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脈江蘇葡萄產業發展

2018-09-28 07:23李凡凡孫洪武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江蘇農村經濟 2018年9期
關鍵詞:葡萄生產發展

李凡凡 孫洪武/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在經濟發展較好、科技創新較快和消費需求較大的拉動下,江蘇葡萄種植規模逐年擴大,單產水平增速居全國前列。與此同時,隨著經濟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和消費者對葡萄品質、加工產品需求的進一步升級,傳統發展模式已難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在葡萄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關鍵時期,如何通過政策創設推動產業發展模式轉變,解決產業發展瓶頸,是亟待研究的重要問題。

產業發展現狀

產業規模迅速增長。在葡萄消費需求的拉動下,江蘇省葡萄種植面積迅速擴張、產量迅速提高。2017年,江蘇葡萄栽培總面積達53.9萬畝,是2007年的2.7倍,產量達64.9萬噸。在種植區域布局方面,隨著物流水平的提升,全省葡萄產區呈現需求型向供給型轉變的特點,即由蘇南等傳統消費需求旺盛地區向蘇中、蘇北等人地矛盾稍緩地區擴張,不少細碎、零散種植的葡萄園逐漸連接成片,大量以葡萄為主導支柱產業和主體的葡萄小鎮、葡萄村、葡萄鄉脫穎而出,為葡萄產業組織化發展打下基礎。

消費需求量質齊增。從消費總量看,江蘇一直是葡萄的消費大省,近10年來全省葡萄消費量以每年15%的速度快速增長。從品質需求看,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對葡萄品質形成倒逼機制,消費的品種也由傳統的藤稔、巨峰等高性價比品種向夏黑、陽光玫瑰等高品質品種轉變。從葡萄制品的消費結構看,江蘇居民消費習慣仍以鮮食葡萄為主,釀酒、制干、制汁或制醋的葡萄用量持續增長,但占比依然較低,且大多依賴進口。

產業功能不斷融合。葡萄作為觀賞性強、采摘難度低、加工選擇豐富的水果,在特色休閑農業發展中的角色和作用更加突出,葡萄生產與加工、服務等產業的融合更加緊密,形成了“旅游+農業”“互聯網+農業”“餐飲+農業”等多種新型業態。葡萄產業逐漸由傳統的單一生產型,逐步向加工、體驗、觀光、文化、旅游等多領域跨產業延伸。

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隨著葡萄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產量的提升,葡萄產業對地方經濟的影響日益加深,政府對葡萄產業的發展逐漸重視。灌南縣設置了葡萄大棚及生產設施等專項補貼,一方面減輕種植戶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在資金更充盈的情況下,種植戶能夠搭建條件更好的葡萄生產基礎設施,增強抗風險能力,提高生產的可持續性。

江蘇省2007~2017年產量及面積變化趨勢圖

專家現場指導葡萄種植

面臨的主要問題

小農戶經營管理粗放。雖然近年來葡萄規模種植戶的比例快速增加,但生產主體仍以3~5畝小規模種植戶為主,其基礎設施投資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有限,對新技術采納率較低,難以生產出優質葡萄產品。由于低質葡萄無法得到高端市場的青睞,最后只能低價銷售,侵蝕了優質葡萄的市場空間,不利于產業高質量發展。

勞動力供給不足。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發達的二三產業吸納了大量農村轉移勞動力,導致產業技術型人才和普通勞動力的緊缺程度日益加劇,對葡萄等經濟作物影響尤為突出。技術型人才的缺乏,導致很多現代化設備和先進技術得不到科學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葡萄產品的質量提升和產業規模的擴大。

市場制度不完善。江蘇葡萄交易市場制度尚未完善,葡萄生產方與銷售方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導致居民買不到高品質葡萄、高品質葡萄賣不出好價格的惡性循環。與此同時,市場機制的不完善還會導致交易成本的提升,極易打擊高品質葡萄生產的積極性,影響產業健康發展。

科技支撐不足。葡萄產業在加工業、休閑農業、智慧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中的科技創新和應用技術儲備不足,遏制了產業的進一步升級。尤其是在冷鏈物流、保險儲藏、觀食一體新品種選育、景觀搭配與創意產品設計以及葡萄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等產業融合技術上的創新儲備不足,極大遏制了葡萄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拓展延伸,阻礙了產業的轉型升級。

支撐政策缺乏全面性、針對性。葡萄產業在江蘇仍屬小眾產業,相關政策扶持仍處起步階段,扶持覆蓋面偏小,大多數生產環節農業補貼都并未受到覆蓋。已有政策的享受門檻較高,對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有限。

高質量發展建議

制定產業標準。加快建立葡萄生產技術標準體系,明確葡萄生產規程和技術標準,嚴格管理農藥化肥施用量,對葡萄生產實施標準化、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加快物聯網技術和移動互聯技術的應用,建立健全產品質量等級制度和產品質量認證追溯體系,提高葡萄生產管理效率,提升葡萄產品價值。加快建立葡萄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規范葡萄產品市場,形成生產管理高效、產品質量可信、市場經營管理規范、產業發展有序的葡萄產業發展新格局。

加強人才培育。綜合運用學歷教育、社會教育、能手幫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等多種手段,加強市場、運營與實用技術的培訓,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高效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針對當前農村勞動力現狀,著重加強葡萄管理技術、常見病蟲害防控技術和園區管理等方面的技術培訓,大力培育職業技術工人。在園區內實行企業化管理制度,建立工資和績效相結合的薪酬激勵制度,創造良好的葡萄產業發展氛圍,吸引想干事、能干事、干實事的人才投入到葡萄產業建設中來。

嚴守品牌準入門檻。品牌承載著向消費者傳遞產品質量、口碑以及產品售后等信息的功能,含金量高的品牌對于促進產品生產端和消費端的對接有巨大的作用。應加強品牌塑造重要性的宣傳,增加種植戶的品牌意識;嚴守品牌準入門檻,對注冊品牌的葡萄產品進行嚴格把關與定級,保證品牌含金量;簡化品牌注冊流程,降低品牌注冊成本;完善品牌保護制度,加強品牌產品的標識,加大對假冒產品的打擊與懲罰力度。

加強產業融合相關技術的研發。產業鏈的拓展能夠有效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葡萄產業高質量發展。要加強產業融合基礎技術的研發,著力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體系,引導種植戶從傳統的生產方式轉向綠色生態高效的生產方式,讓綠色生產方式逐漸成為農業生產者的自覺行動。引導有條件的種植戶從單一的生產向“互聯網+”“旅游+”等新業態發展。

制定差別化支撐政策。江蘇葡萄種植區呈現從南向北擴散的形勢,不同區域起步時間不同,發展階段也存在較大差異。蘇南地區葡萄產業起步早、基礎好,不僅標準化程度高,還形成了品牌化,政策的支撐應聚焦在產品加工延伸、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蘇中地區借助科教資源密集、土地條件優越等特點,快速實現了葡萄的標準化種植,當前的政策重點應聚焦在品牌打造。蘇北地區葡萄生產尚未實現全面標準化,一方面需要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規范葡萄生產過程;另一方面需要通過政策導向吸引技術、資金、人才落地,提升種植水平,推動產業持續健康發展?!?/p>

猜你喜歡
葡萄生產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當葡萄成熟時
用舊的生產新的!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代工生產或將“松綁”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