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干Mycielski圖鄰點可區別Ⅰ-均勻全染色

2018-09-22 03:30婷*1,強,柱,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 2018年5期
關鍵詞:鄰點全色區別

張 婷*1, 朱 恩 強, 趙 雙 柱, 杜 佳

(1.蘭州文理學院 師范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2.北京大學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北京 100871;3.蘭州文理學院 數字媒體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0 引 言

關于均勻染色的概念最早是由Meyer[1]提出的,1994年,Fu[2]提出了均勻全染色概念以及均勻全染色猜想.許多學者圍繞圖的均勻全染色做了大量研究[3-5].文獻[6-8]研究了一些特殊圖的點可區別Ⅰ-全染色和鄰點可區別Ⅰ-全染色.文獻[9]給出了路、圈、扇、輪、完全圖、完全二部圖的鄰點可區別Ⅰ-均勻全色數,提出鄰點可區別Ⅰ-均勻全色數最大不超過2的猜想;文獻[10]研究了幾類圖的均勻鄰點可區別Ⅰ-全染色.本文根據圖M(Pn)、M(Cn)和 M(Sn)的構造特征,利用函數構造法,研究并確立它們鄰點可區別Ⅰ-均勻全色數,并驗證其滿足猜想.

1 相關定義和引理

定義1[11]對于階數不小于2的連通圖G(V,E),設f是從V(G)∪E(G)到{1,2,…,k}的映射,k為自然數,如果f滿足

(1)對uv∈E(G),u≠v,有f(u)≠f(v);

(2)對 uv,uw∈E(G),v≠w,f(uv)≠f(uw);

(3)對uv∈E(G),u≠v,C(u)≠C(v)則稱f為圖G的一個鄰點可區別的Ⅰ-全染色(簡記為k-Ⅰ-AVDTC).記χiat(G)=min{k|G 的k-Ⅰ-AVDTC}為圖G的鄰點可區別Ⅰ-全色數.其中C(u)={f(u)}∪{f(uv)|uv∈E(G)}稱為點u在f下的色集,C(u)在色全集合C={1,2,…,k}中的補集記為C(v)=C\C(u).

定義2[9]設f 是簡單連通圖G(V,E)(V(G)≥2)的一個k-Ⅰ-AVDTC,若滿足i,j∈{1,2,…,k},i≠j,有 Ti-Tj≤1,則稱f為圖G的一個k-鄰點可區別Ⅰ-均勻全染色(簡記為k-Ⅰ-AVDETC),而稱(G)=min{k|G 的k-Ⅰ-AVDETC}為圖G的鄰點可區別Ⅰ-均勻全色數,其中 Ti=Vi∪Ei,Vi={v|v∈V(G),f(v)=i},Ei={e|e∈E(G),f(e)=i}.

定義 3[12]對簡單圖 G,若V(M(G))=V(G)∪V′∪{w},E(M(G))=E(G)∪{uv′|u∈V(G),v′∈V′,uv∈E(G)}∪{wv′|v′∈V′},其中V′={v′|v∈V(G)},{w}∩(V∪V′)=,稱圖M(G)是圖G的Mycielski圖.

猜想1[9]對簡單連通圖G,有(G)≤Δ(G)+2.

引理1[9](G)≥Δ(G),Δ(G)表示圖G的最大度.

引理2[9]對 V(G)≥2的連通圖G,若有最大度點相鄰.

文中未加說明的符號或術語可參見文獻[13].

2 主要結論

定理1 設Pn表示階為n(n≥3)的路,則有

證明 以下分3種情形證明本定理.

情形1 當n=3時,Δ(M(P3))=4,由引理1知(G)≥Δ(G),為證定理為真,只需給出M(P3)的一個4-Ⅰ-AVDETC.為此,構造映射f:V(M(P3))∪E(M(P3))→{1,2,3,4},f(v1)=f(v′1)=f(v1v2)=f(v3v′2)=1;f(v2)=f(v′2)=f(v2v′1)=f(v′3w)=2; f(v3)=f(v′3)=f(v2v′3)=f(v′2w)=3;f(v2v3)=f(v1v′2)=f(v′1w)=f(w)=4.

