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事件中的應急社會動員機制研究

2018-10-09 09:56薛瑩瑩
現代商貿工業 2018年30期
關鍵詞:應急管理突發事件機制

薛瑩瑩

摘 要:近年來突發事件的發生愈加頻繁,給我國的應急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也凸顯出應急動員方面的諸多問題,不僅影響應急處置效果,并且造成了資源浪費。從應急社會動員的內涵和功能出發,分析了應急動員機制的參與者,并從時間、空間和動力三個方面分析其環境約束。重點從應急預警、應急準備、應急響應和災后恢復四個階段闡述了應急動員機制的運行流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制度化建設建議,以期促進突發事件應急社會動員制度的發展,推動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關鍵詞: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社會動員;機制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0.068

1 應急社會動員的內涵及功能

“動員”一詞本身是由戰爭衍生而來的一種軍事活動,意為戰爭動員,其本質是國家或社會資源由民用轉為軍用,以滿足國家戰爭的需求。接下來對戰爭動員、應急動員、社會動員以及應急社會動員的含義進行辨析。戰爭動員主要是指一個國家為取得戰爭的勝利,需要臨時統一調度現有資源為戰爭服務而采取的緊急措施?!秶绖訂T法》中對應急動員做出定義,是指為國家應對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等緊急狀態下,為保證國家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社會動員的措施活動。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將社會動員定義為一項人民群眾廣泛參與、依靠大家的力量來實現特定的社會發展目標的群體性運動。應急社會動員則是指一個國家為成功地預防和應對非戰時狀態下的突發事件或公共危機而有效地調動政府、市場、第三部門的人力、物力與財力的活動。

應急社會動員機制運行的目的是為了更加有效的應對突發事件,滿足應急救援活動的資源需求。其基本功能是運用多種策略和方式使社會各主體發揮最大的價值,以滿足應急管理工作在人力、物力、財力等多方面的物資需求,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2 應急社會動員機制設計與流程

2.1 應急社會動員機制的參與者

應急社會動員機制的參與者即該機制的利益相關者,指“誰來動員”、“動員誰”和“用什么來動員”三個方面,包括動員主體、動員客體及介質(動員途徑和方式)。動員主體和動員客體是動員過程中的兩個主體,動員過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動員主體運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影響動員客體,實現對被動員者的領導和使用;二是被動員者在動員主體實施策略的影響下改變原來的狀態,積極參與到突發事件的應對過程中去,發揮自身在應對突發事件時的價值。而動員主體所使用的策略、方式方法等就是連接主體和客體的介質,它們在動員過程中同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構成了動員的主要內容。在我國,應急動員主體為各級人民政府、非政府組織、媒體機構及公眾,應急動員客體則是掌握各類資源的各社會主體。

2.2 應急動員機制的環境約束

(1)時間約束。應對突發事件所要做的工作都有很高的時間要求,尤其在進行社會動員時,所有的資源都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所要求的地點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和價值。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管理人員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被動員者的重要程度及先后次序,使其能夠滿足應對突發事件的條件,以保障動員客體能夠在限定的時間內安全到達目的地。

(2)空間約束。在進行社會動員時,要使動員客體準時到達目的地則會產生一定的成本,那么應急社會動員也就有了空間約束。從整體大局來看,我國應使社會救助組織和救災物資供應點較為均勻的分布,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則可以避免從太遠的地方調動資源,能夠降低一定的成本。同時,應急管理者在動員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動員的幅度,在適當的范圍內進行動員并盡可能的發揮它們的價值。

(3)動力約束。應對突發事件是否成功、應急動員是否有效,動力因素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一方面,動員主體的動員力度大小會影響到動員的動力,另一方面,動員客體參與動員工作的積極程度也會影響動員的動力。為了增強應急動員的動力,應急管理者可以采用事后獎懲或補償的方式來激勵動員客體,達到積極動員的效果。

2.3 應急動員機制的運行流程

應急社會動員機制的運行流程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其一,社會動員主體確定動員目標,而后運用多種策略、途徑和方法等影響動員客體,從而達到社會動員的目的;其二,動員客體在動員主體的影響下所做出的回應,最終參與動員活動的過程。這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二者需要在整個系統環境中進行交互作用,社會動員的實質則是需要兩者協調與配合,共同發揮其作用。突發事件的應急動員機制在不同階段的內容與實施方式也不同。接下來將根據應急動員機制的流程,分析其在不同階段的內容與方式。

(1)應急預警階段。

在突發事件發生之前,應急管理的預報預警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可以人為控制的事件(比如網絡輿論、食品安全等)更要在危機潛伏期就發現事件的苗頭,并采取措施加以抑制,防止其惡化的趨勢。對于不能避免的突發事件(比如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則需要利用一定的理論與技術,發現潛在的風險,預先采取措施。在這個階段的應急動員工作主要是相關組織和志愿者隊伍等對社會公眾進行防災減災知識方面的宣傳教育,使公眾能夠了解到自己日常生活當中的潛在隱患,培養危機意識,并做好相應準備,必要時積極配合政府的行動,做到有序地防范危機等。

(2)應急準備階段。

在這個階段,要注重提高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比如制訂應急預案并進行演練、提高應急運行中心的運行能力、完善預報預警系統、進行災害救援的培訓與能力拓展等。在這期間的應急社會動員主要表現為:為相關應急法律法規和應急預案的制定提供參考意見,開展應急管理教育和培訓,進行危機演習等。主要目的就是動員各方面的社會力量,采取相應的措施,為之后突發事件的發生、災害響應及災后恢復與管理做好準備。

