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豐優615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2018-10-12 09:26蒙灼堅黃文培唐建清
現代農業科技 2018年16期
關鍵詞:特征特性高產栽培技術

蒙灼堅 黃文培 唐建清

摘要 五豐優615是以五豐A/廣恢615組配選育而成的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本文從產量表現、農藝性狀、品質指標、抗逆性等方面介紹五豐優615的特征特性,并總結其高產栽培技術,包括播種育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內容,以為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水稻;五豐優615;特征特性;栽培技術;高產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6-0022-01

五豐優615是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以五豐A/廣恢615組配選育而成,2012年通過廣東省品種審定,審定編號粵審稻2012011,入選廣東省2017年水稻主導品種。封開縣于2014年引進五豐優615種植,表現突出,具有很大的增產潛力和推廣價值,已成為主推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之一。

1 特征特性

1.1 產量表現

2013年五豐優615作晚造在興寧的百畝高產示范片進行種植,經農業部組織省內外專家進行實割測產驗收,平均產量達10 949.4 kg/hm2。2015年早造在高州市泗水鎮萬畝示范片測產驗收,平均產量達8 629.5 kg/hm2;2015年早造在揭西縣水稻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測產驗收,平均產量達8 359.5 kg/hm2;2015年早造作為國家水稻高產創建—高產模式攻關的主選品種,產量最高的攻關模式三產量達11 166 kg/hm2。近3年累計推廣種植面積為11.91萬hm2。

1.2 農藝性狀

五豐優615屬感溫型三系雜交稻品種,早、晚兼用,早造平均全生育期約129 d,與粵香占相同。莖態中集,莖干粗壯,基部干整,劍葉直中寬,葉色中綠;分蘗力中等,抽穗整齊,穗大粒多,后期熟色好;抗倒力中強,耐寒性中強。株高100 cm,千粒重22.0 g[1]。

1.3 品質指標

廣東省區試鑒定早造米質未達優質等級。其中,出粗率79.5%,整精米率43.6%,堊白粒率50%,堊白度19.0%,直鏈淀粉含量14.4%,膠稠度88 mm,長寬比3.3,食味品質81分。該組合膠稠度很高,米飯軟而不爛,有彈性,口感好。

1.4 抗逆(含病蟲)性

高抗-中抗稻瘟病,感白葉枯病。2011年廣東省區試鑒定得出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頻率100%,對中B群、中C群的抗性頻率均為100%,病圃鑒定穗瘟4.0級、葉瘟2.5級;感白葉枯??;抗寒性模擬鑒定孕穗期和開花期均為中強[2-3]。

2 高產栽培技術

按照早稻生育期126~130 d、晚稻生育期112~115 d、目標產量7 500 kg/hm2設計,其高產栽培包括如下要點。

2.1 播種育秧

播前曬種,清水選種。早稻3月中旬播種,晚稻7月中旬播種,用種量30 kg/hm2。播后蓋膜保溫。拋秧本田用434孔秧盤750個/hm2或561孔秧盤600個/hm2,水育秧按秧田∶本田=1∶10備足秧田。

2.2 合理密植

早稻秧齡30 d左右移栽,時間為4月上旬;晚稻秧齡15~20 d移栽,時間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插秧規格16.7 cm×20.0 cm,插足基本苗,拋秧434孔秧盤750個/hm2或561孔秧盤600個/hm2,栽插或拋植30萬穴/hm2,每穴1~2株苗。

2.3 肥水管理

2.3.1 合理施肥。一是秧田肥。施用三元復合肥(含氮量15%以上)375 kg/hm2作基肥,二葉一心期施用尿素45 kg/hm2、氯化鉀45 kg/hm2作斷奶肥,移栽前3~4 d施用尿素75~150 kg/hm2作送嫁肥。二是基肥。施足基肥,施用尿素120~150 kg/hm2、過磷酸鈣225~375 kg/hm2 [4]。三是保蘗肥。移栽后15 d,即早稻4月中下旬、晚稻8月中下旬,施用尿素60~90 kg/hm2、氯化鉀60~90 kg/hm2。四是穗肥。穗分化始期(早稻5月上中旬、晚稻8月下旬)施用尿素90~120 kg/hm2、氯化鉀75~90 kg/hm2。五是粒肥。粒肥看苗補施,葉色偏綠,天氣不好不施;葉色偏淡且天氣好,于破口抽穗期施用尿素30~45 kg/hm2。注意冬種紫云英、馬鈴薯、蔬菜等作物或施用農家肥的應酌情少施化肥[5]。

2.3.2 科學灌溉。插后淺水回青,薄水分蘗,夠苗露田。移栽后25 d(早稻4月下旬至5月上旬,晚稻8月下旬至9月上旬)當全田苗數達目標穗數的80%~90%時排水曬田,忌重曬。倒二葉抽出期(早稻5月中旬、晚稻9月上旬)停止曬田,此后保持水層至抽穗。抽穗后保證干干濕濕,養根保葉,收割前9 d斷水,忌斷水過早。

2.4 病蟲害防治

五豐優615主要病蟲害有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等,可于移栽前3 d噴施送嫁藥防治稻飛虱、葉蟬、稻薊馬、稻瘟??;早稻移栽后40~50 d(5月中下旬)、晚稻移栽后40 d(9月中旬)噴藥防治紋枯病。

3 參考文獻

[1] 鐘旭華,黃農榮,鄭海波,等.水稻“三控”施肥技術規程[J].廣東農業科學,2007(5):13-15.

[2] 彭玉林.雜交稻Ⅰ特優3381的特征特性與配套高產栽培技術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0.

[3] 陳東梅.超級雜交稻五豐優615的特征特性及綠色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6(12):55.

[4] 陳莉莉.超級稻五豐優615在興寧市的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7(9):33-34.

[5] 黃玩輝,曾紅,何玲.超級稻五豐優615的特征特性及早造塑盤育拋秧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5(8):46.

猜你喜歡
特征特性高產栽培技術
我國育成高產高抗水稻新品系
豐農啤1號大麥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玉米高產優質高效益簡化栽培新技術
淮北地區馬鈴薯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