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課堂提問

2018-09-28 10:37祝文生
東方教育 2018年27期
關鍵詞:思維數學課堂教學

祝文生

摘要: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課堂提問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是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和學生相互交流、相互撞擊的重要雙邊教學形式。要提高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我們應該活躍課堂氣氛,創設良好的提問情境;精心設計提問,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把握提問時機,確保提問的精當、高效;激勵學生提問,促進學生的探究式學習。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激發興趣,促進積極思維,開啟智慧之門,它在課堂教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提問的功能,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課堂提問有效性有效提問問題

陶行知先生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碧釂柺墙處熥钪饕恼Z言活動,與其他人群相比,教師是“職業提問家”。的確,一個好的問題猶如一條紐帶,它會將師生間的認識和情感緊密聯系起來,架起師生雙向溝通交流的橋梁。教師教學提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數學課堂教學提問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目的要求,以提出問題的形式,通過師生相互作用,檢查學習、鞏固知識、運用知識、促進思維,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行為和方式。通過提問可以檢查學生是否掌握已學過的知識,及時得到反饋的信息,了解學生認知的狀態,診斷學生的困難和問題,從而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整,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有效提問還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沿著一條正確的思路思考問題、探索問題,開拓學生思路,啟迪學生智慧。下面是我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際談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

一、有效課堂提問的內涵界定

有效課堂提問是指教師在精心預設問題的基礎上,通過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在教學中生成適切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進行質疑和對話,全面實現預期教學目標,并對提問及時反思與實踐的過程。它包含了課堂提問的有效預設、課堂提問的有效實施、課堂提問的有效反思。有效問題能使學生積極參與,積極回憶,關注學生思維思想的問題才是有效提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引發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給學生創設特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培養良好的問題意識。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促進學生與教師共同探討新知、課程內容的持續生成和轉換,這與以往灌輸和強制式的“提問”有質的區別。因此,有效的課堂提問是實現課堂教學質量“增值”的重要途徑。目前,關于有效的課堂提問的研究正在從以往只關注理論思辨層面的思考,逐步走向關注可測性和可操作性。

二、當前初中數學教師有效課堂提問的誤區

1.提問時不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沒有時間思考提出的問題,便急于讓學生回答。學生是需要時間來思考問題的,沉默對于學生而言至關重要。而我們通常在討論中很少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在大部分的課堂討論中,學生只有幾秒鐘的時間就必須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作出反應。很多時候,教師其實是自問自答,老師只把提問當做一個教學環節,為了提問而提問,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當他們向學生提出問題后,出于趕教學進度或老師個人的原因,總是提出問題就想立馬得到答案,不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往往學生正在思考的時候就被老師打斷,不能真正的通過提問對學生有所啟發。其實對于學生而言,在課堂上認真獨立思考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所以在有些時候保持沉默是教師的最佳選擇,這對提高學習效果具有巨大的作用。

2.問題過于簡單,缺乏數學問題思考的價值

課堂上,教師的問題有些過于簡單,缺乏思考價值,學生隨口可答,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鼓勵。不但起不到啟迪思維的功效,反而會滋長學生不假思索,隨意應付的壞習慣。而真正簡單的問題就不要問,以免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最典型的莫過于那種滿堂充斥的脫口而出的“是不是”?“對不對”?之類的問題,學生也只是簡單地答“是──”、“不對──”。課堂貌似熱鬧非凡,氣氛活躍,實則提問和思維的質量低下,流于形式。例如:在講利用數軸比較數的大小時,老師問數軸上的正數右邊的數是不是最大?在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時老師問按照步驟“下一步怎么做?”。

3.提問時不能面向全體學生

教師提問涉及面較少,不能合理分配被問對象。其實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一些難易適度的問題,讓全體學生都可獲取知識營養,滿足其“胃口”的需要,使成績好中差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答問。同時,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水平,設計不同的有梯度的問題:對學困生可適當“降級”,提簡單的問題,照顧他們,讓他們獲得成功;對中等生提一些稍難的問題,讓他們嘗試成功;對尖子生,提一些難度大的問題,激勵上進;對特長生可合理提高難度,提一些專門的創新性的問題,鼓勵創新。提問要因人而異,因人施問,消除中等生與學困生回答問題的畏懼心理,培養各層面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授新課:“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圓”。提問:1、過一點可畫多少個圓?為什么?2、過兩點可畫多少個圓?圓心的位置有什么規律?為什么?提出這些問題并得到解決后,教師又不失時機地進一步問:3、過不在同一直線上三點A、B、C畫圓,這樣的圓要經過A、B,圓心在哪里?這樣的圓又要過B、C,圓心在哪里?若同時經過A、B、C,圓心又在哪里?4、這樣的圓可畫多少個?這樣,分層設疑提問,學生動腦、動手,把自己作為“研究者”,逐步深入,將已有的知識、思維方法遷移到新知識中去,學得輕松,記得也牢。

