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留守學生教育問題與解決對策分析

2018-09-28 10:37林維進
東方教育 2018年27期
關鍵詞:監護高中生心理

林維進

摘要:在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進程之中,我國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農村留守學生教育問題,這一問題的存在不僅嚴重制約了我國的和諧發展,同時還產生了許多的教育矛盾,為了給我國的和諧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空間,本文依據農村留守學生教育問題產生的根源,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村留守學生教育問題解決對策分析高中生

一、引言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與城市的發展差距越來越大,為了實現農村與城市的共同發展,我國開始積極的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入,以教育水平的提升為切入點,以保障農村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之中獲得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以及理論分析可以看出,農村地區的留守學生在教育方面的問題尤為嚴峻,這不僅嚴重制約了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發展,還導致了大量的教育資源的浪費。

二、農村留守學生心理和行為問題分析

結合數據分析和實踐調查可以看出,我國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數量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有超過半數的學生處于留守狀態。在與這些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時,我們發現許多高中生存在一定的厭學情緒和心理,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厭學心理越來越嚴重。對此,老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除了要保障高中生能夠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之外,還需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多觀察學生的日常行為,學會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和真實想法。通過對反饋過來的留守學生信息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的高中留守學生主要包括兩種類型,第一種是隔代監護,這一類學生與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長輩會直接對高中生進行監護,這是大部分在外打工的父母會采取的履行自身教育責任的方式。第二種則是委托監護的形式,高中生的父母委托同輩人對高中生進行照料,比如學生的叔叔、伯父、姑姑等,這種將孩子交給朋友或者是親戚撫養的監護形式在我國的廣大農村地區也非常的普遍。由于監護人在履行監護職責的過程之中,潛意識里知道監護對象并不是自己的親生子女,因此難以在實際生活中真正的對其加強監督以及關照,最終導致許多高中生在心理上出現了問題。

如果站在微觀的角度對高中農村留守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那么這些問題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首先是學生的性格比較內向,同時個人的主觀表達意愿較為欠缺,之所以會出現這一問題,主要在于高中生祖輩的受教育水平比較低,個人的思想理念非常的保守以及傳統,只能夠以個人的人生經歷為切入點對學生進行引導以及教育。與其他階段的學生相比,高中生的好奇心比較強,非常喜歡創新和刺激,這一點導致高中生與個人的長輩之間難以實現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另一種情況是在現有的委托監護條件之下,監護人只能夠為學生提供物質上的服務,不能夠站在精神的層面與高中生進行交流,長此以往就會使得許多的高中留守學生缺乏與他人進行主動交流的意愿,同時個人也不愿意主動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第二個問題則是高中生在學習上缺乏一定的自信心,自卑心理相對比較嚴重,極少有高中生能夠主動的尋求老師以及同學的幫助,即使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難,也不會主動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愿,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個人的心理壓力過大,積壓的問題較多,最終影響到個人的學習成績以及生活。第三個心理問題則是由于長期以來難以獲得老師以及家長的關心和照料,學生在業余時間中經常會感到空虛和寂寞,因此非常容易產生抑郁和心理躁動,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因此即使在業余時間也不能靜下心去看書學習,往往會通過上網的形式來打發時間、獲取安慰,以致于最終沉迷網絡不可自拔。

除了心理問題,農村高中的留守學生還存在許多的行為問題,其中只有一少部分的留守學生能夠積極的加強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學會自己約束自己的行為。大部分的留守兒童非常消極懈怠,思想道德嚴重滑坡,甚至出現了違法亂紀的現象。與其他的學生相比,這些留守高中生所產生的行為問題更加的突出,比如思想和行為上的棄學,這一類學生難以真正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同時缺乏主動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之中不能主動地接受老師的引導,出現了課堂玩手機、開小差、甚至頻繁逃課的現象。其次,高中生缺乏生活經歷,明辨是非能力并不是很強,難以站在宏觀的角度對一件事情進行客觀的判斷和分析,容易盲目從眾。同樣的,我們在調查中也發現,一部分的農村高中留守學生性情冷漠、行為懶散,缺乏集體主義精神,自私自利,從不會主動為他人提供相應的幫助。

三、農村留守學生教育問題的解決對策

通過對上文的相關分析可以看出,農村留守高中學生之所以會出現許多的教育問題,主要是因為學生在生活和心理上都面臨著較大的壓力。為了能夠有效的突破這一教育困境,我們應從各個方面入手,聯合社會、學校、家庭,共同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首先,對于政府來說,相關的管理工作人員需要站在管理的角度,積極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管理部門可以制定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順利就業,積極的通過市場的開拓來為農村地區提供更多的資金和信息支持,將勞動力的外流率控制在最低的范圍,保證高中生的父母能夠留在家中,以此來為高中生的成長和發展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和環境。

其次,對于學校來說,在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管理和引導時,必須要意識到學校教育的重要性。學??梢越⒘羰貙W生登記和檔案制度,了解留守學生的真實情況,通過專門檔案和聯系卡的分析,結合學生的具體變動來及時的進行內容的調整,加強學校與家長、監護人與學生和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聯系,促進留守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另外學校還需要注重留守學生的心理疏導,老師要多關注班級內部的留守學生,常與其交流、談心,積極引導,保障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心理觀。對一些存在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的學生來說,學校需要以心理健康教育為核心,積極采取措施幫助高中生緩解個人的心理壓力,讓高中生得到關懷的同時,能夠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主動地與他人進行交流、互動,大膽的表達個人的意見和看法。

最后對于家庭來說,家長需要轉變外出的方式,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學會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積極的改善高中留守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主動的與學校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以此來真正的為高中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四、結語

高中生處于個人成長發展的黃金階段,家長和老師都必須要加強對高中生的引導。通過對留守高中生在教育實踐過程之中所存在的各類問題的分析和研究,我們可以采取積極有效的解決對策,主動為高中生的學習和成長營造良好的外部教育環境,保證其能夠在自主研究和學習實踐時,真正的實現個性化成長以及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登峰. 農村高中留守學生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以平輿二高為例[J]. 讀書文摘, 2016(4).

[2]楊存政. 貧困地區農村高中留守學生現狀的調查及研究--以寧夏彭陽縣為例[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4(13):125-125.

[3]楊麗. 關于鄂西農村高中留守學生品德現狀的分析與對策——以利川市第二高級中學為例[D]. 華中師范大學, 2008.

猜你喜歡
監護高中生心理
重癥監護室多重耐藥菌感染的臨床醫學監護研究
意定監護:安享晚年的一種途徑
高中生學習·閱讀與寫作2020年7、8期合刊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中國出了本(高中生)
神奇的太陽
心理小測試
炒股心理錯覺一二三
婦女三期的運動保健監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