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塔櫟容器育苗技術

2018-10-12 09:26王松何理坤范正文
現代農業科技 2018年16期
關鍵詞:種子處理

王松 何理坤 范正文

摘要 納塔櫟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引種自美國東南部。容器育苗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推行的新型育苗方式。本文從種子處理、催芽、基質配比、水肥管理等方面介紹了納塔櫟容器育苗的關鍵技術,以期為林業種苗生產部門及林農提供參考。

關鍵詞 納塔櫟;容器苗;種子處理;光照控制

中圖分類號 S792.1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6-0142-01

Container Seedling Technology of Quercus nuttallii

WANG Song HE Li-kun FAN Zheng-wen FANG Fang CHEN Bang-jin

(Taizhou Academy of Forestry,Taizhou Zhejiang 318000)

Abstract Quercus nuttallii,which introduced from southeastern Unitied States,is an excellent landscape tree species. Container seedling is a new type of seedling raising method widely practiced by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key techniques of container seedling of Quercus nuttallii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including seed treatment,accelerating germination,matrix proportioning,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orestry seedling production department and forest farmer.

Key words Quercus nuttallii;container seedling;seed processing;light controlling

納塔櫟(Quercus nuttallii)是高大落葉喬木,樹高20~28 m,直徑30~90 cm,樹冠廣圓形,葉長10~20 cm,寬5~13 cm,具有5~7個深裂片。納塔櫟枝葉濃密,主干和分枝粗壯,枝角較大,10—11月葉片轉紅,耐澇性強,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1-3]。2001年,陳益泰等[4]從美國東南部地區引進納塔櫟,在浙江富陽、江蘇江都及上海松江3個地方進行了試種和塊狀造林,經過逾10年的觀察發現,納塔櫟能適應長江三角洲平原地區的自然條件,生長迅速,能正常開花結實。容器育苗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推行的新型育苗方式,具有生產周期短、單位面積產量高、移栽成活率高等優點[5]。筆者通過試驗,對納塔櫟容器育苗過程中種子處理、催芽、基質配比、水肥管理等關鍵技術進行分析研究,以期為林業種苗生產部門及林農提供參考。

1 育苗地概況

育苗地位于天臺縣西部農業園區林業種苗科技示范園內,地處東徑120°50′、北緯29°10′,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夏長,春秋短,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光照適宜。年平均氣溫為16.9~17.3 ℃,極端最高氣溫39.0 ℃,極端最低氣溫-9.0 ℃,無霜期241~270 d,年均降水量1 480~1 530 mm。

2 容器育苗技術

2.1 種子處理及播種

納塔櫟種子存在內休眠現象,需要經過后熟處理才能整齊發芽,最有效的辦法是進行低溫層積。納塔櫟種子需要維持高含水量才能保持生活力。低溫層積的方法是用濕沙拌種,放在容器內,置于涼爽而濕潤環境下,貯藏溫度1~4 ℃,種子含水量維持在種子干重的30%以上,一般砂藏1~2個月。砂藏時要求有良好的通風以防發熱,維持穩定而較高的含水量,維持適度的低溫,以免發霉和過早發芽。苗床用紅磚或木板砌邊做高床,寬1.0~1.2 m,床間距40 cm,長度依地形而定,床內鋪地布,床面中央略高,裝入黃心土進行育苗。芽苗苗床做好后可用敵克松或多菌靈等殺菌劑進行全面殺菌消毒。將納塔櫟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種子橫放,然后覆蓋1層消毒基質或過18目篩的河砂或黃心土,厚2~3 cm,覆土后噴淋透水,然后用弓片做成小拱棚,再用薄膜覆蓋。

2.2 基質配比

育苗基質為東北泥炭∶珍珠巖∶谷殼∶黃心土=5∶1∶1∶3,谷殼發酵6個月以上,基質中添加控釋肥2.5 kg/m3,控釋肥選用美國愛貝施(EPX)長效控釋肥,基質要求充分攪拌均勻。為預防苗木發生病蟲害,基質需嚴格進行消毒,可用50%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液等噴灑基質。采用無紡布容器袋,規格為直徑×高=14 cm×18 cm。

