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種感動叫堅守

2018-09-27 20:33肖漢斌
湖南教育·中 2018年9期
關鍵詞:勇氣講臺責任

肖漢斌

近日,《湖南教育》報道了王懷軍35年堅守鄉村教育的感人事跡,她的這股“癡”勁,令人動容,令人敬佩。35年,王懷軍不是沒有機會離開農村調到城里教書,而是每一次機會都被她拒絕了?!拔疫€是繼續留在農村學校吧!”她的回答從來沒有改變。

“繼續留在農村學?!?,看似一句簡單的承諾,要做到、做好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一往無前的勇氣。1987年,王懷軍可以到縣城頂父親的職,不僅待遇好,還是鐵飯碗,比當民辦教師強多了,可她沒有多想就放棄了;1996年,王懷軍從津市師范學校畢業,分配時,有縣城學校向她伸出了橄欖枝,可她沒有一絲猶豫,又回到了農村學?!@都需要極大的勇氣,需要克服內心深處對農村落后現狀與未來生活艱苦的恐懼。她要說服父母和親戚朋友,要戰勝自己,如果沒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情,她不可能一直堅守在農村。

這份勇氣從哪里來,來源于愛?!拔易吡?,孩子們怎么辦?”“我答應過孩子們,一定要回去的!”每一次面對機會,她想到的都是孩子們,唯獨沒有想過她自己。與孩子們相處的點點滴滴,都成了她堅守鄉村教育35年的理由與信念。她用無私的愛,成了孩子們“不走的媽”,奉獻了自己的青春與熱血,收獲了孩子們的成長與幸福。她資助的困難學生成了工程師,她教過的1600多名孩子,很多都走出大山,走向了世界。她用勇氣點燃了一盞愛的燈,照亮了孩子們前行的路。

“繼續留在農村學?!?,有人說她“傻”,有人笑她“一根筋”,但她從來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堅守,直到青絲變成白發,臉上爬滿深深的皺紋,這需要的是堅如磐石的毅力。如果內心不堅定,稍有松動,很難堅持下去。如果內心害怕、擔憂,稍有遲疑,也很難一條路走到底。一句話,如果沒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她也不可能在農村學校的講臺上一站就是35年。

這種毅力從哪里來,來源于責任。當學校缺英語老師時,她狠狠地逼了自己一把,自告奮勇挑起這份重擔,重新拾起英語教材,從最簡單的音標開始,一邊學,一邊教,那些日子,從沒在晚上12點之前睡過覺。既是校長,也是老師;既是伙夫,也是保育員,她一個人身兼數職……這都體現了她對孩子們、對鄉村教育的盡心盡力、盡職盡責。有了這種責任與擔當,哪怕再沉重的擔子,她也會扛在肩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女本柔弱,為母則剛,為師同樣堅強。因為她已經把這種責任深深地融進了流淌的血脈里,鐫刻在了平凡、普通、細微的教育教學管理之中。也正是因為責任,她才有了用一輩子愛學生、用一輩子在三尺講臺默默奉獻的力量。老師的責任心有多大,人生的舞臺就有多大。從“一個都不能少”到“讓山里孩子享受現代化的教育”,再到“讓貧困山區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35年來,王懷軍一步一步地用自己的責任、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孜孜不倦實現著讓山區孩子都能“有學上”“好上學”“上好學”的教育夢想。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蓖鯌衍娛浅绺叩?,面對艱苦的條件,她沒有退卻,面對生活的艱難,她沒有消沉,而是自始至終選擇了堅守、堅強和堅定,對學生、對學校、對鄉村教育不離不棄,這是人世間最厚重的愛、最真摯的情,這無疑也是對愛崗敬業、立德樹人最好的詮釋與注解!我們要感謝王懷軍,感謝像王懷軍一樣的鄉村教師,感謝他們用對鄉村最深沉的愛守護著鄉村孩子,感謝他們用對鄉村最真誠的心傳承著鄉村教育,傳承著世代文明。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淚流滿面。王懷軍是新時代教師的楷模和典范,是最可愛、最可敬的人。向王懷軍致敬!向每一位像王懷軍一樣堅守鄉村的教師致敬!

猜你喜歡
勇氣講臺責任
尋找勇氣
勇氣
"安身之所"
《責任與擔當》
每個人都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誰的責任
責任(四)
你的勇氣如何
講臺
前行的勇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