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種藥劑防治溫室辣椒白粉病藥效試驗

2018-10-12 09:26咸文榮馬永強李秋榮
現代農業科技 2018年16期
關鍵詞:防治效果農藥

咸文榮 馬永強 李秋榮

摘要 引進12種農藥在溫室辣椒白粉病發病初期噴霧防治,以驗證其防效。結果表明,參試藥劑對辣椒白粉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500 g/L異菌脲可濕性粉劑、430 g/L戊唑醇懸浮劑、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50 g/L嘧菌酯懸乳劑、42.2%唑醚·氟酰胺懸浮劑防治效果較好,防效均達82%以上。建議在溫室辣椒白粉病發病初期選用以上6種藥劑進行防治,間隔7 d防治1次,連續防治3次,生產中各藥劑交替使用。

關鍵詞 辣椒白粉??;病情指數;農藥;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 S436.41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6-0103-01

Effect of 12 Pesticides Against Greenhouse Pepper Powdery Mildew

XIAN Wen-rong 1,2,3 MA Yong-qiang 1,2,3 LI Qiu-rong 1,2,3

(1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Qinghai 810016; 2 Scientific Observing and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Crop Pest in Xining,Ministry of Agriculture; 3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n Qinghai Province)

Abstract 12 pesticides were introduced to control pepper powdery mildew in greenhouse in the early phas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ects of 29% pyrropyrimidine SC,500 g/L isomorphic urea WP,430 g/L levopentazol SC,250 g/L levopidazolam EC,250 g/L levopidazole SE and 42.2% azoleether fluoramide SC were better,which reached more than 82%.It suggested that these pesticides should be chose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isease,control once every 7 days for 3 consecutive times. Each pesticide should be used alternately in production.

Key words pepper powdery mildew;disease index;pesticide;control effect

辣椒白粉?。↙eveillula taurica Lev.Arn)屬半知菌亞門粉孢屬辣椒擬粉孢菌,病菌以分生孢子從辣椒葉背氣孔或直接突破葉片角質層侵入,發病后分生孢子梗從葉背氣孔伸出,頂部長出分生孢子,形成密生白粉,菌絲體迅速破壞葉肉內葉綠體等亞細胞器,阻礙植株光合作用[1-3]。目前。該病在所有辣椒種植區都有發生[4],且隨著溫室辣椒的連年種植,病情逐年加重,較難防治[5]。造成大量葉片功能提前衰竭,變黃、脫落,嚴重時植株葉片提前脫落,之后植株再發新葉,導致后期果實生長停滯,椒果細小彎曲成畸形,產量損失10%~30%。辣椒白粉病對目前生產上的常用藥劑已產生抗藥性,為此,引進12種藥劑防治溫室辣椒白粉病,以期篩選出高效的藥劑品種,在辣椒生產中大面積應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海東市循化縣查汗都斯鄉(海之東基地)日光溫室中,海拔1 894 m,土壤為栗鈣土,水澆地。辣椒品種為樂都長辣椒,寬行行距為0.8 m,窄行行距為0.4 m,株距為0.4 m,2017年5月17日定植。

1.2 供施藥劑

400 g/L氟硅唑乳油(杜邦福星,上海杜邦農化有限公司)、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綠妃,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50%嘧菌環胺水分散粒劑(瑞鎮,先正作物有限公司)、500 g/L異菌脲可濕性粉劑(撲海因,美國富美實有限公司)、80%三氟乙嘧乳油(浙江科隆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凱澤,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50%嘧菌酯水分散粒劑(翠貝,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300 g/L醚菌·啶酰菌懸乳劑(翠澤,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430 g/L戊唑醇懸浮劑(好力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凱潤,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250 g/L嘧菌酯(阿米西達,先正作物有限公司)、42.2%唑醚·氟酰胺懸浮劑(健達,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

