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2018-09-17 05:42羅海輝董翠英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4期
關鍵詞:高中體育有效策略新課改

羅海輝 董翠英

【摘要】隨著新課改進程愈加深入,高中體育必須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展開教學,在增強學生素質的同時,確保體育理念得以終身落實。因此,教師需要借助日常教學對學生知識、運動習慣以及情感態度等加以培養,并推動學生發展更富社會性。本文先就核心素養作基本概述,而后對推進核心素養高效培養的運用策略進行探析。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體育 核心素養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210-02

對于高中體育來說,若想以核心素養為目標高效開展,必須使教學更具目的以及計劃性。核心素養并不抽象,它需要教師根據核心素養相應規定以及目標,對體育教學實施針對改善,推動學生素質得以全方面完善。

一、體育教學核心素養基本概述

素養指的是人們具備的知識水平以及處事的一種態度,而體育核心素養則是依靠體育課程、活動等,促使學生融入體育,從而在獲取體育技能的同時,強化身心素質。其涵蓋的內容如下:

1.健康意識

體育教學以健康意識為其本質,意識培養涵蓋如下方面:首先,使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愛好加以調動,借助體育課程、課外活動等引導學生感悟體育樂趣,從而使其自主融入體育之中,并明確契合自身的項目。其次,對體育知識予以豐富。體育教學應將知識穿插于體育活動,使學生掌握運動規則以及相應的人文知識等,確保他們體育鍛煉相應常識得到構建。

2.體育技能

體育技能涵蓋了鍛煉技能以及技能評價兩部分。體育教學應依靠科學方式引導學生融于體育活動,同時掌握鍛煉以及評價兩類技能。自我技能需要指導學生對自身切實的體育能力予以合理判斷,并從自身情況出發選取契合的體育項目。

3.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通常包含運動、健康兩類素質,運動素質指的是借助體育鍛煉來培養活動能力。健康素質則指的是對學生生理及其心理素質。生理素質指的是學生所反映的機能或者形態層面的健康。其生理健康相應評定應從身體形態、技能以及素質多層面展開。心理層面的健康素質則包含心理、道德健康以及適應力。教學應以體育道德為準則開展,引導學生借助體育鍛煉實現彼此交流,為強化其交往能力夯實基礎。

二、體育教學推動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策略

1.以責任意識以及情感態度為目標展開培養

對于體育教學而言,諸多項目需要依靠團隊合作才可完成,若想獲取優異結果,必須做好密切配合。教師應按照訓練特點對責任、團隊等意識加以培養。比如,對健美操展開教學時,便可以學科特點為導向,對其基本步伐以及組合能力等加以培養,確保在協調、表演力以及節奏感等層面得到強化。體育教學除了關注學生能力培養外,還應對核心素養加以重視,借助團隊合作來促使學生明確集體作用,使其責任以及團隊意識等得到強化。此外,健美操練習依托團隊展開,能夠依靠“生生交流”來增強團隊的協調、配合力。教師需要以責任意識為準則來要求學生,從而使其依靠團隊協作來發揮價值,強化體育素養。同時,情感態度也應受到關注。教師可從師生關系出發,確保師生關系愈加平等與融洽。同時,還應推動教學向著趣味化發展,確保訓練內容得以豐富。比如,課前熱身時教師便可依靠體育游戲來營造氛圍,對學生興趣加以調動。此外,還應以學生情感特點為導向進行體育項目的針對設置,例如為強化他們心理素質,教師可憑借競賽法來構建情境,促使學生通過競賽來完善心態,為其后續發展夯實基礎。

2.從創新能力出發實現針對強化

體育教學還應從創新思維出發,促使學生依托放松自由的活動氛圍來創新。所以,教學方式需要更具靈活性,若教師課前便對對教學規劃予以完善,同時按照規定來展開教學,最終再引出既定結論,極易造成思維定式,使得創新培養受到阻礙。學生通常會于體育活動時面臨諸多問題,教師應引導他們借助實踐進行感知,使其借助實踐來發現、明確以及分析問題,促使解決方式向著創新化發展。比如,展開投籃練習時,若距籃筐4米左右時,學生投籃常常顯得力不從心。此時,教師便可組織學生對投籃問題加以討論。比如,因舉球過高使得用力變小、無法掌握合理出手時間。教師應引導他們以實際投籃狀況為導向尋求解決策略,并借助投籃實踐實現合理解決。教師應發揮自身引導作用,促使學生借助自我探究以及組內討論等諸多形式自主性地解決問題,進而強化創造能力。

