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地區小麥品種川育16主要農藝性狀分析

2018-10-12 09:26杜婷詹青云楊友偉
現代農業科技 2018年16期
關鍵詞:農藝性狀小麥

杜婷 詹青云 楊友偉

摘要 以小麥品種川育16為材料,對其主要農藝性狀包括株高、穗長、分蘗數、有效穗數、小穗數、穗粒數、千粒重和單株產量進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期為小麥遺傳育種與引種提供基礎。結果表明,小麥川育16植株總體偏高,基本都在100 cm以上,穗長平均值為6 cm,有效穗數基本在15個以下,小穗數平均為17個,穗粒數平均為50粒,部分單株產量比較高,達到了25 g。

關鍵詞 小麥;川育16;農藝性狀;常德地區

中圖分類號 S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6-0011-02

Major Agronomic Traits Analysis of Wheat Variety Chuanyu 16 in Changde Area

DU Ting ZHAN Qing-yun YANG You-wei *

(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Changde Hunan 415000)

Abstract Taking wheat cultivar Chuanyu 16 as test material,the major agronomic traits(plant height,panicle length,tiller number,effective panicle number,spikelet number,grain number per spike,1 000 grain weight and yield per plant)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nt height exceeded 100 cm,the average panicle length was 6 cm,the effective panicle number was under 15,the average spikelet number was 17,the average grain number per spike was 50,the yield of some plants approached 25 g.

Key words wheat;Chuanyu 16;agronomic trait;Changde area

小麥是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約40%的人口以小麥作為主食。小麥籽粒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一般為11%~14%,更高甚至可以達到18%~20%[1],因而可以作為人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近年來,我國小麥的播種面積一直穩定在2 200萬hm2左右,總產近1億t,是我國第三大糧食作物。據相關人員預測,2020年我國人口將會上升至14.5億人,對小麥的需求量約為1.4億t,比現在增加28%。因此,保證小麥的穩產增產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西南麥區是我國小麥主產區之一,近年來該地區育種單位選育出了一系列高產優質的小麥新品種,其中川育16是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在2002年通過審定的小麥品種,主要適宜在四川盆地種植[2]。本研究以常德市種植的川育16為材料,分析其主要農藝性狀表現,試圖為小麥育種與引種提供一定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小麥品種:由湖南文理學院植物種質資源與遺傳實驗室所搜集的小麥品種川育16。將其種植于湖南文理學院生物園,播種時間與常德本地推廣的小麥品種大體相同。單粒播種,種植區行長2 m、行距20 cm、株距10 cm,出苗后每行規定苗數為20株,每個小區為4行,共4個小區。并且提供與大田生產基本一致的栽培方法及肥水管理措施。

1.2 測定內容與方法

小麥成熟時,隨機收獲100株進行農藝性狀分析。農藝性狀指標包括株高、穗長、分蘗數、有效穗數、小穗數、穗粒數、千粒重和單株產量。分析記載過程及方法均按照全國統一標準[3]。

2 結果與分析

2.1 株高

在隨機選擇的100個單株中,株高最小值為102 cm,最大值為124 cm,平均值為113 cm,極差為22 cm,變異系數為5%,變異范圍在102~124 cm之間。由此可見,川育16的植株總體偏高,均在100 cm以上,一定程度上說明該品種在株高性狀上沒有可供利用的優勢(表1)。

2.2 穗長

穗長最小值為4 cm,最大值為9 cm,平均值為6 cm,極差為5 cm,變異系數為4%,變異范圍在4~9 cm之間。其中,穗長小于5 cm的有7個單株,在5~8 cm之間的有89個單株,在8~10 cm之間的有4個單株,表明川育16的穗長主要集中在5~8 cm之間,以6、7、8 cm的穗長最為多見(表1)。

2.3 分蘗數

分蘗數最小值為4個,最大值為16個,平均值為13個,極差為12個,變異系數為11%,變異范圍在4~16個之間。其中,分蘗數小于5個的有6個單株,在5~10個之間(含5個)的有35個單株,在10~15個之間(含10個)的有45個單株,在15~20個之間(含15個)的有4個單株。由此表明,分蘗數主要集中在10個左右,占隨機收獲的100個小麥單株的80%,同時,分蘗數大于10個的單株材料為有效穗數大于10個的單株材料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表1)。

2.4 有效穗數

有效穗數最小值為3個,最大值為15個,平均值為12個,極差為12個,變異系數為10%,變異范圍在3~15個之間。其中,有效穗數小于5個的有7個單株,在5~10個之間(含5個)的有41個單株,在10~15個之間(含10個)的有52個單株。由此可知,川育16的有效穗數主要集中在10個左右,大于10個的單株占整體單株材料的52%,說明川育16可作為較好的強分蘗型材料(表1)。

