稿,客戶還都“傻兮兮”投懷送抱;

為什么客戶到我們這兒都是大爺,我們只敢在背后罵甲方,當面還要叫“爸爸”,而客戶總是把葉茂中供起來,稱他為“大師”;

為什么我們追款都累得跟孫子一樣,還經常尾款收不上,而葉茂中年度服務費上千萬,要求提前一次性付清,客戶還乖乖送上;

……

十年前的某段時間,央視招標段播放的廣告有一半是葉茂中拍的,廣告圈內對葉茂中罵聲一片,不罵兩句葉茂中都顯得自己不專業;而今年的世界杯,三大“洗腦俗廣告”有兩個是葉茂中拍的,鍵盤俠們罵得就更起勁了。

有讓葉茂中“滾出廣告圈”的,有造謠葉茂中服務的某產品停產了的,這些造謠的、人身攻擊的、滿嘴都是“垃圾”“狗屎”的罵聲,據說是為了廣告的“審美”。這就很“呵呵”了。

而認識葉總近二十年來,不管是他發表的幾百萬字的書籍還是文章,還是日常對話,從沒聽他說過哪個同行不好,提起來基本都是“很棒的一家公司(一個人),你去找他一定很有收獲”。

解答營銷人的6個疑慮

罵人的咱不去管他,說幾個企業老板或營銷人可能存在的疑慮。

1.廣告投放了被人罵?是不是對品牌有傷害,有損品牌美譽度?對品牌長期發展不利?

沒有人喜歡看廣告,哪怕是藝術派廣告,也有被噴“裝X”范兒的。在世界杯這種情緒場景中,廣告投放只要能讓人深深記住,基本上就會被人罵。

“品牌美譽度”是個以訛傳訛的偽概念,與此對應的準確說法是品牌偏好、品牌共鳴。

對于大部分品牌來說,最關鍵的是建立品牌識別,塑造品牌突出性是打造品牌最基礎的一步。畢竟大部分品牌不是可樂、耐克和蘋果。

2.很多人說看了這些“洗腦廣告”,就把它們的APP卸載,發誓永不使用,這會不會對企業產生影響呢?

“洗腦廣告”一直都遭遇過這樣的質疑。以前就有很多人發誓不買腦白金、不買溜溜梅、不買恒源祥、不買某某某,但根本無法阻止這些品牌的暢銷。

這種因為情緒上帶來的效應是遞減的,而認知帶給你的影響則更加深遠。所以,史玉柱會有“雖然討厭腦白金廣告,但無禮可送時還是能想到腦白金”的說法,這是行為學,是人性規律,無關時代。

比如那些在網上號稱卸載馬蜂窩APP的,可能之前壓根兒就沒下載過馬蜂窩(馬蜂窩之前是很小眾的一個APP),這么說就是為了過癮出氣。

哪怕是真的已經卸了,等世界杯一結束,下次你出門旅游,想看個攻略,別人說“你下個馬蜂窩看看”,你如果說“那廣告太惡心了,我就不下馬蜂窩”。是讓人覺得你特有品位呢,還是特別幼稚呢?

那些說卸載知乎的就更別說了,我就不信他上網查資料,要專門繞開知乎。

決定品牌偏好、品牌認同和品牌共鳴的,是消費體驗、產品體驗,而天然就具有干擾因素的廣告,在其中起的作用是比較小的。廣告更多解決的是信息傳遞,深度溝通的品牌可以做價值觀傳遞。

當然,也一定有個別人就因為看廣告不順眼就打死不用,但他不用就不用唄,沒有任何品牌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歡。

3.既然洗腦廣告這么有效,我們何必要找葉茂中們花500萬做一條廣告片,自己想一句話,來回重復是不是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這只能說不一定。在這個方向上如何讓效果更好,需要一些專業設計。以馬蜂窩廣告為例,包括背景顏色、代言人使用、載體應用、情節設計,都有講究。會比一般的單純重復效果好很多。

4.世界杯有這么大流量,有人認為只要投廣告,肯定效果好,跟洗腦創意沒關系?

這有點酸葡萄了,只需要看現象就有答案:馬蜂窩和知乎在世界杯上的投放只是個起價,很多廣告的投放規模是它們的兩倍,有的是三倍,但效果可能并不見得更好,至少沒有這么大的爭議效果。上屆世界杯的廣告整體就乏善可陳。

5.知乎和馬蜂窩本來是有一定粉絲基礎的,并且格調較高,突然投放這么“洗腦”的俗廣告,會不會引起原來用戶的波動?

這個會有。從小眾發端,繼續深耕小眾,做小而強,或者由小眾進入大眾,做廣度收割,是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要做的必然選擇。

毫無疑問,馬蜂窩和知乎都選擇了后者,即進入大眾,否則也不會下血本投世界杯廣告。馬蜂窩舍棄了已經使用了五六年的“螞蜂窩”,而改用更容易識別、更大眾的“馬蜂窩”,可見其方向之堅決。

如果你是從小眾進入大眾,不管如何進入,都會引起部分固有用戶的抵觸,甚至表現出失望:某某某已經不是原來的某某某了。

這很需要企業領導人的魄力:做取舍。當年的蘋果也是小眾產品,幾乎是設計師專用。當蘋果系統開始跟PC系統兼容時,也引起過不少人的哀嘆:蘋果已經不是當年的蘋果了。

6.有沒有辦法,把廣告做得很美,還能讓人對品牌記憶深刻?

有可能,但15秒廣告做不到。

知乎、馬蜂窩都是追求格調的企業,不是拍不出令人賞心悅目的廣告,而且這種廣告以后肯定還會投放。但在世界杯期間,它們確實沒法這樣做。

從商業角度,世界杯是門生意,我們不花錢看球賽,世界杯主辦者把我們的注意力賣給廣告贊助商賺錢。

贊助商們買了注意力,就要盡最大限度地抓住。

起價就1.65億元,15秒廣告的每一秒畫面,贊助商至少都要花1000多萬元的媒介費用。誰家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哪怕是資本市場拿的,壓力只會更大。

每秒鐘畫面媒介投入1000多萬元,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從小眾到大眾的認知,已經拍了1000多條廣告片的葉茂中也坦承“壓力很大”,但他還是做到了。

珍惜客戶的每一分錢,讓其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才是廣告人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所在吧。

廣告本來也不承擔提高人們審美的重任。那些用“審美”來衡量廣告的、以泰國廣告為標桿的、以“廣告播了一大半停止播放然后讓人猜這是什么產品”為創意的,建議他們自己成立個“正宗”的廣告組織,專門拍攝“美”的廣告,然后賣票播放,說不定能夠振興中國廣告業,在中國重現上世紀麥迪遜大街的輝煌。

而那些“充滿著銅臭味和不專業的土老板們”,就讓他們去找葉茂中那廝為代表的土廣告人吧。

猜你喜歡
廣告人馬蜂窩洗腦
馬蜂窩捅不得
反“洗腦”
啟蒙與洗腦的區別
洗腦
“強項令”董宣
瓊瑤:最出色的洗腦專家
廣告專業人才在防災減災宣傳中的角色定位
視覺文化背景下廣告人的應對策略
丑女無敵真人版
今年過節不嫁人,嫁人只嫁廣告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