為驗證上述全染色法f是鄰點可區別的,現列出各頂點的色集合:

C(v1)={1,4};C(v2)=C(v′2)=;

C(v3)={1,3,4};C(v′1)={1,2,4};

C(v′3)={2,3};C(w)={2,3,4}

可見f是M(P3)的一個4-Ⅰ-AVDTC,并且顯然有 Ti=4,i=1,2,3,4.

由定義知f是M(P3)的一個4-Ⅰ-AVDETC.

情形2 當n=4時,由于M(P4)有兩個相鄰的最大度點,且Δ(M(P4))=4.由引理2知,(M (P))≥Δ(M (P))+1=5,為 證44(M(P))=5,只需給出 M(P)的一個5Ⅰ44--AVDETC.為 此 構 造 映 射 f:V (M (P4))∪E(M(P4))→{1,2,3,4,5},f(vi)=f(v′i)=i,i=1,2,3,4;f(vivi+1)=i,i=1,2,3;f(v′iw)=i-1,i=2,3,4;f(v1v′2)=f(v3v′4)=f(v4v′3)=f(w)=5;f(v2v′3)=f(v3v′2)=f(v′1w)=4;f(v2v′1)=3.

此時需驗證

C(v1)={1,5};C(v2)={5};C(v3)={1};

C(v4)={3,4,5};C(v′1)={1,3,4};

C(v′2)={3};C(v′3)={1};

C(v′4)={3,4,5};C(w)=

從而f是M(P4)的一個5-Ⅰ-AVDTC,且有

由定義知f是 M(P4)的一個5-Ⅰ-AVDETC.

情形3 當n≥5時,M(Pn)只有一個最大度點w,由引理1知,χiaet(G)≥Δ(G)=n.為證定理為真,只需給出 M(Pn)的一個n-Ⅰ-AVDETC,為此構造映射f:V(M(Pn))∪E(M(Pn))→{0,1,2,…,n-1},f(vi)=f(v′i)=f(vivi+1)=(i+1)mod n,i=1,2,…,n-1;f(vn)=1;f(v′n)=0;f(w)=1;f(viv′i+1)=(i+2)mod n,i=1,2,…,n-1;f(viv′i-1)=(i+3)mod n,i=2,3,…,n;f(v′w)=imod n,i=1,2,…,n.

此時需檢驗

由定義知f 是M(Pn)(n≥5)的一個n-Ⅰ-AVDETC.

綜合以上情形,定理得證.

定理2 設Cn表示階為n(n≥3)的圈,則有

證明 以下分3種情形證明本定理.

情形1 當n=3時,M(C3)有相鄰的最大度點,且Δ(M(C3))=4,由引理2有χiaet(M(C3))≥Δ(M(C3))+1=5.為證χiaet(M(C3))=5,只需給出M(C3)的一個5-Ⅰ-AVDETC.為此構造映射f:V(M(C3))∪E(M(C3))→{1,2,3,4,5},f(v1)=f(v1v′2)=f(v2v′1)=f(w)=1;f(v2v′3)=f(v3v′2)=f(v′1)=2;f(v1v′3)=f(v2v3)=f(v′2)=f(v′1w)=3;f(v3v1)=f(v2)=f(v′3)=f(v′2w)=4;f(v3)=f(v1v2)=f(v3v′1)=f(v′3w)=5.

此時需要檢驗

C(w)={2}

從而f是M(C3)的一個5-Ⅰ-AVDTC,且有

由定義知f是M(C3)的一個5-Ⅰ-AVDETC.