2.5 小穗數

小穗數最小值為14個,最大值為20個,平均值為17個,極差為6個,變異系數為3%,變異范圍在14~20個之間。其中,小穗數小于15個的只有5個單株,其余95個單株的小穗數均在15~20個之間(含15個),即川育16的小穗數有95%都達到了15個以上(表1)。

2.6 穗粒數

穗粒數最小值為42粒,最大值為59粒,平均值為50粒,極差為17粒,變異系數為8%,變異范圍在42~59粒之間。其中,穗粒數小于50粒的有5個單株,在50~55粒之間(含50粒)的有37個單株,在55~60粒之間(含55粒)的有58個單株,由此可見,川育16的穗粒數主要集中在50~60粒之間(表1)。

2.7 單株產量

單株產量最小值為18 g,最大值為25 g,平均值為20 g,極差為7 g,變異系數為9%,變異范圍在18~25 g之間。其中,單株產量主要在20 g左右,有8個單株產量均達到了24 g及以上。由此表明,川育16小麥品種中存在少量相對高產的單株(表1)。

2.8 千粒重

試驗分5次對川育16的100粒小麥種子進行稱重,記錄其結果分別為3.4、3.4、3.5、3.6、3.5 g,取其平均值3.5 g的10倍35 g作為其千粒重的標準值??梢园l現,同樣的小麥品種,不同籽粒之間的大小、重量存在差異。其原因可能是不同籽粒所處小麥植物位置分布不同,土壤肥力有所差異,最終導致小麥籽粒的大小與重量出現差異。

2.9 各農藝性狀的變異系數

從變異系數來看,在小麥品種川育16的主要農藝性狀中,差異最大的為分蘗數,變異系數達到了11%,有效穗數次之,表現為10%,再次是單株產量(9%)和穗粒數(8%),其中,變異系數最小的為小穗數,僅為3%,穗長和株高的差異也均較小,變異系數分別為4%和5%。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小麥品種川育16各性狀中變異程度最大、最不穩定的是分蘗數,可選擇范圍大,有效穗數次之。而株高和小穗數的差異都相對較小,表明其穩定性較好,隨之選擇范圍相應較小。小麥川育16的有效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3個性狀因素的增加都會促進其單株產量的增加。因此,想要小麥實現高產育種,可以優先考慮選擇有效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都較高的小麥品種,這與魏亦農等[4]、劉三才等[5]的研究結論一致。

常德地區冬春季云霧多、日照少、濕度大、相對溫和,有利的氣象條件使小麥莖葉生長茂盛,尤其是在抽穗后,劍葉面積增大、蔭蔽更嚴重,加上灌漿期經常有大風大雨的襲擊,地方小麥品種植株又普遍較高,導致小麥容易倒伏。因此,在保持較高有效穗數(300萬~390萬穗/hm2)的水平上,可以通過提高有效分蘗或增加穗粒數的方法顯著增加單株產量[6-9],這可能是實現小麥超高產育種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

4 參考文獻

[1] 金善寶.中國小麥品種及其系譜[M].北京:農業出版社,1991:127.

[2] 川育16[EB/OL].[2018-03-20].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7%9D%E8%82%B216/15727282?fr=aladdin.

[3] 王亞娟,張秋芳,任志龍,等.小麥優異種質資源農藝性狀綜合鑒定與評價[J].麥類作物學報,2004,24(4):115-122.

[4] 魏亦農,曹連莆.二棱啤酒大麥品種資源農藝性狀的聚類分析和主成分分析[J].種子,2003(3):69-70.

[5] 劉三才,鄭殿升,曹永生,等.中國小麥選育品種與地方品種的遺傳多樣性[J].中國農業科學,2000,33(4):20-24.

[6] 鄭有良,蘭秀錦,魏育明,等.小麥新品種川農16農藝性狀分析[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2,20(3):194-197.

[7] 顏濟.五十年四川小麥育種研究的回顧與前瞻[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1999,17(1):108-113.

[8] 宋荷仙,伍玲,朱華忠.四川盆地小麥高產育種若干問題的探討[J].西南農業學報,1998(增刊2):30-33.

[9] 周俊儒,李幫發,李澤儀,等.對四川商品型高產優質抗病小麥品種育成的商榷[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1):21-24.

猜你喜歡
農藝性狀小麥
小麥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探討
解讀山東小麥栽培技術要點及發展前景
小麥,你好
防止小麥倒伏和增加穗數及穗重的措施
種植密度對伊犁河谷移栽橡膠草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茄子種質資源農藝性狀遺傳多樣性分析
從農藝性狀及化學成分測定分析遠志藥材商品品規和良種選育的合理性
兄弟
我的英國朋友小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