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洛市商州區雪松長足大蚜的發生與防治

2018-10-12 09:26林軍雷偉
現代農業科技 2018年16期
關鍵詞: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林軍 雷偉

摘要 雪松是主要園林綠化樹種之一,近幾年受到雪松長足大蚜的嚴重危害,直接影響綠化美化效果。本文對雪松長足大蚜的形態特征、發生規律、危害癥狀和防治方法等4個方面進行論述,以期為該蟲害的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 雪松長足大蚜;發生規律;危害癥狀;防治方法;陜西商洛;商州區

中圖分類號 S73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6-0112-02

雪松(Cedrus deodara G.Don)為松科雪松屬常綠喬木,樹體高大,干形通直,樹姿優美,近地面處大枝平展,長年不枯,樹冠繁茂雄偉,是世界著名的觀賞樹。雪松為溫帶速生樹種,在長江中下游等地普遍栽培,常孤植于草坪中央、廣場中心、主要建筑物兩旁、園門入口等處,或者列植于道路兩旁,極為壯觀。冬季,潔白積雪與翠綠色枝葉交相輝映,形成許多銀色寶塔狀景觀,更為引人入勝。

2016年6月,商洛市商州城區雪松枝葉出現大量黏液,其下地被物及地面也有黑色黏液。商洛市林木病蟲防治檢疫站組織專家鑒定是由雪松長足大蚜危害造成。當時,該蟲已進入危害盛期,蚜蟲數量多,分泌大量黑色膠狀蜜露,污染了雪松下層枝葉、地被植物和地面。

1 形態特征

雪松長足大蚜(Cinara cedri Mimeur)為外來物種,分為無翅孤雌蚜、有翅雌蚜和有翅雄蚜3種蟲態。無翅孤雌蚜體長2.9~3.7 mm,體梨形,深銅褐色,腹部具漆黑色小斑點,體表被淡褐色纖毛和白色蠟粉,頭頂中央兩側各有一縱溝;前胸背板兩側各有一斜置凹陷,呈“八”字形;中胸腹面前緣中央具一個突起,鈍齒形;腹管較短。有翅雌蚜與無翅孤雌蚜相近,具有2對翅。有翅雄蚜體長2.2~3.0 mm,頭胸部黑色,復眼紅色,觸角灰褐色,基2節及端部黑褐色;腹部灰褐或灰綠色,足黑褐色或灰褐色;喙長,可達腹末[1-2]。卵長1.05~1.25 mm、寬0.47~0.52 mm,初產時為黃棕色,后變為漆黑色。若蚜體長1.2 mm,觸角5節,比成蚜少1節[1]。

2 發生規律

國外記錄雪松長足大蚜可寄生所有雪松[1],我國北京市、山東省、河南省、陜西省等北方地區均有發生[2]。雪松長足大蚜1年繁殖數代,孤雌世代與兩性世代交替發生,往往世代重疊,蟲口密度較大時,若蚜至成蚜均有,有翅蚜與無翅蚜共存,多聚集在直徑2.5~40.0 mm的雪松枝條和針葉上,刺吸樹液危害。經觀察,該蟲春、秋2季危害,春季更甚,于4月下旬開始危害,傳播速度極快。從5月中旬起有翅雄蚜、有翅雌蚜和無翅雌蚜混合發生,5月中旬至6月是危害盛期。7—9月雨季到來后,蚜蟲數量逐漸減少,10—11月進入第2次危害盛期,11月中下旬有翅雄蚜、有翅雌蚜和無翅雌蚜產生,性蚜多在枝梢的針葉上產卵,2~8粒卵排列成行,極少在枝條上產卵。進人冬季后,樹體上未發現有該蚜蟲體,其以卵越冬。

3 危害癥狀

以若蟲和成蟲為害雪松一至二年生嫩梢或幼樹干部,吸食樹液。主要以蚜蟲分泌大量蜜露,污染雪松下層枝葉及樹冠下的地被植物和地面。當蜜露較多時,松針上沾染大量粉塵、花絮和煤粉,可造成枝葉霉污、新梢干枯,松針尖端失綠發紅發干,針葉上有黃紅色斑,有些植株枝梢頂端發紅、枝條下垂,枯針、落針明顯,嚴重影響雪松的生長和綠化景觀。尤其在危害盛期,樹下廣場、人行道、園路和座凳等受蜜露污染,有較強的“粘拽”感,清除困難[3]。嚴重發生時,松針上蜜露明顯,呈油滴狀,在遠處可見明顯亮點。

