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農牧區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2018-08-15 10:41群培加措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農牧區新課程問題

群培加措

[摘 要]自從新課程改革開始,西藏農牧區根據《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進行了課程改革。農牧區目前的課程設置與之前相比,教學的內容得到了豐富,結構也得到了完善。課程改革后設置的相關課程,突出了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也體現了以素質教育為主的義務教育階段所崇尚的人文宗旨。目前,在偏遠的農牧區小學,存在教學條件落后,課程安排不合理,課程開設不齊全,課時分配不科學等等問題。并且,這些學校不能根據國家及地方的相關規定實施教學工作。本文對西藏農牧區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農牧區;新課程;改革;問題

一、農牧區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問題

1.英語、信息技術等課程的設置沒有實際意義

雖然一些學校設置了英語、信息技術等課程,但是這些處于農牧區的小學由于其硬件設施不全、教學條件差、教師素質有待提高等等問題,無法使用現代化的設施進行教學。學校雖然設置了英語、信息技術等適應現代化社會的課程,但也淪為應付上級部門檢查的形式工作。學生實際上沒有接受到相關學科的教育。有些學校雖然為學生解決了用電問題,并配備了電腦、網線等設置,但由于教師自身信息技術知識的缺乏,仍然難以將課程落地,讓學生有機會學習到信息技術。

雖然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積極安排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培訓課程,但是短期的的培訓并不能讓教師很好地理解信息技術知識,也很難讓教師做到熟練使用信息技術相關設備,也就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學生仍很難得到良好的信息技術教育。

同樣,各個農牧區小學的學生也很難得到良好的英語教育。農牧區普遍缺乏英語教師,很多學校由于缺乏英語教師,只能選擇放棄英語教育。以至于陷入了“及時安排了英語課,也沒有老師上課”的僵局。

目前,農牧區各個學校年級多單學生人數少,并且存在一名教師全天有課,且兼任多門學科的教學工作,這導致農牧區教師缺乏學習業務知識的時間。并且,部分教師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少有教師能夠做到自主學習從而提高業務能力。很多教師的知識儲備長期停留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他們很難能做到各個學科之間的融會貫通。所以,對教師進行繼續教育使十分必要的。

2.課程開設、課時安排、課程表安排不合理、不合規范

目前,農牧區內很少有學校能夠按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規定進行課程開設、課時安排、課程表安排。

在農牧區,小學漢語文、藏文、數學三門課程的課時普遍偏多,這就導致學生的實踐類課程課時受到壓縮。學生的音樂、美術、英語等課程的課時也受到壓縮。而且,常常會發生兩節課為同一科目的現象。但是小學學生很難長時間專注于同一課程的學習,這樣的排課方式很難讓學生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從而導致學習質量下降。

二、西藏農牧區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對策

1.合理安排課程,均衡課時設置。學校以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應該主動了解農牧區實際的教育現狀,并且認真了解國家及地方現有的關于課程的政策,并且對現有的地方教育政策進行調整。同時也希望學校及上級主管部門對學校的課程管理、教材選擇、課時安排等方面設置明確的規定及規范。學校教研人員也應該主動協助學校及上級主管部門做好學校日常教學工作的指導與監督。

2.完善教育教學設施,完善教學條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農牧區交通設施不完善、地理位置偏遠、經濟不發達,這些客觀因素都導致了農牧區內的學校各項辦學條件與城市內的學校相比差距很大。目前農牧區學校的教學設施很難滿足學校內學生最基本的教學需求。

為了實現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平衡城鄉教育發展,學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門應該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爭取來自社會或其他方面的資金,根據農牧區實際的教育教學情況,加大對農牧區學校的資金投入,做好農牧區學?;A設施以及配套設施的建設,改善農牧區學生的學習環境,讓農牧區學校的硬件設施逐步與城市學??s短差距。這也是做好農牧區課程設置的位置保障。

3.發揮改革創造性,開發教育資源,針對性地開發或選擇適合當地的校本課程,讓師生進行選擇,力創有特色的農牧區學校教育。課程創新應將學校作為主體。而對校本課程進行開發,不僅可以滿足學校發展特色教學的任務,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培養特長的土壤。農牧區的課程設置應該從實際出發,根據西藏地區特有人文社會環境,為學生提供課程進行選擇。

比如可以將:揭露藏獨集團本質,西藏新舊社會對比、分析達賴集團反動本質等西藏社會客觀問題作為教學內容。也可以搜集國家子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來自全國各地大量的資金援助對西藏進行翻天覆地的改變的材料;在例如讓同學闡述希望工程對農牧區學生進行“助學工程”并為西藏投入巨大的教育資金的感受。這些特色內容融入日常課程的教學,一方面讓同學們感受到祖國對西藏人民的關愛,另外一方面也讓同學們感受到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這樣的由教師向學生的課程轉型,可以由校本課程作為載體,這樣的課程滿足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也照顧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這樣做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體現了當先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

4.加強教師培訓,讓課程有教師去教,并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遠程教育的優勢,讓學校設置的課程能夠按照計劃實施,并得到協調發展。

加強教師培訓,不僅僅需要對課程的直接實施者教師進行培訓,還應該對教學政策的把控者學校領導及各級教育主管人員進行培訓。

這些培訓不僅可以讓新課程改革從教學節點得到質量的保證,還在政策的理解以及政策的方向上得到了保證。

比如定期開展教師的英語學科培訓、或者現代教育技術學科培訓,可以讓具有一定英語基礎或者一定信息技術基礎的教師通過短期的技能培訓,達到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的目標。而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有利于讓教師更好地承擔起日常的教育教學任務,也讓學生每一門的課程都有老手來授課。

學校也可以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設備進行授課,電視、教學光盤、教學音頻等等都是很好的授課工具。學校在缺乏相關科目的教師時,可以通過這些教學工具對學生進行教學。并且,有條件的學習也可以通過中國衛星教育收視寬帶傳輸網來獲取教育資源,并利用衛星傳輸教學信息,以做到接受更好的教育教學資源來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

同時,當地教育部門也要從系統管理的角度來完善農牧區現代遠程教育的實際推行。在構建遠程教育系統的同時,當地教育部門應該同時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機制;并做到任人唯賢,摒棄任人唯親的落后觀念,以做到位農牧區培養能夠扎根基層的實干型人才,同時也要想辦法留住人才,讓人才愿意為農牧區的教育奉獻自己的血汗。這些措施都有利于西藏農牧區的新課程改革。

參考文獻:

[1]鐘啟泉,高文,趙中建.多維視角下的教育理論與思潮[M].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2]張先華.教育思想的革命M].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3]童富勇.現代教育新論[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4]朱慕菊.走進新課程一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農牧區新課程問題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西藏農牧區戶用沼氣發展的思考
農牧區中小學音樂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要對癥下藥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山南地區農牧區防雷現狀和對策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西藏農牧區婦女健康的調查與思考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