3.指引學生依靠體育活動融于社會

對于高中體育來說,教師除了引導學生融入體育訓練外,還應指導他們參與至社會,使其鍛煉意識以及鍛煉習慣得到正向引導。教師可組織多種校外活動,鼓勵并引導學生融入校外活動。例如,可讓學生參加城市性質的馬拉松賽,促使他們感悟到體育精神。此外,還可指引他們融于社會,可深入社區幫助老人或者是孩童進行規范的活動,使他們正確運用社區器材以及社會資源來展開體育運動。高中生融于社會同時貢獻社會,可強化他們奉獻精神,推動核心素養融于體育教學之中。

4.根據核心素養進行教學方式的改善

教學方式指的是教師借助某些方式把知識技術等向學生傳遞。將核心素養融于教學方法,必須依靠教師引導使學生了解運動方式并強化運動能力。高中生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層面均日趨成熟,因此體育教學需要重視學生方法,對其自主、探究等性質的學習加以關注。首先,教師應擺脫以往“接受化”學習的局限,需要對主動性加以展示。教學要以學生興趣及其內在需求為導向實施,從而增強他們學習品質、效率。其次,還應增強合作學習以及適應性,借助小組合作展開教學,并對責任分工加以明確,促使學生進行運動角色的自覺承擔。比如,教學時可憑借競賽法或者是游戲法等展開。此外,還應對探究學習加以深層關注。教學時可依靠情境設置以及問題設置等多種方式,推動課堂導入更富針對性。除了對他們求知欲加以調動外,還可激勵學生持續融于體育競賽當中。

5.根據核心素養進行教學評價的有效改革

推動核心素養融于體育教學,通常涵蓋態度層面或者是隱性知識等要素。而以體育過程為對象展開評價,需要就評價形式、內容和實際操作多層面實施探索以及創新。對于評價內容來說,應以核心素養相應構成要素為導向實現針對評價。評價方式應涵蓋自我、教師以及他人三類評價形式。比如,自我評價時便可建立體育形式的成長手冊,對學生相應體育活動加以記錄,由學年至課時逐步細分。對于評價實際操作來說,需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展開改革評價。評價初期應依靠定量、定性相融合的形式展開。例如體能或者是技能等便可實施定量評價。而對于教學時學生相應的健康行為或者是體育道德等隱性指標便需要借助定性評價,同時予以及時記錄。此外,教學評價相應要素指標需要不斷改善,緊跟教育趨勢,與課程體系以及教學指標相結合。同時,對于體育核心素養來說應能夠量化與測量。例如,可進行評價檔案的針對建立,評價時要結合育人目標以及教學內容,以課時、單元以及學期等為標準展開評價。

三、結語

核心素養作為綜合素質的關鍵內容,其與學生發展聯系緊密。高中體育需要從學生健康意識、身體素養以及體育技能等層面出發,使其核心素養得到高效強化。體育教學可借助內容形式以及體育評價等的合理改善,確保學生借助體育課程實現思維拓展以及境界提升,為其全面發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吳晶晶.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下的乒乓球課程的設計思路[J].好家長,2017(71):129.

[2]王仲.核心素養下高中體育分項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26):107-108.

[3]朱榮.在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體育健康專項教學內容的選擇[J].文理導航(中旬),2017(06):90.

[4]黃志光.“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體育課的方向[J].中學教學參考,2017(15):86.

[5]詹小勝.對培養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認識——以高中足球教學為例[J].考試周刊,2017(25):119-120.

[6]本刊記者.基于教師核心素養的高中體育“課例研究”培訓項目在順義區楊鎮一中舉行[J].體育教學,2016,36(07):8.

猜你喜歡
高中體育有效策略新課改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農村高中體育教學方法創新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合作小組創建的有效策略
高中體育教學休閑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課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