4 防治方法

根據雪松長足大蚜的生物特性和發生規律,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綜合防治。蟲害發生分初發、盛發、末發3個時期,其初發期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是化學藥劑防治的最佳時期。因此,要做好預測預報工作,掌握其發生、發展規律,找準蟲情暴發重點地塊,從而為防治提供有效依據。

4.1 預測預報

根據雪松長足大蚜發生規律,超前安排、提早部署,確定專人開展監測預報,做到蟲害早發現、早防治,以免其擴展蔓延。

4.2 撫育管理

通過修枝、灌水、施肥、松土、除草等措施,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抵抗性。剪除重疊枝、交叉枝、枯枝和徒長枝,提高樹冠通風透光性。生長期隨時對過長枝進行短截,對側枝上的直立枝摘心,促使萌發更多的短枝和簇生針葉。加強肥水管理,出現春旱少雨時,結合施肥在萌芽前后灌水,以后可松土、保墑,不旱不澆。6月施肥1次,8月施硫酸亞鐵1次。生長期間,每20 d松土鋤草1次[2]。易積水和地下水位過高的生長地要及時排澇防漬。

4.3 物理防治

刮除蚜蟲或者剪除受害枝條,冬季摘除帶卵針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消滅蟲源。

4.4 生物防治

加強對瓢蟲、草蛉、食蚜蠅及蚜小蜂等天敵昆蟲的保護和利用。在天敵極少且不足以控制蚜蟲密度時,可適時噴施化學藥劑防治。要選用對天敵安全或低毒的藥劑,避開天敵對農藥的敏感期施藥。人工飼養瓢蟲、草蛉等天敵,適時釋放[4],或在4月下旬蚜蟲危害初期在雪松樹干懸掛天敵卵卡。

4.5 化學防治

4.5.1 樹冠噴藥。于危害盛期使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者25%吡蟲啉2 400倍液)、50%啶蟲脒水分散粒劑3 000倍液、50%抗蚜威(辟蚜霧)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1.2%煙堿·苦參堿乳油1 000倍液等樹冠噴霧。配制藥液時,加入經溫水完全溶解的2‰洗衣粉,能使藥液均勻地黏附在松針上減少流失,還能在害蟲體表形成一層不透氣的薄膜使其窒息死亡[3]。防治時,不同藥劑交替輪換使用,噴藥間隔期10~15 d,連續噴灑2~3次。施藥時,做到噴藥均勻、全面,不漏噴、不留死角。

4.5.2 樹干注藥。使用充電式電鉆在樹干下部4個方向分別交錯打孔,孔徑1 cm,孔向下傾斜45°,孔深5~8 cm??状蚝煤?,用普通醫用注射器按照樹干胸徑0.6 mL/cm劑量,吸取20%吡蟲啉可溶液劑或10%噻蟲啉懸浮劑,注入樹干,并用黃泥封口,防止藥劑揮發和流失[5]。20 d后在原孔處進行第2次注藥。

5 結語

加強撫育增強樹勢是減少病蟲害的關鍵措施。若樹冠通風透光、營養充分,則病蟲害的發生幾率隨之降低。雪松長足大蚜的防治,做好樹體養護是根本,蟲害發生時,生物防治和藥物防治要齊頭并進[2]。藥物防治時,要盡量選用低毒、低殘留、對環境污染少的化學藥劑及方法,最好采用樹干鉆孔注藥法,操作簡便、效果明顯,且省藥、省工,不污染空氣、不傷害天敵。

6 參考文獻

[1] 虞國躍,王合.中國新記錄種:雪松長足大蚜Cinara cedri Mimeur[J].環境昆蟲學報,2014,36(2):260-264.

[2] 黃寶生,吳丹,孫麗崢,等.雪松長足大蚜的危害與防治技術[J].河南林業科技,2017,37(2):45-47.

[3] 張新芳.雪松長足大蚜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園藝文摘,2016(2):118.

[4] 徐珍萍.太原市森林公園松大蚜的發生及防治對策[J].山西林業科技,2008(2):27-28.

[5] 宋小雙,鄧勛,遇文靖,等.樹干注藥技術防治紅松球果害蟲的無公害農藥篩選[J].中國森林病蟲,2012,31(6):28-31.

猜你喜歡
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黑絨金龜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雙叉犀金龜在豫南的危害及防治技術研究
分析果樹病蟲害的識別方法及防治方法
朝陽市玉米苗期常見病蟲害及除草劑藥害防治方法
醫學生網癮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