(3)應急響應階段。

應急響應階段一般在突發事件發生時或發生后,在這個時期是進行社會動員的關鍵時期,應立即采取措施來應對突發事件,盡可能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首先,要保證信息傳達暢通并且要傳遞真實有效的信息。信息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每位社會成員都有責任和義務將自己所掌握的有效信息及時傳達出去,以避免因為信息不暢而又加深災害的損失。同時,新聞媒體可迅速傳達信息,幫助政府部門向社會公眾闡述政策、說明情況和指導公眾的行為,有助于社會公眾對應急管理工作的支持、配合和進一步的參與。其次,更重要的是動員社會資源。通過社會動員來使社會中有效的資源充分的利用到應對突發事件中去,能夠大大提高應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成果,不僅發揮了它們的社會價值,更有利于社會的團結和凝聚。另一方面,應急管理工作應及時關注弱勢群體,給他們提供必要的保障。

(4)災后恢復階段。

在此階段的主要內容是突發事件發生后的恢復與重建及社會心理的恢復。首先是基礎設施及資源的恢復,廣大公民則是恢復工作的關鍵力量。相關部門一方面會為重建來籌集資金,另一方面也動員社會公眾共同投入到重建工作中去,號召大家一起參與其中會形成一種積極團結的氛圍,增強凝聚力。同時,突發事件發生后社會公眾的心理會受到很大創傷,可能產生一定的過激情緒和行為,因此社會心理恢復也非常有必要。相關部門應及時與受災民眾進行心理溝通,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共同度過心理危機,達到讓公眾滿意的恢復效果。

3 制度保障的建議

健全的動員體制是應對突發事件時迅速進行資源重新配置的保證。應急動員的體制和制度越完善,應急動員機制在運行時會更加高效、流暢,救災效果也會越好。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對應急動員機制的制度建設提出相關建議。

3.1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完善應急社會動員的相關法律法規,從法律層面上建設應急管理中的行政職權,對突發事件發生后的決策、協同合作、動員等一系列的工作給予法律上的保障。在此基礎之上亦可以進一步制定和完善其他相關的各種突發事件緊急狀態的專門法律和法規,比如應急預案編制制度、應急物資調配制度、交通運輸工具征用制度、應急工作人員的傷亡賠償制度等。完善的法律法規能夠為應急動員工作提供堅實的保障。

3.2 完善多方面的協同合作

建立政府部門與社會組織、第三部門以及公眾等多個方面的協同合作機制,只有多方位的共同合作才是真正的社會全面參與。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需要從中央到地方各個層級政府及相關部門都積極參與,站在統籌的高度來布置工作并明確權責。其次,完善處于中間層級的不同機構、組織、團體參與應急動員機制的制度建設,使應急動員更有秩序。再次,應加強社區委員會在應急動員行動中的核心功能,發揮社區居民在應急動員中的作用。

3.3 完善獎懲和補償制度

在應急社會動員過程中,如何讓擁有資源的社會主體積極主動的提供所需要的資源是有效開展社會動員的關鍵。獎勵與懲罰制度具有激勵與控制動員客體的雙重功能,運用于動員過程中將有助于目標的實現,然而我國以往的多次重大事故應急動員行動中均未正式體現出獎懲制度。另一方面,媒體在應急過程中起著重要的輿論引導功能,媒體的報道應以傳遞正能量為主,多鼓勵社會公眾參與到應急動員中來,從而達到凝聚力量、全民參與的效果。

4 總結

近些年來,突發事件的發生愈加頻繁,對社會的破壞力也越來越強,給當下的應急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如何高效快速的動員社會上的有效資源成為應對突發事件的關鍵。應急動員機制作為應對突發事件籌集資源的主要方式,對應急救援效果有著重要影響。本文首先對應急動員機制的內涵和功能進行了介紹,而后對應急動員的主體和客體、三種環境約束進行了分析,重點說明在應急管理的四個階段應急動員機制是怎樣運行的,即應急動員機制的設計流程,其中包括運行的方式和內容。同樣,應急動員機制的順利高效的運行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本文從三個方面對應急動員機制的制度化建設提出了相關建議,希望對應急動員機制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對于當下突發事件的嚴峻形勢,只有系統、全面的社會參與,才能更好的應對突發事件。

參考文獻

[1]譚東生.戰爭動員學[M].北京:軍事科學院出版社,1997.

[2]吳金群.公司治理變遷的政治基礎[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3]王宏偉.從梅里雪山雪崩事件看應急社會動員[J].中國減災, 2007,(7):2425.

[4]吳開松.危機管理中的社會動員研究[J].蘭州學刊,2009,(1):152155.

[5]王宏偉,李瑩.應急社會動員視野下的社區參與[J].安全, 2007,(12):36.

[6]王敬穎.我國政府危機管理中的公民參與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7.

[7]郝曉寧,薄濤.突發事件應急社會動員機制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0,(7):6266.

[8]王玲.巨災情景下社會應急資源動員機制設計[J].物流技術,2015,(34):8992.

猜你喜歡
應急管理突發事件機制
破除舊機制要分步推進
注重機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礎 抓機制 顯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