1.3 試驗設計

試驗根據所用藥劑及用量不同共設13個處理,分別為400 g/L氟硅唑乳油180 mL/hm2(A)、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750 mL/hm2(B)、50%嘧菌環胺水分散粒劑1 080 g/hm2(C)、500 g/L異菌脲可濕性粉劑 1 350 g/hm2(D)、80%三氟乙嘧乳油675 mL/hm2(E)、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600 g/hm2(F)、50%嘧菌酯水分散粒劑270 g/hm2(G)、300 g/L醚菌·啶酰菌懸乳劑900 mL/hm2(H)、430 g/L戊唑醇懸浮劑270 mL/hm2(I)、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 600 mL/hm2(J)、250 g/L嘧菌酯懸乳劑450 mL/hm2(K)、42.2%唑醚·氟酰胺懸浮劑450 mL/hm2(L),以噴清水作空白對照(CK)。4 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24 m2(10.0 m×2.4 m)。

1.4 施藥方法

試驗采用新加坡利農私人有限公司生產的利農牌HD 400背負式噴霧器噴霧防治,藥液施用量675 L/hm2,對照小區噴施等量清水。試驗期間共噴藥3次,施藥時間分別為8月17 日、24日、31日。

1.5 調查方法

共調查2次,分別為第3次施藥前(8月31日)、第3次藥后7 d(9月7日)。每小區隨機取4點,每點調查2株,共調查8株,每株調查全部葉片,以每片葉上的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百分率來分級。分級標準如下:0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5%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6%~10%;5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11%~20%;7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21%~40%;9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40%以上[5]。

2 結果與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在辣椒白粉病發病初期噴藥防治,間隔7 d防治1次,3次藥后7 d調查,各處理的防效在69.50%~84.89%之間。其中,處理B、D、I、J、K、L防效較好,均在82%以上,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他處理差異極顯著;處理A、C、E、F、G、H防效均低于80%,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3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在供試的12種藥劑中,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500 g/L異菌脲可濕性粉劑、430 g/L戊唑醇懸浮劑、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50 g/L嘧菌酯懸乳劑、42.2%唑醚·氟酰胺懸浮劑防治效果較好,防效均達82%以上;400 g/L氟硅唑乳油、50%嘧菌環胺水分散粒劑、50%嘧菌酯水分散粒劑、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300 g/L醚菌·啶酰菌懸乳劑、80%三氟乙嘧乳油防治效果較差,平均防效均低于80%。因此,可于辣椒白粉病發病初期,選用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750 mL/hm2、500 g/L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350 mL/hm2、430 g/L戊唑醇懸浮劑270 mL/hm2、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600 mL/hm2、250 g/L嘧菌酯懸乳劑450 mL/hm2、42.2%唑醚·氟酰胺懸浮劑450 mL/hm2,兌水675 L/hm2噴霧防治,連續噴防3次,間隔期7 d。以上藥劑要交替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

4 參考文獻

[1] 王春明,洪流,鄭果,等.5種殺菌劑對溫室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效果[J].甘肅農業科技,2009(2):33.

[2] 張裘.防治辣椒白粉病藥效試驗[J].熱帶農業科學,1999(3):16-18.

[3] 代明春,徐慶明.貴州省平壩縣辣椒主要病害及防治試驗[J].貴州農業科學,2004,32(4):51-53.

[4] 李玉聚,柴阿麗,趙彥杰,等.辣椒白粉病的診斷與防治[J].中國蔬菜,2009(7):19-23.

[5]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生測室.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GB/T 17980 24-2000[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0.

猜你喜歡
防治效果農藥
雙環磺草酮與吡嘧磺隆混用對稻稗的防治效果試驗
幾種藥劑對煙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
苦參堿對小麥蟲害的防治效果試驗分析
四種藥劑對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效果
330 g/L二甲戊靈EC、36%異惡草松SC對直播稻田雜草防治效果
乙螨唑對溫室草莓紅蜘蛛的防治試驗
2016年第三批農藥企業延續核準名單
2014年第四批農藥生產資質合并企業名單
第十八屆全國農藥信息交流會
關于召開“第一屆中國農藥行業HSE培訓班”的通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