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2018年度蒙城縣小麥新品種篩選試驗

2018-10-12 09:26單芳勝王林劉曉梅
現代農業科技 2018年16期
關鍵詞:瑞華煙農小麥

單芳勝 王林 劉曉梅

摘要 于2017—2018年度在蒙城縣開展小麥新品種篩選試驗。結果表明,淮麥33、煙農999、瑞華520、淮麥29、紫麥19、安農0711、華成3366、渦麥9號、百旱207、百農207、濟科33、皖墾0901等綜合性狀較好,單產水平較高,根據品種豐產性、穩產性及綜合抗逆性等因素,建議大面積推廣應用。

關鍵詞 小麥;品種篩選;安徽蒙城;2017—2018年度

中圖分類號 S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6-0037-04

根據農業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和《小麥玉米周年化肥減施增效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的要求,通過小麥新品種篩選試驗,對蒙城縣小麥新品種的推廣起到宣傳、引導、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篩選出適宜蒙城縣生產的主推品種,為加快小麥新品種推廣步伐、促進品種更新換代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在蒙城縣農業科技示范場。試驗地多年連續玉米-小麥秸稈還田,前茬玉米,平均產量10 t/hm2。土地平整、肥力均勻,灌排條件較好。

1.2 試驗材料

供試小麥品種共46個,分別為安農0711、淮麥33、百農207、渦麥66、華成3366、濟科33、渦麥9號、安科157、煙宏2000、百旱207、煙農19、煙農999、瑞華520、良星66、紫麥19、良星77、淮麥29、新麥26、鄭麥379、安農大1216、安農大1304、安農大1243、皖麥56、恒進麥8號、皖墾0901、皖墾0622、淮麥44、荃麥725、徽研912、徽研66、徽研77、隆平6號、隆平899、煙科159、天益青5號、華成1688、永民1718、瑞華518、濉麥1309、豫豐11、鄭麥119、淮麥39、徐農029、徐麥35、周麥28、鄭麥103。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46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不設重復,小區面積336 m2,品種間走道40 cm,插標后用石灰線定界,四周種植保護行。

1.4 試驗過程

播前進行種子處理,每50 kg麥種用40%辛硫磷乳油100 mL,加水2.5~3.0 kg,放入噴霧器內,攪勻后邊噴邊拌,拌后堆悶3~4 h播種。11月1日基施三元素復合肥(15-15-15)750 kg/hm2、尿素105 kg/hm2、硫酸鋅22.5 kg/hm2。播期11月2日,機條播,播深3~5 cm,行距25 cm;足墑播種,播量187.5 kg/hm2。11月13日出苗后及時查苗。3月6日用麥喜化學除草。3月15日追施尿素150 kg/hm2。4月10日、16日防治蚜蟲和赤霉病,并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2次。收獲前采用對角線法,每個品種選擇有代表性的樣點3個,每個樣點割長4 m的4行麥穗(4 m2),計12 m2,脫粒曬干揚凈后計實產[1-2]。

1.5 試驗期間氣候條件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連續強降水,致使小麥播期推遲20 d左右,播種質量較差。出苗后至12月底無有效降水,土壤墑情變差,不利于小麥正常生長,小麥越冬前生長量嚴重不足,小麥有效穗數下降。1月氣溫異常偏低,降水異常偏多,日照偏多。降水偏多,有效改善了土壤墑情,解除了旱情。但由于積雪較厚,小麥越冬凍害較輕[3]。2月中下旬氣溫偏高,小麥返青較快。3月氣溫偏高,降水偏多,小麥生育期加快。4月7日最低氣溫-0.2 ℃,部分品種出現低溫冷害,影響產量。小麥揚花期遭遇陰雨天氣,赤霉病普遍發生較重。小麥灌漿期持續陰雨寡照,且溫度偏低,對小麥灌漿不利。

總之,2017—2018年度小麥生長期間,不利氣候多于有利氣候,小麥產量不高。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以看出,參試品種全生育期208~212 d,平均比常年短20 d左右。

2.2 株高與群體動態

由表1可以看出,參試品種株高在66.8~87.8 cm之間,其中,良星77最矮,煙農19最高,平均比常年矮10 cm左右。不同小麥品種群體動態如表2所示。

2.3 抗逆性

2.3.1 抗倒性。5月16日暴雨,個別品種出現倒伏,出現倒伏較重的品種是徽研912(表3)。

2.3.2 抗寒性。4月7日部分品種受到冷害(表3)。

2.3.3 抗病性。不同小麥品種赤霉病發病率在0~59.6%之間,其中,鄭麥103發病最重,發病率為59.6%,恒進麥8號未見發?。ū?)[4-5]。

2.4 經濟性狀

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小麥品種有效穗數在360萬~720萬穗/hm2之間,徽研77最高,恒進麥8號最低;穗粒數在18.6~34.5粒之間,徽研77最低,周麥28最高;千粒重在32.1~50.8 g之間,安科157最低,鄭麥119最高。

不同小麥品種平均產量為4 837.5~7 500.00 kg/hm2,徐農029最高,徽研66最低。煙農19產量為6 550.5 kg/hm2,超過煙農19產量的品種有22個,分別是徐農029、瑞華520、淮麥33、周麥28、皖墾0622、天益青5號、荃麥725、渦麥66、淮麥29、徐麥35、徽研912、百旱207、華成1688、煙農999、華成3366、瑞華518、濉麥1309、淮麥44、安農0711、濟科33、隆平899、渦麥9號。永民1718、皖墾0901、百農207、鄭麥379、煙科159、紫麥19、皖麥56等平均產量超過6 000 kg/hm2。

3 品種綜述

連續2年或2年以上展示品種淮麥33、煙農999、瑞華520、淮麥29、紫麥19、安農0711、華成3366、渦麥9號、百旱207、百農207、濟科33、皖墾0901等綜合性狀較好,單產水平較高,根據品種豐產性、穩產性及綜合抗逆性等因素,建議大面積推廣應用。第1年展示品種中徐農029、華成1688、渦麥66、徐麥35、徽研912豐產性、穩產性及綜合抗逆性能較好,建議下年繼續引進試種[6-8]。

4 參考文獻

[1] 江敏,金之慶,葛道闊,等.CERES-Wheat模型在我國冬小麥主產區的適用性驗證及訂正[J].江蘇農學院學報,1998(3):65-68.

[2] 居輝,熊偉,許吟隆,等.氣候變化對我國小麥產量的影響[J].作物學報,2005(10):1340-1343.

[3] 李軍,邵明安,樊廷錄,等.黃土高原作物生長模型DSSAT3數據庫組建[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1(1):120-126.

[4] 張洪印.淮北地區小麥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1(14):54-56.

[5] 喬玉強,曹承富,趙竹,等.淮北地區超高產小麥品種資源篩選及其生理特性分析[C]//2009年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2009.

[6] 蔡瑞國.氮素水平對專用小麥產量、品質的影響及其生理基礎[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05.

[7] 王書子,吳少輝,高海濤,等.旱地小麥品種篩選鑒定及其形態特征探討[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1(2):76-80.

[8] 郭凌云.菏澤市抗逆高產高效小麥品種篩選[J].山東農業科學,2013,45(12):8-9.

猜你喜歡
瑞華煙農小麥
解讀山東小麥栽培技術要點及發展前景
小麥,你好
瑞華狀告證監會,以攻為守之計
防止小麥倒伏和增加穗數及穗重的措施
基于煙農立體評價的精益服務探析
瑞華遭財政部、證監會懲處
煙農專業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始興
武漢萬達瑞華酒店開業周年慶
淺析煙草企業如何提升服務煙農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