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城縣養殖水域灘涂利用綜合評價分析

2018-10-12 09:26張英民
現代農業科技 2018年16期

張英民

摘要 本文從蒙城縣水域灘涂資源狀況、自然氣候條件、水生生物資源狀況、水域環境狀況、水產養殖發展現狀、區域經濟發展方向及水產養殖前景預測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期為蒙城縣水域灘涂利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水域灘涂;資源狀況;養殖業現狀;安徽蒙城

中圖分類號 X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6-0211-02

1 水域灘涂承載力分析

1.1 水域灘涂資源狀況

1.1.1 地理位置。蒙城縣位于淮北平原中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6°15′43″~116 °49′25″、北緯32°55 ′29″~33°29′04″,東鄰懷遠縣,南接鳳臺縣,西連利辛縣,西北與渦陽縣毗鄰,北部與濉溪縣接壤。

1.1.2 地形地貌。蒙城縣面積為2 091 km2,約占安徽省面積的1.54%。地形由西北向東南緩傾,坡降為1/8 500,全縣平均海拔約25.0 m,西北部海拔約29.5 m、東南部海拔約21.0 m。

1.1.3 河流水系。蒙城縣河流屬淮河水系,渦河、蒙阜河、北淝河、芡河、茨淮新河構成蒙城縣五大水系。渦河是天然主干河道,流域面積682 km2,約占全縣總面積的1/3,境內長55 km,自西北向東南橫穿縣城中部。主要河流兩岸支流呈現葉脈狀,主要有鳳凰溝、北鳳溝、沙溝、白楊溝、黃練溝、港河、行水溝、蒙鳳河、義蒙河、泥溝、西孫溝和東孫溝等[1]。

1.1.4 水域類型。蒙城縣水域依水域、區域性質可分為池塘、河溝2種類型,依所有制形式可劃分為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2種類型。全民所有制水域有縣城西郊縣魚苗養殖場水面8.67 hm2,渦河水面1 266.67 hm2,北淝河水面386.67 hm2,南芡河水面340.00 hm2,茨淮新河水面406.67 hm2,蒙阜河水面48.00 hm2,渦河、北淝河、蒙阜河、南芡河故道面積206.67 hm2和城南新區公園水系水面100.00 hm2;集體所有制水域為全民所有制水域以外的所有水域,包括城郊、農村大小池塘、中溝、磚瓦場等集體、個體企業開發形成的水面。

1.1.5 水域面積。全縣水域面積共有6 666.67 hm2,其中河溝水面3 533.33 hm2、池塘水面3 133.34 hm2,分別占全縣總水面的53%和47%。

1.2 自然氣候條件

蒙城縣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南部,具有亞熱帶向溫帶過渡的氣候特點,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適宜漁業生產;但春季干旱、冬寒晴燥,氣候變化比較突然,也對漁業生產造成不良影響。

1.2.1 氣溫和日照。蒙城縣年均氣溫14.8 ℃,無霜期212 d,年平均日照數為2 351.5 h,日照百分率為54%,具有雨熱共濟、光溫同時的氣候特點。1—7月為升溫期、8—12月為降溫期,春季(4月)氣溫回升至秋末(10月)氣溫下降是魚類的生長季節,養殖期7個月,基本滿足了溫水性魚類的生長發育,但較長的低溫期對部分暖水性的魚類、甲魚等水生動物生長較為不利,需人為采取措施。

1.2.2 降水量。蒙城縣多年平均降雨量為823.3 mm,受季節氣候的影響,年內及年際間變化大、時空分布不均,易造成旱澇自然災害。6—8月降雨較集中,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60%。旱時農村坑塘及大部分河溝干涸;澇時由于排水泄洪需要,易造成逃魚、跑魚情況發生;特殊的降水情況嚴重影響漁業生產。

