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式教學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中的應用研究

2018-08-15 10:41蔡佛平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課應用研究

[摘 要]“主持人”式教學法強調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由教師充當節目“主持人”,學生充當嘉賓與觀眾,學生與教師共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主持人”式教學法;小學高年級;語文課;應用研究

眾所周知,節目主持人是連接節目與觀眾之間的橋梁。一個好的電視節目離不開優秀的節目主持人;學生的一堂好課,同樣離不開優秀的教師,更離不開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爸鞒秩恕笔浇虒W法就是這樣一種由老師在課堂上充當主持人的角色,通過言語的穿插,引導學生在互動中學習的課堂學習模式。這種互動型的教學模式充分激活了課堂教學中的各項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課堂教學資源,教學效果明顯。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現狀

課程改革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與方式都在變化。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有了新的課程理念,使用了新版本教材,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淡化語言知識的講解。而目前還有相當一部分教師還達不到這一要求。在很多小學,特別是在一些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還是繼續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遵循“一個老師、一支粉筆、一本教材”的規律。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自主的參與,只有聽讀的習慣,而缺乏實踐的技能,課堂氣氛沉悶。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喪失學習興趣,不愿意學習語文。為此,應該引入新型的互動教學模式,從根本上實現新課理念,使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二、“主持人”式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

針對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相對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的現狀,我們必須強調語文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構建一個和諧輕松的語文節目課堂。因此,我們嘗試運用“主持人”式的教學模式來組織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師充當主持人,把教學內容和節目主持結合起來,形成多元化的課堂互動局面,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主持人式教學法,就是把教室當作一個大舞臺,每門課程就是一個欄目,每堂課是一個欄目不同時段的話題,在每個節目檔中,教師充當主持人的角色,學生就是嘉賓和現場聽眾,教師通過巧妙的內容安排,恰當幽默的言語穿插,刺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引導學生在互動中學習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

1.改變教師的角色

“主持人”式教學法是借用現實中的節目主持人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主持人,負責課堂活動的設計和組織,與學生一起參與到節目中去,傾聽觀眾的聲音,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最后老師還應該是課堂的駕馭者,隨著做好掌控現場的準備。做一名組織者、參與者、傾聽者和駕馭者,是對節目主持人的要求,這樣的角色定位恰恰也是符合課程改革對教師角色轉換的要求。

以《魯豫有約》這樣一個談話類節目,現場有嘉賓,有觀眾,電視機前還有很多的觀眾。這個節目一般就是精心設計一個話題,與嘉賓討論和現場觀眾交流,而他的真正受眾是電視機前的觀眾。因此,“主持人”式教學法的課堂教學就是借鑒這個互動現場,讓老師告別對講臺的壟斷地位,邀請一部分學生作為嘉賓,而其他的大部分學生成為受眾。教師作為組織者,同時作為參與者參與到嘉賓與觀眾的討論中,拉近師生關系,為良好的教學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

2.“主持人”式教學模式的課堂實施

(1)課前準備階段。節目主持人要主持好一臺節目,事先都必須做精細準備,才能在節目現場準確、敏銳地把握每個選題的立意要點,才能應對不同觀點。這就類似于教師課前備課一樣,要熟悉課堂內容,精心設計每個教學環節,創設達到教學目的的各種場景。有了提前的精心準備,才能構建出良好的節目主持人教學模式的核心。

上新課前,布置學生做好預習和準備,選定課堂“嘉賓”, 組成嘉賓組與老師一起備課,指導學生找出學習章節的學習目標、知識點、重點及難點,以及對書本知識點的先后安排、對課文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等,最后還要能說出自己的觀點等,以便在節目現場能更好地發揮課堂效果。

(2)課堂實施階段。正式上課的時候,老師以言簡意賅的語言引出主題,類似于節目開頭的“開場白”。然后引導嘉賓同學帶領其他同學開始討論學習內容,老師根據教學要求與課堂時間定下研究問題,分配給各組進行再討論,然后指引普通同學進行發言,最后再由負責此問題的嘉賓進行概括。最后再由教師進行總結及點評。好的節目主持人應該運用生動有趣的串詞和靈活機動的應變能力,善于發現和觀察觀眾的心態,準確有效地控制節目的時間和內容,風趣生動地駕馭現場氣氛。而一個好的教師更應該運用節目主持人的技巧豐富課堂教學,發揮教師的良好素質,選擇多種教學手段,創設多維互動的教學環境,運用自己的魅力將枯燥的知識賦予幽默感的語言去理解、認識,使學生在輕松地、形象地、無負擔的氛圍中輕而易舉地掌握了知識、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課后練習階段。布置課后作業是鞏固課堂學習效果的重要環節。老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該針對當堂所學內容,作業題目要精心設計,例如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可以要求針對所學文章寫一篇小短文等。作業以組為單位由嘉賓同學進行檢查,老師抽查,以便及時了解教學效果。

三、結語

“主持人”式教學法從根本上改變了教師壟斷課堂的現象,讓每位同學都可以進入嘉賓組與老師一塊研究探討,在課堂討論中老師又可以參與小組進行討論,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了傳統的訪談模式,“主持人”式教學還可以嘗試“故事會”、“ 辯論會”等形式,多方位地把課堂組織成一個豐富多彩的節目,讓學生喜看、樂聽,并積極參與其中,在語文的天空中自由遨游而樂此不彼。

參考文獻:

[1] 石玫瓏.談主持人教學法在職教課堂中的應用[J].河南教育,2016.6.

[2] 葛穩罡. 主持式語文教學芻議[J].理論經緯,2011.10.

作者簡介:蔡佛平(1979-8-),男,漢族,廣東海豐,2012年畢業于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本科,職稱:小一,海豐縣公平鎮第四小學,校長,從事學校管理、語文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小學高年級語文課應用研究
可怕的語文課
語文課里掙分忙
怎樣才能上好一節語文課
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英語趣配音對小學高年級學習英語的影響
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及有效策略
AG接入技術在固網NGN的應用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