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的研究

2018-09-28 10:37張黎
東方教育 2018年27期
關鍵詞:學生

張黎

摘要:如今,師生之間處于平等的地位,無論是任課教師還是班主任都需要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關系,成為學生們的朋友,打破師生之間由于管理模式不科學,教育思想不正確等帶來的隔閡。作為小學語文班主任,需要從教學和班級管理兩方面入手,取得學生的信任,從而更加積極的學習,配合班主任開展工作。但如今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普遍存在問題,本文就從問題的研究出發,將提出幾點構建和諧關系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班主任;學生;構建和諧關系

引言:

一直以來,班主任與學生都處于一種管理與被管理的地位,師生關系緊張,學生對班主任充滿了懼怕,這樣的師生關系是不平等的,需要立即做出調整,否則不僅不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還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筆者通過研究及自身的工作經驗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影響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的主要因素。

一、影響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的主要因素

(一)班主任對崗位接納度低

由于班主任工作十分的瑣碎,工作量大,導致許多班主任長期在崗位中產生了疲勞感,而語文班主任還需要同時教授語文課程,無疑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在這樣的強壓下,班主任對崗位的接納度會逐漸降低,失去對工作的熱情,從而對學生嚴厲、嚴苛,為了方便管理采取強制性的手段,在學生們的心目中樹立起了“威嚴”的形象。這樣的班主任是無法做好教學與管理工作的,更無法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最終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只會逐漸疏遠。

(二)單一的發展觀

班主任對于學生和班級的管理應包含多個方面,包括對學習、紀律、衛生的管理,良好班風的營造以及對學生的思想、素質教育等。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相當一部分的班主任卻將工作的重心全部放在了教學的監督上,將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標準,將他們分成三六九等。這樣單一的發展觀顯現出了班主任教育管理思想的落后,沒有及時跟隨素質教育的改革更新教育觀念,這也導致學生得不到品德、素質、思想方面的教育,無法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產生了極大的學習壓力[1]。

(三)缺乏耐心與關心

小學生本身的自制能力較差,不容易被控制,容易犯重復的錯誤。而現實中,一些班主任缺少耐心,往往會采取激進的方式教育學生,有的甚至打罵學生或是出口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有的班主任只要學生犯一些小的錯誤,就會立刻請學生家長到學校。不少的班主任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偏愛某些學生,使得一部分學生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二、構建小學語文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策略

(一)樹立正確師生觀念

首先,學校應該予以小學班主任足夠的支持以及鼓勵,盡可能地降低小學班主任所承擔的授業壓力,讓小學生班主任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以及精力去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和有效發展。其次,對于小學班主任而言,應該摒棄傳統“師為尊”這一思想,以和藹可親的態度對待所有學生,降低學生自身心理負擔,有效結合“嚴管”以及“愛護”這兩種行為[2]。

當學生犯錯后,小學班主任應該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認真傾聽學生對錯誤出現的具體原因以及過程的講述,在完全了解事件的整個經過之后,通過談話的方式,和其進行私下談話,注意保持親切的態度。在不對學生自身自尊心造成傷害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正確認識整件事情,并且意識到自身的錯誤以及不足之處,同時讓小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改正錯誤。如果學生表現非常優秀,班主任就應該予以其更多的表揚以及鼓勵,使別的學生可以盡量向其靠攏,學習其身上的優點,一定要獎懲分明并且一視同仁,使所有學生都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和愛護。

(二)拉近師生距離

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中對于教育核心的認識,要將一切的教育活動圍繞著學生展開,尊重學生,這樣更利于學生的平等認識和思想開化。小學生剛剛開始接觸小環境,而且思維還處于活躍期,因此,學生通常會產生種種特殊的想法和認識,雖然這些認識有對有錯,但關鍵之處就在于突發奇想,這是發散性、創造性思維的一種表現。小學班主任自身的責任就是要引導小學生思想的正向發展,在平時的課外課間等一些空閑時間應該多與學生溝通,鼓勵和幫助學生。比如,有些班主任就會專門對班級中一些性格相對內向的學生定期談心,談心的內容與學習聯系不大,多為關系學生生活、思想負擔、學習負擔等方面,經過談話學生會逐漸放開心扉,自愿地向老師傾訴,這就是一種通過關心學生來加強師生關系的方式。

(三)多與學生交流溝通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想走到學生中間,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家庭等各方面情況,把握學生最敏感的心理問題,就需要學會傾聽,多與學生交流。在與學生交流時,一定要做到平等,不居高臨下,不擺出師長架子,要與學生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只有真誠地、平等地對待學生,學生才會信任你,才會把心里想說的話毫無保留地傾訴,你也才能夠走進他們的內心,彼此推心置腹地交流,這樣才能增進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支持和配合,產生凝聚力,進而形成良好的學風,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3]。

(四)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階段,不能夠對自己的言行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更不能形成自己正確的選擇。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的言行還具有兒童的天性,但是他們積極進取,充滿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小學班主任要對他們的言行進行引導,并對他們進行講解,讓他們從內心明白哪些言行是可取的,哪些言行不可取。對于正確的言行,班主任要給予表揚和贊許,讓他們積極發揮;而對于不可取的言行,教師不能采取批評的方式,而要以引導的形式讓小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給予合理的建議和意見。特別注意的是,班主任要不斷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表揚,以便使這種閃光點發展擴大并潛移默化地影響其他學生,最終構建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

(五)改進教學方式

班主任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風格與方式,這樣更有助于學生接受教師的教導,也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成果的提升。例如,對思維活躍的學生進行簡化練習,但是增加課后探索的要求,并對課后探索的成果進行檢驗,這既能讓學生避免接受重復死板的練習,又能更好地接受新的知識,學生也能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教師無形的指引,進而逐漸改善心理特點。

三、結語

總之,小學語文班主任想要與學生構建起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就必須對當前的工作進行反思,了解自己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了怎樣的形象。通過采取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方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只有放低姿態,走入學生中間,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們愛戴的班主任,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才能獲得學生的積極配合,從而提高工作成效。

參考文獻:

[1]柳剛.小學語文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的研究[J].讀寫算:教師版, 2016(44):234-234.

[2]范景花.關于小學語文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的研究[J].新課程導學, 2016(3):97-97.

[3]李遠秀.關于小學語文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的研究[J]. 教育科學:全文版:00190-00190.

[4]沙阿代提姑麗·肉孜.關于小學語文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的研究[J]. 教育科學:引文版:00024-00024.

猜你喜歡
學生
快把我哥帶走
小猴學生車
趕不走的學生
像什么
激發學生主動思考促進學生自主創新
學生寫話
學生寫話
長城
特意和故意
聰明的學生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