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班級管理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2018-09-28 10:37應斯斯
東方教育 2018年27期
關鍵詞:主體作用班級管理

應斯斯

摘要:教育一直是人們所重視的方面,從古至今教育都處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如今的教育思想和之前有著很大的不同。以前認為老師是教育的主體,教育側重于教授知識和技能。但是現今的教育思想認為在班集體中,班主任是導演,而學生是主角,教育也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和完善的人格。本文就將從學生主體性的特征以及如何發揮學生主體性等方面進行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班級;管理;學生;主體作用

班級是我國學校教育中最基礎的單位,班級管理又是整個學校管理中最基礎的管理單位,學生是每一個班級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1]班級管理具有很強的藝術性,班級建設的成效如何,關鍵還看班主任導演的好不好,若導演的不好,就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如果作為主角的學生都不沒有主體意識了,變成了牽線木偶了,那么這個班級也不能稱為正真意義上的班級,沒有任何生氣。如果形成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良好的班集體,那么其中的學生就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學生發展好了又會推動班級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這是一個良好的循環過程。

從上可知,形成一個良好的班級體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那么何為主體性呢?學生的主體性,是指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學生作為個體對自身主體角色和主體地位的自覺認識,包括對自我調控能力和自我價值的充分理解和感悟。

學生主體的特征可歸納為一下幾點:

1、主動積極,自覺性強[2]

在班級中如果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一切事務中去,自覺的遵守規章制度,那么就說明學生講班級當成了自己的班級,已經意識到自己是班級中的一員,或者更加可以說成是已經將自己當做了班級的主人,具有了主人翁意識。

2、好思、好問、好奇、好強[2]

好思,表現為喜歡思考琢磨的問題,對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出現問題會自己尋求解決方法。甚至會對老師的教學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議。

好問,指在自己思考的前提下,喜好向教師提問,對問題喜歡好尋根問底,追根溯源。有時還會有許多的奇思妙想,并且樂此不疲。

好奇,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興趣,還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有時還會標新立異,出現很多奇思異想。

好強,表現為不甘落后,敢于挑戰和超越他人與自我。

3、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

學習是學生最為主要的任務,如果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將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老師和家長要求我學習。那么學生在學習中就不是被動的。不被動的前提就是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這樣學習不僅會輕松很多,而且利于學生自己掌控自己的學習,而不僅僅是跟著老師的節奏走。

那么到底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呢?

1、作為教師應做好表率,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

不少教師將學生的管理工作錯誤的認識為單純的“管學生”,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對學生的管理應該以“理”為主,“管”為輔,當教師能夠理解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順著學生的思想去引導學生時,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會向著教師所設想的方向發展,“管教”學生自然而然的也簡單了很多。作為教師不止要有教師的威嚴,還要能融入學生群體之中去。這其中教師的魅力也起著重要作用。我認為魅力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是在生活中慢慢積累起來的。作為教師平時就應注重自身魅力的提高,這樣才能讓學生心甘情愿的聽話,才能更好的引領學生的發展。

2、使用多種手段讓學生自己認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

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要學生認識到自己是主體,做到這一點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個是思想方面一個是行為方面。[3]學生如果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是主體的話那么從行動上也會表現出主體性。如果在行為上不斷強調主體性也可以讓學生從實踐中感悟到自己的主體性地位。為做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可以從一下幾點進行實施:

(1)在班級中設置班級委員。通過設置班委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管理,自主活動。而不是事事都需要老師來管理,來安排。但是在設置班委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幾點。首先班委千萬不能變成擺設?,F在可以說是個班級就有班委,但是其實很多班委都是擺設,掛個名字而已。這樣的班委還不如沒有。同時,對于班委的設置應盡量覆蓋到全部學生,不能老是固定的幾個人做班委。如果一直是固定的幾個人做班委,那其他人就沒有了積極性和主人翁意識,其他人似乎都成了看熱鬧的人。[4]

(2)讓學生參與到規章制度的制定中去。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什么地方都會有規矩的存在。在學校中規章制度的重要性體現的十分明顯。但是在學校有了規章制度卻很難讓學生自愿的去服從。學生違反規章制度的情況屢見不鮮,其實規章制度的制定的本意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學生,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學生有個更好的發展。但是學生并不明白這些,他們只會覺得很煩,有時候甚至會覺得制定規章制度的人沒有人性。是什么導致了這些原因呢?其實還是應為學生和管理者沒有處在同一立場上。如果讓學生換位思考一下,說不定大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所以如果讓學生參與到規章制度的制定中去,就會省去很多麻煩。規章制度是大家制定的,是大家同意的,那么大多數人就會心甘情愿百分之百的去服從這個制度。

3、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空間

一個良好的氛圍不論對提高學生的學習和形成學生良好的品格都有很大的幫助。有時候環境的影響力是巨大的,那么如何才能營造好一個氛圍呢?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集體剛開始形成的時候就開始使用班會,班干部,班風的提出等手段來形成良好的氛圍。氛圍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了,所以氛圍形成的初期是很重要的。當班級氛圍形成后,教師就可以減少對班級的干預,慢慢將管理的職責交到學生手里,并且要給予學生充足的自由發揮的空間。當有了做夠的空間時,學生的自主性自然會發揮出來。不少老師和家長都覺得孩子還小,需要管教,這就壓制了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但是其實孩子有著自己的思想,有時孩子的想法甚至比成人的要優秀很多。所以一定要給予孩子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去盡情的發揮,教師和家長只需要在旁稍作指導即可。

參考文獻:

[1]沈福珍.班級管理中的學生主體性思考[J].新課程(下旬):班級管理2011年6月28日

[2]周學榮.學生主體性發揮的特征與條件[J]中國學校體育:理論探索 2003-5 p62

[3]孫曉茹.論班級管理中學生主體性的發揮[J]雞西大學學報, 2009年8月,9(3):P3~4

[4]李偉勝:《班級管理》(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0年

猜你喜歡
主體作用班級管理
班級“無課日”
班級FACE系列大放送
談談生物教學中的參與式教學法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營銷管理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
以牙還牙
管理的另一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