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強聯手深度合作 借力提升辦學水平

2018-08-23 11:13黎武兵高小霞
東方教育 2018年18期
關鍵詞:訂單班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

黎武兵 高小霞

摘要: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與轉型升級,通用型人才已無法滿足企業特定崗位的需求。本著以服務行業經濟發展,滿足企業人才需求的宗旨,經過充分調研論證珠海市技師學院與企業共同構建了“1+1+1”校企融合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及“2+2+1”工學交替現代學徒制模式,為企業量身定制高技能人才。

關鍵詞:校企合作;訂單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

“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是學院的辦學傳統,2013年學院成為了廣東省人社廳首批“校企雙制”辦學試點學校,近年來學院堅定不移地把深化校企合作作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將校企合作辦學理念融入到學院各項工作,立足“服務發展,促進就業”,著力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素養全面的高技能人才,為本地區經濟、產業發展做好現代產業人力資源的有力支撐。

以下通過近三年學院“請進來”與“走出去”的兩個合作案例,介紹我院校企深度合作的一些做法。

一、請進來,與聯想集團探索“1+1+1”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推動下,國內服務器數量劇增,服務器運行維護人才需求巨大。我校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專業瞄準了這一契機,經過大量的調研,將服務器運行維護、技術支持人才培養作為校企合作的新方向。

1.筑巢引鳳攜手龍頭企業。在場地和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學院專門拿出130平方米的場地以及230多萬元的啟動經費。學院的決心和投入贏得了國內最大的服務器生產企業---聯想集團的青睞,2015年雙方決定攜手合作培養“服務器運行與維護”高技能專門人才。通過企業出崗位、學校出學位,充分發揮學校育人機制和企業用人機制的耦合作用,校企聯合培養,探索高級技工“1+1+1”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2.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依據聯想服務器人才標準制定學校人才培養方案,以三年學制高技班為基礎,形成了“1+1+1”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即:第一學年,集中學習網絡專業的主干課程,學校教師為主;第二學年,學習專項技能,通過企業講師講授工學一體化課程和指導崗位實訓,使學生在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等方面達到 LCSE和CompTIA Server+認證標準;第三學年,在聯想集團成員企業、服務器運營商等企業跟崗實習、頂崗實習,完成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

3.共同建設教學實訓場地。根據聯想訂單班教學實訓與崗位能力訓練要求,合力共建了聯想教學實訓室、IDC實訓機房、庫房管理實訓中心等。各實訓室配備聯想集團各種管理系統、設施設備與工具等軟硬件。整個項目總投資近600萬,校企雙方各自出資50%,為項目的順利運作提供了經費保障。

4.共同教學培養IT工匠。二年級專項技能課程主要由一名聯想集團駐校工程師和多名講師完成,我院教師做助教。以崗位實際項目為載體,把崗位所需的知識點、技能點融合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學中做,做中學”逐漸成長。企業講師還把聯想企業文化、職業素養、6S管理、精益求精等方面的內容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深深烙入學生的腦海中,共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服務器行業技能人才。

5.共同實施考核評價。對聯想訂單班項目的考核評價分為過程評價與總體評價兩部分,過程評價以對學生專業能力的評價為主,主要由聯想工程師(專、兼職)與學校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完成;總體評價由校方組織企業、家長、學生與教師對項目整體與項目實施作定性評價。

6.延伸校企合作成果。聯想訂單班的成功經驗給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帶來新啟發,雙方同意將合作延伸到全校師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創新打造“技能教育”+“素養教育”的“雙核發展”育人方式。2016年以來,我校相繼開展了“學生職業素養試點班”、“班主任班級管理能力提升班”和“借鑒聯想管理經驗 打造高水平管理隊伍培訓班”,在師資力量、管理隊伍效能提升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合作。