4.所提問題過難,超出學生的能力之外

課堂有效提問不僅能夠使每位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上來,也來在一定程度上打開學生思維,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墒怯行├蠋熢谡n堂上所提問題超出學生的認知范圍,難度大而空,所提問題較偏,學生不知該如何作答,課堂氣氛緊張,不僅挫敗學生的學習信心,也嚴重阻礙師生正常交流互動。這樣的問題學生無所適從,只能面面相覷,目瞪口呆,抑制了學生的思維熱情和信心。俗話說“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苯處煹奶釂栯S意拔高,違背了學生的學習規律,導致學生思維斷層,“跳來跳去夠不著”,這樣提問毫無效果可言。

那么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演繹更多的精彩課堂教學呢?

三、有效課堂提問應遵循的原則

1.目的性原則

課堂教學提問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因此,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有目的地設計提問。課堂提問應有明確的目的,課堂問題的設計必須以教學目標為指南,圍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來進行設計,便于有效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

例如:在講三角形邊的性質時老師要這樣問“任意給三條線段,能組成三角形嗎?”再如在講分式的加減時不能問與有什么特點?”這樣問的話目的不明確,應改問與分母相同嗎?能相加嗎?為什么?”。

2.啟發性原則

提問要針對學生的舊知識和新知識的矛盾,提出對于學生來說既不是完全不知,又不是完全知道的問題,讓學生借助已知去探索未知,啟發學生思維。教師要善于利用提問來引導、啟迪學生的思維,使之應啟而發。

3.明確性原則

設計的問題要明確具體,表述要清楚。要使學生明確提問什么,思考什么,回答什么,而不是籠統模糊、模棱兩可,產生歧義。

4.層次性原則

所提問的難度要有一定的層次,既有認知水平較低的問題,又有認知水平較高的問題。一般可以設置以下各種層次的問題:

①學生參照已學過的概念、定理、公式或例題,就可以回答的問題;

②所提問題沒有現有的模式可以模仿,但不過是現有模式的適當變化和改進;

③要求學生能綜合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回答的問題;

④要求學生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創造性地回答的問題。

例如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時可以這樣問:

①你會解嗎?②你會解嗎?③這兩個是同一個方程嗎?④你能將化為的形式嗎?⑤你能將化為的形式嗎?

5.系統性原則

要按教材和學生認知發展的順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近及遠,由表及里,步步深入,環環扣緊,設計一系列的問題鏈。各個問題之間內部密切聯系,或并列或遞進。例如命題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下問題:

①提出要解決的問題。

②如何進行分析和探索?

③題設和結論之間有些什么聯系?

④問題能不能簡單化,特殊化?

⑤如何進行證明?還有其他證明方法嗎?

⑥可以得到一些什么規律?問題能不能推廣到一般?

⑦如果題設改變,結論會發生什么變化?

6.針對性原則

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知識基礎和能力來設計問題。問題難易要適當,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要按班級中等水平設計問題,兼顧兩頭。要使問題處于學生能力的最近發展區,學生經過認真思考可以回答。

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因材施較”的思想,現在它仍是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應用于課堂提問中,則應該是因人施問?!盀榱嗣恳晃粚W生的發展”則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因此,在選擇學生回答問題時,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因人而異:難度較大的問題由優等生回答,一般的問題讓中等生回答,較容易的問題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回答,比較專業的問題則讓這方面有特長的學生回答。

如今初中生課堂提問情況并不樂觀,流于形式的、低效的提問層出不窮,而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課堂提問這一教學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門教學藝術。我們教師必須認真學習理論,深入鉆研教材,不斷進行反思。要掌握好這門藝術,教師就應勤思考、多分析,努力優化課堂教學中的“問”,“問”出學生的思維,“問”出學生的激情,“問”出學生的創造,“問”出課堂精彩。

參考文獻:

[1]許高厚《課堂教學技藝》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85;

[2]李如密《中學課堂教學藝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黃貴勤《初中數學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學教學參考;2011;

[4]奚定華《數學教學設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思維數學課堂教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