1.3 水生生物資源狀況

經對渦河、芡河、蒙阜河、北淝河、茨淮新河及其支流、水域采樣測定,分析水生生物資源狀況。

1.3.1 浮游動物。浮游動物共有28屬,分別為原生動物4屬、枝角類9屬、輪蟲8屬、橈足類7屬??h內主要河道的浮游生物含量差異較大,枯水期較豐水期大,季節性差異明顯。

1.3.2 底棲生物。常見的底棲生物共有15種,其中腹足綱3 種、水生昆蟲綱7種、瓣鰓綱2種、寡毛綱1種、甲殼綱2種等。

1.3.3 浮游植物。常見的浮游植物共有8門72屬,分別為硅藻12屬、綠藻26屬、藍藻18屬、金藻4屬、黃藻4屬、甲藻4屬、裸藻門2屬和軟藻門2屬。

1.3.4 水生維管束植物。除已受污染的河段外,大多河道水質較好,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長,對漁業生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經初步調查,目前分布較多的水生植物有11種。但在有些河段,特別是污染河段、水質較肥河段,空心蓮子草已成為優勢種群,不利于漁業生產。

1.3.5 魚類資源。已發現的本地魚類品種有青魚、草魚、鰱魚、鳙魚、本地鯉魚、鯽魚、長春鳊、團頭魴、荷包紅鯉、散鱗鏡鯉、麥穗魚、棒花魚、餐條、紅鰭鯉、青梢紅鯉、翹嘴紅舶、草螃鲏、泥鰍、刺鰍、花斑副沙鰍、黃顙魚、黃鱔、緞虎魚、烏魚、鯰魚、鱖魚等。目前,全縣魚類有42種,較20世紀80年代有所減少。近年來,受水質污染及過度捕撈等因素的影響,魚類種群結構和數量明顯發生了很大變化,魚獲物中大型魚類減少、中小型魚類特別是小型魚類比例增加、年齡趨向低齡化,魚類自然產卵場遭到破壞,產卵規模明顯縮減。

1.4 水域環境狀況

蒙城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熱多雨,光、溫、水條件較好。除部分污染河段外,大部分水體適于漁業生產,水體理化性狀較好,營養鹽類豐富。

1.4.1 水溫??h境內各水域水溫差異不大。據測定,4—11月水溫在14 ℃以上,其中6—8月水溫為26~29 ℃。

1.4.2 透明度及水色。20世紀80年代以前,蒙城縣養殖業發展緩慢、工礦企業較少,河道水質十分清新,透明度多在40~80 cm之間。一般冬季水色清淡,夏季多數河段水色淡綠、部分淡黃色。近年來,隨著人工養殖業的發展,各大河道水質趨肥,加之生活污水及工礦企業污水的影響,透明度明顯低于往年,一般在30~50 cm之間;部分河段污染嚴重,水色發暗,甚至發黑,造成水面荒廢,對漁業發展十分不利。

1.4.3 溶氧和pH值。據測定,蒙城縣境內的各類水域(污染河段除外)溶氧量為4~8 mg/L,pH值6.5~8.5,夏季變化幅度較大,春季、秋季變幅小,冬季最穩定,符合漁業水質標準[2]。

1.4.4 營養鹽。除已受污染的河道外,各河道水域營養鹽含量差別不大,比較適宜漁業生產。其中,氨態氮約0.11mg/L,硝酸態氮為0.030~0.0750 mg/L,鈣含量為16.18~25.65 mg/L,鎂含量為4.74~7.29 mg/L,磷含量為0.04~1.75 mg/L,總硬度為1.15~1.66 mEq/L,總堿度為1.21~2.10 mEq/L。

1.5 水域灘涂承載力評價

根據蒙城縣水域灘涂資源、水文氣候條件、水生生物資源和水域環境狀況,分析評價水域灘涂承載力。結果表明,農村池塘承載力在產量2 250 kg/hm2內,不會對水體造成污染;水產限養區河道在養殖面積不超過總水面30%的情況下,不會對水體造成污染。