情形2 當n=4時,M(C4)有相鄰的最大度點,且Δ(M(C4))=4,由引理2知,(M(C4))≥Δ(M(C4))+1=5.為證(M(C4))=5,只需給出M(C4)的一個5-Ⅰ-AVDETC.為此構造映射f:V(M(C4))∪E(M(C4))→{1,2,3,4,5},f(vi)=i,i=1,2,3,4;f(v′i)=5,i=1,3,4;f(v′2)=2;f(w)=4;f(vivi+1)=i,i=1,3;f(v2v3)=f(v4v5)=5;f(v1v′2)=f(v2v′1)=3;f(v2v′3)=f(v3v′2)=4;f(v3v′4)=f(v4v′3)=1;f(v4v′1)=f(v1v′4)=2;f(v′iw)=i,i=1,2,3,4.

此時需檢驗

從而f是M(C4)的一個5-Ⅰ-AVDTC,且有Ti=5,i=1,2,3,4,5.

由定義知f是M(C4)的一個5-Ⅰ-AVDETC.

情形3 當n≥5時,M(Cn)只有一個最大度點w,由引理1知,χiaet(M(Cn))≥Δ(M(Cn))=n,為證定理為真,只需給出 M(Cn)的一個n-Ⅰ-AVDETC.由 于 V (M (Cn))=V (M (Pn)),E(M(Cn))=E(M (Pn))∪ {vnv1}∪ {v1v′n}∪{vnv′1}.

故若可能,可思考在定理1情形3的基礎上對 M(Pn)再添加3條邊vnv1、v1v′n、vnv′1,并對其著以適當的顏色,得到 M(Cn)的一個n-Ⅰ-AVDETC即可.為此,在定理1情形3的基礎上,令f(vnv1)=1,f(v1v′n)=4,f(vnv′1)=2.再檢驗C(v1)={1,2,3,4},C(vn)={0,1,2,3},C(v′1)={1,2,5mod n},C(v′n)={0,1,4}.而其他所有點的色集合未變,顯然,對任意的uv∈E(M(Cn)),有C(u)≠C(v).

從而f為M(Cn)的一個n-Ⅰ-AVDTC.又由

由定義知f是M(Cn)的一個n-Ⅰ-AVDETC.

綜合以上情形,定理得證.

定理3 設Sn表示階為n+1(n≥3)的星,則有

證明 由圖 M(Sn)的結構知Δ(M(Sn))=2n,由 引 理 1 知 χiaet(M (Sn))≥2n.為 證χi(M(S))=2n,只需給出 M(S)的一個2nⅠ

aetnn--AVDETC.為 此 構 造 映 射 f:V (M (Sn))∪E(M(Sn))→{1,2,…,2n},f(vi)=f(v′i)=i+1,i=0,1,2,…,n;f(w)=2n;f(v0vi)=i,i=1,2,…,n;f(v0v′i)=f(v′0vi)=n+i,i=1,2,…,n;f(v′iw)=i+1,i=0,1,2;f(v′iw)=n+i-1,i=3,4,…,n.

此時需檢驗

從而f 是 M (Sn)(n≥3)的一個 2n-Ⅰ-

由定義知f是M(Sn)(n≥3)的一個2n-Ⅰ-AVDETC,可以看出猜想1對上述定理中的圖是成立的.

3 結 語

圖的鄰點可區別Ⅰ-均勻全染色是一個較新的概念,目前對于圖的鄰點可區別Ⅰ-均勻全色數的研究甚少,本文利用函數構造法,研究并確立了圖M(Pn)、M(Cn)和 M(Sn)的鄰點可區別Ⅰ-均勻全色數,驗證了鄰點可區別Ⅰ-均勻全色數對于這些特殊圖成立,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

猜你喜歡
鄰點全色區別
三星“享映時光 投已所好”4K全色激光絢幕品鑒會成功舉辦
圍長為5的3-正則有向圖的不交圈
海信發布100英寸影院級全色激光電視
淺談書畫裝裱修復中的全色技法
位置的區別
特殊圖的一般鄰點可區別全染色
看與觀察的區別
區別
全色影像、多光譜影像和融合影像的區別
笛卡爾積圖Pm×Kn及Cm×Kn的鄰點可區別E-全染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