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6月4—5日麗江市強對流天氣過程分析

2018-10-12 09:26張啟美
現代農業科技 2018年16期
關鍵詞:通量負值麗江市

張啟美

摘要 本文利用常規觀測資料、NCEP/NCAR逐6 h再分析資料、自動站觀測資料等對2016年6月4—5日麗江市強對流天氣過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500 hPa西北氣流維持,高層有明顯冷空氣,暖低壓控制地面以下,形成上層高冷下層暖濕的不穩定層結;500 hPa以下分布有強盛西南水汽輸送帶,水汽通量散度負值區轉移;強對流出現前,麗江市上空大氣處于不穩定狀態,具備強對流天氣發生發展潛力,再加上中尺度能量鋒,有利于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出現;此次強對流天氣過程中,對流層中高層有垂直速度負值大值中心,且中心值不斷下移。

關鍵詞 強對流天氣;環流形勢;物理量場;云南麗江;2016年6月4—5日

中圖分類號 P4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6-0187-01

2016年6月4—5日,受高空冷平流和地面冷空氣共同影響,麗江市寧蒗縣中部、華坪縣東北部出現雷雨大風天氣。其中,寧蒗縣金棉、翠依,華坪縣永興、興泉等鄉鎮局部出現冰雹天氣;寧蒗縣新營盤出現暴雨,華坪縣大塘、永興、雞冠山等地出現大雨。4日20:00至5日8:00麗江市140個氣象監測站平均降水量為4.1 mm,其中降水量為0.1~9.9 mm的站點有70個,降水量為10.0~24.9 mm的站點有16個,降水量≥25.0 mm的站點有3個,寧蒗縣新營盤降水量最大,為64.3 mm。此次天氣過程共造成寧蒗縣、華坪縣、玉龍縣3個縣10個鄉鎮遭受風雹災害,受災人口32 866人,其中1人被大風吹倒的樹砸傷;農作物受災面積1 768 hm2,成災面積1 605.1 hm2,絕收面積141.1 hm2;農業經濟損失2 871.02萬元。

1 環流形勢

2016年6月4日20:00 500 hPa,麗江市處于冷渦底后部西北氣流中,等溫線和等高線之間有較大夾角,高空有明顯干冷平流;700 hPa麗江市有明顯西北氣流;5日8:00 500 hPa,麗江市處于冷渦后部,850 hPa存在低渦,落后于500 hPa,河套北部有低渦中心,中國和蒙古國交界處存在地面鋒,對流層中低層系統向前傾斜。云南省處于鋒前暖區內,850 hPa表現為暖平流,因而麗江市上空為低層暖濕高層冷熱結構,增強上空熱力不穩定層結。上、下層溫度差有利于平流維持,加劇不穩定因素,鋒面前低壓帶輻合系統和低渦切變線共同作用為強對流天氣提供抬升條件。另外,200 hPa河套到西南地區為低槽,云南省位于槽前正渦度平流區內,高空有明顯輻散抽吸作用,增強上升運動強度。5日8:00,在槽后西北氣流影響下,西部出現冷溫槽,暖低壓控制海平面氣壓場,冷平流在高層,下層為暖低壓;500 hPa西北氣流維持,高層有明顯冷空氣,暖低壓控制地面以下,上層高冷、下層暖濕的不穩定層結推動對流天氣的出現[1]。

2 物理量場

2.1 水汽條件

分析水汽通量散度場和相對濕度場可知,強對流天氣出現前,整個云南省上空暖濕水汽在700 hPa以下集中,強對流云系東移,對流層中上層相對濕度增加;4日相對濕度層厚度增加明顯,整個對流層相對濕度均>70%。500 hPa以下有強盛西南水汽輸送帶,水汽通量散度負值區轉移;850 hPa和925 hPa對流層低層水汽通量散度變化基本一致。結合850 hPa水汽通量散度場(圖1),云南省上空水汽輻合區明顯,若在強對流天氣周圍有明顯散度,即強對流天氣水汽輻合中心同周圍輻散中心相對應,形成散度對,對強對流天氣有一定指示意義。4日8:00,麗江市周圍有散度對;14:00,麗江市有明顯散度對,散度對之間有水汽通量散度大值區、等壓線密集區,不穩定能量最大區與強對流天氣區域一致。綜上可知,水汽通量散度場上的散度對是強對流天氣發生發展的重要指標[2-3]。

2.2 不穩定層結

4日8:00,除廣東與廣西交界處有明顯能量鋒外,云南省也有中尺度能量鋒,在觸發不穩定條件的同時,推動強對流天氣發生發展。溫度大值區沿西南暖濕氣流方向移動,有水平擾動溫度梯度在近地面形成,鋒前推進過程中與強對流天氣有很好的對應。強對流天氣出現前,麗江市上空大氣處于不穩定狀態,具備強對流天氣發生發展潛力,加上中尺度能量鋒,從而有利于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的形成[4]。

2.3 抬升條件

4日8:00,麗江市上空上升運動加強,對流層中高層處有最大上升中心;14:00,最大負值東移,最大上升中心位置變化,強對流天氣強度達最大,華南地區有典型弓形回波。這種變化同以往汛期強降水天氣過程有一定差異,對流層低層有最大垂直速度負值中心,即從對流層低層才能確保暖濕水汽抬升,而此次強對流天氣過程中,對流層中高層有垂直速度負值大值中心,且中心值下移。

3 結論

(1)500 hPa西北氣流維持,高層有明顯冷空氣,暖低壓控制地面以下,上層高冷、下層暖濕的不穩定層結推動對流天氣的出現。

(2)500 hPa以下分布有強盛西南水汽輸送帶,水汽通量散度負值區不斷轉移。850 hPa和925 hPa對流層低層水汽通量散度變化基本一致。

(3)強對流天氣出現前,麗江市上空大氣處于不穩定狀態,具備強對流天氣發生發展潛力,加上中尺度能量鋒形成,有利于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出現。

(4)對流層中高層有垂直速度負值大值中心,且中心值不斷下移。

4 參考文獻

[1] 張濤,朱文劍,章國材,等.2011年4月17日廣東強對流天氣過程分析[J].氣象,2012,38(7):814-818.

[2] 許新田,劉瑞芳,郭大梅,等.陜西一次持續性強對流天氣過程成因分析[J].氣象,2012,38(5):533-542.

[3] 項素清,徐燕峰.浙北地區一次強對流天氣過程分析[J].氣象,2003,29(5):46-50.

[4] 李浚河,耿建軍,張淅妍,等.2013年北京地區一次強對流天氣過程分析[J].沙漠與綠洲氣象,2016,10(2):25-30.

猜你喜歡
通量負值麗江市
冬小麥田N2O通量研究
關于《麗江市人民防空工程建設管理規定》對麗江住宅工程造價影響的分析研究
深圳率先開展碳通量監測
回味暑假生活,看看動物小伙伴們的表現
2011和2016年亞熱帶城市生態系統通量源區及CO2通量特征
麗江市林木種苗發展現狀及對策
超快激光單脈沖誘導硅表面火山坑形貌
促進物理思維訓練的好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