2.3 芽苗移栽

芽苗長出4~5片真葉時進行芽苗移栽。先將配制好的基質裝入14 cm×18 cm的無紡布容器袋中,置于自控蔭棚中擺放整齊,澆透水。將芽苗從苗床上拔出,直接移植到容器袋中,壓實并澆水。

3 容器苗培育管理

3.1 水肥管理

納塔櫟幼苗生長迅速,在5月至7月上旬進入速生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為緩速期,8月中下旬至9月底為第2次速生期,之后生長速度減慢,10月底基本停止高生長。水分對納塔櫟容器苗生長至關重要,幼苗期澆水應適量多次,苗木速生期澆水應量多次少,在基質達到一定干燥程度后再澆水。澆水時間控制在10:00前或16:00以后進行,中午高溫時不應澆水,特別是夏季中午嚴禁澆水。冬天適當澆水,且選擇晴天氣溫較高時進行。納塔櫟喜大水大肥,在培育過程中應適當追肥。在速生期前可撒施氮肥,施肥后立即噴灌避免肥害發生。在苗木速生期可使用復合肥,或施用氮肥并適當添加磷鉀肥。生長后期停施氮肥,以促進木質化,防止徒長。

3.2 光照控制

光照是植物生長的基礎,光照強度控制是容器苗調控技術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全自動遮蔭棚中培育納塔櫟容器苗,通常利用遮光設施來減少高溫對小苗的傷害以及節約用水。芽苗移植初期和夏季高溫期間需對苗木進行遮陽,高溫強光照天氣,一般在10:00—16:00遮陽,在陰天、夜晚開遮陽網,10月中旬溫度降低以后可撤掉遮陽網。納塔櫟生長前期(3月至5月底),苗木幼小,宜采用50%光照強度,避免苗木灼傷,苗高速生期(6月至8月底)采用75%光照強度,秋季轉移到全光照下培養,可延長速生期。

3.3 病蟲害防治

納塔櫟引種以來,未發現嚴重病害,但在苗期(5—6月)易發生根腐病。在育苗實踐中,采用多菌靈溶液澆灌2~3次,具有一定效果。納塔櫟幼苗期未發現蛀干害蟲,主要病害有莖腐病、根腐病、葉斑病等。兩年生以上苗木可在4—5月間在樹干蟲眼注射吡蟲啉、氯胺磷等藥物或噴灑噻蟲啉、“綠色威雷”等防治蛀干害蟲。納塔櫟苗木生長期易遭受紅天蛾幼蟲、東亞飛蝗若蟲等蠶食新梢和嫩葉,嚴重影響其生長及樹形的形成;也有少量的蠐螬等地下害蟲為害[6],應及時采取防治措施。當病蟲害發生時,采取捕殺、燈光誘殺、毒餌誘殺為主,化學農藥盡量使用擬除蟲菊酯類、植物性殺蟲劑等。

4 參考文獻

[1] 汪企明,李曉儲,黃利斌,等.美國櫟屬種源引種、變異研究:種子及苗期生長變異[J].江蘇林業科技,1999,26(1):1-6.

[2] 黃利斌,李曉儲,朱惜晨,等.北美櫟樹引種試驗研究[J].林業科技開發,2005,19(1):30-34.

[3] 汪貴斌,曹福亮,汪企明.不同柳葉櫟種源生長性狀的測定與分析[J].林業科技開發,2008,22(3):18-20.

[4] 陳益泰,孫海菁,王樹風,等.5種北美櫟樹在我國長三角地區的引種生長表現[J].林業科學研究,2013,26(3):344-351.

[5] 錢輝明.樹木容器育苗[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2.

[6] 陳葉平,王林春,孫圳.納塔櫟播種育苗試驗[J].山東林業科技,2016(4):45-47.

猜你喜歡
種子處理
花椒種子不同脫脂方法對發芽率的影響
番茄栽培技術
阜新地區谷子機械播種栽培技術
云南怒江州瀘水縣楤木栽培技術
北方耐密春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油菜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玉米的高產種植技術要點
玉米單粒播種的種子選購法
厚樸種子處理技術及苗期生長規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