聯想班教室

聯想班課程

聯想職業素養教學

二、走出去——與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探索“2+2+1”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企業格力電器旗下子公司,是國內著名的專注于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設備、數控設備等智能裝備的研發和生產,目標是打造智能裝備制造領域領軍企業。目前該企業發展中遇到了人才瓶頸,每年對電氣、機械等專業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達300人以上。學院瞄準格力智能制造公司的人才需求,共同探索“2+2+1”現代學徒制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1.文化認同達成合作共識。2016年9月學院邀請格力智能制造公司技術負責人和格力電器“叉車大王”來校舉辦“踐行工匠精神,技能成就夢想”的主題講座,在我校師生體會到格力的先進文化和新技術、新產品的同時,也讓格力人對我校辦學有了深刻感知,由此拉開了合作序幕。雙方于2017年初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共同培養智能裝備安裝、調試、維護、維修及加工生產的高技能人才,基于電氣自動化五年制高技班,采取“2+2+1”工學交替現代學徒制模式,即一、二年級由學校主導完成公共文化課、專業基礎課,三、四年級分階段到企業進行專業核心技能學徒制培養,五年級進行跟崗實習和頂崗實習。

2.共同組建學徒班。首個校企合作班從學院在校的電氣自動化專業三年級的5個班級中選拔,經過到企業參觀認知、學生自愿報名、學校審核推薦、企業考核篩選四個環節,選拔出83名學員每學期分兩批到企業進行學徒制培養。

3.共同實施師帶徒培養。學院與格力公司組成專門的教學小組,制訂教學計劃對學徒進行培訓,第一步是崗前培訓,包括安全、消防、保密、車間管理、企業制度及企業文化等,其中安全教育是核心;第二步是為學徒選定師傅,企業給每位同學以“一(師傅)帶三(學徒)”的形式配備了專門的技術骨干,除教授企業文化、崗位技術技能,還與學校實習指導教師一起負責對學徒的考核;第三步是完成三個階段的師帶徒過程,第一階段是采取“看、試、練”幫助學徒適應生產環境,即先看著師傅(圖紙)做,然后試著模仿做,最后是反復練習;第二階段是“師傅指導著工作”。學生被編入各個班組,在師傅的帶領下開始承擔部分工作任務,學習內容為“活內容”;第三階段“獨立承擔工作”。經過前面兩個階段的師帶徒,學生開始獨立承擔工作,即師傅在崗位做什么,學生就做什么。

4.共同開展教學管理。校企共同制定了教學實習管理計劃,學院派遣實習指導老師到企業駐廠跟班參與管理,負責每天上、下班對學生開展“集會”,整理、整頓,并在學生工作時對崗位進行巡視。公司也安排班組長與師傅一起對學生的學習工作情況進行檢查、考核記錄,每周對學生做出周評價,每月進行綜合考核,對考核優秀的同學還可獲得企業象征性的獎學金。

5.共同擴大合作“紅利”。學院教師借助駐廠跟班的機會,深入企業頂崗實踐,學習企業的管理、文化與技術技能,進一步增強“雙師”能力。格力公司主動提出“引車間入校園”的合作新項目,將其數控設備電路控制板的裝配放到學校實訓車間完成,以實際生產項目作為教學載體,實現生產、教學雙贏。

校企聯合參加國際人才展

三、校企深度合作提升辦學水平顯成效

學院在與珠海重點企業合作中,不拘一格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合作,牽頭組建了珠海市現代制造業職教集團,集聚珠海市重點企業、省內外職業院校等50多家單位,形成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生共贏的良好態勢,為技能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更廣闊的社會平臺。先后開展了中國中車學徒制班、偉創力定向班、羅西尼表業訂單班、珠海水務集團學徒制等二十六個企業深度合作班。

通過深度合作,學院為珠海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量高素質技能人才,為珠海部分重點企業及時解決了緊缺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瓶頸問題,因而得到了政府、企業的肯定和信任,密切了學院與政府、企業的良好關系,為學院發展開拓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同時,極大的促進了學院內涵建設和辦學水平的提升,對于師生實現中國夢的擔當意識與價值觀的提升、對于工匠精神的培育、對于校園文化的建設、對于“雙師”隊伍綜合素質和對企業技術服務能力的提高、對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對于專業建設的優化、對于教學方法改革等都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從而帶動了學院社會影響力、吸引力、美譽度的大幅提升。

猜你喜歡
訂單班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
獨立學院“訂單班”人才培養實踐與探索
現代學徒制在創新型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中的應用
中職“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訂單班人才培養新模式探索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由校企合作訂單班到現代學徒制實現路徑探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