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3238A的選育及制種技術

2018-10-12 09:26操成波鄧正春李麗華
現代農業科技 2018年16期
關鍵詞:父本結實率區域試驗

操成波 鄧正春 李麗華

摘要 3238A屬于細胞質雄性不育系,具有不育度高、品質好、抗逆性強等特點,是培育優質高產油菜新品種的優良不育系。本文闡述了不育系3238A的選育過程、特征特性及制種技術。

關鍵詞 油菜;3238A;選育過程;特征特性;制種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5.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6-0027-02

為培育油菜新品種,利用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法,選育優質甘藍型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然后與優良的恢復系雜交配置品質優、產量高、含油高、抗性強的雜交油菜新品種,以滿足油菜生產需要。2002年以來,通過上述方法選育出3238A不育系,經測定,植株不育度100%,花朵不育度96%以上,同時品質優、抗性強?,F將不育系3238A的選育過程、特征特性及制種技術總結如下。

1 選育過程

3238A不育系是以秦油2號中的不育株與3238(華雙3號×P1)雙低油菜品系為材料,經過反復測交和多代回交定向選育而成的優良細胞質雄性不育系。其具體選育過程如下。

2002年春季在湖南常德利用秦油2號F2中的不育株Y3A與3238進行雜交,獲得雜交一代(F1)種子;2002年夏季在青海西寧種植F1 1 200株,在其中選出不育徹底的單株與3238進行第1次回交,然后將回交獲得的一代種子與相對應的父本種子開展品質分析,從中篩選出雙低單株與雙低組合;2003年春季在湖南常德把篩選出的雙低組合及雙低單株相鄰成株行種植,篩選優良株行與3238進行第2次回交,將獲得的回交種子與相對應的父本種子進行室內考種和品質分析;2003年夏季在青海西寧選擇優良株行與3238進行第3次回交,對回交種子與父本種子繼續進行室內考種和品質分析;2004年春季在湖南常德選擇優良株行與3238進行第4次回交,對回交種子與父本種子繼續進行室內考種和品質分析;2004年夏季在青海西寧選擇優良株行與3238進行第5次回交,對回交種子與父本種子繼續進行室內考種和品質分析。2005年春季在湖南常德選擇優良株行與3238進行第6次回交,對回交種子與父本種子繼續進行室內考種和品質分析;2005年夏季在青海西寧選擇優良株行與3238進行第7次回交,對回交種子與父本種子繼續進行室內考種和品質分析。

通過多次回交和定向篩選,在2005年培育出優良雙低不育系3238A與保持系3238B。

2 特征特性

2.1 不育性與可恢復性

2006—2007年春,通過田間觀察,3238A不育系群體均為不育株。2008年春繼續田間觀察550株,全部為不育株,并從初花至終花期定時定株調查5個不育株花朵共7 600朵,其中無花粉花朵7 387朵,微量花粉花朵213朵,不育度達97.20%。2009年春再調查1 200株,均為不育株,定株定時調查8個不育株花朵共12 853朵,其中無花粉花朵12 413朵,微量花粉花朵440朵,不育度達96.58%。3238A不育系出現微量花粉花朵極少,并且微粉現象隨著氣溫升高及盛花期的到來徹底消失。3238B保持系屬于正??捎贩N,能夠保持不育系3238A的雄性不育特性[1]。

2.2 自交與異交結實率

2.2.1 自交結實情況。2006—2007年春季,田間分別取10株3238A不育系初花期植株,將主花序套上羊皮紙袋讓其自交,在成熟時調查,套袋自交結實率均為0。2006年把少數花朵內的微量花粉授到剝蕾后不育花的雌蕊柱頭上,共計95朵花,最后結角6個,種子只有22粒,結實率6.3%。由此表明,3238A不育系的自交結實率低,雖然有一定的結實能力,但角果不飽滿,種子粒數少。

2.2.2 異交結實情況。2008—2009年在不育系3238A網紗隔離繁殖過程中調查1 158朵花,其中563朵異交結實,異交結實率為48.6%。2009—2010年在不育系3238A山區制種過程中調查1 220朵花,其中638朵異交結實,異交結實率為52.3%。

2.3 植物學特征

葉片數較多,幼苗半直立。冬前植株長勢穩健,薹莖較粗壯。3238A與3238B比較表現為花蕾松軟黃瘦;3238A花瓣小,花瓣長10.5 mm、寬6.8 mm,3238B花瓣長16.0 mm、寬10.7 mm;3238A雄蕊退化,雄蕊長4.5 mm,3238B雄蕊長12.46 mm;3238A雌蕊正常,雌蕊長11.6 mm、寬1.3 mm,3238B雌蕊長10.4 mm、寬1.3 mm;3238A花藥短,花藥長2.2 mm,3238B花藥長3.6 mm。株高170 cm左右,分枝40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8~10個,株有效角果數320個,每角種子18粒,種子千粒重3.8 g。