2 水產養殖產業發展分析

2.1 水產養殖發展現狀

蒙城縣漁業生產水域主要分為池塘、河溝2種類型,河溝養魚主要有網箱、圍網、欄網3種形式。多年來,由于漁業科技含量的不斷增加、漁業基礎設施的改善、水產跨越工程的實施,蒙城縣池塘養殖面積、河溝養殖面積和水產品總產量都有大幅度提高。蒙城縣總水面6 666.67 hm2,2017年水產養殖總面積3 181.00 hm2,其中池塘養殖面積2 095.00 hm2、河溝養殖面積1 086.00 hm2,水域灘涂開發利用比例達47.7%。水產品總產量13 954 t,其中養殖產量11 447 t、捕撈產量2 507 t,漁業經濟總產值25 168萬元。

蒙城縣水產養殖品種主要是以四大家魚為主的常規品種和一些名優水產品種。近年來,隨著漁業結構的調整、養殖品種的優化,蒙城縣名優水產品養殖迅速發展,產量效益均有大幅度提高,名優水產品種主要有河蟹、小龍蝦、甲魚、黃鱔、鱖魚、烏鱧等。2017年,分類養殖生產情況為青魚219 t、草魚2 698 t、鰱魚1 786 t、鳙魚770 t、鯉魚622 t、小龍蝦700 t、鯽魚1 896 t、鳊魚488 t、泥鰍482 t、鯰魚51 t、鮰魚16 t、黃顙魚193 t、鱸魚173 t、黃鱔205 t、鱖魚175 t、烏鱧163 t。

2.2 區域經濟發展方向及水產養殖前景預測

一是漁業資源優勢和得天獨厚的地緣條件,為漁業發展提供了優越的區位優勢和外向市場。水域水質優良,無污染,天然餌料豐富,是良好的養殖場所。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交通條件為蒙城縣水產品的輸出提供了廣闊市場。二是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充沛的水資源為魚類提供了適宜的生活環境,為魚類養殖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環境條件。三是水產資源豐富,水面廣、品種多、品質優。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鯉魚等是蒙城縣的主要經濟魚類,鱖魚、青蝦、小龍蝦、甲魚、烏鱧、鳊、黃顙魚、黃鱔等是有較高經濟價值的名優經濟魚品種。蒙城縣獨有的芡河鱖魚青蝦省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為本土名特優魚類的發展提供了種質來源和基礎。四是休閑垂釣觀光漁業的興起和發展,為水產業的多輪驅動開辟了一片全新的領域,促進了水產業的多向發展[3-4]。五是稻漁綜合種養雙千工程的實施,為蒙城縣水稻種植區發展漁業生產指明方向,而全縣2 000 hm2水稻種植面積也為稻漁綜合種養雙千工程的實施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六是各項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為優質、安全水產品的生產提供了保障。漁業資源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漁業增殖放流力度加大、漁業生態環境逐步改善,為漁業的有序、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3 養殖水域灘涂開發總體思路

按照優質、高效、安全及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相結合的原則,堅持科學發展、生態優先的發展思路,蒙城縣水產養殖業在養殖模式上推廣集約高效、綜合種養,在養殖品種上突出名特優新,在養殖理念上注重生態健康,努力構建自然環境和諧、主導產業突出、基礎設施完備、比較效益顯著、具有鮮明特色的新時代水產養殖業發展格局。

4 參考文獻

[1] 張春雨.蒙城縣水域、灘涂自然資源與生物資源狀況調查[J].農技服務,2016,33(5):243.

[2] 任加云,李學平,劉娟娟,等.黃河三角洲北海新區養殖水域水質監測與評價[J].海洋湖沼通報,2015(2):53-58.

[3] 徐志進.關于舟山地區現代水產養殖業發展的思考[J].河北漁業,2013(3):56-58.

[4] 賀玉良,楊元昊,王綠洲,等.陜西大宗魚類養殖水域環境現狀與質量狀況評價[J].水生態學雜志,2010,31(4):65-6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