2.4 生物學特性

3238A屬于半冬性甘藍型油菜胞質不育系,苗期和薹期生長旺盛,植株整齊一致,冬前植株長勢穩健,既不早薹也不早花??购?、耐濕、抗寒[2-3]。一般9月中旬播種,育苗移栽時1月上旬現蕾,3月上旬出現初花,終花在4月上旬,成熟于5月上旬,生育期225 d左右??够蚰途瞬?、病毒病,較抗倒伏。

2.5 配組表現

2.5.1 抗性表現。3238A×1013R→TXN6號組合在2009—2010年湖北省油菜新品種區域試驗中病毒病發生極少,發病率只有0.03%;菌核病比對照發生輕,發病率7.27%,病情指數4.35。3238A×2566R→T1588組合在2009—2010年長江中游(輕簡化組)油菜新品種區域試驗中菌核病發病率為5.63%,病指為3.8;病毒病發病率為1.25%,病指為1.11;植株受凍率為20%,凍害指數為5。

2.5.2 品質性狀。3238A×1013R→TXN6號組合在2009—2010年湖北省油菜新品種區域試驗中的品質測定結果表明,粗脂肪含量為43.98%,芥酸含量為0.1%,硫甙含量為22.36 μmol/g(餅)。3238A×2566R→T1588組合在2009—2010年長江中游(輕簡化組)油菜新品種區域試驗中,經過品質測定,芥酸含量為0.1%,硫甙含量為25.18 μmol/g(餅),粗脂肪含量為43.27%[4]。

2.5.3 產量表現。3238A×1013R→TXN6號組合在2009—2010年湖北省油菜新品種區域試驗中,產量3 233.7 kg/hm2,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5.26%,增產達極顯著水平。

3238A×2566R→T1588組合在2009—2010年長江中游(輕簡化組)油菜新品種區域試驗中產量達2 691.0 kg/hm2,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7.14%,增產達極顯著水平。

3 繁殖及制種技術

3.1 3238A繁殖

繁殖基地與同類型品種、甘藍型和白菜型油菜及十字花科作物間隔距離保持在1 500 m以上。3238A在9月中旬播種為宜,10月中下旬移栽,株行距25 cm×33 cm,不育系∶保持系=4∶2。變異株、雜株和其他十字花科作物在苗期、抽薹期、花期及時拔除。一般采取蜜蜂授粉,也可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人工授粉在油菜盛花期進行,以10:00—17:00授粉為宜,可授粉2~3次。如果上午露水大,應先把露水抖落。在不育系∶保持系=4∶2時,可收不育系種子1 000~1 150 kg/hm2。

3.2 組合制種

2008—2009年在陜西漢中的山區進行自然隔離制種TXN6號,在不育系與恢復系行比為2∶1時,收雜交種子1 275 kg/hm2,經過田間鑒定,純度達88%;2009—2010年度在青海制種TXN6號,不育系與恢復系行比為4∶2時,收獲種子1 850 kg/hm2,純度達96.5%[5]。

3.3 注意事項

由于3238A是細胞質雄性不育系,如果在初花期遇低于10 ℃天氣5~7 d,有的單株會出現微量花粉,可利用蕾薹期打頂和化學殺雄的方法保純。

4 參考文獻

[1] 劉創設,劉絢霞,董軍剛,等.甘藍型油菜CMS三系及雜交種的選育研究[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03,25(3):82-84.

[2] 陳長艷,程國平,趙繼獻,等.雜交油菜新品種天油97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作物雜志,2010(4):126-127.

[3] 向國紅,朱發仁,楊鴻,等.甘藍型油菜新品種常油雜61號的選育[J].作物雜志,2011(5):121-122.

[4] 鄧正春,吳仁明,操成波,等.雙低高油分油菜新品種盛湘油9號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作物研究,2016,30(7):829-830.

[5] 鄧正春,操成波,吳平安,等.雜交油菜新品種盛雜油10號選育過程及種植技術[J].作物研究,2016,30(7):831-832.

猜你喜歡
父本結實率區域試驗
玉米新品種沈海409的選育及高產栽培技術
輻照育種雜交水稻Ⅱ優838的耐熱性鑒定
GGE雙標圖分析在糯高粱品種區域試驗中的應用
鷹嘴豆新品種區域適應性試驗評價
不同栽培措施對兩種棗結實的影響
父本在雜交谷子化學成分分布中的評價作用
鸚鵡魚品系對不同親本和繁殖技術的響應
七個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頭活力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種區域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